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雷] 《幸福路上》-你的幸福是什么?

楼主: pttpttlin (阿默)   2018-01-14 23:14:25
网志好读版:https://goo.gl/3ri5pM
老实说当初看到预告片的时候,我绝对不会想到自己竟然会进戏院看这部片。就当作是同
温层发酵也罢,反正我是来看了。
起初观影经验确实会被动画风格影响,但渐渐地,开始左右我思绪的,是故事背后隐含的
事,包括环境变迁、心境起伏,然后一直在画面里面找彩蛋(如当下立刻发现北一女陈同
学是谁的时候,意外惊喜)。而那用来描述梦境或想像世界的抽象风格,反而成了我最喜
欢的部份,完美呈现动画片专属的视觉表现(恣意扭曲、线条变化等)。
以下有雷,还没看的朋友请斟酌。
电影那句“你成为理想中的大人了吗?”恰好与《比海还深》那句“不是每个人,都能成
为自己理想中的大人”呼应。相较于《比海还深》给人的完成式,《幸福路上》仍保留选
择与改变的余地。总体来说还是留有希望的。
小琪的年纪比我略大,除了国小规定讲国语的差异,我们的成长过程几乎是重叠的。关于
升学、关于未来、关于街头抗议;不喜欢父母吵架、不想待在家里、不想人生被左右,通
通都没有少。而当我们终有一天可以选择离开,经过一番跌跌撞撞后,才发现原来在自由
的环境反而喘不过气,小时候的梦想更远了,自己想要的也更模糊了。这样的无奈好似呼
应《接线生》的一句话:“你不觉得人愈大,梦想愈小吗?”
傻妹仔,哪有什么永远的幸福。
对祖父执辈来说,最重要的是要有饭吃;对父执辈来说,最重要的是让小孩有书唸(这完
全就是我们家的写照,我妈总是会跟我说,我们老以前没什么机会读书,你们能好好读完
大学就是最棒的事);对我这辈来说,知道自己是谁、想要什么,成了最重要的事。原来
,在所谓自由的国度里,我们享有追求任何事情的机会,但却更容易迷失方向。
自己的生活,并没有父母想的那么好,在面对那句“在美国生活比较好”(美国亦可替代
台北)时,心头揪起的皱褶,就是说明自己并不快乐的最好证明。这是我感触最深的部分
。现在的我,是否就如在报社工作的小琪,付出的劳力都是为了赚钱。
《幸福路上》带出的幸福,是回归家庭,那是最纯粹的羁绊。就像片头妈妈嘱咐小琪说,
要记得家里住在幸福路上,很幸福的幸福,这样就不会迷路了。仿佛在告诉离家唸书工作
的自己,陷入迷惘时,不要忘记回家的路。这倒不是说一定要到实体的家,而是心之所属
。在那里,总有一股平静却安定的力量,无条件地支持着自己。
比起《与神同行》那般洒狗血的亲情刻画,《幸福路上》则是含蓄地提醒着我,有多久没
有回家了?有多久没有好好看看,父母现在的模样了?
看完电影,走出电影院的心情是复杂的。这部电影太贴近生活,小琪的挣扎与困惑,也都
血淋淋地反映在自己身上。在幸福的路上,觉得自己还有些摇摆。但最后小琪做出了选择
,那自己呢?深呼吸一口气,问著自己:“你现在幸福吗?”
也因为看完电影,可以想的事情太多了,比起好雷,我给了个反思雷。推荐给所有正在或
曾在人生道路上感到迷惘的人、觉得生活无法带给自己真心快乐的人、时常想起以前时候
的人,还有离开家乡在外打拼人。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