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雷] 全台独家!哈佛没教的幸福课电影&小说感想

楼主: ryanhuang13 (Ryan读书房)   2017-10-06 23:08:31
全台独家!《Carrie Pilby/哈佛没教的幸福课》读后感想和观后心得-这个世界上只有一
个古灵精怪的 Carrie,也只有一个独一无二的你
图文并茂版请看这里:
http://ryanhuang13.pixnet.net/blog/post/460332140
我很喜欢电影,既幽默又感人,更推荐小说,是一本回味无穷的人生哲学书!
为了看这部电影,周日来不及搭乘台北往竹南的最后一班对号列车,改搭高铁到竹北,再
转车到新竹,搭电车回竹南,到家都晚上十点多了。高铁一路往南,我的思绪却一路向北
,想要回到真善美戏院,多想起一些剧情和对白,在笔记本写下感想。另外,上映前一个
多月就很期待此片,请博客来网络书店帮忙订购原文小说,无奈超过三周持续缺货,眼看
即将上映,被迫跟 Amazon 购买,书不到八块美金,我宁可付二十九块国际运费,期望早
点拿到书,赶在首轮播映期间读完和写完文章。
Carrie Pilby 一个人住在纽约市,十八岁时便比同龄少女提早三年从哈佛大学毕业,但
一年之后仍窝在出租的公寓中当米虫,直到被父亲逼着去看心理医生,试着完成“幸福清
单”上的每件任务。她渐渐发现这个世界比自己想像地还要有趣,同时开始怀疑和徬徨,
为了融入大家,难道她就要放弃坚持多年的原则和标准吗?
本篇文章分成两个部份:
1.个人感想:分为幸福清单、评断别人、交友广告、天才儿童、学校vs社会、面对孤独、
借口、出轨、忠于自我…等九点。
2.电影vs小说:分别列出 Carrie、心理医生 Petrov、花心男子 Matt、父亲、好友
Kara 以及神祕男子 Cy 在影片和书本的差异之处。
Part 1:个人感想
【To-Do List】
We should all have at least five things we're looking forward to at any given
time. They can be a meal, a trip, a celebration, a date…It says if you don't
have them, you should schedule some so that they're on your mind to cheer you
up. That's reason you have your top-ten list. To remind you there are things
in life to get genuinely excited about. Not just intellectual things.
每个人在任何时候都应该有一份清单,上面写着想做的五件事情,或者想要的五样东西,
可能是一顿大餐、一趟旅行、一个庆祝会、一个约会…等,如果你还没有决定是哪些东西
,最好花点时间想一想,随时才有让心情好起来的理由。这就是为什么幸福清单第一条是
“找出十样喜爱的东西”,提醒你生命之中还有让人真正快乐的事情,不限于跟智商扯上
关系的事。
心理医生Petrov 曾帮 Carrie 写了一份让她更快乐的清单:列出十样喜欢的东西、加入
某个团体、想办法约会、告诉某人妳关心他、找到一起跨年的伴侣。最容易达到的就是第
一项,Carrie 发现光是买几双新袜子,心情就会变好。此外,她更加注意生活中的些微
事物,只要走路速度慢一点,只要用心去感受,连坐在出租车后座看着窗外,都能找到以
前没留意的景色。
列清单的建议在不少书本和电影中都出现过,关键在于执行力,你有没有真的努力去完成
每件事情。Petrov 说得很好,快乐是一种累积的结果,没办法每天找到一个或很多个快
乐的理由,许多年以后回顾人生,就剩下后悔而已,因此会写也要会做,无论达成目标与
否,你都一定比以前的自己变得更好。
【Judgment】
我很喜欢这个故事,尤其是 Carrie 转变的心路历程,刚开始她总是拒人于千里之外,不
太跟别人打交道,心理医生 Petrov 对她说:
Whenever you have met someone, you then tell me that the person was
unintelligent or a hypocrite. Perhaps you have too narrow a definition of
smart or too wide a one for hypocrite.
