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雷] 伦敦呼叫 London Town

楼主: mysmalllamb (小羊)   2017-09-17 01:31:55
身为摇滚外行与庞克摇滚麻瓜,看这片还是超享受!本来光看宣传,我还以为此片是 The Clash 主唱 Joe Strummer的传记电影、还以为是好久不见的 Jonathan Rhys Meyers 独挑大梁东山再起之作?结果完全不是这样,他的戏份只是比一般客串吃重一点的客串演出、Joe Strummer这角色只以时代大人物的姿态出现在主角生活中(类似《莎翁情史》中的伊莉莎白女王?)。而主角,则是代言广大歌迷与群众的小人物。
台译片名《伦敦呼叫》显然是取自 The Clash 名曲 "London Calling",虽然本片完全没提这首歌,不过一种“伦敦呼唤你”的意识蠢蠢欲动。原文片名 "London Town"倒是个与伦敦大都会格格不入的“小镇”字眼,也许意指大伦敦的卫星小镇们?男孩就从风平浪静的 Wanstead 出发、女孩又从另一个神秘的未知社群出发,大家一起进伦敦听摇滚,都是一个个伦敦小镇乡民的集结,准备一起面对时代问题、思索未来、做出改变。
http://imgur.com/On7OQhw
求生青春恋习曲
两位主角都很青春,都是专业演员而且大家应该都看过。女主角 Nell Williams演过一集《权力的游戏》饰演少女时代的瑟曦,男主角则是音乐剧资深童星 Daniel Huttlestone 演过电影版《悲惨世界》与《魔法黑森林》。两位都是经验丰富的少年演员,但演起两小无猜与青春躁动浑然天成,那纯真自然一点也不输给《摇滚青春恋习曲》的素人少年们。
http://imgur.com/W0xzaaz
的确,同样是英国爱尔兰音乐片、同样是 1970s-1980s苦闷年代劳工社区少年主角,我第一个想到的比较对象就是《摇滚青春恋习曲》,虽然《伦敦呼叫》的剧情并不是少年组团一圆音乐梦、但一样有个苦苦挣扎的“圆梦”旅程。只是看了《伦敦呼叫》后,顿时所有其他的音乐爱情电影都显得风花雪月了,真正底层的少年谈音乐梦根本是奢侈,他们连三餐水电有没有着落、房产家具会不会被查封、谋生工具会不会被没收,都是朝不保夕。
《伦敦呼叫》的故事背景极残酷,那 1970s的伦敦市中心与郊区 Wanstead 背景以今天的西方标准来看简直是第三世界国家,路上都是垃圾与断垣残壁配上愤怒的涂鸦、没人住但穷人也住不起的房子里缺水缺电只有壁癌、幼儿一个人在家夜里醒来没有爸妈、十四岁小孩毛没长齐就要开出租车打黑工赚钱还债... 但小男主角 Shay 总以一张纯真乐观的脸庞面对一切绝望。一般音乐爱情电影的“音乐”对他来说才不是什么梦想,而是希望与启蒙、或是认识世界寻找灵感的一扇窗。
http://imgur.com/8Bz4AxV
钢琴与社区
当然,说“摇滚改变社会”甚至有点剑拔弩张的“古典陈旧封建”这种流行话总是很轻松、更时常有点廉价,不过这片倒是靠着对时代氛围的精准刻划,为古典与摇滚这些音乐和社会的关系提出了一种更接地气的见解。只有爸爸养家(养到一半还受伤住院)的 Shay 一家,经济困顿却是开钢琴店卖琴的,古典音乐和上流阶级并没有必然的关系,而只是基层社区成家立业也想追求的基本文化生活,就像 18 世纪乡绅小姐与 19 世纪新中产小姐都渴望拥有一台钢琴一样,本来都是社会经济渐渐变好、阶级渐渐翻身后的必备。
只是在 The Clash崛起的这 1970s年代末期,几百年一路向前冲(只被外敌击溃过)的英国经济发展与社会承诺,终于自体崩溃即将化为泡影。很快地 Shay 爸爸钢琴店生意直直落,因为越来越少人有钱买钢琴、越来越少人有闲学古典养气质。 Shay 自己也跟着爸爸不太情愿地学了一手钢琴,也就这么庸庸碌碌日复一日走过来了,这和自身日渐下滑的家庭处境、以及周遭日渐衰败的社区处境,完全是格格不入,怎么练都无感。若不是逃家的妈妈一再邀约“快来伦敦呼吸自由空气”、若不是这天真来伦敦就遇上庞克少女主角 Vivian ,他的音乐世界永远只是这滩死水。
经济好社会好的歌舞升平年代,当然流行风花雪月靡靡之音、家里孩子当然学古典钢琴陶冶性情;不过崩溃的年代还是需要摇滚,需要逃脱繁文褥节的格律,让简单爽快的真话直拳重击,这音乐才真呼应了生活呀! Shay 有个酷老妈与保守老爸,电影开头总觉得妈妈自由奔放登上伦敦舞台、爸爸严格暴躁管东管西,不知为什么以前也玩摇滚的酷爸爸现在做起无聊的钢琴店生意?变得如此庸庸碌碌毫无梦想?
