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评]《好莱坞的黑名单》的“绝命毒师困境”

楼主: matthew221 (matthew221)   2017-02-09 23:01:16
首先附上图文全开部落格连结:
http://goo.gl/XmVJvU
换了新的部落格样式,不知道阅读上舒不舒服,如果觉得样式不好,请跟我说~
  昨天看了传记/剧情片《好莱坞的黑名单》(Trumbo)。我原本并不喜欢看这类型的
片,原因有三个:一、因为那注定是我们已经知道结局的剧情片;二、既然结局不需要猜测
那过程就很重要。而传记,无论是在讲谁,往往是时代的传记,在时代的背景下面,有很
多新的资讯需要补充(以这部片为例:到底那时候白宫与国会的氛围是如何,美国共产党
的发展与政治议程是什么,配角们的生涯历程是如何),当然,这类的资讯是无穷尽的,
不过以我自己的感受来说,Trumbo做得实在太不够了,这点我之后会再述,也许它该是部
影集?三、这类片有时候会特别容易受到关注,有人会免费帮你打广告,原因是因为人们
认为透过艺术的镜头、历史的重现,它会带给社会一些启示。不过这类片往往也为了要表
达这些议题,而丧失了艺术性或商业性。
无法不谈的《绝命毒师》
既然有以上原因,干嘛还看?原因就是Walter White啦!一看到饰演Trumbo的主
角Bryan Lee Cranston,无数绝命毒师的精采镜头又重现了,我在想,也许我从这部片也
能找到看绝命毒师的那种感受。
结果……不如让我们先从另一篇文章谈起吧:
“Trumbo", not a faithful biopic but a screenwriter’s wild fantasy
  这部刊在经济学人网站上的影评,是我看到一个比较有力度的影评。所谓有力度的意
思就是,它不会浅谈两句电影,就讲到Dalton Trumbo本人的经历上去。既然是因为改编成电
影才写的评论,就应该更注重在电影身上。它讲了一些我认同的点,例如电影让Dalton
Trumbo的经历感觉没有那么惨,而事实上身处于那个时代,他应该要感受到更多焦虑与恐
惧,而其中我觉得最有趣的点在于,它指出:从这部电影看到的Dalton Trumbo,和其作
者所期待的样子好像不太一样。(But “Trumbo” is too slow and portentous to
deliver as the snappy, satirical con-trick caper it sometimes promises to
become, and yet it is too shiny and artificial to convince as a heavyweight
historical drama.)
  看到这边,我突然才发觉,对啊,他应该是个怎么样的人?时代将他压缩到国会的面
前,压缩到赤身裸体,并且需要把蛋蛋往后挪。那原本呢?他原本想要怎么样爱人、影响
人,或者恨一个人?就像我也想知道Arlen Hird(就是Louis C.K.)、Hedda Hopper(由
Helen Mirren饰演),以及Edward Robinson(那位家里有豪宅跟名画的民主党演员,由
Michael Stuhlbarg饰演)原本过日子的方式。我们不知道为什么Hopper要这样,也许是
为了搞米高梅的老板,可能是为了爬到权力的顶峰,也可能她只是享受掌声。我甚至没有
办法很清晰地分Hird跟Trumbo,很显然地,我指的不是外表。我的意思是,他们虽都是剧
作家,他们面对事情的态度却很不一样,然而看完全片,我却还有无数问题。
  例如,我不知道他们对于加入共产党这件事情,到底有什么看法?他们认同的是什么
东西?Trumbo跟女儿讲说:“美国是个好国家,但好还可以再更好,妳不觉得吗?”好,
我知道他在跟女儿讲话,所以他讲话很浅白,可是这件事情不应该就这样结束,这样子不
是让Trumbo跟女儿沟通,而是把每个看电影的人都当作小孩耍。如果我们不深入了解
Trumbo想要的社会是怎样,我们便无法知道他的理想,那这整件事情看起来就像是“
Trumbo是个笨蛋,不了解共产党在干嘛却被误会。”Trumbo不该是个笨蛋,不是吗?即便
他是,他也应该被讲清楚哪里笨,而不是这样模糊带过。而且坦白讲,除了偶尔对工人做
短讲,我根本看不出来他哪里像是共产党员。
  上面讲得有点难听,但其实我看到Trumbo坐在台下看电影,编剧终于跑出他名字,名
字与些没有溢出的泪水并映在他镜片上时,也是颇为感动。经济学人说这部片的
Trumbo可不太像位殉道者,但他毕竟还是失去了很多,他失去了很多跟家人共处的时间,
还有不少他应得的钱,也失去了大部分朋友。但一切都还是应该要有个重点,对于这部片
的编剧来说,我觉得他想塑造的是一个特别的困境。
  我打算把这个状况称为“绝命毒师困境”。(以下有绝命毒师雷,不过真的现在还有
人没看吗?在忙什么?)