每次妳认识某个人,过不久妳就告诉我对方是个笨蛋或是伪君子。也许妳对聪明的定义太
过狭隘,或者对虚伪的定义太过广泛。
Petrov 给她的忠告是:
When you meet someone new, for instance, don't pontificate. Don't feel the
need to show off everything you know at the same time, or make every argument
that's in your head.
当妳认识新朋友时,举例来说,先不要武断地表示自己的意见,同时不要一口气卖弄所有
妳知道的东西,或者等不及提出脑海中想到的论点。
The more you get used to people, the more you will accept different kinds of
people. You have to realize that even in those who are different from you,
there are things to admire.
当妳愈来愈习惯和别人相处,妳就会接受各式各样的人,了解到即使他们和妳大不相同,
还是有让妳欣赏的地方。
后来 Carrie 尝试主动跟咖啡厅的服务生 Ronald 打招呼,明知道对方不聪明还是愿意跟
他多说几句,关心他的生活,甚至在新年时告诉 Ronald 自己很欣赏他真实不做作的个性
,相约改天一起吃饭,让 Carrie 总算找到一个好邻居。还有,见过几次面老是无缘说话
的 Cy,最后证明才是 Carrie 的真命天子。
【Dating Ads】
PRODIGY SEEKS GENIUS - SWF, 19, very smart, seeks nonsmoking, nondrug-doing
very very smart SM 18-25 to talk about philosophy and life. No hypocrites,
religious freaks, macho men or psychos.
神童想跟天才做朋友-单身白人女性, 19 岁,非常聪明,想要跟不抽菸、不吸毒、绝顶
聪明的18到25岁男性谈论哲学和人生。伪君子、宗教狂热者、大男人主义者或精神病患者
勿扰。
上面是 Carrie 在报纸上刊登的交友广告,在语音信箱中她还请对方留下
Stanford-Binet 智力量表分数或 SAT (美国大学入学的学力测验) 成绩,简直跟公司的
征才条件没两样,非名校毕业,非全系或全班前三名就不录取,反正智商相当或更加聪明
的人才有资格跟她交往。
慢慢地Carrie 意识到问题所在,设定这种门槛代表她和其他人同样肤浅,别人看她不爱
说话就不理她,没发现她的特别之处,相对来说,她嫌弃别人不够优秀,失去认识理想对
象的机会。此外,她曾收到某位三十八岁男子的留言,开出的理想伴侣条件是“我不想找
爱耍心机、会发脾气、爱看电视或蓄意诈财的女人,希望她的个性活泼又吸引人,爱开玩
笑又性感,穿洋装或长裤都很美,穿凉鞋或高跟鞋都很正”,她立刻在对方的语音信箱说
:“你应该接受一个有怪僻、兴趣、恐惧和梦想的真实女朋友,而非时装模特儿。另外,
每个人都有一定的脾气。最后,人生并不完美,你最好赶快认知到这一点,想办法接受现
实,不要等到来不及的时候才后悔。”
我觉得每个人都可以列出择偶条件,但必要条件不能太多,一个原因是没有人是完美的,
你何德何能去挑剔别人?另一个原因是有些个性和特质要相处之后才知道,并非条件都很
好就保证适合,看看公司里的优秀人才就知道了,不见得每一位都从名校毕业或者高分通
过测验。再来,Carrie 在大学谈过一段师生恋,因为每次和教授谈话,她都能至少学到
三件新东西。吸引别人的条件有很多,发型、化妆和服装能够一天改变,气质、学识和谈
吐必须多年累积,想要开出条件,也别忘了先充实自己。
【Gifted】
Frank: Diana wanted Mary to be a kid. She wanted her to have a life, she
wanted her to have friends, and to play, and to be happy.
