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论视觉影像,《Dunkirk》是一部很美的电影,不论是蓝宝石一般的多佛海峡、葱
翠的加莱海岸,还是那灿金夕色在民船舷侧的晃漾纷呈,都美得令人不舍忘却。但就个人
而言,在回忆时第一个进入脑海中,是席尼墨菲孤坐在汪洋中漂流的船壳上,仿佛为世所
遗弃,那充满诗意、且近乎超现实的一幕。这景象像是反映着整部电影的基调—谈着人在
战争之中的无助和孤寂,与无处纾发的恐慌。
《Dunkirk》上映至今已在海外获得极高的评价,但有趣的是在板上的反应却是极端
两极化的,在此大胆冒着又搅起浊水的风险,聊聊个人对这部电影的喟叹之情。
时间的幻术
首先想谈看看电影中的叙事剪辑。在经历了因果错置的《记忆拼图》、时间流速不一
又多线并进的《全面启动》、《星际效应》,魔术师诺兰这次端出的手法像是又更进一阶
了。究竟《Dunkirk》选用这时间密度各异、甚至起始不同步的三线并进手法用意何在?
我想非线性的叙事技巧之于他的作品一向不是单纯作为炫耀之用,“手法”并非“目
的”本身,而是作为展现主题的必要工具,这在《Dunkirk》中亦是如此。个人之见,如
此的编排应是为了表现出 ”不同人物在同一场战争中对于“战争实感”的认知与感受亦
有所不同”此一概念。战争可以是前线飞行员从后视镜里瞥见的机翼反光,和一小时里无
限切分延伸的生死瞬间;战争也是爱国船家所瞇眼凝视的、隆隆逼近的天边机影,和令人
焦急窒息的一日航程;战争同时更是坐困滩头的四十万联军青年罔若未闻的远方枪响,是
长龙队列里的进退两难,以及一整周对归乡之路的殷切盼望。
毕竟,“战争的概念”之于人类心灵是如此复杂巨大。其既抽象而无边际、却又是实
际在某地进行着的“人类活动”,难以用单一的上帝视角简化入框,或直接从镜头背后告
诉你“战争是什么”。导演在电影里尝试利用三股不同长度的时间线揉合编成同一条叙事
带,以从容又容易理解的方式,让身处不同时空位置的战争参与者们所共有的焦急、热切
的渴求与生死挣扎,都能在同一时点上叠加后爆发,并在保有情绪力度的同时、也明确勾
画出整场撤退行动的时空纵深,精准优雅。
敌仇之无形
对于从头到尾几乎不见身影的“敌人”,我认为也是十分有趣的表现手法。除了光天
化日下不得不现身的敌机外,彻头至尾、能让观众作为“敌人”看待的,仅是由后纷至的
机枪啸声、天边轰炸下的死亡浪潮,以及船壳上洞开的斑斑弹迹而已。为什么要将敌人摆
在镜头之外?我想某部分来说这也延续了上一段谈论的概念、是《Dunkirk》和传统战争
电影非常不同处之一。在过去,我们总能透过上帝视角的铺陈脉络,去理解电影里正发生
著的、客观上的“战争”轮廓。为此,敌人形象的塑造似乎也是必要的;“他”可以是残
暴不仁的军阀头子,可以是碉堡里运筹帷幄的将军,是面目狰狞的万岁冲锋者,或者是震
慑全场的战车铁骑。无论是哪一种,传统来说、似乎战争电影总是希望观众能具体认知到
“敌人”何在,需要让我们有一个能够投射、并进而同仇敌忾的对象,才能在剧末与主角
们共享胜利的狂喜、也共同为逝去的一切接受抚慰。
《Dunkirk》则选择反其道而行,几乎最大程度地抽离了“敌人”在电影中的存在感
,所以在电影中我们看见人物对抗的不是另一个有血有肉的敌人,而是无形无影的恐惧自
身。《Dunkirk》很好地展现了、即使仅透过镜头语言,而不依靠血浆断肢脏器外露等等
特效,电影仍能让观者有如亲临《Dunkirk》海滩,一窥战争之脸,直面死亡恐惧。
战场之前,先是剧场
诚然,《Dunkirk》的战场是太过干净了,简直像刻意避开战争最不忍卒睹的一面,
干净地让人”出戏”。但,若说已出戏,那又怎么解释这渲染力十足、弥漫在沙地弹坑破
碎长堤的、奔涌在船底夹缝冰冷海水中的恐慌,为何如此真实?我认为导演找到了这样的
一种平衡:那是早在电脑特效兴起、开始对真实感无止尽地追求之前,电影媒介本身的力
量,镜头的力量,和戏剧的力量。
布景、道具、特效也许提供了真实感的塑造与历史现场的还原,却不是电影与戏剧之
所以能传达情感与信念必要的元素。反之,仅透过运镜、配乐、演技和留白,也能揭橥战
争的其中一个面孔。微妙地脱离现实、却又具有现实的说服力,我想这是《Dunkirk》另
一有趣之处。
刍狗之仁心
而从所有技术与手法回到文本本身,《Dunkirk》除了意图让我们亲历战场外,还有
什么想说的吗?我想其中一个主旨该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