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雷]《BPM》,120下的生命重击。

楼主: a122239 (Sharp)   2018-02-15 12:21:08
部落格版:http://moviemoney.pixnet.net/blog/post/402529841
代表法国角逐2018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的《BPM》,故事背景设定在90年代的法国巴黎,
当时爱滋病暴风席卷全球,巴黎成为全世界爱滋病患最多的城市,一 群年轻人自发性组
成“法国巴黎爱滋平权联盟(Act Up)”,每周固定开例会讨论任何关于有关爱滋的议题
,当病逝者越来越多、却未见政府推出相关政策应对,或者更积极向民众宣导如何预防爱
滋病、感染爱滋后该注意什么,政府的消极处理,加上制药厂的推托、垄断、不公开透明
的研究成果,使得Act Up终于压抑不住怒火,决定将愤怒化作行动,抗议、游行、示威、
静坐、砸假血球...越来越剧烈的行动,都是为了让这冷漠社会听见他们的呐喊。
由罗宾康皮洛执导的《BPM》于去年坎城影展首映后获得热烈回响,获得场刊分数2.5的优
异评价,在夺下费比西国际影评人奖后,被视为金棕榈奖的大热门,可惜最后败给《抓狂
美术馆》,仅获得评审团大奖,连主席佩德罗阿莫多瓦都替《BPM》未能摘金感到遗憾,
在奖季开跑后《BPM》几乎从未缺席各奖项的最佳外语片,甚至获奖数还高于其他代表,
岂料金球奖与奥斯卡先后将它踢出名单,可说是跌破不少人眼镜,幸好法国相当挺自己人
,在有“法国奥斯卡”之称的凯萨奖中,《BPM》一口气入围包含最佳影片、导演、剧本
等13项大奖提名(两位主演更双双获得新演员提名),早一步公布得奖名单的卢米埃奖里
《BPM》更是六提六中,成绩斐然。看完电影之后,认为《BPM》或许不到拿奖地步,可应
该要有入围才是,至少在金球奖中来说,《BPM》还比获奖的《烈爱天堂》好看许多。
《BPM》拍的相当高明,或是说导演罗宾康皮洛不愧是编剧能手,很明白观众想看什么,
过往许多涉及同志、爱滋相关题材的电影多半都会诱导观众朝向“对主角们或有相同境遇
的人产生同情”,也就是朝着剧本下手,让剧情变得煽情好煽动观众情绪,以至于很多同
类型电影看来真的很相似,差不多的故事架构、人物设定,可《BPM》则不是这样。电影
开头便让大家看见Act Up失控的闹场、开会时的紧绷氛围、成员间时而剑拔弩张时而戏谑
欢笑的互动,短短几分钟就足以扭转过去大家的既定印象,整部戏的前半段发展也使观众
明白《BPM》不那么一般,它甚至可以说是会令人厌恶的,厌恶Act Up的每次行动、说话
带刺的言论总有着“对政府、对药厂的刻板印象”,于是即便政府、药厂释出善意或者是
提出想法,Act Up依旧是听不入耳,仅会一昧的认为他们“漠不关心、不管病患的死活”

可随着日子一天天过去,看着Act Up陆续有人离世、病情变重,再次看他们开会、付诸行
动,就开始能够了解到他们是抱持着何种想法去投入这一次次“可能是最后的例会与行动
”,厌恶感当然不会因为这样减少,毕竟他们有些时候还是不是那样恰当,只是随之而起
的是心疼还有不舍,尤其在看懂他们替例会设下的各种限制,如限制每人发言时间只有15
分钟,对很有想法的人来说15分钟根本太短,可是对他们来说15分钟对每个人都是重要的
,他们能有多少个15分钟能够浪费?你多讲了15分钟就是在耗磨另外一个人的15分钟,也
许他在第14分钟就撑不下去了,所以他们必须限制、每个人都在和死亡竞赛,实在没有办
法这样浪费。因此当他们有次找来梅尔敦药厂的人来解释现况,听完了15分钟后还是听不
到有用资讯便把人赶走,药厂代表莫名其妙,因为他们不懂15分钟有多么重要。
“爱滋害死我,冷漠无视我!”
