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雷]《沉默》褪下形式和放下自我的信仰真谛

楼主: PatsyGallagh ('cause we believe...)   2017-02-21 23:52:28
身为一个从国小就领洗的天主教徒,我看马丁史柯西斯反复辩证追寻信仰意义的《沉默》
格外感触良多,到底要怎么样才能在如此软弱的人性、苦难或诱惑不断的世界、
骄傲的自我中心以及无法听到实质回应之间,还能够保持信念,维持和神的关系?
于是有人依靠上教堂做弥撒实行礼仪握有圣物,来确认具象化这层意义
你或许可以像洛德里兹神父一样,去质疑那些日本教友或者任何宗教的信徒
是否把圣像圣物看得太重要,而忽略了信仰的精神面,但我自己是觉得
任何可以帮助你建立连结的人事物,其实对和神的关系都是有帮助的
有人像吉次郎那样不断地挣扎在自己的错误和想要向善的循环里面,时而迷途远离了主
却永远会因为“罪”的意识煎熬著自己的良心想要告解想洗心革面
对我来说基督宗教是建立在“原罪”和“堕落的人性”上面的
也就是人生下来就是要不断和自己最初的真善美会逐渐丧失颓靡的事实搏斗
或许有人幸运可以一辈子不需要受诱惑被考验
但是更多的人是每天都在和可大可小的问题和悔恨缠斗
这一点让吉次郎这个角色非常的基督徒
有人,特别是被赋予代理神权的教士神父们(或者任何知识份子型的教徒)
因为必须要背负著比一般教友更沉重的“全知”期盼
扮演上帝般的听告解、递送圣体、解答任何教友的问题
所以反而自尊心和自我意识会更强,也就是像年轻的洛德里兹神父那样
在执行表面上的礼仪之外,心里一直会有自己的声音和质疑
然而史柯西斯好像在透过洛德里兹神父说
没有经历过试炼和思辨的信仰不可能会蜕变成真正的信仰
唯有学会放下自我放下成见,不再受到外在形式的束缚,试着像耶稣那样谦逊和爱人
我们才有可能把信仰内化,和神建立生死不离的关系
在洛德里兹神父踩下耶稣的圣像“宣布弃教”的时刻
正是他不再把自尊自我摆在第一顺位,而愿意降服于主的"旨意"的领悟
而这个过程,必须是人自发性的朝圣旅程,而不能是依赖神的声音亦步亦趋的盲从
因此上帝的“沉默”或许是必要和必然的
祂必须让每一个人用自己的方式出发,经历不断的挫折和质疑
直到你明了信仰的核心从来就无关外界的人怎么看待你,无关你自己怎么看待自己
而是坚信神怎么用你不可能会理解的方式一直看着你陪着你
Cheers!
作者: chien20145 (☺)   2017-02-22 00:07:00
沉默是金
作者: mickeyhp (mickeyhp)   2017-02-22 00:14:00
那为什么最后还是要十字架?
作者: mysmalllamb (小羊)   2017-02-22 01:24:00
我也有楼上的疑问,而我觉得这篇的第七行就有帮我回答到这问题。真正通达者可能完全不需了,主角就算体悟愈深,毕竟这辈子还不是也毋须彻底通达,在有限空间里继续透过有限凭借来追寻,是可以体会的。
作者: ganztoll22 (Ganel)   2017-02-22 10:07:00
推测最后的十字架只是为了不让观众有悬念而已,个人觉得有点多余
作者: ca2005 (愤怒鸟Roger)   2017-02-22 11:04:00
在死后手握十字架,代表信仰由明转暗。地下教徒在死后放在神父手中,信仰已开始传播。跟耶稣一样,一粒麦子死去后才会结出果实。这段原著没有,但导演改编的很好。吉次郎的蜥蜴都出现了,导演应该是不会放入多余的东西。看得出是把小说当成毕生最爱的艺术品。
作者: MAGESATA (马上就会倒)   2017-02-22 13:31:00
感觉是他太太放的
作者: micbrimac (shark)   2017-02-22 21:17:00
最后十字架是为了告诉观众他还是深爱着耶稣蜥蜴是啥?
作者: ca2005 (愤怒鸟Roger)   2017-02-22 21:50:00
其中有个画面吉次郎出现时,一只蜥蜴也出现。在原著小说中代表吉次郎信仰态度犹如蜥蜴的尾巴,断了后又长出来。我不确定最后神父踩下圣像时是否传来鸡的啼叫,小说用此象征新约中彼得三次不认耶稣。
作者: carterwu (carter)   2017-02-22 22:42:00
推 同意你的分析
作者: bluemachine (蓝色机械)   2017-02-23 00:38:00
你的理解不就是片中一直反映出来的危险吗?
作者: salsaH (又改暱称?)   2017-02-23 14:59:00
最后踏绘时确实有鸡鸣而且是破晓天色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