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雷] 英伦谜杀 The Limehouse Golem 肉体与石头

楼主: mysmalllamb (小羊)   2017-10-10 05:33:16
早在今年金马奇幻影展就上过的《英伦谜杀》,英国倒是拖到了九月才上映。故事是类似伦敦 1888 年的开膛手杰克连续杀人案,此片原著小说 "Dan Leno and the Limehouse Golem" 则虚构个连续杀人案在 1880 年,不过牵扯进了历史名人如现实主义作家 George Gissing 与共产主义思想家 Karl Marx,而同样牵扯进来几近主角地位的 Dan Leno 也是货真价实的维多莉亚时代大明星!
http://imgur.com/nveloDY
没办法,原著小说家 Peter Aykroy 本人就是东伦敦底层慢慢爬上来的历史传记作家暨小说家,他眼中的千年伦敦和别人的都不一样,出了一连串传记与历史书几乎都是在翻案的,要把光鲜亮丽的英国与伦敦历史所奠基的黑暗面钜细弥遗地呈现。在小说也是一样,这部连续杀人小说当然侦探解谜只是其次,更重要的是看社会底层。也的确,电影前段刚开始单纯查案时是有点无聊的,终于访谈到主人翁 Elizabeth Cree 天南地北谈开后,电影才真正鲜活起来!
http://imgur.com/leGCzCZ
Limehouse 肉体与石头
传统的伦敦城以伦敦塔为东界,再往东就是贩夫走卒的东区了,是工业革命后迅速发展的伦敦港码头区,今日这“伦敦东区”充满底层贫穷故事不是没有原因的。开膛手杰克的东区是较内陆的 Whitechapel,本片则是紧邻泰晤士河的码头仓库区 Limehouse以及邻近的 Ratcliffe。这 Limehouse就是“石灰窑”,是把英格兰南部肯特郡开采来的白垩岩乘船送来集中加工的区域,白垩岩磨成了石灰,弄坏无数劳工肉体,然后成就了伦敦市中心白净的石造华夏。
http://imgur.com/9JKJq6w
电影中,我们多次听见“将名字写在石头上”的底层梦想,翻身从来不只是在物质上让生活好起来,更要在象征上让自己的存在留下足迹。堆砌伦敦荣耀的肉体一代代都将腐朽,但人人都希望能铭刻石头成为永恒。故事选择制造石灰的 Limehouse当舞台,这个跨越时空的阶级诉求更是栩栩如生地血泪呀。
http://imgur.com/aa7593n
当然,Limehouse 这种剥削底层的地方,的确也是今日伦敦诉求的 Multiculturalism 之来源。这里古有法国胡格诺教派难民,19世纪末有犹太聚落,20世纪又有孟加拉移民一棒棒接下来,街头的爱尔兰帮和鸦片馆里的中国人则是不变的背景。这个悲惨的国际小都会,也是 Gissing写实文学灵感泉涌之处,更是 Marx 考察工人阶级状况的田野。更有趣的是,诸多底层悲惨生活尽管无人闻问甚至不可说,却可以全部集中在维多莉亚时代小剧场 Music Hall 大剌剌上演!
http://imgur.com/QBO2U94
Music Hall 替代的人生
Music Hall 这种剧场型式非常地维多莉亚,他的表演型态多元混合,是底层劳工赚得几分钱后能来娱乐发泄一下的地方,看表演之余买酒招妓才是主要消费。伦敦最后的 Music Hall 在 1960s就已经关光光了,因为实在藏污纳垢百病丛生是治安隐忧,今日只在英国北部还剩下少数 Music Halls但也都是高级化的表演场所了。在维多莉亚时期 Music Hall 则完全不是今日概念的表演场所,比较像是 20 世纪的夜总会但却是底层混乱版本的,舞台上的人每天蒐集民间题材,化作打动人心悲痛的喜剧笑料,然后等著观众最直接的喝采或嘘声。
http://imgur.com/a6CoBDM
人生如戏,台下不可说的台上都能演,现实不能实现的台上都能实现,舞台真是底层翻身的梦想之地呀,我们的女主角 Liz更是一眼就死心塌地爱下去。Liz 体现的伦敦黑暗面当然是底层中的底层,是连进入剧院都要假装妓女才有资格的女性,能在这里看男演员反串代女性发声,女演员也能反串享受男性的自由(甚至报复),难怪这身戏服上了身就再也不想脱下来,Liz 誓言要在戏剧这个替代世界爬到最高!
