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genyen (我没有暱称)
2018-02-21 23:10:38先说我不是工读生,看了版上一些负评后发表我观影后的看法:
1.【建议观赏前的心态】
我认为黑帮题材的电影是非常难以发挥的
毕竟黑帮本来就是负面题材,电影要拍得大众化很难
拍得太过写实→变成纪录片,过于沉闷,失了观众
拍得太过洒狗血→变成八点档,过于浮夸
拍得太过搞笑→变成喜剧片,过于欢乐,失去原味
拍得太过耍帅→变成偶像剧,过于梦幻,不符现实
拍得太过励志→变成教育片,过于矫情
此为商业电影,为了票房,一定要兼顾上述各种元素,才能将观众最大化
而了解本土黑道文化本来就不需要任何高尚情操与道德使命
本土黑帮不比日本、美国、欧洲规模如此庞大与拥有高端玩法
一般我们所见闻的黑道就是靠特种行业或敛财谋生
不是学历不高、就是家庭有问题的一群人,为了谋生与认同感彼此聚集
对于他们来说,帮派就是他们的“家”,可以让他们温饱有工作可做
在这样的环境下,为了“家”与“兄弟”,跟敌人打打杀杀是很正常也没有理由的
他们的武器是“比狠”,不在“斗智”
你若觉得他们弱智是因为彼此生长环境不同、价值观不同而导致
既然不认同他们,又何须期待看到什么你会认同的行为与思想?
要屏除原有的心态观赏黑道电影,就不会落入原本先入为主的观念
认为黑道电影一定要很深层、一定要很劝世、一定要传达什么理念才叫有深度
不用期待看到太高竿的手段,放下成见才能好好感受与融入这部电影
2.【观赏的角度】
既然本土黑道大多是浑身刺青、满口脏话、思想简单的痞子混混
就不用挑剔里头的对话台词,毕竟现实中常见的就是这样
他们口中讲不出什么大道理,唯利是图才是生活的王道,暴力是生存的手段
而剧本是电影的灵魂,既然是拍摄本土黑道文化,自然不用太复杂的剧本
主要靠角色的刻划突显身处江湖的“无奈与悲情”才是本片所要传达的讯息
建议用心体会北馆各角色的个性与背景,可以去思考他们的行为:
(1)为何仁哥起先甘愿顺从贵董老大,后来却又接受小弟阿庆对贵董见死不救?
这就是恩情与理想间的两难,仁哥在贵董身上得到安稳,却由阿庆身上唤起不安的本我
(2)为何阿庆满脑子只想杀人复仇?因为兄弟就是他的一切,北馆就是他的家
这是他活着的意义,跟一般人不同,失去兄弟他将一无所有,所以他拼了命保护着
(3)为何阿超会去买药,因为他想赚钱买更好的车,过更好的生活
卖药是最快的手段,这一点也不奇怪,当我们被欲望冲昏头,谁不为己?
是你要买我的药我可没逼你买,别人的孩子死不完就是这个道理
(4)阿保为何当杀手时临阵脱逃?后来又像小孩子般跟阿庆又哭又叫讨拍拍?
因为他的心智本来就是小孩子,不要被他屌屌的外型与口气骗了
这些只是他混黑道的保护色罢了
(5)为何潘帅为阿保挺身而出却要“走路”?因为仁哥要保护他不被敌人追杀呀
逃到珠江的潘帅为何又选择自杀?因为他离开了最爱的老婆与小孩、离开了兄弟
生活只剩喝酒还是喝酒,难解相思之苦
头脑简单又无一技之长,没人看中他,活着没有意义自然产生自杀念头
(6)刘健老大为何要与换帖阿仁闹翻?还不是为了钱与地位!
黑道跟一般正常的上班族不一样,可以借由专业与表现获得尊重与成就感
黑道生存的武器是“比狠”,成就感来自“地位”
加上“自卑心”作祟,没有“地位”就自认不受“尊重”与“不认同”
所以为了成就自己的黑道事业,选择与昔日换帖的仁哥作对以获取“地位”
但无奈还是被上层利用,最后被手下背叛
撇除角色的刻画外,对于开场澡堂刺杀的噬血镜头、北市街头两派大阵仗围殴械斗
断手指、断手、暴头的逼真血腥画面,也算是国片视觉上的新体验
以上述的各种角度来欣赏角头2,就不难理解为何杀来杀去而产生满头问号??
毕竟混黑道就是这样,难道正常的聪明人会想混黑道吗?
在他们的世界,杀人可以不用理由,想证明自己很行很厉害就可以杀人了
但杀人要付出代价的,内心并没有比较好过,他们也有说不出的苦衷与无奈
不是没有混过黑道的我们可以理解的
如果他们可以有其他选择,我想没有人想要自己的人生像电影这般下场
这不是一部以第一人称叙事的电影
对于各种角色的想法与情绪需要靠演员的演技与画面来表达
部分片段的剪辑方式,难免对剧情的流畅度上不尽理想,但也不到难以接受的程度
另外也推荐一部高捷早期与庹宗华合作的黑道老片“五湖四海”(1992年)
也可以细细体会黑社会的无奈
以上若有误欢迎大家纠正,也请理性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