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剩利组》(Brad's Status) - 中年伪鲁蛇的脑内小剧场
图文完整版: http://wildflower.pixnet.net/blog/post/32105431
美国小说家/剧作家维达尔(Gore Vidal)说过:"Every time a friend
succeeds, I die a little."。《人生剩利组》的主角Brad(班史提勒)正
深受其害。他的儿子Troy(Austin Abrams)即将上大学,老婆(Jenna
Fischer)工作忙,所以父子俩从加州搭机去麻州参观学校兼面谈。Brad不
断想起他的大学死党们事业与成就多么辉煌,越想越觉得自己仿佛浪费了一
生,再看到儿子有机会进入哈佛就读,自己当年却被常春藤名校拒于门外,
百感交集、夜半总是失眠......
乍看之下,Brad是个猪头。真的。他明明有不错的生活:有房、有工作、有
老婆、有身心健全的孩子,但他却因为自己成就比大学时期最好的朋友差,
镇日胡思乱想、心神不宁,好几位旁观者用各种方式提醒他:“你已经过得
很不错了”,却还是没办法让他好过。
对,他是个猪头。
但我有时候也跟他一样。
我相信你有时候也跟他一样。
Brad的问题当然是个“第一世界问题”(First World Problems),那种专
属吃饱穿暖有房有车的人们的问题,不过Brad的痛苦,大多数人仍可理解。
会读到这篇文章的朋友们,你们的生活跟非洲的饥童或战火下的难民相比,
应该都好很多吧?如果我在各位心情不好时,跟各位说:“你已经过得很不
错了,想想这世界上有多少饥童与难民,好多人连下一餐在哪都不知道,你
还有什么资格抱怨”,这样会帮助各位心情马上转好吗?大概不会。
因为人的心实在不是这样运作的。我们身处在自己的小圈圈里,每天接触别
人的眼光与闲话,随处都有刺激,要能不在意是很困难的。Brad也就是这样
的平凡人,害怕自己输给当年的同类。他的老友,从工作职称与新闻报导看
起来,都很成功体面,Brad想像这群死党都因他太失败、已经“非我族类”
而疏远他,连婚礼都不邀他了。在网络时代,“别人生活好精彩”的想像会
更严重,因为大家都把最好最爽的一面放脸书,成为他们的人生精选集。用
自己的日常生活拿去跟别人的精选集比较,相对剥夺感被放到最大,绝对是
自讨苦吃。
这些压力一直藏在Brad心中,在儿子将上大学之际,全冒了出来。一方面,
他要面对孩子的学费问题,这连带可以让他烦恼退休规划。另一方面,他看
见儿子长成了一个“男人”,不再是男孩,父子关系增添些许竞争味道。甚
至,他自己开的非营利公司,唯一的员工辞职时,还跟他说“去赚大钱不是
更能改变世界吗?比一直向人要钱有用?” 。更令他“有感”的是,这回
陪孩子看的学校,包括Brad的母校塔夫茨大学(Tufts University),母校
大概是最能引起中年危机焦虑感的地方,周围围绕着人生还充满希望的学弟
妹,强化了自己已年长到翻不了身的感觉,并且也会想起当年毕业时与自己
站在相同社会起跑点的同学们,如今好像都混得很好。
《人生剩利组》最大胆的一点,是它透过钜细靡遗的旁白,诚实地透露Brad
种种邪恶念头:例如他想自己的老婆是否太易满足,害他失去积极上进的动
力。他想像跟两个学生妹私奔。他觉得自己可能会忌妒儿子。这些安排让本
片主角很不讨喜,连我身为一位可以同理他心境的观众,也好几次想叫他停
一停别再囉嗦了。但或许正因《人生剩利组》的坦诚以对,令我感受到,
Brad脑袋冒出那些你我都难免有的邪恶念头时,同时也在检讨与反省自己,
