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boyo (脑科学先生)》之铭言:
: 看日本动画很多年了
: 这部片的配乐 作画 故事都很好
: 片中的人物 尽管过的日子越来越苦
: 但相互之间有各种亲情跟友情 夫妻之间的爱情
: 女主角是很会画画的天然呆
: 即使如此 她也蛮会做菜的 尤其是那个楠公饭 很想吃吃是什么味道阿.....
: 日本人常以太平洋战争中受害者的立场创作
: 这种作品非常的多 如漫画你给的太阳
: 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446423
: 就在吴港隔壁广岛市 巧的是书中的女主角带着孩子逃难 最后死去
: 跟电影接近最后的母女类似
: 中日战争也许还有争议
: 但电影片中这场太平洋战争是日本人自己发动的
: 整部电影违和感最重的地方就是这个背景认知
: 通过刻划平民百姓的可怜之处 让观众觉的战争中的日本平民很可怜
: 是很可怜阿 但战争另一边的平民就不可怜吗?
: 而且光看两边都可怜 战争是怎么起来的? 我还没有看到有任何电影作品有讲到这点
: "谢谢妳"这样的作品可以像很多日本电影一样 在看的那一刻当下感动人
: 但是隔三天再想想 也就soso
先说,整体而言我觉得这部电影满平实感人,算是可一看的小品佳作,这里针对许多人讨
论本片是否日本自我美化提一点意见。
个人认为那段的问题主要是情绪填太满,有点太想煽情导致反效果。前面玉音放送之后讲
说“为什么就这样结束了”、“还没战到最后啊”等等,就已经把平民的那种激动之情表
达得很清楚了,对应他们先前为了战争所作的牺牲,完全能理解他们当下的无助。
但后面硬要加一句为何屈服暴力就显得多余,而且和整部片比较平淡的情绪氛围相比,这
句话不但特别狗血还一个大仰角的泪洒特写,自然会引来非议,加这台词是何居心?
我认同各位大大所说的平民视角,战时最可怜的永远是百姓,但我个人觉得就这个桥段而
言,少了这句,也已是情绪高点,一样能感同身受;多了这句,反倒有点出戏、突兀,不
知道各位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