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看解忧杂货店是在特映场时就看了的,而且看过原著小说,但不知道怎的,酝酿了很久,到现在才想写些什么。先说了以下有很多雷,所以建议看过的人再来看。毕竟像我是连电影预告都不看的人,觉得会少很多惊喜与乐趣。
解忧杂货店的剧情当然已经有很多人剧透了,大概就是说有一间杂货店,开始老板开玩笑似的帮小学生们解答烦恼的事(很有商业行销头脑阿!),然后慢慢地,声名远播,连大人们的难解烦恼也想要从其中获得解答。之后因为几个大人的烦恼,逐一串起了许多如有雷同,以上皆不是巧合的巧合。想要探讨电影里头的ㄧ些面向。
首先是杂货店的设定。我想东野圭吾是爱看小说的人耳熟能详的作家,几乎被读者定位为推理小说家,这部当然也有推理成分在,但更多是在于和读者产生共鸣。所以解答疑惑的地点,自然就是几乎每个人都熟悉的共同经验,而且是被历史的洪流所淘汰的杂货店。因为每个人从小都有几间杂货店,像我念士林国小,儿时记忆是每年一段时间配合学校养蚕自然观察课就会卖起蚕宝宝的根本杂货店(已关),还有不知名的上学通道会买的放在高高柜子(国小矮)的各种颜色的零嘴的杂货店(也已关)。如果故事发生在新的、没被淘汰的7-11,想必很难让人产生记忆共鸣,也就不
会有之后如此多的感叹。
接下来就是角色的设定了,正如同之前所说,东野圭吾作为一个推理小说,势必要有一个解答谜题的人,亦如名侦探柯南、金田一,只不过这次解谜的人是一位平凡无其(其实也不平凡?)的疑似单身的杂货店老板。西田敏行是电影中的一大卖点,称为戏精也不为过的他,自然地担纲起电影中的灵魂角色-解忧杂货店老板浪矢爷爷一职,解忧时执著的神情,甚至临死前都还挂念著解忧这件事,丝丝入扣,就像是柯南解谜不时地与小兰的爱产生关连般(喂扯太远),总而言之,西田敏行真是导演选得十分好的主角之一。另一位主角是杰尼斯人气偶像山田凉介所饰演的角色鲜明
的敦也,当然,作为一个偶像包袱的新星,不管怎样都是有所突破,但不知怎地,觉得其表现只是中规中矩,称不到印象深刻(据说杀青的哭戏还哭不出来噗)。倒是剧中浑然天成的亮点,个人反而觉得是扮演敦也伙伴的翔太,也就是村上虹郎所饰演,之后查他居然有演《要听神明的话》的篮球好手吉川晴彦以及《抛掉书本上街去》舞台剧!(想找电影来看),村山虹郎表现出那种天生憨直的个性,在敦也要他想离开就离开时,那种自然而憨厚的神情,令人印象深刻(虽然只算配角),只能说导演真是慧眼独具。
为了能和一般读者产生共鸣,电影自然会做些取舍,这大概也是看过原著的观众扼腕为何会删掉的关于热爱且收集披头四黑胶唱盘,后来跟着父母逃亡的浩介的故事,也许不是所有人都有逃亡的经验,而因为自己逃离父母而导致父母最后自杀的下场。但原著这段却让我觉得是深刻地感受关于死亡,以及家庭关系的一段故事,所以挺推崇看完电影的观众回去看原著的。
关于死亡,其实电影里头也多所着墨,也是剧中的哭点之一,这当然也许观众生活经验很有关系,因为毕竟每个人从小到大都经历过亲人的生离死别。追求音乐之路不放弃的克郎的死,造就了小芹的歌《重生》;川边绿的选择造就了外遇意外的孩子川边若菜的生,又因误解而轻生获救离死而后理解生母意外之死;浪矢爷爷濒死而知私奔的对象-已死的丸光园的创始人皆月晓子,从没离开自己身边。对我来说,电影里头的死是多维度的面向,是一生面对或即将面对的课题,也是这部电影会让人看了之后不断思考的原因之一。东野圭吾探讨死似乎跟村上村树的《东尼泷谷》或是
《挪威的森林》对爱情多所着墨的死的探讨有所不同。
“关于梦想,说放弃还太早!”其实是一开始浪矢爷爷对怀着太空梦的小孩的解惑(其实一开始就鼻酸了),个人觉得也算是贯穿全剧的核心思想。最后的一张白纸的解惑,道出不管是怎样的出生宿命,都可以被打破,只要不放弃。但其实原著最后的画面还是较令人深刻,原著是三个逃亡的伙伴看着白纸的解惑,彼此相视而望,眼神闪耀着希望,并非杰尼斯偶像一人看着白纸解惑哭泣的。而原著所没有的,电影最终的三位主人翁都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路这段也颇令人深思,因为三位的工作都是社会大众认知的正常的工作,也许更多的路,勇于选择与其他人不同的道路,更具教
育意义?但作为原著小说改编的电影,觉得解忧杂货店实在有拍成电影的必要,因为毕竟,不是每个人都会看小说的,能对不多只要一位观众产生好的影响就是好事。
作为小说改编的电影另一个不同的也是期待的点,就是在于电影配乐了,电影主题曲《Reborn》(重生)还真是好听,不过有两个版本,一个是饰演歌手小芹的门?麦所唱,另一版本是山下达郎所唱的片尾曲,个人比较爱小芹的版本呢,因为觉得跟剧情融合而十分契合情绪满点阿….
你/妳比较喜欢哪个版本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