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雷] 老娘叫谭雅

楼主: solemnity (我相信)   2018-02-18 20:30:15
老娘叫谭雅(I, Tonya)
 
一般传记式电影不是拍成剧情片就是纪录片,然而《老娘叫谭雅》却揉合两者的优点,创
造出一种独特的拍摄方式;不会干扰故事的流畅度,而让一个已经很棒的故事变得加倍精
采!比起一般砸大钱、运用高超技术的爽片,我更爱这种单纯依靠拍摄手法的创意所堆叠
出来的爽感。
============================
哈囉我是分隔线,以下有雷,包含决胜女王与欢迎光临奇幻城堡雷,请慎入。
============================
影片开头就告诉观众,这个故事改编自访谈内容;而电影也是以谭雅与相关人士的模拟访
谈内容作为开头。原本想说这就是个特别的开头拍摄方式,没想到整部戏都不时穿插各个
重要角色的访谈内容,甚至在剧情发展过程中角色还会对观众说话;我好爱这种后设拍法
,导演创意对于一部电影的价值而言真的远超过任何电影特效技术啊。
 
谭雅母亲的管教方式一直让我想到《决胜女王》的父亲:都是以羞辱而非鼓励的态度,严
苛训练女儿,期望培养出顶尖的运动选手(还刚好都是冬奥项目,很应景!);而且两部
电影都是真人真事改编。在这样的环境下,女儿的确都发挥了优异的运动天赋,也培养出
了不服输的性格。然而长期缺乏父母的关爱与肯定,导致她们成就再怎么卓越,也无法解
答深藏心中的那个疑问,直到多年后才有机会问出口:“你爱过我吗?”“你为何偏爱其
他兄弟?”当然两人得到的回答并不相同,而且不同的成长环境也让两人的外显形象很不
一样;然而两人的内在肯定有相似之处。
 
这部也让我联想到《欢迎光临奇幻城堡》,二者皆意图戳破美国梦的虚假泡沫,同样可以
看到社会阶级的垂直传承;处于社会底层、满口脏话、情绪控管有问题的母亲,很自然地
培养出(从主流价值观看来)行为有偏差的女儿。不过二者最大的差别在于《欢迎光临奇
幻城堡》里的海莉再怎么偏差,至少从头到尾都尽力让女儿享受满满的关爱与欢乐。
 
说到美国梦,这部片对于美国梦的诠释其实满有趣的。一开始(好像是前夫?)的访谈就
直接说谭雅是个彻底的美国人,旁人对谭雅的感觉就像对美国的感觉:不是很喜欢就是很
讨厌。结尾处再度彻底讽刺了美国人,拳击赛被揍到转圈和过去溜冰比赛时转圈的镜头来
回切换,并同样搭配观众的欢呼画面;然而过去是为谭雅喝采,后来则是带着奚落的心态
在嘲笑谭雅,真的好讽刺啊。就像谭雅片尾说的,美国人需要崇拜的对象,同时也需要唾
弃的对象。台湾又何尝不是呢?许多人喜欢嘲弄不符合主流价值观的人(例如娘娘腔男生
),借此确保自己仍然位在主流位置(例如阳刚男子气概)。
 
和谭雅爱恨交织的不只是母亲,还有前夫-杰夫。两人明明相爱却也互相伤害,谭雅明知
对方会不断使用暴力,却又因为渴望被爱、被肯定而难以挣脱这种扭曲的关系。每次看到
这种女人被家暴却又离不开的故事都觉得好心疼也好感慨啊,想到Tina turner,想到
Whitney Houston…
 
剧中也生动呈现出花式溜冰界对于选手的刻版印象:穿着、选曲、言行举止甚至私生活都
必须是个温良恭俭让的甜姐儿;而谭雅几乎是完全相反的存在,因此不易获得评审的高分
青睐。这点其实很有趣,例如撑竿跳选手和短跑选手就没有这种疑虑,因为他们的成就完
全是看客观的数据表现;但花式溜冰或是跆拳道、跳水这些需要依靠评审主观评分的运动
项目,自然比较容易引发争议。
 
片中有几个镜头我很喜欢,包括几个长镜头(例如谭雅离开杰夫家里那场戏),还有后半
段某场溜冰比赛的戏,俯角、仰角、平视等不同角度的切换,拍得很美。另外必须一提的
是全片结尾的真实访谈片段,让观众知道很多刚才以为有夸饰成分的访谈片段,居然是
100%模拟实际访谈片段,最后还来这么一记回马枪,导演有你的!
 
即使如此贴近实际访谈片段,本片的真实性仍然饱受争议。观看过程中我很喜欢这部片对
于事实的呈现方式,很坦白地告诉观众这些内容是来自于访谈内容,也不吝于呈现各人主
述的差异;让观众在看的时候就知道这些内容不一定100%真实。然而事后与朋友讨论时,
才知道许多花式溜冰界的人认为这部片的内容和事实有很大的出入,而且对于谭雅借此洗
白又大捞一笔感到不满,认为该得到掌声的是南西而非谭雅。当然真正的事实是如何没人
知道,而且我在看电影之前通常不会查太多资料(怕被爆雷),所以也无从得知。如果能
加入南西或是其他谭雅反对者的访谈内容,整部电影或许会变得更有趣也更客观吧;但扣
掉是否符合事实这一点,纯就娱乐性与艺术性来看,我还是非常喜爱这部电影啦。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