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翼杀手2049》作为1982年雷利史考特的赛博庞克经典《银翼杀手》在间隔三十多年后所推出的续集,完整的保留了前作的叙事及影像风格,在剧情上的连接也丝毫不马乎的延续并延伸出独立且结构严谨的新篇章,两部作品之间互有对应的观点与细节的暗示,剧情中对于愈趋复杂的生物体系以及如末世般的未来世界所做出的细致描写更甚前作,一往如昔地给予观众海量的思维冲击并夹带着许多相较前作内容更趋复杂的哲学论述,全片风格不改以往的充斥各种节奏缓沈的文戏编排,武戏只是作为剧情转折的流水工具,反正这系列本就不是精彩刺激的动作爽片,用着一本本哲
学观点狂砸影迷的脑袋才是真的。
导演能够在续集保有同样的节奏叙事风格,音乐也保持原有极具冷调寂寞之感的电子音乐,漂亮的画面与声音的紧密结合才是真正拍给影迷看的正宗《银翼杀手》续集。
不过与此同时我也能够理解老影迷与非影迷对于此片的失望之处,毕竟《银翼杀手2049》在主角的人物刻划上的确大不相同。在1982年的《银翼杀手》中主角戴克是以身为一名顶尖的复制人猎手出场并循序渐进地完成任务,且在最后打破旧有规则作为电影的结束,整体而言人物在电影中具有因事件而作出转变的特性,并且在电影结尾迎向看似美好而未知的未来,最重要的是全片并不明示主角是否为仿生人,观众于此也能更融入角色所经之路。但在《银翼杀手2049》中主角代号K/乔却是一位开场就明说的普通标准型复制人,回忆著虚假的梦境且做着不知为何而做的工作与过著
异于常人的无聊生活,在电影中后段即便历经沧桑而找到的真正身世也远比身为一般复制人的自己显得更具悲剧之感。
主角在全片中并没有为任何事作出转变,苦苦追寻的自我定义也不过是将角色自身所带的悲剧性质增添更甚,在我看来观众之所以失望,是因为无法与前一集一样融入《银翼杀手2049》中主角的切身所感,毕竟主角不同以往的英雄角色表现出任何与身俱来的特别与强大,莱恩葛斯林所饰演的代号K一角几乎从头到尾都没有做出任何明显足以改变世界的伟大事蹟,也难怪观众无法融入甚至喜欢这个角色在故事上的设定。但从另一角度思考,K同时也彻底反映《银翼杀手》续集所侧重的末世泡影与科技悲歌,人物本体就是这个世界的悲观表征。
何以定义“Real”?在《银翼杀手》的世界观里,能够自然繁殖、自主意识、并且依靠自己亲身经历的记忆而活,来作为真实的证明,但仿生人的出现迫使人类必须将其隔离与管控,并研发一套方法来辨别来者。而到了《银翼杀手2049》开始出现了能够繁殖后代的仿生人,此时便衍生出仿生人若能够繁殖,那其后代是否也是仿生人的问题。再者既然仿生人能够繁殖,是否能够在分门别类上更接近人类?更甭提虚拟伴侣科技的现世,以1与0创造出来的虚拟人格,相较于以英文代码A、T、G、C四码创造的仿生人,两者相似度所差无几,而仿生人又与真实人类愈趋接近,随科技更
上层楼,一切常规藩篱愈趋瓦解,是否有天这一道道的束缚会不断遭到破除,以求更美好抑或是更加混乱的迷茫将来?
奇蹟,是引领电影中人物寻找真相的起点。繁殖本是动植物与人类专属的能力,是代表身为真实人类的强力证明。泰瑞尔公司最后发明的复制人具有生殖的能力,这种欲超越上帝并成为神般的举动,无异将原本分离人与复制人的高强击垮,同时也考验人对于科技进化的野心,是毁灭或是更长远的未来,这种对于未来不可预知的无从恐惧,考验的不只是电影中对于复制人进化的质疑,同时对于幕前的观众,也有同样的深刻体会。
娇伊(Joi),在电影中是继复制人科技不断推陈出新后的另一个替代人类的产物,“现你所欲闻,现你所欲见”,娇伊可谓是人类最完美的伴侣,虚假的投影对于片中的人类似乎比血肉的人类还要真实,随剧情发展观众似乎越来越无法分辨到底娇伊是否为一问一答的程式,或是拥有自主思考的意识。不过真正的答案在全片后半段似乎得到了终极解答,无论是否为自主思考的人工智能,如果在个性、思考、反应或表达是“被设定”的一种表现,那所谓的人工智能也不过是另一种更精密的计算程式。
乔(Joe),是人类被自己购买的人工智能系统所取的名字,为何是乔(Joe)?在主角立于娇伊(Joi)投影广告前,被人型广告看板搭讪表示“You look like a good joe.”(你看起来是个好人)。 乔,Joe,原是代表人类的一个名字,但在人工智能口中表达出来的,或许不过是个茫茫人海中其中一个陌生人的代称,也能解读是当娇伊(Joi)替主角命名时,乔(Joe)仅代表一位顾客的无意义单词。
鴔煄A承载着人类向往更美好未来的厚望,以及永无止境地攀爬的庞大野心,在《银翼杀手》系列电影中却是越趋走向未来末日。本应不存在的事物被研发出世,带来新生也带来毁灭,仿生人的存在打破旧有观念对生物分类的狭隘认知,越是向耶稣般的至高领域前进,便越往毁灭与新生更近一步,片中许多尚未解开的谜题与仿生人势力逐渐扩大的不安要素,或许是下一部续集的主轴,而《银翼杀手2049》在各方面取得的成功,让影迷更加期待下一部续集对观众的海量哲学冲击与色彩音乐的完美结合。
2017/10/19
http://www.movier.tw/post.php?SID=133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