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烟般窜生而起《八月三十一日,我在奥斯陆》
https://qunniblog.wordpress.com/2015/09/30/
如果用一部影片来形容那浓郁厚重的水气、是怎样渐次浮动、以拨动那额前齐整的浏海,
热度、湿黏、甚至是逐步窒息式地将空间中最后那一口可以吸入的氧气,都完全被拔除似
的,全然的痛苦、人间地狱般滞闷日子。于是《八月三十一日,我在奥斯陆》,便是应运
这般让人倒尽胃口的方式,在最美的挪威之城,光影与城镇风情都是那般的惬意优雅,以
主角昂纳许独特的观点与视角,活至八月三十一日。
不可讳言,这主角的生命历程抑或职业经历,根本就是对应到多数喜好乱想,有点文字撰
述能力的各位“编辑助理”或是创作者。(然后这么巧的,我也刚好担任过多回的编辑助
理,无论是期刊或电子报);所以主角到底是不是将多数这好似有点小想法,但其实又一
直不上不下,然后一遇到生命中不可化解的难堪,就这么自顾自地堕入进毒瘾的无限深渊
。
这么说好了!以前有一部分的我,的确可以相当同理甚至是认同为何朝向这样与吴尔芙(
Virginia Woolf)生命终结相仿的自杀尝试(虽然最后是另一种死法) 。但自从生活的场
域不再限缩在过去动荡的人生多年之固执小雅房内,转而搬回家乡后,再怎样撞墙期的执
拗死心眼思绪,是对自我过去的错误无法放手,抑或钻牛角尖往死胡同去思索,斯以为主
角昂纳许这样的单向度不回转,以决绝一切之壮士断腕才能停止脑内那对自己34岁仍是无
用之身的意气认定,相当不置可否。
可以理解已经这么努力克制自己而出戒毒所,但环顾四周,只望见那早已标签化的眼神与
对待,但难的是,是自我聪明过头,了解到这奥斯陆之小,再陌生的新认识暧昧对象,终
将也会如那些曾经相拥的朋友,知道己身龌龊事,一如吸毒后那残留的瘾头,断不掉也散
不去,总有一朝会如芒上荒烟般窜生而起。就算是过往好友与新面试时的长官都公开赞扬
主角曾经是这般的聪智,能写出那些精彩的文字篇章,所有能使其重回正常生活的细微希
望火种,昂纳许也只是忽视。所有在圣洁柔美之城奥斯陆的生活光景,都无法捻熄他对自
我生命抹煞的强烈念头。
大概就是在毒瘾戒断一阵子后,想重回正常生活却发现四处碰壁,想见的人不得见,自我
因为过去累牍的过错与愧疚而故步自封,以最负面的观点解读那所有的一切。无论是明亮
光照下的咖啡店人们絮语、给予面试机会的未来可能上司,抑或是那老朋友的关心还是新
桃花的可能,‘完–全–看–不–上–眼’。我以为最悲哀最可鄙之事,只纠结在自己已
经不完美的过去,与无法再站到最顶尖的高标期望认知,但主角对于朋友建议,那些他认
为是愚笨者才会欢乐过生活、过那些最不需要运用深度知识,嘻嘻哈哈的基础工作,就算
可温饱、但他也绝不尝试。因为大众也知道,一部份自我认知到达极致的【文青】,绝不
可以对自己不认同的、那些不够格、不美,不够能突显自己到底有多聪明的职业低头屈就
。于是,《八月三十一日,我在奥斯陆》正好恰如其分的演译出这部分。主角已经一步踏
错,仍无法认清现实,固执地觉得这些他想获得应允的人际或社会期望若未能解,这般的
人生他宁愿不要!
根本就是自私到头,惯于自我权益的本位优先主义。撇开应对可贵生命的庄严尊重,世界
上许多人因为原生家庭的环境资源不足,没办法像主角昂纳许还有家人与关心他的好友,
甚至有弹钢琴这等社经指标性的艺术涵养表现,地球上多数人都没有这样的滋养环境与才
华能力。但主角却这般陷溺在希望渺茫、无法可施的心魔缠绕,也许有一派影评着重点:
觉得此片将生命之哀伤消殒、能以这般运镜诗意且濛濛悽悽的拍摄视角,将这时不我与的
文艺青年之死,以影像勾勒的如此深邃灿美。
但醒醒吧!本片就是部没尝过“付出”、没吃过苦头,肩负起对父母与亲人的经济责任,
还有抛弃对万物生命皆是如此珍贵的基本认定。因为当“已不完美”,那所有的好转可能
,都未能入其视网膜内。是否真的忧郁症到没人发觉?以八月三十一那前几日,便可观察
出多数“文人之死”会是怎地的思维变化历程,饰演主角昂纳许的Anders Danielsen Lie
在这念头上的眼神流转或肢体语言都表现的极好!很完整的一部。所以我会把这部片定位
于了解现代文青忧郁思维是如何细微开展之参照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