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雷]《缩小人生》有趣题材可惜凌乱安排

楼主: benbenson12 (binbin)   2018-01-26 21:45:53
以下有雷
痞客邦图文版:http://loory.pixnet.net/blog/post/141687105
《缩小人生》是导演亚历山大·潘恩的科幻喜剧电影,找来了麦特戴蒙主演,剧情设定非
常有趣,讲述当我们科技能够把一个成年人缩小成12公分小人时,人们生活会有怎样的转
变,对整体社会有什么冲击?
这构想其实非常天马行空,但扣除一些分子结构或物理BUG,《缩小人生》花了大半篇幅
,用比较戏谑的方法把前因后果与缩小过程讲得煞有其事,近年来我们面对许多诸如人口
爆炸、垃圾污染的环境议题,缩小除了能把一个人的消耗降低,还能够把财富成百倍成长

但问题就来了,这部片的主旨根本和题材设定“完全”没有关联,甚至可以说《缩小人生
》是部披着科幻皮,麦特·戴蒙的人生哲理片,麦特·戴蒙饰演的保罗·萨帕尼克是个毕
业于医学院的中年男子,在食品工厂担任专属的职能治疗师,看着同学们功成名就,自己
只能为了母亲放弃成为外科医师的志向,想搬家还因为收入债务比而无法贷款,为了脱离
现况才去做缩小手术,不过说来讽刺,手术后保罗面临的问题并没有好转,妻子放不下朋
友家人而临阵脱逃,之后离婚更失去所有本来应该增值为1000倍的财产,更惨的是医师执
照过期只能跑去当电话客服,身体变小,麻烦却变大,原本美好的期待瞬间跌到谷底。

直到遇到越南民权斗士陈玉兰我才发现,保罗终究无法成为邻居杜尚那一类能轻松享受荣
华富贵的人。面对陈玉兰,杜尚慷慨地让她拿走冰箱剩菜和过期药品,保罗却看到她义肢
的不适合。所以到挪威得知科学家要到地底时,保罗发现自己的悲惨经历原来是有意义的
,都是要让他成为“人类最后希望”,下定决心抛弃陈玉兰和他乐于助人的心走进门中,
但最终结果居然还是跑回来和整场都尴尬到不行的陈玉兰抱抱。
这虽然不出所料,但就让我更不爽了,到头来促使保罗回心转意的不是他终于想通,居然
只是到地底路上必须先走上坡11小时?跑回来告诉观众一段看起来像是本片中心思想的话
,“是大是小不重要,你的行为才能决定你是谁,与爱人在一起才是活着的意义。”角色
塑造直接毁于一旦,你这样不要脸地跑回来讲的话真的有说服力吗?我的天。不过转念一
想,比起那些被装进纸箱非自愿变小的人,原本保罗过的生活其实也没有想像中的遭,所
以作为主角从一开始就不会被观众认同的电影,《缩小人生》最后会这样搞我看也是不太
意外。
然而电影所牵扯的面相非常广,像里头就由提到许多人被这项突破性技术吸引,或者说假
环保之名,行敛财之实的去做缩小手术;斥资打造大空间的客制化缩小社区,墙外却是一
群木板贫民区;甚至电影中还在酒馆中问了一个让大家无法回答的问题,缩小的人算不算
是个人,对社会没有贡献的他们,投票权是不是只能算成人的四分之一?但可惜的是,这
些议题丢是丢了,但都如蜻蜓点水般不深入,这边讲一点那边讲一点,已经完全让电影失
焦,更不用说在片尾一个有钱人提出气候变迁只是科学家杞人忧天的假议题,不禁让我怀
疑这批判元素是不是只为了在有如闹剧一般的《缩小人生》里加入一些政治正确而已。
总而言之,《缩小人生》是部披着缩小科幻皮的喜剧电影,虽然里头有许多黑色幽默和对
社会现象不同角度的批判,但杂乱的剧情、有点尴尬的角色关系,还有后段风格突然的大
转变,除了让他变成一部四不像电影,也衷于片名直接把整个格局同步缩小,彻底地浪费
这个非常独特的缩小题材。就我而言,太过认真看待《缩小人生》的结果就是气到不行,
不过我想如果放宽心,这会是部满有趣的电影。最后能不能别再问麦特戴蒙叫什么名字啦
,当这里西洋版《你的名字》?怎样,片尾要唱《前前前世》了是不是?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