[好雷] 居礼夫人 Marie Curie (2016)

楼主: mysmalllamb (小羊)   2018-03-20 12:49:41
2016 的德国法国波兰合资电影,由波兰演员 Karolina Gruszka 主演,大部分取景波兰少部分取景德法,拍居里夫人在巴黎独立闯荡科学事业的寡居生活。此片在科学方面谈得很浅,在人物成长与社会关系上谈较深,绝不是部科学片而更像部女性传记片:过去居礼夫妇两人一起投身研究得到了诺贝尔奖,但不久后居礼先生过马路出车祸死亡,居礼夫人 Marie以一介女性之姿,能在这法国男性学界中继续闯荡吗?
电影框限的时间,从 1903 与居礼先生共得诺贝尔物理奖开始,到 1911 独得诺贝尔化学奖结束,Marie 作为独立女性奠定基业的挑战画下了圆满的句点。而电影内容就在谈这些挑战:在这 20 世纪初的当口、有民族的排挤、有性别的歧视、有传统建制的傲慢、有个人自由的压抑... 更重要的是 Marie自己,过去她可以在丈夫羽翼下发展长才精进研究并享受生活,但没有了丈夫后她还能当个不问世事的科学家、专心研究造福百姓就好吗?
https://imgur.com/aygELDG
这样想想,居礼夫人真是一部时代片的好题材!她既是女科学家在男性科学圈、又是没有国家的波兰人在巴黎、甚至还曾经被诬指“犹太人”掀起反犹声浪,她自己则从自家改革国民科学教育、也不小心当一回小三谈出一段人家的婚外情... 这一切不论是民族性别权威自由,通通都是 1900s之交的重要议题(哎《神力女超人》的一战冒险中怎么没遇上居礼夫人呢?),拍一部 Marie的传记片简直就像拍一部时代片!
电影剑走日常写实,拍科学界大概 40% 拍家庭则有 60% ,开场看居里夫妇领奖搭车打情骂俏,所经之处时代线索都不经意地出现在背景的报章杂志或茶余饭后中:这是女权团体在艾非尔铁塔前一场场游行抗议的年代、是波兰在多次瓜分后民族发展蓬勃准备独立的年代、也是 Dreyfus事件民族主义高涨的排外年代。不过这一切都和 Marie无关,她专心研究而且每每在丈夫遇到瓶颈时轻易突破,然而她也心知丈夫在这男性社会又是外交又是结盟又是筹钱,才让她毫无后顾之忧冲刺科学。
开场不久的庭园下午茶戏,为本片所有挑战主题做了一个开场,也一次介绍了几乎所有重要角色:
Marie Curie 居礼夫人
Pierre Curie 居礼先生
Eugene Curie 居礼先生的医生老爸
Andre Debierne 居礼夫人的博士生助手
Paul Langevin 居礼先生的博士生,短暂成为守寡的居礼夫人的情人
Jeanne Langevin 情人的正宫,过去是家庭好友,后来变成复仇大老婆
Gustave Tery 敌对记者
Emile Amagat 敌对科学家,1903年诺贝尔败阵居礼夫妇,以后居然处处阻挠夫人
这场下午茶,谈的主要是居礼先生的筹资问题。在此 Marie身为科学家与男人们上座,当家庭主妇的 Langevin 夫人则站在旁边忙东忙西帮带孩子,这性别问题已蠢蠢欲动!Marie 一直想着我们的镭研究发现与应用可以造福更多患者,为什么不赶快开实验室冲刺下去?在外面找钱很困难的居礼先生这才说了“科学三基础:耐心耐心耐心”。座上两位博士生,Debierne 是追随 Marie 无欲无求的暖男,Langevin却是时代下自觉压抑渴望自由的苦闷心灵,他希望在科学上自由、在爱情上自由,看着女权运动争自由他也好想争取属于西装男性的自由。
争取自由,真的成了此片接下来的故事主题。在居里先生车祸过世后,Marie 陷入一种觉得“没有老公我寸步难行”的焦虑中,她只知道日复一日做着自己超强的实验与镭金属萃取,梦想着替丈夫成立镭研究所并广泛用在医学上,只是真要她申请丈夫留下的教职空缺她又裹足“一个女人没机会的”。当然故事慢慢让 Marie鼓起勇气出去奔走男性世界游说争取了,也受到男性世界许多保守派给钉子碰。此片大致跟着 Marie的史实形象走:她努力工作,她持家开明,她从孩子身上认真改革教育,她不在乎名位只想研究进展贡献人类,一往无前。
