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电影本身论当下的观影感觉,我已发了一篇 [好雷] 文,
不过回家思考此片的黑人叙事,我还要发一篇 [负雷] 文。
电影拍了什么我们就看什么,电影说谁是好人谁是坏人如何此消彼长,我们接受就是。
但既然电影有要为现实世界承载社会价值,有要代言黑人经验做出个 portrayal示范,
那我们就不得不来检视一下《黑豹》电影的“黑人叙事”了。
尤其要看看它选择了什么来呈现又忽略了什么,然后褒了什么又贬了什么,
最后来看剧情如何设计以达成这个黑人叙事。
这篇很长,我的思绪很满下笔可能很乱,还请版友们包含,其中许多概念我虽然希望理性爬梳但也不免流于激情,还请大家不吝指正讨论,在此先谢谢你们 :)
世界观:非洲文化理想国
上映几天追过几篇影评,我们观众大概都知道《黑豹》有 Afrofuturism 这“非洲未来主义”世界观,勾勒一个没有殖民历史的替代历史,而这替代历史中的地理与文化基础仍是大量基于现实素材发展出来。
《黑豹》作为奇幻电影的具体地理意象,第一是无所不能的汎合金,第二是心型药草。这两个都是 MCU中非洲大地的自然礼物,是非洲傲视全球的自然资源。前面已有版友指出心型药草的现世取材应该是亚马逊“死藤水”,这药草能代言的现世非洲历史比较有限,电影中也只将他保留为护国黑豹一人的超能力来源,并非全国人民大量使用的生机饮食。
于是真正呼应现实非洲地理议题的,倒是瓦坎达举国上下什么都用的汎金属 Vibranium了。汎金属,是远古上天给非洲大地的天然资源,犹如现世非洲蕴藏的多种矿藏(也可以联想其他经济作物),产量个个在世界首屈一指,历史上却被欧洲殖民者瓜分榨取,到 20 世纪后半至今虽然国家都独立了,后殖民状况下以优势技术与优势资本开垦非洲榨取资源的仍是西方跨国大公司。
《黑豹》这片由瓦坎达自己开采汎金属打造自己的非洲科技文明,隐然就针对矿产等天然资源层面向现实历史昂首控诉:我们的天然资源成就了你们工业革命与资本发展,但若没有你们的剥削,我们也可以走出我们的科技发展,甚至跳出你们资本主义无尽扩张的窠臼,达致更理想的天人合一。本片光是前半细腻地架构起这“非洲未来主义”世界观,就已掷地有声!
电影若留在这未来主义的幻想中,是可以走出一个毫无包袱的极度理想化叙事,要谈瓦坎达人发展医学、修补生态、普及水资源、促进农业生产、调停国际冲突、乃至世界大同通通都可以;然而,电影后半(其实开场就有)慢慢从封闭的瓦坎达向外看到金豹带来的全球(至少美国)黑人处境时,此片就再也不能停留在幻想中了,必须认真看这虚构瓦坎达的一切举措如何呼应现世黑人议题。
道德讯息:黑人入世的行动取向
《黑豹》电影,基于这个理想的黑人自给自足自立自强之文明国度后,要谈这个国度该如何面对世界:该以暴力取得正义?还是该放下过去仇怨无私分享?抑或该在这两者之间的光谱上找到什么折衷的道路?我们待会儿再检视故事中的角色与意识形态如何设计,就先看这片可能想传达的现世讯息:
在此片,鸽派无私分享知识科技给全世界,是受到肯定赞颂的,是本片正邪对立结束后的终极答案;在此片,鹰派以暴力扭转白人暴力剥削黑人的历史,是被否定甚至被诋毁的。
当然,我们台湾这已开发国家的一般中产阶级(商业电影主要客群)听到“暴力”两字恐怕多半就摇头了,不过暴力是个不能忘记的历史现实,所有曾经被殖民的国家都是被暴力殖民的,这些国家脱离殖民独立出来也是靠暴力革命的,只是他们的土地资源技术与财产早就被历史暴力定型下来,就算国家取得主权了,资本还是掌握在白人手上,Erik Killmonger 的大英博物馆控诉简要呼应了:“我就暴力接收囉,毕竟你们白人祖先也是用暴力拿走的。”
