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雷]牛津谋杀案 - 推理前请先证明1+1=2

楼主: LittleDiDi (小弟弟弟弟大)   2017-05-02 01:35:20
大家好
我是专看恐怖片的LittleDiDi
不过这次不是来介绍恐怖片
而是一部蛮不错的推理剧
无法尽述
有兴趣可以自行找来看
或是雷线后面有我写本片的重点提要
Blog图文版会更精采
http://littledidi.pixnet.net/blog/post/222349529
年份:2008
国别:英国/西班牙/法国
类型:悬疑、剧情
导演:Alex de la Iglesia
[剧情简介]
马丁为了追寻偶像逻辑数学家亚瑟的足迹,来到牛津大学深造。他发现,寄宿的

格莱顿太太仿佛跟亚瑟交往甚密,而她的养女贝丝却总是故弄玄虚。后来,马丁结识了壁
球伙伴洛娜,两人堕入爱河……
  亚瑟演讲时,马丁作为唯一的提问者,引起了他的注意。后来,二人在房东家不期而
遇,发现伊格莱顿太太被人谋杀。现场唯一的线索是一个圆圈。
二人被警方带走协助调查。此后又有一些人离奇地死去,而且他们的死因似乎还

某个数学定律……
今天要介绍的这部电影可能有点冷门(而且还不是恐怖片),会看这部片子,其实因为到图
书馆借了这本书,不过不知道该说是作者的文笔太好,还是我理解力低,读起来有点辛苦
。本来要放弃了,想说在网络上找一下有没有人说说书的重点看看就好,至少走过有留下
点痕迹,才发现书居然还有拍成电影,而且看完之后还挺不赖的。
《牛津谋杀案》讲的是一位美国学生马丁远赴到英国牛津大学攻读学位(硕士?博士?忘了
,不重要),结果遇到了一个杀人使用数学序列预告的凶手,同为第一桩命案的共同见证
者还有数学权威赛尔登,由于两人在数学上专才以及同为命案关系人的缘故,一同参与追
捕凶手的过程。
老实说,当初我对本片并不保持太高的期待,就如东野圭吾在《超.杀人事件:推理作家
的苦恼》里的某一篇“超理科杀人事件”讽刺的一样,本以为作者就只是想卖弄自己的知
识,设定推理只是因为这是比较高门槛的文学,借此去吹捧自己的过人之处,然而不是这
样,本片固然在很多数学理论上的着墨是挺艰深,甚至抽象到有点难以理解(我工科出身
,觉得数学比较像哲学,光要证明1+1=2这件事情就已经让我很难想像了),但其实这部片
子在解谜的背后,又巧妙地将动机回归到人性,是我觉得本片最值得一看的地方。
由于是部推理剧,讲太多容易影响观影兴致,剧情就恕我不能讲太多,但体恤各位可能也
不是那么有心思会想去找来看,而我又觉得本片的剧情真的是值得一讲,就放在最后吧。
说到推理剧,我想各位最关心的就是核心诡计吧,虽然我刚讲了就事后论,在布局上有诸
多巧妙,但本片其实并没有太华丽的杀人诡计,没有密室杀人、没有不在场证明,甚至可
以说凶手也不会太意外,电影里头唯一的谜底就是一个数学序列,就电影的设定会认为,
若是可以破解这个数学序列,让凶手心服口服,就可以停止他继续杀人。
既然有序列就表示有连续杀人事件发生,但各位看到警方的处理方法有没有觉得哪里怪怪
的,对,为什么警方会觉得只要让凶手服输就可以停止杀人,说到这个就要讲到作者啦。
作者吉耶摩.马汀涅兹是一个小说家兼数学博士,从他的经历想必在学术上颇有造诣,从
他的作品中可以感受到牛津大学这个地方的人,真的是满满的学术风气旺盛,他们对于学
位的心态不是像我们只是在混学凭好找工作,而是真的对学术知识有兴趣,书店更是常常
人满为患,别说这个,就连马丁寄宿家庭的老人,玩的余兴节目居然还是猜字谜游戏。
所以说作者营造的,就是要讲牛津这个地方,连杀人魔都非等闲之辈,他可能是隐身在巷
弄的绝世高手,只是因为自己的学术论述不受到重视,故愤而决定出来干票大的,好让所
有人知道他的本事。很多反社会智慧犯的情节也都大致如此,但真的是这样吗?一样,有
兴趣想知道的话,我放最后说。
以上这对于我这平民老百姓真的是挺有代沟的,不过,我觉得这部电影散发出来的氛围,
