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志版:http://makiyiju178.pixnet.net/blog/post/121605032
艾玛华森近来在面对沸沸扬扬的袒胸议题,做出了“女权主义的目的在于给女性更多选择
的自由”的回应,其实在父权体系这个文化系统之下,不自由的又仅仅是女性?举凡与性
别二元建构有所冲突的,都会受到社会有形或是无形的批判,甚至连男性自身,也被性别
的框架给限制住了。而这也是我喜欢《我的型男老板》的原因,单看剧情简述时以为这是
一部谈女性职场压迫的电影,而后随着剧情的推进,情节轻巧地带出所有人都可能在父权
结构下受苦这件事,就如本片在中国的译名-《人艰不拆》,人生已经如此地艰难,有些
事就不要拆穿。
但不拆穿真的是好的吗?社会学家亚伦强森(不是帅帅快银亚伦强森)提及,男人之所以
身为性别压迫系统中的主导性别却也在受苦,原因在于其拥抱父权体制,这个位置让他们
有好处,但也必须付出代价。片中员工隐藏自己的性向、喜好、有孕之身、甚至是发量,
只为了迎合蠢笨的胖子老板,其中戏份最多的,就是那个为了隐藏自己是同性恋,强迫自
己每天性骚扰女主角莎琳娜的沃波尼,在此,胖子老板俨然就是父权的化身,服膺于他可
确保职场的优势位置,而与其悖逆的就藏在台面下私密化,保持“正常”,以策安全。
职场上的隐藏自我还可以说是为了生存,那家庭呢?平时颇为做自己的法兰奇,在儿子来
访时,想出的是佯装有伴侣、有一个正常的家庭,好以给他安全感。面对这样的爸爸,儿
子也清楚他戴上的假面具,但又不想要给予他正面肯定,却又无法直接拆穿,于是只有说
些“还可以”、“没怎样”的中性词汇,看似冷漠,却蕴含着小孩的细腻心思(话说那场
两人慌张得要死藏画的戏,儿子表情木然两眼直视前方硬是没看到的样子真是笑死我)。
电影开场即以不到五分钟的长度介绍了莎琳娜的求学过程,年纪越增长,生长的小镇人口
就越少,说明了此地的人口外流/生育率低落的问题,而这点在后头也与性别议题悄悄地
连接起来。男女之间的经济关系本是互相依赖,但资本主义所带来的工业化将女性的社会
经济价值给抹煞了,上位的优势者享受着好处,下位的人劳动却未得到应有的报酬,也就
是剥削。于是我们可以看到,老板的秘书为了工作似乎没有结婚,但却还是在公领域“兼
”做类家务的杂事,身处父权违建中的她不知如何解套,只能将这样的角色当作宿命论,
还骗自己这样做是因为开心,忽视自己其实也有选择走到台前的权力和能力。
金融海啸过后,资本主义重新受到检视,打破玻璃天花板被视为一帖经济良药,至少今日
已不只一次看到“公司领导阶层的性别多元化与获利能力”相关的研究报告,虽然性别平
权是否真能解困经济难题还需要时间证明,但金融体系确实需要典范转移,当他国已开始
反思与正视性别与经济的结构性问题,也无怪乎在欧盟国家中两性平等指数敬陪末座的义
大利,会落入经济率退与人口外流间的恶性循环了。而莎琳娜虽然精通多国语言,学历惊
人,专业也是一把罩,回意大利后却只能做个打工仔,若非她对归乡有强烈的执著,在自
由经济体制下于海外势必会有更好的发展,这不又活生生是个外流的人才了。
另外,贯穿全片的专案项目“Chilometro verde”在片尾面临公共区域改建为商场的危机
,这终于踩到莎琳娜的最后防线,捅破那层窗户纸,让老板知道自己有多荒唐,鬼遮眼似
地看不出他才是专案设计人,透过“Chilometro verde”,也暗示所有的问题其实还是应
该回到人性本位去思考,而非金钱挂帅,若一味贪利,那不过就是在重蹈覆辙。
在女性主义已走至第三波的今天,若还是以早期基进女性主义或是自由女性主义的思维去
谈论,实在是一件很可惜的事,很开心看到这部电影不从单一角度去讨论性别议题,能更
大面向地看到他者处境,而且重点是,片子真的很轻松好笑!男主角光出场就笑翻我,又
很帅,还很能耍白痴,也许是在台湾引进得晚(2014年的电影在台湾于2016年发行),因
此片商宣传规模不大,但着实是部深度与笑点兼具的好电影,带给我很开心的100多分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