他知道那样不太对,所以他边发展想很多的脑内小剧场,边想办法处理、宣
泄那些不太适当的念头。而对外,他也一直克制自己,例如在忍不住对儿子
发飙时,儿子反击后他迅速冷静下来;当向年轻女性讨拍完反遭泼冷水时,
他尽力保持风度地说“这些妳认为陈腔滥调的东西可是我的人生”。他就是
个平凡人,会尽可能控制行为,但压抑不住蠢念头;心中隐隐清楚自己已算
幸运的,但仍止不住“想要更多”的本性。这种设定让Brad虽不讨喜,但仍
能让观众同理。
此外,《人生剩利组》也未沦为“知足常乐”的说教片,它保留了一些余地
,例如片中很关键的、女学生(Shazi Raja饰演)试图令Brad明白自己过得
多好的酒吧戏,编剧让Brad被中肯地批评一番,但也借由Brad表达出另一种
可能性:或许目前这位充满理想性的女学生,再过十年、二十年,的确会萌
生Brad今日的想法:“早知道就去赚大钱”。毕竟,如果搭过商务舱、头等
舱,谁想回经济舱去窝呢?而且,Brad回应的:“这些妳认为陈腔滥调的东
西可是我的人生”,突显出女学生还太年轻与自信,她虽能点出Brad的问题
,但无法真正同理不同背景的人们所面对的困境。
那么我们该如何处世呢?《人生剩利组》没有明确的答案,但有一个颇为实
用的方向:把自己缩小。
Brad终于与“胜利组”的老同学Craig(麦可辛饰演)会面时,他对Craig说
“你对我一直有某种想竞争的态度”,Craig惊讶地说他没有,顶多在学时
也许有一点,之后真的没有。但Brad不愿接受这说法,坚持对方有。看到这
儿,我突然理解,Craig很可能没骗人,他事业发展成功顺利,何苦与不同
路的老同学竞争?Brad早就不是他竞争的对手了,因此Craig若有哪些无礼
行为,并非因为把Brad当敌手,而是不在乎罢了,因此Brad过去这几十年来
心头里对Craig的纠结,根本没有意义,他的敌人真的是自己幻想出来的。
搭配上其他几位老友的处境并非如Brad想像中完美,更确立了Brad的敌人就
是他自己。
于是,儿子Troy说的是真的:“其实没有人在乎你,会关心你的只有我,所
以你应该只须在意我对你的想法就好。”没错呀。最后Brad在一场音乐会上
听着德弗札克的幽默曲,终于领悟不用把自己想得那么大,他可以把自己缩
小,吞下过度的自尊,对于一堆想要但没能要到的东西,试着接受“可以只
爱着而不必拥有”。
许多欧美影评人认为《人生剩利组》是班史提勒生涯最佳演出,我也同意,
但本片更让我另眼相看的演员是年仅21岁的Austin Abrams,他的角色较为
内敛些,不很好演,但Abrams驾驭得很好,与史提勒有很真实的父子情,即
使内心也充满压力,但面对比他还紧绷的老爸,还是使用年轻人的“酷”样
,与“随便啦”的表面态度,来掩盖内心不安,这些个人内在与外在的冲突
与张力,Abrams都表现得踏实动人。
曾导过《四个毕业生》的班史提勒,可以说是X世代代表之一,由他来演出
《人生剩利组》的Brad,仿佛道出当年的这群X世代,一个曾如此重视“酷
”或“不酷”的族群,现在却也困在对社会地位的执著里,即使是其中混得
不差的,仍摆脱不掉某种徬徨感。《人生剩利组》的编剧与导演是Mike
White(《摇滚教室》的编剧),他与片中男主角同为47岁,可以推测Brad
的心境多多少少反映了导演的个人想法,White曾表示本片是要拍给他父亲
看的,这其中的温暖情意从戏外继续感动我。我们这些不属于“金字塔顶端
1%”但倒也没沦落街头的人,或许摆在资本主义的价值观里看,一生就是这
么不上不下,乏善可陈,但对“个人”有价值的东西,可不是那些世俗标准
,而是对身边人儿彼此的一片真心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