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想做个纪录。
相爱相亲的剧本蛮好的,主结构、世代间对照、观念的差异跟冲突,
却不会太刻意,很自然地就在生活里,不会突兀、故意排比,
最大的败笔大概就是女儿的口音,总让人无法觉得他们三人是一家人,
比较像是外地来的记者住在它们家。
说实在的,它不洒狗血,或者说没给出太强烈味道,大概是导致金马奖全杠的原因,
(就不探究是否这次评审团较侧重本土取向)
血观音有点贪心想把各种主题安排进来、
营造悬疑以至于诡计重重的感觉而把前半段叙事剪得支离破碎,
基本上观众很难在中段之前看懂故事,
相较之下,相爱相亲很成熟地将想谈的主题,
一层一层细致地透过日常对话铺陈出来,
看完最大的感想是,很佩服张艾嘉,
这是关于很日常生活、家人/恋人/亲子间的爱,
爱的当代代言人是女性,爱的意义由女性来说、来做、来冲突。
而这些爱都是关于家的,
不管是花了大把人生等候守着的、经营捍卫著的、或是与爱人亲密拥抱着的,
家是爱的地方。
张艾嘉饰演的慧英是个中学老师,杰出专业也很投入,
故事绕着慧英走,起于慧英妈妈过世开始,
个性稍微强势而对妈妈或许带有尽孝之心,
努力想把让妈妈跟其深爱着、但已先离世而回乡安葬的爸爸,两人最终能合葬一起。
可惜爸爸之所以回乡安葬是因为其原先在农村有个老婆,现在已是九十岁的姥姥,
慧英妈妈名义是二老婆,却是有走过现代程序的婚姻,
就在这个传统与现代的模糊间,嫁接着传统与现代的爱以及冲突,
而因安葬的安排爆开来。
姥姥对慧英爸是种传统的爱,即便年少没相处多久,
但成亲了便认定了,这是相伴一生的男人,
而男人对她的各种好,都是一种付出。那的年代很难说上是有什么爱情,
爱情更像是与青楼烟花的人间游戏与爱慕性,
自己与夫却是十足十的承诺,关于整个人生的重量,
所以姥姥在极少发展的农村守着家,花了大半人生作为媳妇等著慧英爸回乡,
甚至乡里还有个属于她的贞节牌坊。
但慧英爸却是在城里与慧英妈相恋、谈著现代中产阶级家庭的恋爱,
相爱、结婚然后经营著快乐美满的家庭,
相比著现在常常偷吃劈腿或个性冲突轻易离婚的恋爱,
慧英爸妈是极为现代优秀模范家庭的先驱,
慧英与老公也承继著这样的范型。
慧英执著的孝心而引发的强势介入安葬,
返乡想将爸爸遗骨接回城市与妈妈合葬,
姥姥则执著于自己半生未见的丈夫终于返乡归根,
如今移走反显得自己整个人生的守住家毫无意义,
于是在两方谈判时似引发了城跟乡间的矛盾,
但这些矛盾实著是传统婚姻与现代爱情间的冲突,
在第一次冲突爆发、对峙无解后,
慧英女儿对爱情天真的想像、与自己当记者的天真认知,慢慢牵动着这些冲突。
慧英女儿薇薇正与一位要去北京路上追梦在途中留下的创作摇滚乐手谈著恋爱,
因为遇见薇薇也暂停了自己的追梦,
深爱着薇薇也有着自己摇滚人、酷的个性,
薇薇因住在家里,与母亲的冲突越来越大,
那同时也是慧英作为传统母亲对于家庭想像,
薇薇爱这个家庭不过仍越来越需要自我、需要界线、需要独立(空间/时间/自己),
因为慧英妈妈/薇薇外婆过世而让这个隐含冲突越发扩大,
薇薇想搬出跟男友住、想跟男友结婚。
就在跟着妈妈去跟姥姥谈判后,对姥姥的一生觉得有新闻,
更对姥姥的执著有了好奇,新闻性,所以后来拉着男友去长住。
慢慢地了解姥姥对于所谓爱、家的看法,
而跟自己亦亟欲与男友结婚成家的心境有了对照。
电影里头的许多安排都很巧妙,
包括为了要证明自己的婚姻关系以便确定迁葬的最终决定权,
双方都急着找政府、地方公所、民意代表来解决,
来定义什么是婚姻什么是爱什么是家,
或者 薇薇急着离开家跟男友同居结婚,大包小包搬走赶去公所登记,
却落下身分证在家里最终无法结成婚,仿佛薇薇追求自身独立的自我,
但那定义权却还是在家里。
而慧英夫妻彼此、女儿男友各自若有似无的外遇迹象,
却实际并没有任何事情发生,仍是坚贞的爱,
但仍然无法避免种种因为爱的想像落差而遭致的冲突。
不过这当中最令人椎心之处,大概就是薇薇体会姥姥的心境,
姥姥守了一辈子却连一张丈夫照片都无,
薇薇于是把外公与姥姥的合成照片用白纸打印下来寄给姥姥,
可姥姥收到信时下著雨,开信时雨水沾湿了照片,
急着擦掉刚好滴在丈夫脸上的那滴雨,却反倒让用湿纸上的墨印整个被刮除了,
姥姥等了大半辈子终于拥有丈夫照片、却又立刻失去,无法置信慌张到整个哭了出来,
这一幕实在太令人椎心,也觉得导演编剧实在是非常残酷...
或许因为这样,姥姥就放下了,而慧英因为一连串上新闻、的闹剧,
也渐渐体会了姥姥的心境,也转念了。
姥姥花了大把人生守候着的家,
慧英努力经营、捍卫著的家,
薇薇与爱人亲密拥抱着的家,
因着时代变化的不同的爱,实质上却是同样的爱,同一个家。
这部片实在揉合著太多层次关于爱、关于家的对话/对抗,
却完全无违和地用每每可见的家庭生活、日常话语、爱的举措中显露出来,
这些安排非常的高明,是部很有深度且不背离大众的成熟之作,
非常值得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