以暴力扭转历史暴力完成正义,可以有多种形式:譬如以武力抗衡白人逼他们财产重分配,或至少以武力阻止白人资本继续入侵瓜分,那都有其正义在,不然历史暴力造成的不平等现状永远只有继续扩大的份。但此片在博物馆开宗明义谈完正义取回财产的“暴力”后,马上接以毫无正义的暴力:冷血杀人,不但策展阿姨这无辜的殖民者子弟要杀,与殖民掠夺没有明显相关传承的保全也通通杀。于是此片唏哩花啦快速地把 (1) 重分配财产的暴力与 (2) 复仇屠杀的暴力,给不明不白地连在一起了。
那观众看完此片还能有什么答案?当然“非暴力”,因为此片暴力是冷血杀人,当然是邪恶。然而,暴力不但是历史现实也是当代现实,每个国家都有国军与警察就是合法的国家暴力,没暴力可不足以自行,被剥削的弱国尤然。既然暴力是存活的必要,我们就必须正视暴力的各种可能性,绝不是此片描绘的非黑即白一翻两瞪眼,而是暴力也要有暴力的道德与正义,而不是跟着既得利益白人诉求好棒棒的“非暴力”然后傻傻地忘却他们的殖民历史暴力与新型态资本暴力。
暴力的道德与正义
白人几百年来靠暴力奴役黑人,靠非洲自然资源与黑人劳动力奠定白人国家财产基础,然后世代相传到今日。这些白人财富继续让白人国家后代继承,表面诉求“过去的都已成过去”,今日不分种族人人平等,但以暴力不正当得来的财富他们完全不想重分配,不正当的历史细节他们丝毫不愿多提(策展阿姨被问到“暴力取得”根本没答话,只能避重就轻“先生我必须请您离开了”),只诉求现在的“世界和平”与“黑人非暴力”,却不为过往“白人暴力”做任何正式赎罪(非正式的各种慈善与援助倒是有,更像“赎罪券”)。
看到这种用白人道德封人嘴巴锁人身体阻止正义的世界大同话术,我能理解许多激进黑人的激进正义:过往暴力剥削我的,今天只有用暴力扭转回来。否则,基于既有财产无论久远前的来源正不正当就要一体保护的保守主义维持现状概念,当然只能富者愈富贫者愈贫,剥削者愈发扩张被剥削者愈发被剥削,因为一切用既有的财富说话,我们白人公司资产多、白人知识技术累积丰厚,当然由白人主导开发你们非洲资源,这是在商言商专业说话,你们非洲黑人应该对技术援助心怀感激 XD
黑人落后,是 20 与 21 世纪现状,却是几百年历史暴力推了一大把的现状。白人暴力可以做几百年,到今日已得到想得到的后再来诉求非暴力,就像白人工业国污染世界两百年,如今已成富裕的后工业国家后再来诉诸今日非污染;然后高傲凝视你们落后的第三世界不思环保污染地球,正如高傲凝视你们纽约巴黎伦敦郊区烧车抗议的黑人,都是暴力分子。
如果顺着这种话术跟随下去,在历史上被剥削的只会继续被剥削,甚至永远不道德。因为掌握话语权的既得利益者,就要大家忽视昔日的道德,只专注今日的道德。“过去的都过去了,咱们一起携手向前看”是所有既得利益者最朗朗上口的。放在台湾,看看那诉求族群融合不计前嫌的既得利益党,我们就知有多该牢记那不平。
电影末段决战前,金豹提到“第一波先武装纽约伦敦香港”,大家应该都好奇香港有多少黑人(另一篇有版友突破盲点:这可能是《奇异博士》梗)?我很敏感地自动代换为“纽约伦敦巴黎”,然后想到 21 世纪以来的事件如 2005 巴黎与法国暴动和 2011 伦敦与英格兰暴动(那几天我就在场,但其实烧车烧店不伤人,并没那么可怕),美国近年的更是族繁不及备载,发生这种事情白人市长与警察首长永远是“我们谴责一切暴力”,但暴力背后那体制内忍辱负重冲撞多年无法撼动的高墙屹立不摇。
《黑豹》这片透过 Erik 这句话把这些近年非裔暴动与他口中的“杀死殖民者与他们的小孩”连在一起,真不知是何居心?又令观众作何感想?
理想非洲国家瓦坎达?