Frank:黛安的遗愿是玛莉能当个孩子,她希望她有人生、有朋友、能玩耍,并且能够快
乐。
以上的台词来自另一部电影《Gifted/天才的礼物》,Frank 独力抚养外甥女Mary,虽然
知道她遗传到自己亲妹妹 Diana的数学天赋,却希望看到 Mary 能过正常人的生活。在《
Carrie Pilby》小说中, Carrie 的父亲解释圣诞老人的存在时,两岁半的她举出好几个
不可能的理由,当时父亲就知道女儿有高度智商,而 Carrie 想过如果自己没那么聪明,
童年时光会不会快乐一点。
天才儿童怎么教养是很大的难题,在一般的学校感觉浪费时间,跳级念书虽然得到更多知
识,缺点是很难和比自己年长的同学交到朋友。无论如何,唯有一件事情是确定的,他们
更加需要父母的陪伴和关心,尤其是对人生产生迷惘或陷入低潮时。
【School vs Society】
心理医生 Petrov 曾经请 Carrie 说出一件让她难过的事情,但是别人太过愚笨或虚假不
算, Carrie 想不出来,于是Petrov 说:
Some people respond by trying to fit in, but you chose to opt out of the
system completely…Being smart doesn't mean being skilled at social
interaction…When you were in school, you moved ahead by taking tests and
getting good grades, and you certainly could feel yourself progressing that
way. But now that you're out of school, I think you're in a bit of holding
pattern. If you did more activities related to things you love, you probably
would meet like-minded people and move forward with meaningful friendships
and relationships. That's why I thought it would be good for you to join an
organization.
其他的大学生选择去适应学校生活,妳却选择全面退出…智商过人不代表拥有高度社交能
力…当妳还是学生时,藉著一场又一场的考试获得高分,当然可以感觉到自己的进步,可
是如今出了社会,我觉得妳有点停滞不前。假如妳能够多做自己喜欢的事,会更容易遇见
志趣相投的人,培养出有意义的友情或关系,这是我建议妳加入一个团体的原因。
Petrov认为 Carrie 在学生时期被保护地太好,每位同学都年长三到七岁,加上她关在自
己的世界里,难怪社交技巧没有长进。之后 Carrie 开始参加一些聚会活动,体认到本身
的学识派不上用场,没有优势可言,无法和学校相比,以前只要认真用功,写出超越同学
的作业,或者拿到很高的考试分数,就能得到老师的青睐。老师的一个微笑就像一个拥抱
,每个礼拜 Carrie 都想收集更多拥抱。
学校和社会是两个截然不同的环境,学校的考试有标准答案,排名有明确条件,社会完全
不是这个样子,相同的方法面对不同的情境就要调整,更有许多要去摸索的潜规则,和同
事、主管或部属相处都是学问,遇不到贵人至少不要树立仇人,这都是职场新鲜人要认知
和学习的。
【Solitude】
故事中的另一个主题是“孤独”,Carrie 两岁时和父亲从伦敦搬到美国,过不久母亲就
去世,父亲则在投资银行工作,经常到国外出差,长年不在身边,等于 Carrie 在校期间
和毕业之后几乎都是一个人生活。
I don't know which is better: being at a campus with thousands of people and
not getting the chance to feel close to any of them, or being at an intimate
college with only 400 people and still not meeting anyone you have things in
common with because all the people you might have had things in common with
were among the thousands who went elsewhere.
我不知道哪一种选择比较好?是去念有上千人的学校,但是毫无机会跟任何一个人做朋友
?或者去念有四百人的学校,依然觉得没有人跟自己有共同点,因为那些人都藏身于其他
所学校的几千人里。
书本中还有更多形容“寂寞”的心情:
I could have visited my father's friends. But I'd have been lonely. Being
lonely isn't about wanting to be with other people-it's about wanting to be
with people who really care about you.
我可以在感恩节去找父亲的朋友,但相信寂寞仍如影随形。孤单不是随便找个人作伴就好
,而是要跟真正关心你的人在一起。
Carrie 从不感到无聊,能够关在家中一整天,看她喜欢的书或 DVD,不过单身的人很怕
过节,尤其是接踵而来的特别节日,像十一月第四个星期四的感恩节、圣诞节和跨年夜..