http://imgur.com/3x93ZxH
摇滚与经验
电影开头的 Shay ,想的都是玩酷少年的“音乐梦”与爱情梦;但剧情很残酷地,安排他的第一场音乐约会与家庭变故冲突了。爸爸刚好受伤住院,家庭重担突然落到 Shay 一人肩上,第一晚的挑战就是要带妹妹睡觉,年少心性还想着“妹妹睡着了,我去市中心听个演唱会不为过吧?”有当过爸妈或保姆的都知道这可是生死交关呀! Shay 的玩酷少年瞬间结束了,扛家的重担每走错一小步,都是社会局介入与家破人亡。本片只要看到小女孩的任何一幕成长处境,都是怵目惊心, Shay 的脸上轻描淡写但一秒都不得喘息,什么法律或面子都没得管,就是用尽方法拼死养家。
残酷却又体贴地,这些底层挣扎在本片都用最浪漫的童心包装了,生活困顿但有心上人帮助我、满口脏话漫步在乎让世界都轻盈了、又是化妆又是女装无照开大车、穿越我从来无缘看见的伦敦夜生活。夜生活不是纸醉金迷,而是真实的社会脉动,妈妈虽然不负责任但她声声呼唤的“来到伦敦”还是很重要的,本片台译片名取《伦敦呼叫》也是很切题。固守古典钢琴店的 Shay 一家,若只待在 Wanstead 郊区小镇就是坐等衰败,来伦敦才知道这世界正在发生什么、认识别人类似的或相通的经验、彼此素不相识但摇滚把大家连在一起。
本片重现 The Clash的舞台魅力当然是看点,虽然我不熟他们也看不出门道;但比台上还令人感动的音乐时刻,倒是 Shay 那张听到新音乐见到新世界的脸庞,仿佛整个开通而出神,所有自身困阨虽尚未找到出口但都来了那么点灵感。摇滚本身的艺术内容是一回事,摇滚把大家带到一起更是可贵。 Shay 跟着妈妈看占屋生活、逛市场结交非裔族群、跟着小女友听歌摇摆、与极右派对打躲警察、开个车关个看守所都可以亲炙 Joe Strummer 风采。这种生活有眩目的魅力,也有真实的体察,当然时代的伦敦青年都在摸索,但真正身居底层朝不保夕的 Shay 要毅然回到基本面。
http://imgur.com/CsYl1tW
音乐与时代
1970s 末期的伦敦,正在战后社会主义实验即将崩溃的末期,失业率节节攀升劳工社群也逐渐衰败,片头抗议者镇暴警察与柴契尔夫人的影像历历在目。此时崩溃中的英国社会有两个潜隐的“革命”,一个是走向新自由主义的柴契尔夫人崛起中(也有右派政客称之为“革命”)、另一个则是为广大劳工与多元文化发声的左派运动。在此也有与 2017 非常似曾相识的景观:白人失业劳工声声抗议,但争取工作权之余竟诉求赶走外劳与移民,让初来乍到的 Shay 搞得一头雾水,观众不禁惊觉四十年后我们的处境还是一个样。
关于革命,电影中 Joe Strummer 只说了“我是要搞场革命,不过是音乐的”,这似乎也为更广大的平民百姓如 Shay 定了调。革命在前,有人家里无忧无虑可以为了理想往前冲、有人倾家荡产抛头颅洒热血豁出去,这毕竟不是每个青年都能参与的。对一个底层孩子而言,能学得责任把一个倾颓的家扛起来,就是他所能做到的小革命,也是所有大革命所希望的理想。以 Shay 的钢琴店家庭来说,也是个“音乐小革命”:知道了时代在变、切合生活的音乐也在变,那就毅然出清钢琴存货改成摇滚乐器行,也许才真能贡献 1980s英国所需的音乐新生活?
