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雷] 第一夫人的祕密 Jackie,贾姬的文化战争

楼主: mysmalllamb (小羊)   2017-02-27 17:12:22
感谢 Catchplay邀请,我看了生平第一场特映会。可惜是我向来不那么感兴趣的传记电影题材、是我有时喜欢有时不爱的娜塔莉波曼、更是我向来觉得神话化到有点皱眉的甘迺迪与贾姬故事... 不过把成见放下后细细看,真是精采刺激!贾姬不是个令人可怜的小寡妇,而是超霸气的公关女王,值得尊称一声“贾霸” XD

这片与其说在“神话化”甘迺迪与贾姬,不如说让我们见识贾姬如何精准操盘、一手开启半世纪的“神话”产业,万民爱戴至今历久不衰。甘迺迪总统任内的政绩功过没多少人花心思细数,广大群众仍奉这童子军近亲政治王朝为“美国最伟大的总统之一”,这个无奈事实可参考遇刺案五十周年时的华盛顿邮报专文 2013/11/22 《美国人认为甘迺迪是最伟大的总统之一,但他不是》:
https://goo.gl/XvU4Ah
这片光看宣传表面、包括台译片名“秘密”这字眼的使用,一开始令我觉得是部要继续给甘乃迪家族造神的“风华绝代”第一夫人片,准备带我们探索她忍辱负重含辛茹苦母仪天下的幽微内心... 当然这些都不是没有,只是在叙事的穿插上看来,恐怕并不纯是贾姬“回忆”内心、而更像是贾姬向记者“回述”一个被美化过的故事与形象。
然后我才发现:这是一部贾姬的战争片!战争好久以前就开打了,征服小记者只是最后一战而已。第一夫人要打什么仗?我们今人当然知道是文化仗,是就算丈夫政绩不佳时也要出去访视偏乡小学、探望鳏寡孤独、奖励文化事业、陪台湾之光出国比赛... 靠这种文化形象扭转声势的。这种传统不敢说来自贾姬,但她恐怕是这传统在现代文艺复兴的推手,而且要做就做最大的。

文化战争,关于建筑、都市、服装、艺术、仪典、神话,本片的文化战争总共六日:
(0) 1961/11/13 卡萨斯三重奏 ,艺术战
(1) 1962/02/14 白宫导览 ,建筑战
(2) 1963/11/22 甘迺迪遇刺 ,服装战
(3) 1963/11/23 阿灵顿公墓选址 ,都市战
(4) 1963/11/24 游行至国会山庄 ,仪典战
(5) 1963/11/25 游行至阿灵顿公墓,仪典战
(6) 1963/12/06 LIFE 访谈出刊 ,神话战
主线战场:访谈
本片从访谈开始,起手式就是娜塔莉的女王霸气与机械化“贾姬音”演技,是我最不喜欢的锋芒毕露娜塔莉,不过看接下去的演技变化就知道,这场是如临大敌,要接战大记者的。
本片虽没提记者名字,但他应该就是 LIFE 《生活》杂志的白修德 Theodore H. White。他来这里是首先是带着哀悼怜悯的表情、从上而下看这年轻女子、然后慢慢吐露他对甘迺迪与贾姬王朝的观点,甚至在言谈中处处拿这些观点出来挑战贾姬,就等贾姬脸色一沉冷静回击,然后让大记者咕哝一生打个圆场败下阵来。
记者提“白宫导览与其他时尚杂志访谈”,贾姬纠正“白宫导览是为了人民做的”;
记者质疑“人们说整修浪费了多少钱”,贾姬纠正“每一分钱都是我私人筹来”;
记者质疑这些家具物件身外之物,贾姬教育“文物比人还长久,再现历史、认同与美”;
记者提“皇室”,贾姬转为“人们需要传统,传统需要时间”,记者软化提“Day 1”;
记者提“我只想知道真实”,贾姬纠正“人们以为的和我的真相总差很多”,记者再次软化修正“那我就当写个看来可信的故事吧”,贾姬在此初次露出笑容并软化、甚至有一点点媚眼地放松下来单刀直入,敞开心胸谈媒体最爱的“moment by moment account,枪声子弹头骨碎片”话题。此时,本来带着怀疑与一点敌意的记者,恐怕已经单膝拜倒石榴裙下了。