等,即使父亲建议去找他的朋友过节,Carrie 不愿意成为别人日行一善的理由,更何况
那些人跟自己不熟。
Everyone seems happy. They're laughing, talking, hugging. I start feeling
miserable again. The people are tall, the buildings are taller, and I'm just
below them.
每个人看起来都好开心,他们在笑、聊天和拥抱,顿时我又感觉很沮丧。那些人好高大,
建筑物更加高大,而我就像被他们踩在脚下一样。
Who would think that a person could sit above a crowd of five hundred
thousand people, in a city of eight million, and still feel alone?
坐在这栋大楼的顶楼,置身在五十万名游客之上、八百万居民之中,谁可以想到此时此刻
的我孤独感仍旧挥之不去?
我很能体会 Carrie 的感受,自己国中毕业就去外地住校,每一份工作都在外县市,至今
离家二十六年了,淡水、中坜、内坜、龙潭、新竹、五股和竹南都住过,自认是个不怕寂
寞的人,可以一个人看电影、吃火锅、吃大餐、出国旅行,但还记得偶尔被寂寞吞噬的感
觉,就像十二年前只身到美西和纽约自由行,十几天的旅程都很快活,直到站在帝国大厦
顶楼,被一对对的情侣围绕,才备感孤单…
I think about how if I died in my apartment on the day after my appointment
with Petrov, no one would notice for a week…there are people who could die
on Friday after work, and no one would notice until Monday. But for me, it
could take an entire week. Perhaps that is a way to gauge how much you are
loved in the world-how long it would take people to notice that you're
missing.
我不禁想到万一和 Petrov心理咨询当天死在自己的公寓中,要经过一个礼拜才有人会想
到我…有些人在星期五出事的话,下周一的上班日就有人觉得不对劲,然而对没有固定工
作的我来说,就需要整整一周。或许这是衡量其他人有多爱你的其中一个方式-出了意外
要隔多久才有人发现。
Carrie 的这一段话很让我心疼,一个人住最怕病来磨,更怕发生突发事故。
What's strange is that one more person is all it takes to make you feel like
you fit into the world, even though a couple is only one more than one. Just
the mere addition of one person makes your life 800 percent better, and makes
you all of sudden fit into the social structure of society. Why does one plus
one equal a quality-of-life increase of 800 percent? Without that one
person., you must walk alone, eat alone, travel alone, sleep alone. If I had
one person whom I fit in with and who was beholden to me, I wouldn't have to
prove anything to the rest of the world.
吊诡的是找到另一个人在一起,你就不会感觉跟这个世界格格不入,虽然一对伴侣也不过
是一个人加上另一个人。多一个人就能让你的人生幸福感提升八倍,瞬间成为这个社会结
构的一份子。为什么一加一就和八倍的幸福划上等号?少了那一位必要的人,你就要独自
走路、独自吃饭、独自旅行、独自睡觉。哪天等我遇见速配的那个人,而且他真心爱我,
就不用再跟这个世界证明任何事了。
Carrie 一度认为自己很不正常,想交个男朋友证明自己无异于普通人。事实上,一个人
未必不好,两个人也不能担保幸福,但到了一定年纪又单身,注定经常要被亲戚、同事或
朋友关心,好像得了某种病,大家都要自己尽快接受治疗。我想起小说《便利店人间》,
36岁的单身女子从18岁起进入便利商店打工,只要到了早上,穿上制服,按照指导手册工
作,上班的几个小时内才感觉自己化身为世界的齿轮,跟一般人相同,否则就被视为异类
。到头来,找一个人不是为了福祸与共,纯粹是逃离别人逼问的方法,这样跟你在一起的
那个人知道真相也会难过吧?
