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雷] 塞尚与左拉 Cezanne et Moi

楼主: mysmalllamb (小羊)   2017-06-15 00:05:25
画家电影,法文片名既然叫“塞尚与我”,显然叙事角度主要在左拉这边。不过且先不提这两位法国 19 世纪末艺文界巨匠,让老导演 Daniele Thompson 导起来一点也不像部传记片,这片完全可以当作一对平凡艺术男孩的成长电影。电影有谨守清楚的年代座标与政治社会脉动、有在这座标上紧追两位巨匠的家庭状况和创作意识、也都有点到为止提及他们在各年代的作品,不过并不是像前几年《画世纪:透纳先生》那样高调地重现绘画场景作为全片脊骨,而都只是若无其事地蜻蜓点水提一下。
主轴还是两位背景各异的小兄弟之友情与理想。一个是出身良好又青春阳光的法国男孩 Paul ,另一个是意大利水坝工人移民之子 Emile。本片 1855 年孩提时光的拍摄,不像许多传记片拍童年是拍温馨浪漫青春洋溢的,而是片段快速到令人有点抽离,不会陷入一种“那一年美好时光”的乡愁情绪中,却是从孩提时代为出发座标,以片段记忆出发渐渐导致了一生道路的不同。
穷作家与富画家
富家子弟无忧无虑,可以选择自我实践甚至甘于怀才不遇也要坚持理想,这是一路走自己路的少年画家 Paul ;劳工子弟生活困苦,除了吸收生活养分关怀底层劳工与社会边缘外,也一定抓紧机会努力向上养家活口,这是凭著才气扶摇直上成为法国艺文界思想领袖的青年作家 Emile。很快地,两位小兄弟的社经地位颠倒了,富家子弟 Paul 由于和家人决裂赌气,成为愤世嫉俗的穷画家,不想谈认真恋爱更不想讨老婆;劳工子弟 Emile摇身一变成为中产菁英住大宅,认真养母亲养老婆经营人人称羡的艺文界菁英生活。
这段关系里感人的是:一个飞黄腾达一个穷途潦倒,但 Emile从来不忘友情,更从来不忘 Paul 青春得意的童年对他照顾有加,而自己春风得意后也一定会对旧友不离不弃伸出援手。只是这“伸出援手”不免有一点点 creepy 了,我们看见蓄了满头流浪汉大胡子的 Paul 竖起自我壁垒,不理父母不睬女友更不屑画坛前辈,人人都愿意帮他(帮养家或借钱)但都碰一鼻子灰,都要社会化如鱼得水的 Emile帮他打通一切关节、照料一切感情、甚至还都要背着他来别伤到他自尊心…
然而也不只是 Emile要帮穷途潦倒自我中心的 Paul 照料一切,事实上 Emile自己成功人生的盲点也渐渐现形。已是引领法国思潮的大文豪,Emile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即使笔杆仍为底层与边缘发声,自己却已成为每天杯觥交错的浮华沙龙男主人,和他过往所不齿的画家界波西米亚生活在形式上是两个极端,但人情的盲点并无二致。渐渐自己已不再是安贫乐道但坚持理想的热血青年,妻子也不再是虽出卖肉体却纯情率真的卖花女,在这积累功名的浮华大宅里,一路苦过来的慈爱母亲竟被禁锢得喘不过气,还是要狼狈离席的鲁蛇旧友 Paul 才能听见呐喊并偷偷伸手纾解。
看到一半,都觉得你们两家互换儿子好了 XD 这种各自一往情深但渐渐扭曲的关系,迟早要爆发的。我们发现主角 Emile虽然飞黄腾达,但他的心里一直没有离开贫穷年少的缺憾,总是被这缺憾驱赶着寻求稳定追求功名甚至压抑自己;相反地,主角的好友 Paul 虽然穷途潦倒荒腔走板,但从没有丧失自己的纯真理想而随波逐流,反而因为从无对贫穷的缺憾与畏惧而能一路坚定走来(就算挨饿也饿不死的,大笔遗产迟早是我的 XD ),达致一种 Emile永远钦羡却无法企及的超越性格。
塞尚,生于印象,后于印象
谈到超越性格,就值得把无名艺术男孩 Paul 放进艺术史中,这位以“后印象派先驱”甚至“现代美术之父”之地位领导美术发展转向的 Paul Cezanne 。我自己以前也很爱看塞尚的画,但不这样近看他的整体人生并搭配上史实年代,还真的不知道他到底有多前卫的眼光、多纯粹的坚定。电影拍塞尚左拉两兄弟先后来到花都巴黎,很快地就是 1863 马奈《草地上的午餐》从巴黎“落选沙龙”Salon des Refuses 中带领印象派崛起!这是个年轻人纷纷从背离古典学院派、从画室中走入户外大自然、用画笔捕捉现实光影与生活的印象派崛起之年代!