http://imgur.com/NmLhWFH
不只 Music Hall ,事实上整个伦敦在这维多莉亚盛期都已成为大戏台。苏格兰警场查案,是记者趋之若鹜的戏台;黑寡妇杀夫案开庭,是陪审团与嗜血民众趋之若鹜的戏台;甚至 Limehouse Golem的连环杀人也要推砌符号暗藏寓意铺陈高潮,连杀人都不再为恩怨情仇而为演戏!难怪探长叹息“大家看到凶案都乐了,还需要上剧院吗?”电影很恶质地设计了大阶梯记者会、环形阳台法庭、以及三面迎向观众的 Music Hall 伸展式舞台,我们赫然发现建筑史发展几百年的多元空间类型结晶,其实都是一个样。
http://imgur.com/y2H9PLK
对 Liz这样的底层女性来说,装妓女还比良家女性更多入场券,当戏子则是少数身为女性还能自由独立甚至受人尊敬的归宿。然而一步步在戏剧之路扶摇直上,当完 Music Hall 底层红牌还想成为正统戏剧名伶?只有真正戏子老江湖 Dan Leno 一针见血“那不是我们的游戏”,与其妄想翻身到天顶,不如好好留在这里“我们是一家人,要互相照顾”。舞台终究是虚幻,戏子们在虚幻游戏中找到喘息之地互相扶持甚至可以得到解脱,但真要挑战千年不可跨越的阶级?那唯有把心卖给恶魔了。
https://imgur.com/rh5SV9A
维多利亚的骑士精神
历史人物 Dan Leno 真是电影中少数圣洁如灯塔的角色,是极少数对 Liz投以关怀不求回报的好人,俨然是这乱世的金甲骑士。电影谈连续杀人案,但叙事主轴很快导向底层女性的翻身之路,观众跟着探长主角 Kildare夹在两案之间都快混淆了,无怪搭挡巡官 Flood一直提醒“你在追凶手?还是在英雄救美?”的确,维多利亚时代题材的电影谈到女性,总是着重他们的孤苦可怜,等待时代里有理性良知又有仁心的男性骑士来拯救。骑士文学与美术,的确是 19 世纪维多莉亚时期开始成长茁壮不可收拾的艺术与道德典范,不只是身处斯时的男人,恐怕连观众都难逃这魔咒。
http://imgur.com/pzMOcLj
在片中一直暗示为 Limehouse Golem凶杀案主嫌的 John Cree,是所有男性主角当中最接近传统贵族的中产菁英,但他的动机简单至极,不外就是从记者拼到文坛作家之余,还要伸张艺文界最崇尚的骑士精神拯救弱女子,说穿了不过是把自力更生的底层女子捉进大宅当笼中鸟,在人前绅士在人后却是个威权家父长。维多利亚时期的绅士也一样是个舞台,台前鹣鲽情深台后家庭暴力,一点都不令人意外,弱女子免不了要忍那么一下但很快就能治得服服贴贴,这自溺的骑士精神或英雄救美之幻想,反而是弱女子掌握男性的软肋。
http://imgur.com/FUKsaSi
手上查著 Golem 连环杀人案,耳中却听着 Liz 娓娓道来血泪历程,我们观众也不禁跟着男主角探长 Kildare一步步陷入这“英雄救美”的骑士陷阱,就算小巡官一直在旁边试着打醒也从来没有用。没有办法,苦命女子 Liz的告白如此真挚,甚至直到最后一刻都如她所说“每个字都是真的”只是隐藏了部分细节,教人怎能不怜惜她进而出一分力拯救她?当然,这种骑士精神还是珍贵的,只是骑士精神可不能扰乱了坚定的理性,我们的老探长 Kildare终究也不免失守。
http://imgur.com/zKLFGHf
阶级的时代怨灵 Golem
电影一直以犹太神话那泥土制造未能成人的 "Golem"作为凶手的代称,是否真正的凶手也是一个渴望成人而不可得的破碎心灵?电影给观众的第一个误导,在导向一个男性压迫逞凶的故事,却忽略了女性翻身的惊天本事;而第二个误导,则在聚焦于单一女主角惊天翻身,殊不知其实她只是代言了时代底层的众生,人人都被剥削被压迫苦苦挣扎一路走来,然后人人都想逾越分际伸张自我超越极限,甚至是毁弃道德的禁忌极限。
http://imgur.com/SEImHdA
凶手最后给了探长先生一个艰难的抉择:是成全底层的城市正义,还是成全司法正义?探长 Kildare倒是做了个正义而残酷的抉择,让真正的凶手正法负责,然后下一分钟才公布假造的真相。女主角 Liz的动机发自底层翻身的愤懑,但她的惊天行动却是要靠毁灭秩序伸张己身的存在?不得不说这已走火入魔,探长能够拒绝为这走火入魔代言,而以另一种保守主义的答案满足记者与大众,也算是种正义了,绝不能遂了凶手成名的心意。(这样写应该算藏雷藏得很紧吧?)