我欣赏 Carrie 能把一个人的生活过得很好,不像有些人耐不住寂寞,一有空就用 FB 或
Line 聊天,或者找人碰面。自己始终相信能够一个人过得好,两个人才会过得好,一段
稳固的关系是彼此都很独立,互不依赖,总是要求对方把全部空闲时间都给你,迟早会心
力交瘁。另外,找到想做的事情就不会无聊,对加班为常态的上班族来说,每一个晚上都
很珍贵,自己的待读清单和待写文章让我永远没有浪费时间的理由。
So maybe I did spend the storm alone, but if I spent it alone, I chose to.
Just like you chose not to.
或许我的确孤单度过暴风雨的夜晚,假如那是真的,也是我所做出的选择,就像你选择不
想一个人过一样。
Petrov 穷追猛打追问 Carrie 如何度过前一晚的暴风雪,Carrie 知道一旦承认自己一个
人,Petrov 就会借题发挥,说她的原则害她落得这个下场。其实一个人是“一种选择”
,不是“没有选择”,我们都要懂得尊重别人的选择,单身和死会有各自的快乐和难题,
没有一定怎么样就比较好。
【Excuse】
If they want to believe in certain things, fine, and if they don't want to,
that's fine, too, but they shouldn't lie to themselves about their reasons
for changing their minds.
如果人们想要相信某些事情,那很好;如果人们不想相信某些事情,那也没关系,然而改
变心意之后,他们不该编出理由自圆其说。
My point is that you should decide what to do based on logic, and then stick
to it, not based on what you feel like doing at this particular moment.
我想说的是你应该根据逻辑决定该怎么做,然后坚持到底,而不是在某个情境下放任自己
随心所欲。
Carrie 相信父亲的话,期待跳级就读大学,就能遇到跟自己才智相仿的人,结果看见一
堆人入学时都是乖学生,等诱惑一来,就忍不住酗酒、吸毒、和不同的人上床,并且替自
己做的事情找理由,出了社会周遭的人也半斤八两,像是一边指责别人不该偷懒,一边用
公司电话处理私事。对她而言,只要某件事情是不对的、危险的、伤害别人或自己的,就
绝对不会去做。
我跟 Carrie 在某方面很像(当然不是智商),同样讨厌言行不一和过分虚伪的人,不过这
个社会什么人都有,看不惯同事的某些行为,专案上仍然要好好合作,除非你是老板,有
任用或解聘的权力,否则只能严以律己,宽以待人。毕竟大家都是领薪水做事,更重视专
业能力。
But ninety-nine percent of the time, alcohol is just an excuse to do what you
really wanted to do anyway.
但是高达九成九的人,只把酒精当成合理化自己脱序行为的借口。
比起酒后乱性,我更相信借酒装疯,神智上应该某种程度都是清醒的,所以对别人做出失
态行为推给酒醉很不负责。就算自己出糗也不好,把柄留在别人手上,变成他人对你的负
面印象之一。念书时我有过两次喝很醉的经验,又吐又拉的感觉超不舒服,发誓从此都不
让自己喝到烂醉的程度,而且从来都不喜欢喝酒,一杯啤酒都喝不完,跟客户应酬时是没
有选择,最多喝个几口。
【Cheating】
“出轨”是整个故事探讨的重点之一,未婚夫 Matt 透过求偶广告,想要在结婚之前找乐
子;离婚的心理医生 Petrov 和有夫之妇约会,被 Carrie 撞见后,他解释比起其他人做
的坏事,这又不算什么,反正对方老公这几天不在家,或者老公同样出轨。他每说一个理
由, Carrie 就回一句:Excuse…直到 Petrov 说不下去为止,可是 Carrie 当天并没有
得到满意的答案,她只是做对的事情,同时想要感到快乐,难道真的两件事情互相牴触吗
?直到她听完神父 Natto的布道,才豁然开朗…
Forgiveness is for honest mistakes. And yes, we are human. We have needs and
feelings that conflicts with our conscience, and sometimes we give in. But if
we knowingly do something wrong, and we do it anyway, that's reprehensible.
