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雷] 《念念》- 以爱为本的交流

楼主: Imbufo ( )   2017-12-26 16:33:34
近来看了《可可夜总会》,在电影院里哭到隔壁递卫生纸过来后,不禁想到了张艾嘉
的这部片,《念念》。我难以言说这部片好或不好,那几乎是纯然的个人主观。即便
标题存了个“好”字,那也只是因为这部片陪我走了一段历程,在我生命里卡了个位
置。
犹记得,您是2014尾走的,恰恰离《念念》上映,有一年之遥。
对于死亡,人总难以预先做好准备,即便读了再多的文献,试着去想像死亡的样貌,
但真实经历到时,一个人才真正地认知到:啊,我不可能为这种事做好准备,永远都
不可能。
“你舅妈她走了”,这是迷糊间将电话接起时,入耳的第一句话,初升朝阳的光从窗
缝中攀入。时间在那个瞬间仿佛凝结。我以为我听到的时候会大哭,会崩溃,但是并
没有。反倒是坐在床沿,愣了几秒,“啊,是吗?”那个当下,什么都感觉不到,感
受似乎仍未清醒。
从火化,到初七,到七七,到百日。出乎我意料的,我并没有照着库伯勒-萝丝所提的
哀恸五阶段走。我没有愤怒,也未曾向谁讨价还价,我只是照着我的状态来走。那个
状态,以后设的观点来看,大抵上可以说是实为悲伤(madness)的麻木;在那个当下
,我却难以为这种感受命名,只有一种空洞感,一种滞涩的满溢,一种说不出口的烦
闷。
《念念》告诉我一件事,一件同样站在后设观点时显而易见的事:我们会想念一个人
,是因为我们爱着;无须害怕,也无须担忧,只要爱过,那人便不会消失不见。死亡
是一种外显的结束,关系看似在死亡的那一刻终结;然而,当人正式承认对方死亡,
却会发现对方一直都在。
在我们走过的街角,散步过的小道,分享过的只字词组,这一隅或那一角。我不再能
听到您的声音,但是您转变了交流的形式:我们改以记忆交流,改以情感交流,改以
心彼此交流。
这是看完《念念》后,我所体会到的事:原来当初我那种空洞、滞涩的感觉,其实是
我渴望紧抓着“您还活着”这个意象不放;是我害怕我一放手,我就真的忘记了您。
更是我在强迫自己要“好起来”,要“变正常”,是我在自我质疑“为什么我现在会
有这种感觉”。
这个领悟让我发现,我不一定要好起来。所谓的“好起来”,通常只是一种对当下状
态的否定。我会痛苦,是我害怕忘记您,于是紧抓不放所造成的内在鸠葛。反而是,
当我真正面对了这种感受,真正承认“您真的走了,以后我再也无法听到您的声音,
也再也无法看到您”。而这个领悟却让我发现,听或看或交流,都不是我的认知所能
想像的那些形式。
我们只换了一些方式,从那刻起,我说,您听,我们在心里交流。
我不知道如何介绍这部片,也不太会推荐给其他人看。但若您对如何告别有所疑虑,
或者困惑,那么,或许能在这部片中,找到一些普同的感受:“原来这种困惑不只我
有,原来我会这样也很正常。”
仅为评。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