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片其实看得不多。一是朝着宋康昊,二是因为片名有出租车司机——
虽然也跟史柯西斯没关系啦......最后发现也都是小人物意外改变世界这样。
嗯哼。
认真说,本片著点在光州事件这样沈重的历史舞台,
使用的通俗电影技巧和制片走向却可能得到观众的两极反应,
就票房和口碑来看显然是让观众流泪的一面倒成功;
偶尔操演着韩国电影一向所擅的煽情几近史诗、悲壮演出
透过比重极高极浓的配乐放大,
自也免不了让另一些无法被说服的观众感到刻意。
题材上,它伴随的核心价值、人文精神告诉你这是一部属于人民的电影;
电影风格上的平易近人,我又认为它是属于大众的。
我在想,对于电影,
是不是我们该把好、经典的定义从影评和学院筑起的那道审美品味界线里,
那些十大百大作者名单里解放出来了?
并不是说我不喜欢《悲情城市》,刚好相反。
只是挖掘历史纵深的锄撬,从来只能用压抑、严肃、沉闷的语汇吗?
当然《我只是个出租车司机》呈现的结果作为一种类型片,
它在任何成分上远未具有经典电影的镜头美学、叙事等面向突破,
但是,它确实好好说了一个故事啊。
说了一个好故事。
当今有多少所费不赀的电影做不到。看看自杀突击队的剪辑。
极其通俗、melodrama、直线到底的反英雄式成长像《疯狂麦斯》、功能性甘草角色的捏塑
、狠狠用丢的发便当。芭乐又怎样,它确实好好展示了一个说故事该有的良好基本功。
我完全可以理解不喜欢《我只是个出租车司机》的那些理由和批评,因为我也看到了,
只是我更愿意去看电影平凡中伟大的那一面。就像大叔最后没有留下真名,轻轻走了。
十几年后换了新车,还是默默在首尔街头做一样的事,做一个普通人民。
真的,这是一部属于人民的电影。我多么希望,在更多人越来越关注韩国电影的同时,
亦反身看我们自己,透过一开始也只是跟着骂“大学生不念书只会抗议”最后却成长为
一个有温度有同理心的平民英雄大叔,看到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是多么相似;反身看我们
的文创美学困境,如何拓展主流观影品味,让大众也能在这种历史纵深中互相流泪拥抱
,不再只为了小情小爱感动。就像玩返校一样,我们需要更多返校,也需要出租车司机
这样的电影。
小考据
http://imgur.com/a/a4cX6
电影里Peter带着四处冲撞的16mm摄影机是真实拿的型号
1965年产的Canon Scoopic 16
名称来自“scoop”
独家报导
到八零年代间还出了几个后继机种
Canon官方资料是可以带上圣母峰正常使用的
战地摄影小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