本片的摇滚生活,终究还是分享经验、是互相支持。感人的片尾就是场简单的情义相挺,交情其实也不深的摇滚明星要做的,也不过就是负责把大家牵起来,一起迈向新时代走出新活路。这新时代捡回了放弃年轻梦想的老爸、捡来了来自富家的庞克少女、还有各种或傻呼呼追明星或认真革命的叛逆青年。也许本片的“革命”视野太小、太婆婆妈妈重地方家庭而未正面迎战全球资本主义,不过这场小人物带着一家翻身的开幕演唱会,何尝不能视为“摇滚连结青年携手革命”的缩影呢?
http://imgur.com/OvS0ET1
一个听众的奇幻旅程
电影圈历年来音乐电影都很多,近年更多的是音乐爱情电影,不论乐种是古典民谣流行还是摇滚、主角们是养尊处优还是蜗居底层,不变的主题总是那个坚持艺术理想的音乐梦。这片《伦敦呼叫》倒是说不上音乐梦、也没有执著什么音乐的理想与纯粹,音乐就只是个平凡的生活媒介与灵感,真要认真面对的还是自己的生活与他人的处境。这样从“听众”出发的音乐爱情电影,不追技术不求艺术不讲究门道,反而就是个毫无门槛与壁垒的音乐经验,回头直指每个人各自的人生。
也许谈音乐谈太浅、谈革命也谈太小,而让许多严肃影评认为把音乐与时代都做小了吧?本片的烂番茄指数 47%,影评均分 64 分,是有那么点抱歉,不过我倒是更珍惜本片的“做小”,让男主角代言普罗听众踏上一场奇幻旅程。这旅程两次阴错阳差遇上大明星,当然要带点奇幻眼光看,有各种叛逆青年彼此分享找出路、有传统爸爸其实含辛茹苦默默支持、有富家少女愿意走出城堡付出关怀、有明星好友情义相挺美梦成真... 甚至大吵一架分道扬镳的母亲,临别轻吻也代言了革命年代不同路线的体谅与和解。
也许有些人期待摇滚电影该激进冲撞?我却珍惜本片那圆满的大同理想。这片摇不摇滚都可以来看,像我这样听古典长大的摇滚麻瓜也绝不会被拒于门外,只是电影又不意外地场次超少超小众,大家把握机会吧。
http://www.youtube.com/watch?v=N0Y57Rghwag
作者: lovephi (Beck)   2017-09-17 01:39:00
总觉得Shay一开始对父母的态度就像对故乡和伦敦的态度一样,是说给弱气男主角取这个容易被误会为Che的名字很有恶趣味XDD和妈妈吵架的原因实在也非常老实可爱
作者: joey0602 (joey)   2017-09-17 01:50:00
JRM戏份大概多少呢?有十分钟吗…
作者: TzaraLin (假文艺青年俱乐部)   2017-09-17 01:55:00
演唱会戏+监狱戏+出租车戏,肯定超过10分钟
作者: leila (Lizzy)   2017-09-17 12:14:00
"求生青春恋习曲" XDDD
作者: yxl (Screaming Blue)   2017-09-17 13:29:00
推好看
作者: rubeinlove (れな)   2017-09-19 20:17:00
刚刚看完了超级喜欢!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