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雷] 《最后一次自由》-追求乌托邦的奋不顾身

楼主: cybeth (峰妈)   2017-07-14 23:26:11
追求乌托邦的奋不顾身《最后一次自由》
无音乐好读图文网页版:
http://movie.talk.tw/Article.aspx?Article_ID=3386
由《地心引力》金奖导演父子档艾方索柯朗与乔纳斯柯朗联手打造的《最后一次自由》(
Desierto),描述了一群偷渡客试图跨越美墨边界追求新的自由人生,却在跨越索诺兰荒
漠时被一个激进的种族歧视巡逻志工盯上进而猎杀;透过本片可以窥见移民真实窘况之一
隅,移民们可能花了巨资找寻管道,想方设法偷渡进入心目中的乌托邦,却不清楚追寻的
过程将会多么艰险,且真正进入美国边界之后,等待着他们的全然不是充满奶与蜜的应许
之地,反倒是随时要他们命的枪杆子弹,只能放手一搏。
从不同角度切入 微观全球严重的移民问题
根据2016年报导,全球国际移民人数(包括难民)高达2.44亿,其中又以迁入美国的人数
最多,移民的出身则以印度、墨西哥与俄罗斯高居前三;联合国的报告指出,国际移民人
数增长比世界人口增长更快,许多国家的移民增长率甚至超过当地人口自然成长率,显见
这个现象的严重。即便是由移民组成的美国,也开始出现反对移民潮的声浪,尤以川普竞
选美国总统时的“筑墙”宣言──盖美墨边界长城以阻挡非法移民──达到最高峰,他在
就任后也确实采取了强硬的移民政策,令美墨边界的非法移民人数大幅下降,创了十几年
来的新低。
《最后一次自由》则以非法移民的角色出发,导演正是墨西哥人,上映前恰逢川普发出宣
言,因而在预告片把原版男主角的口白跟川普“借声”替换为演讲内容,以移民遭美国人
追杀的画面搭配川普训斥墨西哥移民为美国带来负担的语句,讽刺意味十足而引发一番热
议,“但我拍这部电影并不是针对美国,我刻意降低片中语言的使用和文化的背景,就是
想表达移民现象的全球性。”
可惜的是,片中专注于偷渡当下的困境,并没有明确建构出移民背后的问题症结以及巡逻
志工歧视移民者的理由,少了许多值得探寻思考的重点。
偷渡客的不顾一切 种族歧视者的冷酷偏执
《最后一次自由》并未太着墨于非法移民者的美国梦,也轻描淡写地带过主角摩西本来即
将可以永久居留却遭遣返的缘由,仅仅聚焦于他对重返儿子身边的渴望,第二度非法闯入
美国的他俨然像是圣经中的领头者,成为第一波扫射之下幸存数人的小队长,领着身边的
人把握住这个追寻自由的最后机会。当然,血浓于水的亲情的确可以是不顾一切奔向美国
的理由,却似乎还少了点什么。
幸存者中的女孩是不幸的,分明不愿离开家乡,却被爱她的父母一厢情愿地花钱送她奔向
自由国度,沿路遭受着受父母之托要照顾她的男子性骚扰;她也是幸运的,在队伍中认识
了无私的主角摩西,不仅智力体力满点,在那样艰困、几乎人人自顾不暇的情况下还拥有
助人的热诚,最终甚至折回去带受伤的她一起走。相信熬过这般历程的她,即便最初的偷
渡不是出自己愿,也定然深刻体验了重生的感觉,将能够更勇敢、更珍惜在美国的新生活

对于视移民人命如草芥的巡逻志工山姆,剧情并未解释其何以如此讨厌偷渡客,自言自语
说著过去很美好现在则不然的原因也很模糊,使得山姆不分青红皂白的随兴杀戮变得苍白
薄弱;而他自己举枪杀人毫不手软,却会对被爱犬咬死的人脱帽致意,倒也显得讽刺。整
体的残杀与逃生虽然尚称惊险可看,却因善恶显得太过分明而少了纠结与挣扎,失去主题
原本试图传达的省思意涵,也令人困惑这般塑造美国人是否亦成为另一种种族歧视?
人物塑造不足加上情节太过朴实,观影时会不禁直接注意到凡“坏人遇上主角”就失了精
准度、主角自带威能一出手就逆转情势,沦为一般英雄电影,偏偏又没英雄电影那么精彩
,恐怕只剩下帅气狠戾的忠心狼犬(还有惨烈的死法)会让人印象深刻吧!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