http://imgur.com/1dXtglu
然而这个底层翻身翻到极致的欲望,竟成为维多利亚时代最执迷也最张狂的时代幽灵,真正成为一个 Golem,远远超出渴望翻身的单一女子或渴望成名的单一凶手。剧场的世界,谁都想抓到机会向上翻身;只可惜,戏剧世界终究是戏剧世界,在这里的翻身永远只是幻象,戏子得到的永远只是当下掌声,别妄自联想为实质的肯定或救赎。片尾,同属底层女性的 Aveline终于得偿夙愿,但真实的死亡没有人注意,只有虚幻的替代继续得到欢欣的掌声。在此我们才真认识了剧场残酷的本质,也是伦敦大都会的残酷本质:血泪的真实才没人关注,唯有舞台上的华丽得到掌声。
http://imgur.com/OUq6llH
电影最后一幕,仍然让女主角 Liz已逝的身影重新现身舞台中央接受喝采,也许 Liz虽然身已死,她那基于底层愤懑无限膨胀的精神已成为伦敦精神,即使牺牲生命仍要让自己的愤懑与欲望突破天际让人看见。很难得,我竟在电影前 80%深切认同一个角色,然后在最后 20%彻底改观眼看这个角色魔化而席卷世界。没办法,伦敦就是这样一个罪恶城市,上层剥削底层的罪恶已经是老套了,底层奋发向上没有道德底线的欲望才是真正的惊人的恶魔。
http://imgur.com/Gpg5nyp
《英伦谜杀》是部令人神往的维多莉亚时期复古英国片,对古装剧有兴趣的值得来看(虽然是底层而不是中上层),对侦探剧有兴趣的可以加减瞧瞧(推理查案是其次,底层困境才是主),对表演艺术有兴趣的更可以来认识 Music House那严谨的考据与栩栩如生的重现!而最终,我是把它当成一部时代剧在看的,个别角色都只是代言底层奋斗与愤懑,然而他们集体连结成的破坏性超越,将成为伦敦既得利益阶级也消受不起的冲击。放在今日看全球各地新世代蠢蠢欲动的反抗,不也是一个样子?
也不用那么严肃,此片也可以风花雪月地欣赏 Music Hall 复古风情,欣赏老探长 Bill Nighy 搭配鲁蛇配角 Daniel Mays这对最佳拍档,或是欣赏杜达美夫人 Maria Valverde 的百变蛇蝎美人形象也是一大享受。最终这部电影带给我们的全新面孔是女主角 Olivia Cooke ,她长得有点像年轻的 Christina Ricci也像小型的 Rose Byrne ,此前并没什么独挑大梁的大片但这回连所有英国老白男都要被她玩弄股掌中!这实力不可小觑,且继续期待。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9ZRNp5ulZSI
作者: laziness (绿绿儿)   2017-10-10 09:07:00
小羊推
作者: snowaft (:-*P)   2017-10-10 09:38:00
推这部,很有舞台剧的感觉。Olivia超龄的表演很印象深刻!
作者: tiptoe (tiptoe)   2017-10-10 12:37:00
请问小羊大大有脸书或部落格吗?喜欢看你的影评喔!
作者: httc (潜水)   2017-10-10 19:23:00
谢谢解说,看完电影本来还有很多意境不太懂
作者: ali110999 (( ′﹀‵)/︴<>< <><)   2017-10-11 04:13:00
推个好看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