If we make a mistake, we can ask forgiveness. But if we willfully hurt
someone, we are doing something a lot worse. You don't get absolved just
because you feel like it. Otherwise, we could all just do whatever we wanted,
and then run to church each Sunday and atone.
诚实的过错才能被原谅。的确,我们是人,难免有违背良心的需求和情绪,有时候不免跟
著感觉走,不过明知道某件事情是不对的,还是选择去做,那就应该被谴责。如果我们不
小心犯了错,可以寻求原谅,换成蓄意去伤害别人,就是一件很糟糕的事情。另外,被宽
恕只是你的自我感觉良好,否则每个人大可胡作非为,每周日再到教堂赎罪。
Only you can know your own situation…You think you can cheat, but you know
you'd be upset if your spouse cheated. If you've both agrees to cheat, then
you have an open relationship…do not do to others as you would not want done
to you. It all boils down to the same thing-treat other people with respect.
Come up with a code, and don't change your code to fit a certain situation,
or a time. And if you do mess up, sure, you are entitled to ask forgiveness.
But don't do something you believe deep inside is wrong and then make an
excuse.
唯有你对本身的情况心知肚明…你觉得自己可以出轨,但是伴侣同样出轨你会不高兴,除
非夫妻都同意双方能够不忠,那就是一段开放的关系…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些都归结
到相同的道理-自己想要被尊重,要先懂得尊重别人。所以你要拟定自己的行为准则,不
要因为某个情况或某段时间就任意变动。如果你不幸依然犯错,才有资格被原谅,绝不要
打从心底知道某件事情不对,仍然去做并找借口。
神父 Natto 认为婚姻是没有人强迫你许下的承诺,但有些人认为偷吃没什么大不了,总
比离婚来的好。真相是,出轨总是会伤害别人,你违背当年自己的誓言,你只顾自己的愉
悦,不管伴侣的感受,这是捐再多的钱,做再多善事,上再多教堂,也不会被原谅的。
出轨的理由百百种,有人说老婆身材走样,有人说老婆脾气太差,有人说正好找到感觉对
的人,甚至声称自己有拿钱回家,有照顾孩子,这样难道还不够吗?那些全是借口,不要
小看当下或一晚所发生的事情,毁掉的是老婆的多年情感,以及带来孩子的心理阴影。
【Be Yourself】
I know some things for sure. Others, I do not know. I know that we are
responsible for our actions. Sticking to a set of morals doesn't always give
us the capacity to sit in judgment of others, but it is important to stand
for something. Even if it hurts sometimes. There probably are things that are
absolutely wrong and absolutely right. We don't always know what they are,
and we may make mistakes along the way trying to figure them out. But we have
to try…
我确实知道人生的某些事情,其他事情则没有答案。我相信每个人都要为本身的行为负责
,坚持自己的道德标准有时候不容于别人的看法,可是忠于自我是很重要的,即使有时候
会受伤。这个世界上应该有些事情是绝对正确或不对的,我们都还在摸索,过程之中可能
会犯错,但必须勇敢尝试…
When I go home, I write in my journal: "You should never give up on a
principle that is logical, sound, important and integral to your
constitution, even if the world seems against it." Just as true now as it was
three months ago.