《黑豹》的瓦坎达,是个超脱历史现实的梦幻国度。然而《黑豹》这片在 2018 年上映,尤其在 2017 年代言女权的《神力女超人》之后,《黑豹》当然也承载满满的社会期待,满满的边缘抵抗讯息,仿佛要代言黑人勾勒黑人理想。这可不是我一厢情愿强加在它身上的使命,而是全球影评几乎都有这个期待,人人评此片几乎都要赞誉他给好莱坞电影的黑人叙事一个新的里程碑,更热情的甚至称之为黑人之光黑人骄傲等等。
然而,这个脱离历史现实的瓦坎达到底代言了谁?她是从未被殖民的独立国度,她是矿产丰厚得天独厚而能让科技文明自然成长的理想国。但它与整个非洲黑人与流离欧美的黑人后代之共同经验,毫不相干。现世黑人的共同经验,反而更能投射在被放逐美国在贫民住宅成长的 Erik Killmonger身上。
相较之下,一直过著与世无争舒服日子的瓦坎达,虽然此国一整组主角配角通通都是黑皮肤,但它代言了什么黑人经验?分享了什么黑人苦难与正义?尽管他们都是黑皮肤,我却认为他们的经验更像得天独厚的白人,尤其是英国人,那中北英格兰矿产丰富(瓦坎达则有汎金属)、有海峡天险为屏(瓦坎达则有人工伪装)、一千年来没有外敌入侵奴役(瓦坎达则是一万年?)、可以从基础打起工业革命科技发展的英国。(当然英国也有很多和瓦坎达不同的,譬如资本帝国之扩张)
其实瓦坎达并没有代言任何黑人,但《黑豹》电影却背负了虚幻的“黑人电影”之期待。反而真正代言现世黑人经验的,是金豹 Erik Killmonger这一系以暴力扭转暴力的意识形态,只是被极端化到令人皱眉的“杀死殖民者与他们的孩子”这种极端。暴力这东西,在不假思索的政治正确下就是邪恶的“以暴制暴”,但以暴力扭转暴力的细致正义逻辑,在此片完全被忽视(当然我也不期待此片有本事谈深),被打臭为冷血杀戮的暴力。然后在这不清不楚的讯息下,让观众看片后回顾近年欧美各国非裔暴动,都只有摇摇头“暴力是不对的,我们要分享”。
电影安排黑豹金豹之对立,他们的行动取向竟也被两极化了:暴力的是屠杀型暴力,分享的是四海一家不分种族的分享。电影末段帝查拉打开国门对外分享,针对的是遥远的美国而非近在眼前的东非与非洲其他区域(他设的文化交流中心恐怕也意在黑人与白人交流?而非瓦坎达先进黑人与美国底层黑人交流?这电影倒没明确谈,我只能跟着一般文化交流中心的模式猜测);然后一男三女登上联合国会议,那镜头语言照到的与会者是不分族群多种肤色,他诉求的也是四海一家没有壁垒只有桥梁。
不知有没有版友看过去年底的《马克思:时代青年》?大家都知道马克思是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家,他在 1840s的社会主义学界中一直挑战“乌托邦社会主义”那和稀泥的“四海之内皆兄弟”,而要清楚地指出四海之内的人们各自不同,以生产关系来分析就有资本家与劳工,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才不是一视同仁诉求博爱分享就可以扭转剥削的。回视今年初的《黑豹》,帝查拉的结语就是毫无阶级意识的世界大同,至少在最后几镜的台词与镜头语言中,他完全无法分出历史上的迫害者与被迫害者,也无法针对其导致的既得利益者与被剥削者做出不同的“分享”。
当然啦,在镜头没看见的地方他当然可以做,只是镜头有看见的地方给观众的讯息就是:对所有国家不分你我一视同仁一体“分享”,而 Erik Killmonger非常关切的迫害者与被迫害者关系,让帝查拉接手后(至少在镜头语言下)完全抛诸脑后了。
理想非洲之子帝查拉?