是蛮适合给一些正在求学的中小学生看得,让他们看看外面的世界,人家对于求知欲的渴
望与坚持,而且电影里头讲到很多数学理论,借由人物之间的辩驳,都是蛮好的提高学习
动机的方式。
如果你跟我一样这样想,想把这部片子带回家三代同堂一起看,很可惜,这部片子似乎不
是那么适合阖家大小,那就是这部片子有床戏,疑西洋片有床戏不是常有的事,何必大惊
小怪?问题是我不知道为什么,就算是原作有这安排,那意思意思磨蹭一下就好了,不是
,拍得像A片一样,如果是演员情投意合想OOXX就请他们自己找时间地点去QK一下就好了
,演得这么认真,害我本来想介绍给家里有小朋友的好友同事们看都没办法了。
不过,话说回来,若没有打算给小朋友看这么高情操的话,或许反而会觉得导演很有诚意
吧,毕竟第一次没露点会觉得,我裤子都脱了你给我看这样?第二幕就又露又磨的,结果
会觉得,我裤子好像太早穿上了。(以上纯属情境效果,我可没痴到会一边看电影一边脱
裤子啊。)
整体我觉得是蛮值得一看,很纯粹的推理剧,其中又有很多人性冲突的点,最巧妙的是,
作者利用人物与情节精湛诠释了“蝴蝶效应”。如果有兴趣但无法找电影来看的朋友,不
妨就看看我的剧情重点提要就可以了。
=====================我是雷线===================
因为篇幅有限(其实是我的耐性有限),我直接讲本片重点,这部片子的诡计巧妙地点不在
于他的数学序列解谜,而是在于凶手为什么要在杀人的同时置入数学序列。在第一桩杀人
案件中,马丁的房东,老女人被袭击致死的事件,马丁由于住在那里的关系,而数学权威
赛尔登则是声称他收到了凶手的讯息,才来到了这个地方,两人同时成为第一目击者。
作为一个推理迷,在第一桩杀人案件中,我们会首先怀疑,杀人凶手是否可能是她的女儿
贝丝,这不只是我讲的连电影中的警方都如此猜测,因为老女人死后,所有的遗产都会落
到她手中,这是一个很合理的臆测,问题是如果她是凶手,为什么又要将纸条塞给赛尔登
,要他解开数学序列对他挑战。
但这时又有疑点了,就纸条方面的说法完全是赛尔登的说词,警方想向他要物证他却有点
像是故意要弄丢似的,说怎么样也找不回来,就在观众对第一起的杀人事件充满狐疑时,
第二桩案件发生了,如马丁与赛尔登的推理,当序列出现时就是有人再死的时候,而这次
死的是一个在安宁病房的病人,死因是心脏麻痺,死者的手臂上有针孔的痕迹。
就目前为止,警方唯一能做的事情就是归纳被害者的共通性,就都是病入膏肓、半脚踏进
棺材的人,至于序列与被害者似乎没有什么太大个关联,应该说就如警方所想,只要在下
一个杀人事件出现前先破解序列出现的符号,就能让凶手停止杀人,不过只有两个符号怎
么够,直到了第三件发生,在一场音乐会上,众目睽睽之下又一个因为长期有肺部疾病的
乐手窒息死亡,事后在他身旁发现了一本手册,上面居然夹了凶手的第三个序列的符号。
因此,有了三个符号的提示,赛尔登表示他已经知道序列的第四个符号,他打算在向警方
公布之前先去听一下威尔登教授的费玛最后定理的证明发表,但我们的主角却选择了跟罗
娜大干一场,这幕着实讽刺,学者与学生的差别。不对,我是说马丁是在干砲中找到破案
的想法,他后来跟罗娜到书店去证实他的想法,果然,就在一本书上找到序列的答案,并
且找到了真凶,就是那个在医院遇到的男人,一个父亲。
镜头转到那个父亲,他开着巴士载着一群有智能障碍的小朋友,他认为只要把这些人杀死
,自己女儿排到器官捐赠的排序就会往前,而这一连串的事件只是他为了这件壮举的障眼
法,警方很生气,觉得我们到底在白忙什么,解什么序列,那不过就是只是凶手从书上找
来的东西,让你们警方疲于奔命好让他安心上路。
所有人被摆了一道,警方颜面无光,赛尔登自以为聪明,马丁也对学术感到无心,决定跟
罗娜到南美私奔,然而就在上机的前一刻,他找到了赛尔登之前写给他的纸条,是第三起
案件发生前,关于序列的答案,但上面却是空白的,这意味着当时赛尔登并不知道答案,
于是马丁发了疯似地把案发照片当场丢了出来,本片的最大反转来了。
罗娜:你们两个果然有一腿!!