谁知,塞尚这个“后印象派”的小子,居然和这些印象派金童根本是同辈兄弟,他当然也跟着大家过波西米亚生活,一起带着女伴与模特儿出外野餐戏水唱歌顺便画画,但他从印象派崛起的第一天就和印象派冷冷地保持距离。如果说印象派重视人与生活,那塞尚还更重视静态的物,每每画人都说“你是颗苹果,不可以动”搞得模特儿七窍生烟;如果说印象派重视所见即所画,那塞尚很强调解析所见,转化成为无线条无深浅只有不同色相的色块。
一场解析未过门老婆裸体的绘画戏,充分显示了塞尚远超时代众人的艺术家神性眼光,却也同时是无情非人的冷漠眼光。老婆经典台词“你去上你那幅画呀”,预告片还有更经典的“他画再多裸女我都不怕,我唯一的竞争对手是那幅画” XD 相比五年前《印象雷诺瓦》,我们知道“印象派”的雷诺瓦是真的很投入在对曼妙女子的情欲中(只是太老了只能靠画笔站起来),但对本片“后印象派”塞尚来说,曼妙女子就算是老婆大人玉体横陈眼波流转,也都只是一连串色块拼贴的自然杰作,等我抽离出来成为画作。
在这种男性艺术家电影中谈到女人时,不免要追溯回那青春年少的初始欲望了。本片让塞尚与左拉两人一路从小辩到老的无名“红帽女孩”,是许多艺术家心底的超越时空的缪思女神化身。对左拉来说,他力争上游以笔为剑洞悉人世引领法国之余,心底一直有那“红帽女孩”的纯真缺憾;但对无拘无束的塞尚来说,他早在自由奔放又荒诞不羁的年少时代,就已经玩遍了性欲与感情的世界,反而这一切皮相很快就看破了。
一人走上神性的道路,是塞尚的超越,却也是不为俗世所容的标签,更是无法携手爱人经营生活的冷漠,一位娶了画作的画家是无法爱上真人的,他能给的只有省悟与解脱而已。相对地,一路走在世俗社会的左拉,心底纯真年少的渴望,要到胡子多长头发多白才会萌芽呢?
杰作:一部关于塞尚的小说
关于塞尚与左拉两人的友情,史上津津乐道的八卦主要是在 1886 年小说《杰作》l'OEuvre,左拉从自身经历与观察描绘 1870 年前法兰西第二帝国末期艺坛现象,有谈波西米亚生活有谈风格流派转变有谈艺术商品化等等好多东西,核心主角 Claude Lantier 则是超然出世但也不见容于世的天才,被公认就是以塞尚为创作蓝本。这本小说导致了左拉与塞尚有书信记录的友情之终点,后世评论家有认为塞尚误解好友者、有认为左拉傲慢自大者... 无论如何塞尚看了很生气。
这是两人关系的八卦史高潮,也是贯穿全片的基础时间座标,电影很巧妙也很恶劣地安排了很多与书中似曾相识的过去剧情,让这整本书看起来就真的像是一部塞尚侧写,令人看了对左拉反感超重,觉得怎么可以偷偷摸摸挖好友这么多隐私然后写一本书来诋毁?不过这本《杰作》虽然批判艺坛现象、冷眼旁观艺术家波西米亚生活、更把主角写向悲剧毁灭,但左拉在主角身上投射出的塞尚真的那么不堪吗?进一步说,投射在这主角身上的真是塞尚或只有塞尚吗?抑或同时是左拉自我渴望却无能达致的理想形?
