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雷] 《我和我的小鬼们》:第二个父母(雷)

楼主: yang122 (æ¼¾ ,,)   2017-03-02 22:35:36
这是2009的电影了,
但因为本人写心得时会“大量提到电影内的情节”,
所以还是注明上去><
若没看过想看的人,可以不用理会这篇心得~
其实是一部整体来说满平淡的电影,
不过如果是对教育有些想法的人,
或许很适合看看这一部!
对了,内文长得很像学期心得,
事实上真的是这样没错XDDDDD
放上来给大家分享~~~
网志好读版:http://allen122122.pixnet.net/blog/post/340135020
/
  此片呈现中、西方校园中迥然不同的教育情境。在台湾,中学的学生多是不敢发言,
正值狂飙风暴期,内心当然叛逆且蠢蠢欲动,却却不敢勇于说出自己的意见,于是青少年
常常会产生压抑又扭曲的心理。然而,在电影中,初中的“小鬼们”上课时激辩对峙、争
相举手发言,并屡屡挑战师长底线,勇于怀疑教学内容,甚至还大方怀疑剧中主角佛杭苏
瓦的性倾向。还好,老师也不是省油的灯,总能机智的在教育现场用言语机锋、诙谐幽默
与学生应对,并能在一团混乱、不受控的教室里,保有自己的步调,循序渐进的引导、鼓
励学生发言,启动老师与学生间平等多元的对话空间,颠覆东方传统“老师教、学生听”
的单向权威式教导。
  “乖、不乖、一点都不乖、这个学生要多注意……”在影片的一开始,新进的菜鸟教
师佛杭苏瓦在自我介绍完毕之后,便有资深的老师向前,指著学生名单,向佛杭苏瓦一个
一个点出学生的名字:他们是什么族群、在学校的学业成绩、父母婚姻状况、家庭经济、
与他们“乖不乖”。原来,许多老师在与学生碰面前,已经为学生贴好一张一张的“标签
”,当老师走进教室,教师不免对学生已经有些先入为主的眼光,甚至可能还会有“他们
应该就是这个样子了”的刻板印象,暗暗为每个学生加上不同的“标准”。在台湾,老师
也会先接触到学生的个人资料与家庭状况,确实,这是辅导的基本概念,“了解学生状况
”对教师而言,也是很重要且必要的一环。然而,该如何在“了解学生状况”与避免为学
生“贴标签”间取得平衡,是我看完本片一直在思考的问题。老师了解或探询学生的隐私
,对他们真的是好的吗?当我们对学生有了既定的印象后,我们又该如何防止对学生有刻
板的标准(例如:这个学生国文不错,每次考试至少要有90分;这个学生是隔代教养又家
境清寒,因此对他不要有过多的要求;这个班成绩普遍不佳,教学时应尽量教授基本概念
就好,升学时也尽量鼓励他们往技职路前进……),才不会限制每位学生的发展?表面上
看起来的“因材施教”,会不会反而忽视了学生的潜能?
  课堂里的对话无疑是本片的主轴,在这间巴黎的中学,课堂就像是辩论大杂烩的现场
,学生的疑问、对老师教学方法的质疑、违抗老师的指令的声音此起彼落。一整堂课下来
,能上到多少进度已无从知晓,比起教学本身,佛杭苏瓦更艰难的任务,是要不停的面对
这些学生的提问,并提供一个他们满意的答案。我们可以看到,最终的结果是佛杭苏瓦应
接不暇,太想要顾到每位学生的想法,却什么也顾不到,当老师的回答无法达到学生的需
求,否定老师的声浪就越来越大,甚至不惜做出公然人身攻击,如:“他们说马罕老师爱
男生。”在此,言语管教已剩薄弱的制约力(甚至可说是荡然无存),对自主意识渐强的
青少年来说,他们也想成为大人,“少数服从多数”,为何多数的他们,必须听从少数(
即老师)的指令与学校莫名其妙的规则?而另一方面,老师们看到学生的不服从,除佛杭
苏瓦外,竟只是觉得他们“无药可救”,冷眼旁观,也不寻求其他积极做法,身为一位师
培生,看到这一幕,我只希望我以后不要成为那样的老师。人人的成长历程,都曾经经历
青少年内心的矛盾,当老师面对青少年的异样与叛逆,除了检讨他们的行为以外,更重要
的应是思考自己对他们做了什么,以及是否还有需要改进的空间。
  而片中对于学生们心理的描绘,是让我最震惊且认为本片最成功的地方。在“自画像
”作业时,小鬼们依然不改“唱反调”的本色,认为“有些事写出来很丢脸”、“只有上
学、吃饭和睡觉”、“我写的不会和《安妮日记》一样多采多姿”,其中,最一针见血的
莫过于这一句:“你不是真正想了解我们。”在教育制度中,新任老师总会有一种一厢情
愿的、理想化的教育热情,认为除了教育之外,我们还必须辅导他们的生活,并且肩负起
督导他们各种行为的责任,就像是他们“第二个父母”一般。我们会认为“每个学生都是
我的孩子、我爱每个学生”,但每位老师需要教导的学生远比我们想像的多,常常有心有
余力不足的情形呈现,甚至随着年资渐长,教师的热情也被慢慢磨尽。于是,像是“自画
像”这种老师想要进一步了解学生的作业,也难怪在学生眼里,也只是老师为了交代、做
做样子而不得不生的无聊作业。然而,若老师能够一直保持对学生的热情,和佛杭苏瓦一
样,用心看完每一份作业,并公开鼓励做得好的同学,我相信对学生来说一定是最有效的
增强,或许一份作业就能改变他们。
  此外,本剧的戏剧高潮,露易莎和艾丝坦两位班级,将期末讨论学生分数与评语的校
务会议结果,引起学生不满,其中更有一句评语,使班上的黑人学生苏勒曼认为老师羞辱
了他。而佛杭苏瓦因恼羞成怒,将砲火转向两名班代,“轻贱”两字脱口而出,女班代们
认为法语老师骂她们“贱”,既失了老师尊严也不可原谅,而苏勒曼也因为情绪失控发飙
,而被扭送到校长室,引起轩然大波。此件事件凸显出教师的无奈与教育的现实面,每位
学生都有自己的“地雷”,无论是家庭问题、种族问题、学业问题或是老师的言语皆然,
学生有许多问题,是即使老师们知道,但学校也无力处理的,老师并没有能力解决学生的
所有问题,我们更因该清楚自己所扮演之教育功能的“界线”,若承诺学生承担我们所无
法负荷的责任,对教师、对学生而言都是一种二度伤害。最后,学期结束,苏勒曼是否能
够继续留在学校?佛杭苏瓦是否会因此事引发的学生抗议而离开教育界?导演并没有给我
们答案,反之以老师、同学一起踢球比赛作为此电影的结束,虽然许多同学觉得故事结束
的太突然,但我个人认为,这正是老师与青少年学生间既冲突疏离,而有时又亲近如朋友
般的尴尬关系写照。无论结果如何,下学期依然会再来,就算事情圆满解决,教师与学生
的矛盾依旧会持续下去。
作者: kevinfort (kevinfort)   2017-03-02 22:50:00
这部真的好看
楼主: yang122 (æ¼¾ ,,)   2017-03-02 22:53:00
很佩服型男佛杭苏瓦的临场演技!这部也很多素人演员
作者: sleepyrat (sleepyrat)   2017-03-03 10:08:00
教室上课的戏都是男主角跟小屁孩们临场发挥激荡出来的
楼主: yang122 (æ¼¾ ,,)   2017-03-03 10:38:00
应该还是有大方向 只是临场真的很自然!学生演员们很棒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