本片虽以娜塔莉的“大头特写”为特色之一,但仔细看就发现大头特写多半用在访谈线,除了让我们观众代入记者眼光好好吃贾姬一顿派头、自己虚心检讨之外,同时也像记者一样,慢慢把她美化过的“回述故事”当成是“内心真实”而感动。喔当然啦,贾姬也有跟小记者特别点明“人们以为的真相和我的真实总差很多”。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GR2n_NX8Gc4
第一战:白宫导览,建筑战 (1962/02/14 播出)
在谈甘迺迪前,先把话题导到白宫导览,给大记者建立文化政治的观念。这段导览在 1962 年二月早已播映过,在访谈中较无让贾姬美化的空间,本片处理所有黑白片段也都是仿照真实的导览影片;贾姬唯一能美化的,是透过本片彩色处理的部份,述说自己如何和 Nancy一起练习用字遣词、自己多么战战兢兢、多么担心人们觉得这样的整修浪费钱、然后 Nancy如何鼓励“所以一定要分享给全民看看”还一直亲切提词。美化过的贾姬,像个赤诚想为人民做点事、而如履薄冰做到最好的小女孩。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7XabXENChE
这段导览虽然记者早就看过,但在访谈中贾姬截选的片段是要诱导记者的。消极的,先透过“如果下一任总统不想要,那他们可以卖掉”来铺陈接下来要谈的自身搬迁处境;积极的,则透过导览最多文物艺术与音乐戏剧的 East Room,透过 CBS剧组之口来教育记者“政府与艺术之间”应该“有种连结”,贾姬自己不明说只说“我只知道白宫一切都要做到最好。”
最后,从 East Room导览回述到了另一段记忆,是整修完成后于 1961/11/13 办的盛大沙龙音乐会,台上是特别看在甘迺迪面子来美演出的大提琴家 Pablo Casals ,台下是如王室一般的女王居中、总统与总统弟弟随侍两侧(史实好像不是这样坐,不过电影与回述要美化嘛),这则要铺陈最后一战“卡美洛”了,记者正慢慢上钩中。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n9WkhhFNTEE&t=796s
白宫导览属于这场访谈的第一个话题,但白宫话题在后来还会间歇插进来。接下来贾姬要在白宫导览中特别着重的一厅,当然是林肯厅,因为我夫君的一切都要比照林肯!贾姬主导的白宫修复,确实为未来白宫作为古蹟与博物馆的文化角色打下基础至今,可参考甘迺迪图书馆的网页简介:
https://goo.gl/OQfTXj
第二战:甘迺迪遇刺,服装战 1963/11/22 Friday
懂得配合贾姬明辨“真相与故事”之别后,记者初次与贾姬建立了信任,开始谈最不堪回首的遇刺现场。回述中的贾姬还在慢慢练西班牙文致词,处处念兹在兹的还是“传统”;接下来“天气好热、像墨西哥和维也纳、太阳照脸好热、我好想戴墨镜”这些都真实刊在 LIFE 杂志里了;然后突然声泪俱下真情流露,脸色一沉“我不会让你报导一个字的”,这段当然不是要书面报导,而是要塑造身段收买记者认同的。
一般人面对这一切,一定是惊慌失措又如天塌下来难以面对,贾姬的回述故事和真实回忆说不定是一样的,不过对记者回述她就特别强调“强忍泪水、强自镇定、尽忠职守”的身段。尽管大家都要保护贾姬、特勤人员更要扩大保全,贾姬还是要走正门下机、开大门走大路、马上计画丧礼仪节、一定要全程陪伴丈夫灵柩... 最重要的,是一定要穿着那件染了血的粉红 Chanel 。
这是宣示一切由我掌握的粉红战袍,因为意外一来处处都有人要作主,特勤要保护、女眷要抱抱、詹森夫人要摸头、詹森已经作主了、来安慰自己的 Bobby更需要被安慰... 任何人的保护都像叫贾姬当个小女孩,乖乖坐着给人保护摸头就好。贾姬绝不,穿着战袍马上定神跳出来,我们王朝的最后一役就在这几天,这场文化战该怎么打?
