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雷] 淑女鸟-矛盾的成长路

楼主: immad (Dammi)   2018-03-03 20:39:47
有一部分,它是Sacramento版的《那些年》和《我的少女时代》,那些年少轻狂是多么放
荡不羁与不可一世,编织成首首青涩讴歌。不过台湾版本尚停留在有些人一旦错过就不在
的遗憾追悔,但很多时候,就像这部电影一样,青春更是一再地于爱情、友情,甚至是亲
情里反复失望,毕竟谁不想向往美好,谁又不想获得关注,结果到头来,或许是自己的画
地自限,也可能命运使然,更有极大问题根本是自己个性的气场,但总在离得远远地远到
可以从旁观者角度窥视时,才发现令自己难以面对的真相。这是淑女鸟。
(底下有雷)
《Lady Bird》这片名取得很能反应这个故事女主角Christine的状态。她想像只鸟一样,
振翅飞翔,降落在自己心之所向,看似自由自在,打破常规,不随流俗,从心所欲,但在
紧要关头,却像个端庄的小姐(lady)一样,停留在自己的舒适圈,不敢跨越。这些或许
也是每个人青春的写照,皆想走上自己倾慕的道路,但却不一定能如愿,然后又有新的目
标,又再一次跌股,无限往复,有时候我们根本不知道为何有些人可以游刃有余,自己却
总是半吊子,然后这部电影出现了,或许总有一天人终能看清羊毛总是出在羊身上的事实
,就像电影里的Christine一样。
但在年轻气盛时,往往只凭感觉,根本不想太多。我们不一定会像Christine一样有些特
殊的念头,反叛的外显举动,但很多时候,我们会对自己所处的环境不满,极力想挣脱,
如故事里的宗教学校及家里的困境,因为当时觉得我们可以自己决定很多事了,却还是受
到许多束缚,那其中隐含了大人的不信任,觉得自己不够出色,什么为谁好所以才何如何
如的决定,皆建立于此,于是反而迸出更大的冲突,尤其与家人间的。或许从旁观者来看
,故事里的口角、争吵都会归咎在Christine的身上,不够体贴,怒气来得莫名,但回想
曾经,当下真的无法咽下那口气,就爆走了!对于有过这样经验的男男女女,实触摸到内
心最脆弱的那块。
能引起共鸣的还有初缠恋后的青涩爱情与患难与共的死党情谊,这在两部电影《我的少女
时代》,《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的成功得到印证,而这个故事也可说是‘
Christine的少女时代’,不过更残酷却贴近现实,对呀!林志颖不是有首歌叫《不是每
个恋曲都有美好回忆》,除非你幸运,否则爱情哪有那么顺利;后来,也可说Christine
现实,见色忘友,满口谎言,于是有了报应,但从Christine的背景及不满来看,她可能
只是向往,想追求更好的生活罢了。无论如何,那些致使友情破裂的点滴,终究在路遥知
马力的检测下,重修旧好,仿佛迷途知返的羊群,最后才会发现谁的关系经得起淬炼。
与家人的关系则一向矛盾宛如雾里看花,就像Christine一家人,可以在前一幕大吵大闹
,却能在下一场戏里相互抚慰,却又于同个情节中迅即风云变色,不过家中总神奇地有权
充润滑剂的人,让冲突的两人能有段缓冲的距离,或可说那是个隐喻,太亲近,容易摩擦
,看不见爱的证明,如同Christine不想要理所当然的亲情爱,而是打从内心的认同,那
一场在服饰店里对母亲的索求‘喜欢’便是如此,而开场母女躺在床上对望则是个暗示,
就跟全天下的父母一样,希望自己的儿女别受太多苦,所以会尽自己所能让儿女温饱,且
看Christine可以在校园尽情挥洒青春便是例证,但同时也担心儿女重蹈当年自己的覆辙
,所以这个不行,那个不可等等,偏偏后者最直接最容易无限放大最令人讨厌,因为父母
总是不知如何修饰自己的担心。
理想的状态如同电影里父亲与哥哥巧合地应征同一份工作,父亲给予哥哥发自内心的祝福
及支持,可惜的是这样的支持往往不是来自最想获得认同的人身上,或许这是我们终究想
要远离的主因。但当离开后,蓦然才发觉过往厌恶的存在竟成为最怀念的乡愁,然后
Christine终于以父母给予的名字称呼自己,在她离开Sacramento之后,这场景象征著认
同自己的原生,包含故乡,家庭,学校......母亲反复重写的书信再加深这层概念。原来
父母也和我们一样试图表现到最好,让儿女更好;原来我们始终没有认同自己原有的样子
,才会对外面的世界如此憧憬。或许孤独与距离是成长的必经,如此我们才能慢慢地慢慢
地摸索出自己生存的道路。
那天刚拿到驾照的Christine于外出求学后首度开车回家,徐徐经过那些再熟悉不过的街
道,灿灿阳光将街景映照地多么耀眼夺目,Christine这才发现故乡之美。
欢迎光临:
http://dammimmi.blogspot.tw/2018/03/1809lady-bird.html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