《BPM》主要可切分为两段,前半段大抵在谈爱滋病以及病患在巴黎的情况与境遇,之所
以促成Act Up成立是因为民众对爱滋病的陌生,还有他们(民众、政府等)对相关议题的
狭隘视野,民众(异性恋者)认为爱滋只有同志族群才会感染,对他们这种“正常人”来
说是一辈子遇不到的;政府等单位将会染上爱滋病的人,都限缩在同志、妓女、吸毒者等
身上,连相关政令、书籍等都建立在这样不正确的知识之上,当时的环境风气迫使爱滋病
患者不得不自己挺身而出保护自己、捍卫权益、去主动争取资源,所以前半段是较于浮动
的、剧烈的,剧情也都偏向于向不是很了解的人在“介绍爱滋”、“Act Up在抗争什么”
,因此多数时间出现相对较艰涩,例如相关专业用词、药品、病发症状等等。
后半段则风格开始转变,从原本的激昂变得冷静,主要谈论的也从Act Up的抗争移转到爱
滋病患面对病情的心境变化,病患西恩与Act Up新成员纳多的爱情很美、很痛,纳多非感
染者,可在与西恩做爱时却没戴套,事实上纳多也曾经无套和别人做爱,但他就像幸运儿
一样每次筛检都幸运地得到阴性结果,西恩则相反,无套一次就中标,当然这并不是要抨
击谁,而是就像他们说的,“害别人感染要负百分百责任,害自己感染也是。”,有时候
一个性欲上来,难免会有冲动时候,可要如何对这样的行为负责任,对双方来说都是课题
。在导演处理西恩和纳多这对伴侣时,我最喜欢的便是一场纳多替住进医院躺在病床上的
西恩打手枪、还有最后他亲自动手结束西恩的痛苦的戏,两场都能感受到他对西恩满满的
爱,这一场场直到Act Up成员一一来看西恩最后一面、带着西恩的骨灰大闹政府单位的餐
叙,太闹、太酸、太容易让人心揪在一起,这是导演的叙事功力,真实而不煽情,却依旧
能打进观众心里。
我很喜欢《BPM》的转场,起初不知道这是什么,看久了才晓得导演将T4细胞感染的过程
拍摄出来,放在每一个段落的中间,这样的方式很少见,效果却出奇的好,很难不被这炫
目迷人的转场吸引住,此外就是电影的剪接以及配乐运用都很出色,可说是除了剧本外让
电影更好看的最大功臣。电影结尾是Act Up成员在跳舞,像是在替西恩告别、庆祝,又或
者是他们尽情的享受着人生,《BPM》原片名120 battements par minute,意即一分钟
120次的心跳,这样的数字远高于正常人在正常时候的心跳,一分钟120次几乎都是在剧烈
运动过后,会用这样的意思替片名取名,我想是在形容这些病患们,他们每分每秒都在燃
烧生命,对每件事都全力以赴、爱一个人也是,就像他们最后尽情的舞动那样,越是心跳
快速越能感受到自己还活着,还有感受到彼此间的温度,而非冰冷的仪器与药物。
若谈到可惜之处,大概就是前半段有不少艰涩不易了解的名词,对于很多没有相关学术背
景或知识的观众而言,前半段的快节奏虽然容易撩动情绪,可是却很难看懂他们的对话,
或者正确一点应该是说,观众可以从气氛、表情、口气等很多地方看懂剧情,却无法在一
时半刻里快速吸收新知,本来是应该好好认识爱滋病以及这些组织的,可惜就只能遗憾跳
过,不过幸好的是这些艰涩名词并没有出现太多,即使不懂也没关系,你我依旧可以顺着
剧情看下去。
难怪阿莫多瓦会如此喜爱《BPM》,它确实值得大奖肯定,整部电影几乎顾及到了各个面
向,理性与感性兼具,不矫情造作、相当真实,可以说是截至目前为止,今年最佳电影前
几名,至少我自己很喜欢,金球奖与奥斯卡未能将其纳入围名单满遗憾的,《BPM》是近
年除了《少女离家日记》外法国推派竞逐外语片的最佳电影,期待导演罗宾康皮洛能够推
出更优质的作品。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