“你认得 James Garfield?认得 William McKinley?”都摇摇头,“那你认得 Abraham Lincoln?”就如数家珍,贾姬当然了然于胸,只是确认一下而已。自此甘迺迪神话的基本方针已定:要以林肯规格成为美国史上最伟大总统之一。快去国会图书馆调阅林肯丧礼档案吧!
第一天战事结束,终于一人回家脱下染血战甲、擦指甲的血、洗身上的血,换上睡衣床上抽烟,思索下一战。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qnQae6c_u28
第三战:阿灵顿公墓选址,都市战 1963/11/23 Saturday
回顾林肯丧礼档案,由贾姬与甘迺迪的艺术密友 William Walton 简报,丧礼游行微观的是马匹士兵制服乐队等阵仗,巨观的是清楚的华府地标与轴线,是从白宫出发移灵国会山庄、翌日再从国会山庄回到白宫、从白宫步行前往圣马修大教堂。如古代国王一般要走大道正中、连结总统国会主教权力大三角,丧礼就是古典都市战呀!

同样地,葬礼选址也是都市战,如我们都强调的阴宅风水一般。不过婆婆 Rose Kennedy 率先发难“身为甘迺迪,当然跟甘迺迪家族一起葬在 Brooklyn 。”今天的墓葬选址战,要面对的不只外界的特勤或詹森人马,而是家里要看顾的女人小孩等家务事。
首先是不知发生了什么的小孩,妈妈自己都伤心还要先安慰,要激励小女孩成为强壮战士;再来是家族弥撒,一字排开都是甘迺迪家族女眷,自己带两小要坚持墓葬不容易;跟着詹森鸡犬升天的 Jack Valenti 不但百般阻挠游行计画,更催促贾姬赶快打包走人;女眷们不平地窃窃私语,只有贾姬硬是冷静自嘲“如果变卖家具还能供养孩子读书”,切回访谈就是“第一夫人永远准备好打包”,更不忘趁机再度与林肯连结“林肯遗孀也是变卖家具度日”。
顺势谈回白宫导览中的林肯片段,贾姬在记者面前将甘迺迪与林肯连结的企图越来越明显;导览中提到林肯夫人买了好多家具,促狭道“都是最重要的历史宝物,但林肯很生气,觉得老婆花太多钱了 :P ”,则巧妙地将林肯夫人与自身连结,并赋予这些人们嗤之以鼻的奢侈品消费一个神圣意义。
终于,贾姬硬起来告诉 Bobby“我不想忤逆你妈,但 Brooklyn 不是埋葬总统之所”。是日 Walton 已经快速去阿灵顿公墓场堪完毕,回来接贾姬去破土,选到的位置超神圣:山坡上有李将军故居 Arlington House、山坡下过了阿灵顿纪念桥的轴线底端就是林肯纪念堂、林肯纪念堂后轴线转弯直指华盛顿纪念碑与国会山庄。甘迺迪,可是要葬在美国顶级伟人轴线上呀!