当然不是这个意思,但对罗娜来说相去不远,罗娜伤透了心转身离去独自登机,嘴巴念念
有词“你就留在这边好好干你老师吧”,马丁到博物馆见到了赛尔登,开始最后的推理。
首先,从赛尔登给他空白的纸条,与案发现场的照片,马丁聪明地想到,其实序列根本就
是赛尔登临时想出来的。此话一出有点难以完全理解,先来还原现场,当时收到纸条的赛
尔登,来到马丁的寄宿家庭,同时他遇到了马丁,两人一同进入后发现老女人的尸体,接
著报案。
这是现实的版本,但理想的版本是,只有收到纸条的赛尔登来到老女人的陈尸处,接着开
始清理现场,湮灭证据,伪装成自然死亡,为什么要这样,因为就如最初怀疑的凶手就是
贝丝,她杀了妈妈之后,手足无措的她传了纸条请赛尔登帮忙,他们两家是有点渊源,反
正他就是有要帮她的理由,但是不安定因素出现了,就是马丁,于是他让马丁打了电话报
警,但心里盘算的是,该如何在没有办法湮灭证据的条件下,帮贝丝去除嫌疑。
而这部片最巧妙的点居然就是在这,不是赛尔登想到了数学序列混淆视听,而是在前往侦
讯的同时在想着诡计,他很直觉地从老女人正在玩得字谜游戏想到了圆,圆代表的是无穷
可能(所以你说这部电影的数学难吗?其实不会,还蛮有哲理的),接着想到了在将死之人
的身上动点手脚,比如说第二个死者他其实是自然死亡,但他只是在上面用针头戳一个洞
,伪装成他杀,接着再放个数学序列,便巧妙地将这个人的死推给一个隐藏的凶手。
第三起事件也是很巧妙,赛尔登早就观察出乐手长期患有肺部疾病,也只是利用刚好他死
亡的时候抛下讯息,让警方以为他的死是出自于序列杀人魔。总之,除了第一起事件之外
,第二与第三根本就没有发生真正的杀人事件,而赛尔登的如意算盘就是,将有意的杀人
与无意的自然死亡绑在一起成恶意的连续杀人事件,再借由他发表序列的答案,杀人犯不
再杀人,没有真正的凶手自然找不到凶手,事件也嘎然而止,贝丝杀老母的事情粉饰太平

说到这里,这诡计还真的满屌的啊,就意义上来看颇有东野圭吾《嫌疑犯X的献身》的感
觉,但本片引发人性冲突的点还不仅如此,奈何出现了就是那个开巴士的老爹,他从序列
的最后答案得到灵感,便开着巴士引发一起悽惨的车祸,他的计画原先应该不会死人的,
这是赛尔登始料未及的。
接着马丁用着一种嫌恶的眼神看着赛尔登,觉得你废话连篇也没用,虽然你没透过自己的
双手,但你终究是间接害死那一群儿童幕后黑手,你难辞其咎,赛尔登觉得没错,这就是
“蝴蝶效应”,但他也跟马丁说了,你以为你就没有责任吗?马丁说,他妈的干我屁事,
赛尔登说,是你自己跟贝丝说,“你应该试试”,就是这句话,让长期因为要照顾老母亲
的贝丝,因为她没办法好好交男朋友,没办法好好参加乐团练习与演出,失去自由,贝丝
被马丁的话影响,便杀了自己的母亲,这是动机,这就是他这句话的理解,也是“蝴蝶效
应”的一种诠释。
看到这里,我觉得部原著好屌,比我当初设想的强太多了。以上是我对电影的理解,不一
定完全正确,有兴趣的可以去找来看,接下来我想针对电影中一些有趣的数学题目分享一
下,同样有兴趣的可以自己去想答案,欢迎想对答案的人来函问我是否正确。
即刻短评(满分5)
剧情: 4 >>连续杀人犯embed数学序列,剧情布局前后呼应都很巧妙
结局: 4 >>我觉得蛮意外的啊
气氛: 4 >>一种充满学术气息的悬疑
血腥: 2 >>没有,但中间疯狂数学家的行径蛮胎割的
推荐: 4 >>没什么问题,很适合推荐给喜欢动脑的观众
作者: k924048 (queena95)   2017-05-02 02:21:00
感觉不错,之后找来看看
作者: Birdy (是是是)   2017-05-02 10:37:00
这个.....看你的叙述我好怕被雷,只好关掉找电影来看XDDD
作者: gini1207 (gini)   2017-05-02 13:38:00
认真文推!今晚找来看看~希望看到你的更多推荐!
作者: fairysan   2017-05-03 15:06:00
我是先看到电影然后才发现图书馆有原著,还不错看!
作者: s895968 (石膏)   2017-05-04 01:34:00
电影真的不错 感谢推荐!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