当我回到家,就立刻在日记本写下:“永远不要放弃你的道德准则,只要它是符合逻辑、
合理、重要,以及与自己原则相符的,就算整个世界都不接受。”这几句话读起来正好和
三个月前同样有道理。
电影中心理医生 Petrov 承认自己没有每一件事的标准答案,Carrie 回答假使哪个人声
称可以解答任何事情,她不会相信对方;小说中 Carrie 觉得既然心理医生和牧师都没有
答案,终究还是要靠自己。她静下心来回顾几个月以来的收获,以前的她深信对与错就是
黑与白,没有模糊地带,现在的她懂得接受灰色区域,学习和立场或意见不同的人相处,
并且在过程之中不要失去自我。换句话说,绝对不要弃你的原则于不顾,有些事情可以退
让,但有些事情必须坚持,这才是构成你这个人的独特条件。
三个月过去了,Carrie日记里的结论没有改变,却是走过一段路的体会和印证。或许她仍
是那个讲话没人听得懂的女孩,仍旧有着莫名的执著,不过踏出舒适圈,和千奇百怪的人
打交道,她才明白自己的原则有多可贵,不像以前为了坚持而坚持,终于知道自己舍弃什
么是为了保留什么,不会急着交男朋友或融入他人,而抛开本身的道德标准。另外,不去
认识人,不去谈恋爱,就不会受伤害,同时也不会留下回忆。重点在于你会犯错,可是不
会白活,每一件做错的事情,都是自我成长的宝贵维他命!还有,人生要靠自己去寻找最
佳解,大人会说但不一定会做,大人会做但不一定做对,如果你讨厌哪个说一套做一套的
大人,就期许自己长大以后不要变成类似的人!
Part 2:电影 vs 小说
以下分成几位主角和配角说明部份电影和小说的差异之处,总结来说,99分钟的影片算是
小而美的作品,编剧已经尽了最大的心力去改编原著,加入更多的父女之情片段,省略
Carrie 的电话交友和加入教会过程。
【Carrie】
1.电影中 Carrie 在餐厅等待上菜,误认前来说话的男生要搭讪,结果是来借椅子,小
说中没有这段剧情,但 Carrie 有一次参加派对活动,过了很久都没人来找她讲话,干脆
躲去洗手间,恰好看到某位男子,主动开口闲聊,问对方是不是一个人来,没想到是在等
女朋友,和电影的梗有点像。
2.电影中 Carrie 最爱的两本书是《The Catcher in the Rye/麦田捕手》和《Franny
and Zooey/法兰妮和卓依》,小说中没有提到。
3.小说中没有 Carrie 饲养金鱼的情节。
4.小说中没有 Carrie 每周读十七本书的描述。
5.电影中最后一幕停在 Carrie 和 Cy 在防火梯看烟火,小说中的结尾是 Carrie 在日
记写下自己的收获和新年的愿望。
【Petrov】
1.电影中他开给 Carrie的清单有六件事情:
1) Go on a date.
2) Make a friend.
3) Spend New Year's Eve with someone.
4) Get a pet.
5) Do something you loved as a child.
6) Read favorite book.
小说中少一件事:(以下配合电影清单调整顺序)
1) Go on date.
2) Join an org./Club.
3) Celebrate New Yr's.
4) List 10 things you love.
5) Tell someone you care.
当然幸福清单是电影和小说的主轴,因此影片有 Carrie 饲养金鱼,并带入爱看的书,以
及跟教授要回书本的情节;小说则多了 Carrie 质疑宗教、去听布道和帮忙招募的过程。
2.电影中心理医生 Petrov 离婚,但被 Carrie 看到他和年纪差不多的女子接吻,
Carrie 特地去看对方住家的门牌号码。小说中她还根据姓氏在曼哈顿电话簿找到连络方
式,乔装为杂志社人员做线上调查,才确认是有夫之妇。
3.小说中心理医生 Petrov的约会对象跟自己女儿年纪相近,大约二十八岁。Carrie 去
找他对质和辩论的过程很精采,先问Petrov 假如发现女儿和老男人交往有何看法,再逼
Petrov 说出实情。
【Matt】
1.记得电影中 Carrie 离开 Matt 家里就没再跟他联络,小说中 Carrie 曾撞见 Matt
跟其他女生约会,还刻意询问两人是不是同事,知道对方也是 Matt 偷吃的女生之后愤而
离开。
2.小说中Carrie 协助神父号召年轻朋友加入教会,某天看到 Matt 和未婚妻 Shauna来