(这一战,两场轴线地标中的路线选择与墓葬选址,都是艺术密友 Walton 的精准眼光,很可惜在贾姬赴公墓破土的戏中, Walton 的脸都被雨伞影子遮住拍得很模糊。)
第四战:游行至国会山庄,仪典战 1963/11/24 Sunday
已慢慢上钩、和贾姬互动越来越好的记者,听到“我甚至没个家”开始装熟“但妳有新家了”,贾叹“这儿好冷”,记者续问“那点燃壁炉、找些朋友来?您在白宫开的音乐会舞会酒会都很棒... ”呵呵熟起来了就忍不住拿翘。但贾姬超强,一方面脸色一沉纠正“那不是我的家、这间也不是,第一夫人随时准备打包”而且呛完一定要抽一口烟;另一方面缓和下来,就顺着那民众好奇的艺文派对话题,来谈谈夫君最爱的《凤宫劫美录》吧。
回述线来到周六晚的卧室,放起《凤宫劫美录》回想夫君王朝,房间走过一间又一间、衣服换了一件又一件、威士忌红酒香烟一轮又一轮,每一镜都不同,最后穿什么喝什么都不对。这段很精采,也许在表达“我没有家、找不到位置”的人妻焦虑处境,也要碰触八卦界最爱的“甘迺迪偷吃”话题了。这个家庭话题对文化战争有何帮助?因为起床后的周日清晨,贾姬要带孩子上战场了,要为不忠的丈夫上阵,就得重建军心。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i7lj0y4KRXg
在此,本片独创的虚构角色“神父”终于在湖畔夕阳登场。可考的史实中,并没有这么一位神父在贾姬处理丧礼过程中这样介入,不过近年公布的档案中又显示贾姬与一位神父长年通信谈家庭问题,我们观众就且当作这位神父是贾姬通信神父的化身吧。本片的神父线时间不明,一开始看起来很像是筹备丧礼过程中因 Bobby讲了一句“妳找神父谈谈吧”而去找、还可以在访谈中对记者提及;但最后贾姬居然向神父报告“他照我说的一字不露发刊了”,显然又在访谈之后?我们就当他是超越时间的存在吧,是本片一路戴面具的贾姬唯一显露真心的场合。
贾姬与其说告解,不如说埋怨:“上帝很残酷”、“他也在杀死我丈夫的子弹里”、“躲躲藏藏刺我们一刀”、“什么上帝会从两个孩子身边夺走父亲”、“牺牲自己的儿子也牺牲我的两个孩子”... 然后话锋一转“他很少跟我同房,连遇刺前晚都没有”真是太直白,贾姬在政治与文化领域之外所有的家庭纠葛与八卦,就这样连珠炮打完了。而神父能给的答案都不是老掉牙的“这是上帝的旨意”云云,而都是保留的“我们不了解上帝”、“妳没做什么”、以及最后的“没有答案也没有意义”。也许贾姬在此时已经了解也获得点疗愈了,只是这体悟还没明说。
于是接下来就是一连串贾姬与身边习以为常之人的和解与拥抱。先是昔日闺蜜今日如影子的 Nancy“我一直担心妳会嫉妒我”,Nancy 温暖疗愈“我会跟妳一起,反正我也没处去呵呵”;还有遇刺当天的随扈小弟“我那天没注意到你,现在只想好好谢谢你”;随着随扈小弟的回忆想到了凶手,那个此前自己视为“愚蠢的共产党员”的 Lee Harvey Oswald,一定心里有恨那现在“我也要当面见见他” 。
懂得和解拥抱的贾姬已重建军心,人人都说会照顾孩子保护孩子不让媒体伤害他们,但贾姬冷静坚持“两个孩子跟我一起走。”这历史照片引起许多争议的惊天楼梯,只是坚守妻子孩子必须陪伴亡父的基本人情,这一踏出我就卸下第一夫人职位了,“从今以后妳可以叫我 Jackie ”。

把孩子曝光在媒体前、更曝光在危影幢幢的大众前,记者和任何人一样“您也许有更好办法保护孩子们,一般人都会这么想”,但贾姬指明“我们不是一般人,一般人不用看丈夫在身旁被射杀”。能够和女儿一起亲吻灵柩,“您认为那是个错误吗?”贾姬坚定“当然不会。”
第五战:游行至阿灵顿公墓,仪典战 1963/11/25 Monday
仪典战还有下半段,仿照林肯规格第二天要回白宫,更要步行移灵到圣马修大教堂。不过 Bobby 隐瞒“Oswald 被射杀,可能背后还有大集团”的新闻却被贾姬发现,怒吼失守“你以为掌控一切,其实什么都不懂,害我的两个孩子陷于危险中。”此前已经争到的步行游行,就此悍然取消。
