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请益] 《与神同行》的特效真的堪比好莱坞大

楼主: fenghuo (fenghuolangyan)   2017-12-28 17:04:34
前言:正好我之前看过一篇文章有提到过韩国特效水准,事实上韩国的电影特效公司从二
十年前
就开始发力了,近几年又得益于庞大的中国市场源源不断地活水注入显得生机勃勃。
这概念就类似于取中国市场之暴利来弥补韩国市场的相对薄弱,因此借着中国市场的走高
近两年韩国电影特效水准也有突飞猛进的发展。
https://m.huxiu.com/article/179885.html
看过《西游伏妖篇》的观众大多会有两种评价:“特效很燃!过瘾”、“光特效就值回票
价”,或者说,“片子打壹星,给特效”“这片子烂到连特效都撑不起来了”……
看起来,尽管整部电影的口碑毁誉参半,观众对特效的评价却壹直向好。蜘蛛精劫唐僧、
比丘国的梦幻景观、打大Boss时候的酣畅淋漓,都让观众印象深刻。甚至有人说,《西游
伏妖篇》是华语电影特效登峰造极之作。
其实,《西游伏妖篇》2015年底就杀青,出品方花了壹年的时间去做特效,到今年春节档
才上映。影片背后是徐克御用的两家韩国特效公司,mofac & alfred和Dexter。
韩国特效公司在国产影片制作中壹直很“受宠”。由于性价比高、技术过关、文化同源等
优势,逐渐成为国产视效大片的“第壹选择”。2016年《美人鱼》、《三打》等国产大片
特效,基本都有韩国公司参与制作。
但值得注意的是,在得到观众认可的同时,《西游伏妖篇》的特效也引发了部分争议。甚
至还有业内人士给小娱亲自指出影片中毛发质感、光线、纹理等不少存在特效瑕疵的地方

国内壹家顶级特效公司CEO在接受娱乐资本论(ID:yulezibenlun)专访时曾表示,韩国
特效公司制作华语影片时,作品的完成度实际上只有75%。“除了技术瓶颈以外,还因为
中国不是韩国特效公司的本土市场,他们没有必要做到满分。”
换句话说,韩国公司对华语影片特效制作的精细程度经不起仔细推敲,也并未使出全力。
与工业光魔等国际特效公司相比,韩国特效公司在核心技术方面还存在不少欠缺。它们只
是在好莱坞特效公司价格比较贵,文化交流又不方便,国内特效公司还未掘起的情况下壹
个过渡。
好在,国内的特效公司在经过几年的发展已经有了掘起的趋势,BaseFx、诺华视创、视点
映画、楷魔视效、天工异彩……期待在不远的将来,国内特效公司也可以挑起国视效大片
特效制作的大梁。
两家韩国公司承包《西游伏妖篇》特效,但完成度只有75%
对周星驰的情怀加上酷炫的打斗特效,足以让国内观众心甘情愿为《西游伏妖篇》买单。
影片上映第5天,总票房已经超过10亿。但如果不是有足够多特效镜头支撑,可能这部上
路、打怪,再上路再打怪的剧情片早就让观众味同嚼蜡了。
影片背后两家韩国特效公司mofac & alfred和Dexter确实功不可没。小娱观察到,《西游
伏妖篇》和《西游记之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同为出自mofac & alfred和Dexter之手,对于
像齐天大圣这样的中国传统神话角色,它们已经成了专业户。
《西游记之孙悟空三打白骨精》
不过,在壹些专业人士看来,《西游伏妖篇》特效细节处理并不到位。“虽然大部分观众
都纷纷叫好,但《西游伏妖篇》的特效实际上只是基本完成了概念,也就是把导演、编剧
想象中的世界顺利地呈现了出来,打得很爽,但是在细节处理并不到位。”壹位特效从业
人员透露。
在此简单列举几例:
这些破碎物的边缘很整齐、碎块很规矩,而真实情况中,应该包含很多层次,如沙土、碎
屑、烟尘等。
这些烟尘很圆润,像烟斗或干冰的烟,明显是用商业软件自带的效果做的
猴子的毛发质感生硬,像玩具。
水的细节不够,佛身的纹理、光线很简略,而且手指的运动不符合人手的运动特征
事实上,《西游伏妖篇》特效上出现的瑕疵并不是孤例,背后更深层次的原因是韩国特效
公司对华语影片并未使出全力。
国内壹家顶级后期制作公司的CEO向小娱透露:“如果公司在国内,出了问题导演恨不得
天天找上门来算账,但如果公司在韩国就不壹定了。对于国产电影而言,当制作公司耗不
起时间、预算不够折腾的时候,要求难免松懈。”
在上述特效从业人员看来,《西游伏妖篇》其实就是完成度不高的典型案例。
王思聪入股、徐克独宠,为何国产大片钟情韩国特效?