做礼拜,布道主题正好是出轨,听得 Matt冷汗直流。Carrie 最后决定先不跟 Shauna 揭
穿 Matt 的偷吃计画,自己早就延揽 Shauna 帮忙教会的工作,光是当场让 Matt 知道两
人认识,就足以让他提心吊胆。
【Father】
1.电影中父亲打算再婚,小说中完全没有这一段。
2.电影中父亲和 Carrie在中央公园的安徒生铜像前巧遇,一起去跟 Harrison 教授讨回
已借不还的书,全是改编的剧情。
3.小说中父亲和 Carrie 碰面只有出现一个章节,可是那段父女谈心很感人,他提到自
己和妻子都和别人不太一样,而且不会想要妻子改变自己,如同不想看见 Carrie 调整个
性或初衷。他希望 Carrie 能保有本身的道德标准,并试着接受智力不如自己或道德有瑕
疵的人。
【Kara】
1.电影中 Kara 像是爱跑趴的傻大姐,小说中她很有自己的主见和看法,几次和
Carrie 的深度对谈让人印象深刻。例如她主张人要适应情势而做出改变,电影中
Carrie 的父亲提到类似的观念:Life doesn't always work out as we plan it. We
have to adapt. /人生的发展总是出乎预料,我们必须学着去适应。小说中 Kara 则说:
We can change our minds, try everything and then settle down when we choose
to. We don't know how things will affect us until we're in different
situations. It's wonderful. / 我们能够随时改变心意,尝试各种事情,然后做出想做
的决定。直到面临不同的情况,才会明白经历过的一切怎么影响我们。人生的美妙莫过于
此。
2.小说中 Kara 还曾偷亲 Carrie,试探她的性向。
【Cy】
1.电影中他和 Carrie 是在大街上跳舞,小说中是在他的房间。
2.没记错的话,电影中 Cy 和 Carrie 说过不少次话,小说中直到倒数第二章两人才正
式接触,就在跨年夜的倒数前几个钟头,Carrie 在房间百般无聊时,Cy 邀请她来房间聊
天,Carrie 惊觉 Cy 是她搬到纽约十几年来最不寻常的一个人,原来她不用在公司或派
对上交友,不必刊登征友广告,白马王子就在身边。当天晚上相谈甚欢,她大约凌晨四点
从Cy 的房间醒来后,发现自己几乎完成了幸福清单的每件事情,除了最后一件事,赶紧
跑去咖啡厅找Roland,表达自己的关心。
【哈佛没教的幸福课】
强烈推荐大家赶快去看电影!有兴趣更要阅读小说,里面佳句很多,整本书都划满了线,
萤光笔划的重点也不少,受限于文章将近一万字,仅仅列出最有共鸣的九点感想。
天才学生的求学生涯总是被快转,很多该做的傻事都没做,幸好晚做总比没做好,
Carrie 在十九岁就学到人生宝贵的一课-“这一辈子没有白走的路,还有保持原则也要
接纳别人”,相信未来的她无论从事哪一份工作,都会更懂得跟人相处。更重要的是,打
开幸福之门的钥匙其实就在自己身上!
P.S.
1.谢谢海鹏影业代理这么棒的电影!我预告都没看完就决定非看不可,把剩余片段留到进
戏院再看。
2.中秋节一整天除了三餐之外都没出门,就是在写这篇文章。
3.我还买了电影中提到的《麦田捕手》,大概知道编剧引用这本书的理由,电影和小说中
Petrov 对 Carrie说过:“But it's hard to comment on what it's like to take a
plane if you've never been off the ground./假如妳从未离开过地面,就很难体会搭
飞机是什么感觉。”《麦田捕手》主角 Holden 验恶假惺惺的老师和同学,宁可被多所学
校退学,但有些事情要亲自经历过才能领悟意义所在。
4.Amazon 的客户服务很不错,由于下订单两天之后还没出货,我写信表达不满,他们除
了说明正在调货,更免收全部运费,美中不足的是书本封底很脏,看起来并非新书。
作者: koln (koln)   2017-10-07 00:34:00
这片好看
作者: shanialuo (我不懂你正如你不懂我)   2017-10-07 16:48:00
这部真的好看!你写得也很棒!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