不过回到椭圆办公室,坐在地上抚摸新地毯,要让这场“文化战争”的总指挥、艺术密友 Walton 给予贾姬开示了:“妳要成为典范,示范传说中的国家英雄,就曾真实住在这里,扎扎实实克服了一切危难挑战”。慢慢重建信心的贾姬,先去给儿子过 11/25的三岁生日,是呀即使爸爸死了还是要过生日,即使天塌下来生活还是要继续昂首阔步。
然后贾姬到了那至高无上的“林肯间”、坐在至高无上的“林肯床”,迎接 Bobby进来报告“我跟詹森说过,不游行了”,但气急败坏地焦虑“我们本来能做好多事,民权法案、太空计划、越南战争,都要被詹森收割了”,虽然 Bobby听不进去贾姬还是冷静抚慰。这一段有没有发生,天晓得,但贾姬这样回述给记者听,既连结了林肯、又藉 Bobby之口提醒了甘迺迪王朝尽管争议却应受世人怀念的功德、又让自己独立于这政治欲望与争议之外 "I am just doing my job" ,实在太高明。
跟着员工打包家具、拿着花瓶、收拾娃娃、整理衣服、撕胶带封箱、想拿掉戒指却拿不下来,就像“甘迺迪夫人”的身分与使命拿不下来一般。贾姬喝一口酒若有所思,下定决心站起来,拜访詹森王朝新贵 Jack Valenti 的新办公室“我改变主意了,要步行跟着灵柩游行到底”,就算有多少安全考量机密考量还搬出将近百国元首要压下贾姬,“抱歉是 103国”贾姬毫不退让:“告诉大家我会全程走,就算元首们不跟我也一个人走,告诉戴高乐可以坐在坦克里跟我走 XD ”
这是甘迺迪下葬前最终战,贾姬催促记者写下结语:“人都会死,总统会更替,不过每一个都会仰望甘迺迪,寻找指引与灵感。”若有任何怀疑甘迺迪功绩的,“这是美国总统丧礼耶,应该有更多马、更多士兵、更多哭泣、更多摄影机”,虽然记者心知肚明一字都不准提,但也不得不软化肯定“夫人,那真的是最盛大堂皇的一场丧礼。”
真的,堂皇的丧礼、马匹、灵柩、旗兵、步行队伍、步行元首、车中孩子、夹道民众,接下来就让本片一一重建给我们看。但切到神父片段,贾姬坦白“做这一切未必是为了夫君或他的 legacy ,而是为了我自己。”毕竟“我从不想成名,我只是成为了一个甘迺迪。”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WD3ydWW6c0o
第六战: LIFE 访谈定稿,神话战 (1963/12/06 出刊)
经历一阵七上八下的热水澡,访谈结束,贾姬要来逐字审稿了。记者心悦诚服赞许“甘迺迪夫人,你在过去几天中为这个国家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记,这是个好故事;我们国家的父亲死了,母亲仍一肩扛着,这是个好故事。整个国家从头到尾都看到了,未来世世代代也会看见,他们会看见您的尊严与风范,他们会记得妳”。贾姬的媒体战大成功,本来对甘迺迪王朝与贾姬皇室带着怀疑的大记者,彻底拜倒石榴裙下。
然而贾姬还没罢手,再次回述白宫导览,导览结束总统出来总结“夫人的白宫整修,把我们美国的古今伟人都连在一起了。”切回丧礼后,离开的贾姬眼看詹森夫人留下了美术顾问 Walton 也接手了白宫修复工作,贾姬开启的白宫建筑史连看不对眼的后继者都要代代接手至今。贾姬与孩子们上车、和闺蜜 Nancy拥抱暂别,Nancy 仍不忘提醒贾姬常保笑容,以强壮与潇洒面对所有挑战。
再回到访谈,贾姬铺陈已久的最后一招终于出手,这也是史实的 LIFE 杂志文章中最重要的一段:“Jack 总是引用希腊罗马经典,每天晚上总要放 Camelot 音乐剧:永远不要忘记,曾经在一闪即逝的美好年代里,有个卡美洛。”继续说、影像切到 East Room的舞会,夫妻共舞,Bobby 欣慰地笑看。切回访谈,道别前贾姬听着记者一字字发稿:“永远不要忘记,曾经在一闪即逝的美好年代里,有个卡美洛。”
https://timedotcom.files.wordpress.com/2016/12/jfk-epilogue.jpg
五十年来,政绩不彰又搞出许多烂摊子等收拾、说动人大话比通过法案多很多的甘迺迪王朝,其美好神话般的历史定位就这样一锤定音:这是“亚瑟王、圆桌武士、卡美洛”的理想年代,至今的美国人与全球人几乎都仍深信不疑。不得不敬佩,贾姬的文化战争精准出击、流传千古!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1ED8Xv5d0-g