这拼劲在此片甚至由公公说了句“镭能救人,却也能伤妳”,简直预言几十年后 Marie长期曝晒于放射下所致的慢性病呀!总之 Marie一切投身科学改革教育贡献医学的正向功绩此片都拍了,但也很快拍到她面临挑战流露的黑暗面:面对男性学界建制 Marie累了,只想退守自己的舒服角落,回归那个有丈夫庇佑可以专心研究享受生活的图像。丈夫死了几年,疲倦的 Marie居然和丈夫的博士生 Langevin 约起会来,甚至引得正宫 Langevin 夫人的敌对与媒体攻击仍耽溺爱情在所不惜?这的确是那时代包括 Marie与 Langevin 都渴望追求的自由,只可惜那只是自由的幻影。
此片拍 Marie的身段极平凡亲民,就像个邻家阿姨一样,每天做实验做研究写论文带小孩,Marie 的形象也一直被描绘得很光明赤诚。因此当这不伦之恋的剧情展开时,观众实在很难想像电影会怎么处理它。电影是让 Marie走入一个黑暗盲点,当她自己在男性学界处处碰壁时,竟在私人领域谈不伦恋让另一个女人受伤,尤其还是个在第一场戏时帮她带孩子的女性友人。当然以某种极端诉求自由的女权来说,此片 Marie口口声声“这是我们的自由恋爱,他和他妻子并不幸福”是理直气壮,但这理直气壮的自由只看见了自己,却没看见别人,更没看见别人所处的阶级处境。
诉求小三的个人恋爱自由、却看不见正宫的社会处境,正如同 Marie自己拼命研究贡献医学快快成立研究所,却忽略了(或不愿面对)科学研究本非纯净象牙塔而是必然弄脏双手的社会建制。Marie 仍然活在过去与丈夫双宿双飞的学者象牙塔,却到电影很后面才痛定思痛认真奔走,向大学向学会向媒体一部部争取绝不妥协。真自由并非与 Langevin 一起开小房间享受爱恋的静谧角落,而是面对社会直拳迎击不再逃避。Marie 的几个科学建制诉求,巴黎大学教职得到了,法兰西科学院士没得到,镭研究所还在拼凑努力中,倒是 1911 再次诺贝尔奖为这奋斗画下阶段句点。
此片这段 Marie的历程,与其说是女子孤身一人面对科学界的男性霸权(这点上电影是有拍不少,网络上的影评与观众评论也大多都着重这点),还不如说是她身为一个女子在这时代面对自己的心找到出路:女性要自我伸张,是要自辟一个静谧角落过著自己理想美好的田园生活?抑或大胆面对男性建制即使伤痕累累也要改变世界?
电影在大体走写实,看 Marie游走家庭情人与学界之余,一段段历程之间回头反思的节点,往往是 Marie的个人时光,电影精致地运用了许多大海、沙洲、浴池等景观意象,尤其是波光潋艳的水,往往让 Marie闭上眼睛躺入水中沈淀迷惘的心,再睁开眼睛醒来仿佛若有所悟了一点点。更棒的意象则是居里夫妇的“镭”,夜晚泛著蓝光像是夫妇两人在后院默默耕耘的善果,Marie 丧夫后自己回来看镭更像是幽冥中的丈夫给予她面对世界的灵感。
这 88 号元素“镭”Radium,来自拉丁文 radius与法文 radium,也让居礼夫妇定义出“放射性”radioactivity 这科学概念。在此片中,倒是各种 radiation/radiant的相关非化学概念,也都被丈夫与情夫拿来称赞 Marie的美貌与容光,一次次直指她身为女科学家与一个女子之美貌不在外表,而在能不能“容光焕发”挥洒自己。这,也许是电影中取材真化学所谈出的化学作用吧?倒是专属居礼夫人传记电影的浪漫了。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6JCrKqfoBKM
其实在这 2018 春季的当口,也还有一部关于居礼夫人的英语传记电影正在紧锣密鼓拍摄中,是裴淳华 Rosamund Pike 主演的 "Radioactive" ,卡司都是英国俊男美女包括 Sam Riley, Anya Taylo-Joy & Aneurin Barnard,拍摄地点则在匈牙利。看卡司有个长大的女儿,此片时间设定应该在一次大战或战后?看片名,此片应该又要玩 "放射" 的浪漫梗了,且拭目以待!
绘本原著 Lauren Redniss 的官网预览:
http://laurenredniss.com/radioactive/preview/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