本片主角帝查拉,他的角色设定是个云游四海的非洲国家王子,这点在《黑豹》电影正片中虽没提,但好像在《美国队长》中有提过?至少在《黑豹》上映前的预告片就是以“我见过飞天的神,我见过人类尖端科技,我见过外星人从天而降”揭开序幕。据说在(我从没看过的)漫画里他还去牛津留学取得博士学位?这点电影好像没明说,但他看来虽来自闭关自守的瓦坎达,这王子倒是有云游四海见识世界的(糟糕我一时联想到北韩金小胖),也对外界科技文明进展暸若指掌毫不脱节。这个身段,似乎也反映了一部分非洲现实,尽管只是极尖端的一小部分。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n9OPh03GnI4
如同越来越多台湾年轻学子,我也曾经留学过,留学历程中也认识不少黑人,一大半是欧美西方国家的黑人后代,也有一小部分是真正来自非洲的黑人,往往令人好奇他们是怎么能够出国留学的?有的是西方国家援助非洲计画奖学金出来的,有的则是尽管家贫但才能出众加上努力拼到奖学金来的,但也有一部分是极富裕的非洲菁英子弟,家里是贵族或政府要员或大企业家,他们从小就是与同胞截然不同的菁英,背负著回国后领导国家的重责大任出来留学。
然而,这些菁英常常有一个矛盾身段,(台湾与其他国家留学生一样常有):你的认同是偏向非洲同胞多些、还是偏向欧美精英多些?你的思考模式仍坚守非洲本位、抑或已让欧美教育植入了白人世界观?
当然,任何的“本位”都可能走向极端,本片谈金豹 Erik Killmonger就设定他走向了极端。然而,这非洲本位叙事被打成极端之余,认真捍卫非洲权利扭转历史不公的中道消失了。取金豹而代之终于打开国家大门的,是亲欧美的留学王子帝查拉,仿佛非洲草民苦难都与我天龙王子无关,我不否认他们的苦难但我也没多瞧一眼,多瞧一眼的只有我堂弟出身的美国黑人社区,真正要堂皇面向的则是标榜四海一家(其实强权主导)的联合国殿堂,但千丝万缕的历史仇恨与正义都可以恍若无事,“从今以后瓦坎达与世界共享科技果实”。
这位帝查拉,这个瓦坎达,真正代言了什么有血有肉的非洲人民价值吗?抑或,他更像是现世极少数的非洲菁英派子弟留学,养成欧美身体成为文化仲介人,让非洲菁英(一支独秀的瓦坎达)独立于非洲人民(电影仍未提到的瓦坎达外非洲国家人民)自己和欧美国家进行文化与技术交流(现实世界可能不免还有金钱甚至军武交流,当然电影是绝不会扯上这个)?
当然,电影绝不会明说帝查拉“不做”那些改善非洲同胞的努力,只是电影镜头框限下帝查拉“有做”的都是面向美国、面向联合国、面向怀疑“你们农业国家能分享什么”的白人国家代表。至此最后一镜,电影呈现的黑人入世讯息,要观众怎样欣赏又怎样得到启发呢?
黑豹世家,两极化剧情
有了以上认知,我们大体可以发现一种“以白人和平价值面向世界”的隐藏讯息、透过一个其实除了肤色与文化符号之外不太像非洲国家还比较像英国的瓦坎达、以及一个与欧美走很近而眼中对全球一视同仁不分你我的帝查拉,诉求云淡风轻的世界大同,把过去的风雨恩仇抛诸脑后,在把 Erik Killmonger的屠杀取向埋葬之余,却也把他将迫害者与被迫害者阶级分立的世界观给束诸高阁了。
要得出这样的世界大同之结语,电影的角色设计必须做到三点:(1) 帝查拉与 Erik 都要诉求开关面对世界;(2) Erik的暴力式开放必须是邪恶的,不能是经过道德辩论后具有正当性的,而要走上“杀死殖民者与他们的孩子”;(3) 帝查拉的分享式开放必须是四海一家的,不能只从身边的非洲穷国苦民做起,不能只聚焦欧美都会中的底层黑人,而要直接面向不分你我(但其实白人掌权)的世界。
其中第 (2)点最有冲突性,也是超英电影铺下正邪对战舞台最合理也最必要的基础,于是国王的弟弟特务 N'Jobu 必须走极端,然后继承苦难的 Erik 也必须走极端,一定要把本来可以认真辩论的黑人入世多样取向给两极化,也要把本来上代兄弟与下代堂兄弟明明可以携手解决问题的橄榄枝给化为你死我活的穿心尖爪。我们就来看看推动本片走火入魔势不两立的仇恨积累吧,其实都是一场场编剧硬要凹出的误会:
1. N'Jobu有正当使命而勾结敌人,他也声泪俱下表达了,但 T'Chaka不愿多听
2. N'Jobu自知勾结敌人有愧王兄,但看见王兄派遣的 Zuri 逮到自己,竟想杀 Zuri
3. 不计后果想杀 Zuri 是无脑,但保护 Zuri 就要杀死弟弟则是无神,抢枪挡子弹用肉掌扑倒都好,为什么一个操作战甲如身使臂如臂使指的黑豹会控制不了爪子让它穿心?完全没有必要,完全没有人的基本反应,更完全没有动物远超于人的灵敏。
4. T'Chaka 明明对杀死弟弟满怀愧疚,但明知弟弟有个遗孤竟然冷血抛下,托言“那是我苦苦埋葬不想面对的记忆”,这点比较不能说编剧硬凹,只能说编剧就是要导向这个方向,使他没能像 Odin 收留洛基企盼赎罪,而完全逃避罪咎累积对方愤懑。
5. 代言黑人愤懑的 Erik 明明可以像许多黑人力争上游挑战白人,或是就算走暴力也可以像许多黑人以暴力夺取财产守护家人实践一点扭转正义,但他的暴力不但“要拿回瓦坎达古文物”,更要把“殖民者的孩子都杀死”。
6. 杀红眼的 Erik 虽然加入满手鲜血 CIA,但也可以如许多游走黑白两道的人只在忍辱负重的途径上忍痛杀人,但他是忍辱负重终于夺权可以实践正义后仍要坚持大屠杀,甚至不惜杀死自己也关心但不服从自己的黑人同胞。自此,反派的彻底邪恶已奠定,正派杀之可也,观众恨之可也。
宫廷斗争或世家夺权,是古今中外文学戏剧取之不尽历久弥新的老梗题材,但其中只有下乘者需要走上刻意狗血的八点档剧情。仔细看看以上六点,每一个让仇恨扩大难以回头的转捩点,都是明明可以不用那么做、但编剧就是要这么做、编起剧情来则充满不合理的硬凹、惊天一刻都用同一招“豹爪穿心”或“矛尖穿心”,然后配上漫威从没用过的宫廷斗争弦乐主题。张力是很强,只是太刻意。
分享与暴力的主体性
一个非洲国家与非洲王子,要如何面对欧美白人压迫全球非裔的历史暴力都是他的自主抉择,若他要大器放下诉诸和平无私分享,虽然有其盲点也令我不甚苟同,但那都是值得尊敬的。
同样地,一个非洲国家的愤懑孽子,要诉诸暴力扭转历史暴力达成转型正义,这虽然不是我们已开发国家中产阶级(台湾人虽非白人也一样)普遍认同的取向,但认真考据历史辩论道德也是有其正义可言的,我个人是同样尊敬。
只是现世的黑人暴力抗争绝大多数(我也没彻底考据过,如有反例还请版友提供,在此先谢过)是没要走上“杀死殖民者与他们的孩子”这一步的,电影把这明明有很多种做法的“暴力取向”归于一种极端,然后将极端的与不极端的暴力(譬如抢回大英博物馆文物)和稀泥连在一起诉求“不要暴力,我们分享”,那可就是个取巧的恶意了。
我们可以说就电影论电影, Erik 是个极端杀人魔,我们就谴责并诛杀这杀人魔并无不妥;但若电影担负了呼应现世黑人处境的责任(不论是电影宣传还是媒体评论都有赋予这责任),我们就得仔细检视用电影语言框限出的剧情与影像讯息了。尽管给个很尖锐的 [负雷] ,我仍然要推荐大家仔细看看《黑豹》这片,毕竟爱德华萨伊德也推荐去看看《空军一号》XD 看《黑豹》也真正给我深深思索的心得,不只关于黑人而关于更普世的主体性:
孩子在家在公园在幼稚园,和别的孩子玩每每被抢玩具(或抢人家的 XD ),就这样拉扯起来变成打架哭成一团,幼稚园老师与大人们总是说“不要打架,我们要分享”,然后拎着孩子心不甘情不愿地跟对方握手、乖乖把玩具交出来“分享”给对方。
不要抢别人东西,是一翻两瞪眼毫无疑问的;但面对别人用暴力抢东西,用暴力阻止或抢回来虽时常不是最聪明作法(当爸妈的都知道这超难办,但大人仍要细心思考和孩子一起找解法)却必须正视其正当性甚至必要性;至于分享,绝不由外部价值的“我们要分享”所驱动,而是要自己基于情感基于友善或基于交换哪个都好、自由自觉自主之下自发地“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