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名:虽然妈妈说我不可以嫁去日本
导演:谷内田彰久
演员:简嫚书
中野裕太
王彩桦
林美秀
阿里表示:本片成功示范了如何轻快地拖戏。
“虽然妈妈说我不可以嫁去日本”电影改编自真实故事,
故事大意是说台湾女孩透过脸书认识日本男孩,
两人相识、交往到结婚的过程。
由日台合拍,是导演谷内田彰久的第一支电影长片作品。
这样看来,谷内田导演在转换的路上并没有适应得很好啊。
我对现实中“虽”的故事一无所悉,
所以无法确认电影中有多少元素是要对原作致敬。
比方说女主角在校园以重感冒的姿态初登场,
感冒这件事实际上对故事而言毫无必要;
又或是林美秀的角色,就算抽掉也不影响主轴。
我猜测这些无关紧要的细节,应该都是原著中就有的,
(如果不是的话就更糟了。)
往好的方向理解,可以当作是导演忠于原著,
所以放了进来,这当然没有问题。
可惜的是导演加入这些元素的方式。
故事的篇幅、观众的注意力都是有限的,
既然导演选择了保留这些原著中就有的元素,
那么,理想的方式是让它们发挥最大的功用。
女主角一现身就感冒,这感冒能不能跟两人相识有更多的关系?
男主角在耍自闭的时候,林美秀可不可以跑出来点醒梦中人?
我相信这都是有操作的空间。
不过我们在电影中看到的是,感冒就只是感冒,
林美秀唯一的功能是打电话到台湾的花店订花,这谁都能做。
非常浪费。
而这类的失误可以说是贯串全片,
同事要住男主角家、算命师的警告、停电、等出租车……等等,
可以说不胜枚举,
这直接造成本里在观影的过程中一直有种违和感:
我完全可以意识到导演想营造轻快的氛围,
但事实上我接收到却是拖沓的感觉,
因为相当多数的资讯都没有推动剧情。
导演的侷限在另一个部分表现得更为明显。
故事中有多段男女主角共游的事件,
这是非常适合拿来为两人感情加温的桥段,
也能说服这两人为什么会对彼此产生好感,想要在一起。
而导演是如何处理这几次出游呢,
用大量玩耍的画面(多数时候没有对白,就只是画面),
衬上轻快的背景音乐。
这些画面都各自独立,以表现手法来说的话,
功能跟婚礼上看到的成长影片差不多,只是拍得比较好。
在如此重要的事件上,导演却用了这么偷懒的手法,
而且是一而再、再而三地,浪费了强化角色动机的机会。
所以,阅听众很难从电影中知道两人何时、为何对彼此有好感,
大概也很难想像女主角如此积极且坚决的理由。
我认为这跟原著如何讲述这段故事无关,
纯粹只是导演选错了叙事方式。
本里对于浪漫主义作品的标准非常宽松,
虽然说这部片打着真实故事改编,
但剧中数不清的巧合、顺利的发展,
我都可以无视它们的不合逻辑。
然而,技术上的大量失误,甚至是偷懒,
是我对这部电影失望的主因。
不过不要担心,我有看“台北物语”,
所以“虽”肯定不会是本里今年看到最糟的电影。
而且简嫚书正得没有死角,
起码进戏院不会毫无所获。
只是这可能也是唯一的收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