这场 LIFE 访谈,对后世最重大的影响的确就是“卡美洛”的概念植入,可参考华尔街日报 2013/11/22《贾姬开启了甘迺迪的卡美洛神话》:
http://www.nicklesblacklabel.com/wsj_11-22-13.php
第零战:卡萨斯三重奏,战果报告,走向未来
本片不论是访谈线、导览线、丧礼线,通通都是戴上面具的贾姬,不论是全神备战的访谈还是美化重述的导览与丧礼都一样。战果终于揭晓,贾姬唯一的真实线,恐怕还是要回到神父这里,报告战果“他一字不漏地发刊了。”
回顾 1963/11/25 游行结束,甘迺迪在神父主持下圆满下葬了;回首旧人已去的白宫,仍留下的艺术长工 Walton 钉上名人解说牌纪念甘迺迪夫妇的 2y10m2d。一切努力皆已留下足迹,就如神父说的“我们每天都会日复一日过,你每天都会煮杯咖啡。无论如何上帝会确保,你只要有这些眼前幸福,就够了。”
Richard Burton 演唱的《凤宫劫美录》歌声响起,贾姬看着路旁一个个塑胶模特儿上了台又下了台,本就是更迭的日常。回首昨日的承平时期,贾姬的文化战争早已在日常中奠定基础,那场 Pablo Casals 光降白宫拉大提琴的美好时光,贾姬趋前致意两位男士起立鼓掌,夫妇无忧共舞,音乐剧磅礡结尾,一闪即逝的美好年代呀!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9RQf_QtBJag
我们要世故地醒悟,这一切甘迺迪皇室神话、英雄传说,都是贾姬工于心计的阴谋吗?在这战事结束,向神父报告完后收拾自己走向未来之时,也许大绝招“卡美洛”未必纯是阴谋,而也是心底的美好角落?
第一夫人,文化战将
看完《第一夫人的祕密》,我仍然没对甘迺迪王朝的功绩有任何改观,但对甘迺迪夫人贾姬的文化功力却是深深折服,尽管这功力对我似乎尚无效果,却扎扎实实影响了全世界,并以古代王朝宫廷气派城堡华丽大宴为灵感,为“第一夫人”作为文化大将军的政战角色树立典范,至今全球第一夫人们仍争相仿效历久不衰。
这片虽然在今年奥斯卡一个奖都没拿到,但各种层面处处精采,可以看 Natalie Portman一开始机械造作后来却出神入化的百变演技、可以听 Mica Levi一路诡谲神祕挑动人心的配乐、可以阅读 Noah Oppenheim 仔细考证历史后截选重组以强烈主题贯串事件的剧本、可以欣赏 Pablo Larrain重现历史影像并辅以大头正写与生活侧写的诠释手法、可以漫游 Cité du Cinéma 精心重建的白宫室内一间又一间。
但对我来说最重要的,还是重新认识贾姬那张面具、重新认识建筑都市艺术服装仪典神话等文化价值。以现代世故的眼光来看,这些风花雪月的文化玩意儿是神话时代与封建时代统治阶层震摄群众的“迷幻药”,但放到 2017 的当代我们必须承认它仍历久不衰甚至越演越烈。然而与其世故地排拒它,不如正视其影响力而学习欣赏它,毕竟“人们需要传统”,它扎扎实实地陪伴了美国人民与全球人民度过一个个年代,贾姬很早就看准了。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g9pW3B8Ycc4
作者: dakkk (我是牛我反刍)   2017-02-27 17:36:00
看到打呼
作者: guccix   2017-02-27 17:55:00
Natalie演得很好,可惜输Stone了~
作者: joey0602 (joey)   2017-02-27 19:44:00
看到贾霸笑了www
作者: a16628667 (happy postu)   2017-02-27 20:35:00
我要去看第二遍了哈哈
作者: rc2skywalker (天行者)   2017-02-27 20:54:00
我心中的第一女主角
作者: whitehow (肥宅小羊)   2017-03-01 06:44:00
好用心的分享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