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雷] 天才的礼物-教养与长辈的期待

楼主: immad (Dammi)   2017-05-07 20:34:21
此故事理所当然地在脉络里试图爬梳家有资优儿时,该如何处遇是较佳的方式,不过却也
藉著祖母对孙女对女儿的期待,反映出普罗大众对资优孩子的心态,但更深层的是,讨论
了家人彼此间的羁绊是为了自己,出于愧疚,出于补偿,还是真心为对方?!又或我们过
度被‘应该’的句型限制住了弹性,忽略其他可能性!?别忘了,孩子是人,有个人的想
法,是的,我们理当教导他往正途迈进,但绝对不是全然满足自己的物品。这是天才的礼
物。
(底下有雷)
起手便开门见山地告诉观者,要资优生去上一些自已早就知道,并远低于自己程度的课
程,是会让他们感到无趣,甚至是不耐烦,进而产生些反社会行为的,于是之所以有资优
教育的提供,便是希望能够满足这些天赋聪颖的孩子们超过自己年纪的学识涵养。在这部
电影中,教师确实具备了觉察能力,学校也愿意给予协助,唯身为监护人的舅舅却只想
让孩子拥有一般人的生活,为此故事正式拉开序幕。
当然还是在讨论给资优生什么样的教育最为合适,但在故事的发展中,个人觉得前述反而
是其次,更重要的是描绘家人间互相给予的期待如何影响彼此的关系,特别是长辈对晚辈
的。这有点让我想起最近在台上映的《Dangal(我和我的冠军女儿)》里父亲让女儿练习
摔角的起心动念,尽管到后来,心态有些改变,不过初始,那望子成龙的执念却与这部电
影的外婆,希望在数学领域上拥有天赋的女儿和孙女发光发热的想法,如出一辙,互通声
气。
不过在这部电影里看到更多为人父母走火入魔的状态,即非替孩子着想,总感把孩子当成
商品,有利可图便不择手段,出现瑕疵就失望透顶,期待下一个替代物。每一场在法院里
对亲权的辩论攻防,皆突显出外婆对女儿的残酷,照顾了理性,却忽略心灵的需求,同时
对儿子的不屑一顾兼不敢苟同,将人类分类,以此教养态度折射出普罗大众盲目追求资质
的拔尖,却漠视超群的他们内心的渴求,也忽略默默努力耕耘的其他,且看台湾每逢大考
放榜季节,追求第一志愿的报导,和本部电影略有遥相呼应之趣。
观者亦可从法庭戏以及后来揭示的妹妹对自己的请托,窥探舅舅为孩子选择教养方式的端
倪,深刻感受到无法帮助妹妹的无力,带点补偿的愧疚,同时也是对自己母亲的抗争。但
又可在某几幕中看到对教育资优孩子的手足无措,从孩子不应指正老师的错误那一幕便知
已矫往过正,孩子却又能为同学挺身而出,即使方法不是很棒;兼以面对外界的质疑,自
己混乱的生活,使得舅舅虽然不希望再度重蹈外婆对妹妹的覆辙,但其实后来不禁挣扎地
承认自己也与外婆并无二致,觉得孩子‘应该如何’。
但那些争执及怨恨皆是上一辈自己的问题。尽管法庭戏已是交代过去的代表,还是不得不
想像如果舅舅、外婆与妈妈之间的关系再另辟时段描述,那其中纠结的情感应更为深刻。
不过编导知晓这始终不是这部电影的重点,而是新生命不该全是满足长辈内心各种心情,
无论是期盼还是内疚等的工具,有些教养上的‘应该’的确具有意义,有些地方会不会只
是自己的盲点或自己无法克制的情绪呢?这部电影透过较为特殊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