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雷]《妈妈,晚餐吃什么?》,人生无离别谁知恩爱重。

楼主: a122239 (Sharp)   2017-05-16 15:06:08
部落格版:http://moviemoney.pixnet.net/blog/post/399738811
是否常常会在电视上看见美食节目的主持人,在品尝过某些料理后突然眼眶泛红,或笑或
哭的说著“这就是我记忆中的味道!”、“我小时候妈妈常煮这道菜!”,然后激动得无
法自拔?也许在观众眼里这就是所谓的节目效果,如同美食漫画里那些浮夸到不行的情节
一样。可不可否认的是,在漫长的岁月里,确实会有某些时刻,是当你菜肴下肚便会让你
记起些什么、或者和过去某个点连在一起,尤其当年纪越来越大、社会经历越来越多的时
候。
《妈妈,晚餐吃什么?》在我眼里看来,它比许多台湾电影更像是台湾电影,无论是里头
提到的对家乡的记忆、自我的寻根探索,还是那大量台湾特有的美味佳肴都是,虽然它看
起来像是亲子间的羁绊故事,但实际上电影透过这样的异乡婚姻、夫妻彼此的自我认同,
来让孩子于混淆中自己成长、自行去找到自己认为自己的归属,简而言之,这也算是一部
寻求自我认同的电影,只是它并没有如《湾生回家》、《海的彼端》那样主题明确且强烈
,而是如同炖煮食材,慢慢地一点一滴地煮出香味,让观众后知后觉的察觉到其意图。
“我要去台湾,我要回日本,我属于哪里,由自己决定。”
我很喜欢《妈妈,晚餐吃什么?》每个段落所穿插的旁白,它不仅述尽了女儿一青妙的心
中困惑,同时又能代表着当年远嫁来到台湾、而后又因丈夫过世回到日本的和枝,每句话
几乎都能让人感受到她们的苦辣酸甜。
当年她和枝算是有点迫于(工作)压力开始与丈夫交往,最后嫁给了对方,之后因为战争
缘故她离开了日本,跟着丈夫来到了台湾,生下了小妙还有小窈,为了融入台湾社会与丈
夫的家庭,她努力学着做台湾菜、学国语、学台语,有空没空都陪着其母逛菜市场,逐渐
地从最初每天向同为日本人的邻居哭诉,到已经能烧得一手好菜、说得一口不算流利但至
少能交谈的台语,当丈夫死后,和枝决定带着妙与窈回到日本。当时的两姊妹还小,不明
白记忆中的父亲为何总是在某个时间点把自己关在房间里足不出户?纳闷著母亲开明、爽
朗的笑容背后是否隐藏着什么?直到她们长大了,母亲因癌症过世,她们才终于开始接触
到那些她们过去没能知道的事情...
“有些旅行不趁现在不行。”
看似在鼓励小妙去外国旅游、别担心重病的自己的一句话,其实掩盖著和枝的爱情。当年
若非丈夫横刀夺爱,加上情人浅野太不勇敢,也许和枝终其一生都会在日本度过,而不会
是去到异地台湾,她在与浅野的这段关系中消失了,直到妙与窈都长大了,她才选择回去
追寻这段错过的爱情,与浅野来一段他们过去未能成行的旅行,我在想如果在这趟旅行里
,浅野更加勇敢一点,和枝可能就会选择跟他走了,只是他依旧没能勇敢一次,于是和枝
再度放手让这段无法开花的恋情随风逝去。这是身处战乱年代的他们的无可奈何,是我们
这辈人、姊妹俩难以想像的世界,不过正因为在当年,才可以谱写出这么多的人文情怀吧

“人生无离别谁知恩爱重。”
“等到成长为名副其实的大人,母亲的任务也告个段落。”
《妈妈,晚餐吃什么?》最终还是导回了片名上的主体,关于母亲对女儿的寄托、女儿对
母亲的了解,步入青春期的叛逆,终在长大后、结婚后、甚至面临母亲离世后才获得纾解
,错把母亲的关切认为囉嗦的误解也才有了正确反转,虽然如此,我还是比较喜欢它的潜
在议题-自我认同。
身为台湾人的父亲,始终觉得自己与台湾格格不入,一心只想回到日本,那晚他在窗边大
喊著“我是日本人!”,是有几分酒意,也有着几分渴望。身为日本人的母亲,经过几年
适应,她可说已成为彻头彻尾的台湾人,虽没留着台湾血却烧着台湾菜,她习惯着的,还
是在台湾学习到的一切,那到底他们希望女儿们学到的、归属的,是日本还是台湾呢?
我很喜欢《妈妈,晚餐吃什么?》的氛围,但可惜在于它的主题太过平淡,许多情节明显
有省略过,母女间的羁绊也没想像中深刻,看完后就觉得这是部中规中矩的电影作品,印
象最深的,恐怕只有那开朗母亲和枝的人生经历吧。
作者: robbie0 (爱在SEVEN打烊前)   2017-05-16 18:16:00
作者: flowerwomen (dragongirl)   2017-05-16 18:37:00
这部两小时真的都是满满的食物~
作者: kaiami027 (kai)   2017-05-17 01:37:00
爸爸是在日本死的吧
作者: sunmoonsun   2017-05-19 01:40:00
咦?妈妈嫁来台湾应该与战乱无关,当时已是1970左右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