入世的作家走向社会愈深,再也回不了头;出世的画家走向纯粹愈深,一样回不了头。也许,《杰作》并非冷眼旁观塞尚、更不是无情批判塞尚,而是对塞尚这一生的欣赏赞颂与惋惜?是功名这条路头已洗到五十岁的左拉的理想自我?就在好友最后一次来访的 1888 年,左拉严谨自课功成名就的一生破功了,就在这年夏天搞上了家里的女佣 Jeanne Rozerot ,生了一对子女还偷偷养在巴黎慢慢才东窗事发。历史上 1886 年《杰作》出版后留下了塞尚与左拉最后一封书信,而 1888 左拉老来初次劈腿,本片看来就在这中间加了个“塞尚拜访”巧妙连接。
艺术家的人生道路
然后,电影体贴而浪漫地又加了一段, 1899 左拉因 Dreyfus案件流亡后回国,带着新欢与子女回到 Aix-en-Provence老家,让年老的塞尚来此远远地看着旧友接受市长访问书谜簇拥。塞尚想要的不多,只要左拉一句“保罗塞尚呀,他是个真正的天才”就够了,一声不响转身离去。距离马奈《草地上的午餐》带领印象派崛起已经将近四十年,潦倒地坚持了四十年的塞尚终于等到艺坛跟上他的前卫,成为印象派接到现代艺术之间的“现代美术之父”。
塞尚这一转头就走,是落寞地走、还是满意地走?很惊讶我们同行观影的几人各有不同解读。我的解读是满意地走,塞尚与左拉的友情并不是相濡以沫型,而是彼此在艺术的道路上互相映照,曾经在《杰作》之争彼此误解,电影在临到老来加一回迟来的了解,那已是艺术家友情的自体圆满,也不需留下什么言语了。
左拉入世而活在当下、塞尚出世而活在未来,本片对这两者没有评价也没有取舍,只有静静地对比。两人的一生都从无名的“红帽女孩”缪思起始,但两人的艺术一生严格说来都是自我追寻重于圆满人事,本片的女主角们在艺术家眼光下一个美过一个、却是一个担待过一个,左拉以世俗办法搞定大小老婆达成个平衡,塞尚倒是超然地放任彼此自由了。
看这部电影,先是带着左拉与塞尚两位大师的传记期待来,但传记的史诗性完全被日常取代,成为两位普罗旺斯艺术男孩的成长史,就像你我身遭老同学三五年为周期的聚会一般。电影无疑是美丽的,并非美在左拉的语言文字或塞尚的经典名画,却是美在普罗旺斯的红土大地、普罗旺斯温泉镇的喷泉水声、令人又是眷恋又是迷惘的波西米亚年少生活、以及来来去去给我灵感又被我辜负的缪思女神。
艺术家的道路终究是孤独的,艺坛的肯定、世人的喝采、史家的定位、甚至家人的和乐都只是过眼云烟,如果这条道路上还有什么伙伴,也许唯有在平行路上遥遥相望的艺术知己。你我凡人多数未能承受这条道路的孤寂,就来这部男孩电影里跟着 Paul & Emile 一起轻轻走一回吧!片尾记得留到最后,因为是全片砸最多塞尚画作的故乡风景 Mont Sainte-Victoire ,数十寒暑就这样静悄悄地度过了,艺术男孩的灵感泉源仍在原乡。
作者: mindy201 (人不负我‧我不负人)   2017-06-15 00:19:00
唔,想不到左拉有囿于功名的这一面,真的很有意思,还有跟塞尚的友情,有机会一定要找这部来看了,谢谢原po好文。
作者: cam   2017-06-15 00:47:00
推,谢谢分享!
作者: threetimes (最好的时光)   2017-06-15 00:50:00
好爱这部,在电影板搜寻了几天塞尚,终于有人写了TT电影中塞尚转身离去给我的感觉也是落寞,因为左拉说到“塞尚啊,他是天才”时,塞尚眼睛还是亮的,但左拉接着说“未出世的天才”,塞尚眼神马上暗下来了。
作者: nellyy (皇民爱看日本漫画)   2017-06-15 06:26:00
他爸开银行的 所以年轻就有40万英磅零用钱当时年收入30英磅 算中等收入低收入月薪 1 英磅
作者: cruelpic (无残)   2017-06-15 14:48:00
作者: roamer (pure濈vm论B韈蕖馤"霥王()   2017-06-15 15:47:00
本来想只看席勒的,看完这篇也想补一下这部了
作者: threetimes (最好的时光)   2017-06-15 18:39:00
席勒跟塞尚都很好看!!! 我在特映各看过一遍,太喜欢了上映之后再看一遍XDD 而且因为这两部拍得好用心,连带也想看波希跟宝拉~
作者: kalel ( )   2017-06-16 21:08:00
听说导演综合许多文史书信档案才铺成这样的剧情 非常好看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