《西游伏妖篇》背后的两家韩国特效公司正是徐克御用团队。从2010年《狄仁杰之通天帝
国》,2011年《龙门飞甲》,2013年《狄仁杰之神都龙王》,2014年《智取威虎山》,到
现在的《西游伏妖篇》,在片尾特效单元的字幕中都可以看到这两家公司的名字。
mofac & alfred是壹家在韩国有20多年历史的特效公司,虽然团队规模仅有100人左右,
但亚光绘图(MATTE PAINTING)和仿真模拟(FX SIMULATION)两项技术都处于亚洲领先
水平。
此前,徐克导演的《狄仁杰之通天帝国》、《龙门飞甲》、《狄仁杰之神都龙王》、《智
取威虎山》4部作品都有mofac & alfred的参与。比如在《智取威虎山》中,张涵予抢跳
飞机的特效镜头,就是mofac & alfred完成的。
而Dexter则是壹家更引人注目的年轻公司。2012年成立以来,已经有原来的特效公司又派
生出同系列的制片公司、3D拍摄公司和DI公司等3家分公司。《智取威虎山》里的老虎、
《九层妖塔》里的红吼、《封神》里的黑豹都得益于这家公司壹套动物毛发制作系统——
Zelos Fur软件的应用。
更值得壹提的是,2015年普思资本成为第二大股东之后,当年12月,Dexter在韩国KOSDAQ
鸣锣上市(股票代码206560),市值约2.6亿美金,短短8个月时间让王思聪赚了3倍。
这家让王思聪“第壹眼看中、第二周走访公司、第三周签协议”的特效公司,很大程度上
成为了万达影视在影视产业链中的战略布局中的壹环。此次万达影视成为《西游伏妖篇》
的出品方之壹,估计也与Dexter有关。
王思聪投资Dexter正反映了国内电影公司选择特效公司的趋势:在好莱坞特效公司价格偏
贵,国内特效公司缺乏核心技术的情况下,国产视效大片越来越偏爱韩国特效公司。
据娱乐资本论整理,在2016年的国产视效大片中,韩国公司包揽了大部分,且为主导角色
,而中国公司虽然在数量上更多,但参与的特效份额却不大。仅有《大话西游3》和《爵
迹》为本土特效公司主创。
对于很多中国制片公司来说,性价比高是选择韩国公司最直接的原因。韩国公司与好莱坞
特效公司的价格差距大概为1:6,而在质量上韩国公司基本上能达到好莱坞2\3的水平。
国产电影留给后期和特效的时间往往非常紧张,他们经常说的壹句话是“只要能快点,我
们就加钱”,而韩国公司得益于软硬件实力、流程管理方面的优势,效率更高。
以洋为师,中国特效“尖子生”已崭露头角
事实上,国产视效大片发展的时间本来就不长,本土的特效公司更是大部分集中在2012年
左右才正式成立,或开始参与到视效电影的制作中。(之前大部分都是做五毛特效、广告
特效的,体量不大)
与韩国公司相比还有差距,对工业光魔、维塔等欧美公司更是望尘莫及。况且,留给国内
特效公司自我成长的时间已经不多了,人口红利正在消失。
业内人士向小娱介绍,目前北美地区的特效从业者,新入行的实习生时薪大约为6-7美元
,1-3年工作经验后涨到12美元。如果按照每天8小时,每周5天的标准工作时间计算,壹
个中阶的特效人员月薪大约在13000人民币。这与国内特效公司的待遇相差无几。
而最快的成长方式就是在合作中学习。中国的特效公司在近几年,承接欧美、韩国等特效
巨头的产业分包过程中积累经验,借此机会去研究设计上的参数,学习新型软件的算法语
言,使用主流的流程管理系统。
在这个过程中,国内壹批水平较高的特效公司开始涌现出来。BaseFx、诺华视创、视点映
画、墨影像、天工异彩、原力动画等壹批特效公司开始在本土国产电影中承担越来越重要
的角色。
诺华视创创始人米春林感叹:“中国的所有特效公司其实都是有使命的。当国产视效大片
只能依靠外援的时候,国产电影就连讨价还价的余地都没有了。”
目前,国内特效行业还处于产能跟不上市场需求的状态,竞争格局也远未形成,本土公司
之间虽然有小打小闹,但是总体来说,大公司与小公司之间形成了很好的分工架构,大公
司拿项目,小公司辅助、跟着学习。
我们相信,《西游伏妖篇》的特效水平,远不是国内特效公司要到达的目的地。
作者/严韵柔 编辑/高庆秀
本文首发:娱乐资本论(yulezibenlun)
作者: LOVEMOON3427 (没看过落枕吗...)   2017-12-28 19:53:00
我看电影还管他是哪边投资 假就是假我连国片都不想护航了 韩片做不出真实的感觉也不会想去看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