  《绝命毒师》里面,White以为自己是在为了家庭贩毒赚钱,其实他是为了自己。而
在《Trumbo》里面,Trumbo以为自己是在为了家庭泡澡赚钱,或者对抗压迫,但其实他是
为了自己。我认为这就是这部片试图塑造的一个困境。Trumbo是一个得天独厚的天才,不
像Edward Robinson,他有其他人可以假扮,不像Arlen Hird,他的作品充满灵气,John
Wayne跟Hedda Hopper都是一号人物,退休军人与极端保守的共和党人们势力庞大,但他
撑过去了,他以一部又一部的杰作战胜了他们,更战胜了自己的困境。这本该是场史诗般
的战役,就像Trumbo自己笔下的《万夫莫敌》一样,感受到这个氛围的我,不禁有一点感
动。不过也真的只有一点。
  之所以没有那么强烈的感受,就像经济学人讲的,他没有充分反映出那个时代的处境
,更白话讲,就是他过得不够惨,他所遭遇的时代轮廓实在无法带给人惊喜(谁没想到
Trumbo会被泼可乐呢?),他的低潮真的也没有很艰困。所以最终他所能被成功塑造的困
境,还是自己的心魔,但是又不像《绝命毒师》一样扣人心弦,Trumbo处理了自己的家人
与心魔,成功拿回了奥斯卡奖。
  当然不一定每部作品都要是《绝命毒师》般的悲剧。可是在这部作品里面的悲哀,未
免也太少了一点,假如大家都没有痛苦,那还有什么动力去爱、去恨,或者去梦想呢?于
是我想谈谈这部片里面模糊的人们。
  坏人们干嘛恐共?对,我知道,那时候恐共,因为共产党是敌人嘛。可是在那些压迫
者当中,也有许多复杂的动机,他们一起披上了爱国者的外衣,但却基于躲避各自的寒冬
。Hopper如前面所说,可能是为了权力,John Wayne可能是为了洗刷自己从未在站在战场
上的耻辱(这段他被洗脸的片段,可能是Trumbo为数不多的机智时刻--太少这种时刻,
也可算是本片的一个遗憾)。这些都是看完这部片可能的推测,但是这些都不深刻,因为
像这些定位角色的关键资讯,却是以短短几秒的台词交待完毕,这只会让人觉得,编剧真
的等不及要让大家看到Trumbo的受难与反扑了(但戏剧效果却还好)。
  另一方面,我们不知道Arlen Hird这个剧作家对于社会有什么期待,我们也不知道
Edward Robinson干嘛跟共产党员搅和在一起,他们之前因为什么机缘彼此认同?别忘了
,他们随时都可以认错、赎罪,但是他们没有,但是为什么?
  模糊的善良,刻板的邪恶,令人无法惊讶的冲突,总总这些都使得Trumbo在片中四平
八稳的困境更加让人无法忍受。
  我们想看到人们保有(在不反对民主体制的前提下)参与政治的自由,我们想看到编
剧都可以不被贴标签,自由地创作,我们想看到有才华的人公开得到荣耀,所以《Trumbo
》当然可以教会我们很多事情。不过很遗憾地,他并不是一个特别让人感动,或者觉得沉
溺于其中情绪的电影,他对于历史时代,对于人物,甚至对于主角本人的描写都不够深刻
,而这部片可是足足超过两小时。所以《Trumbo》前半段换场景的突兀,也就不特别让人
意外了。套句与里面台词类似的话:“《Trumbo》是部角色扁平,剧情平庸,节奏拖沓的
片子。但在这里面,可有个好故事。”
  不管怎么说,去了解那个时代的许多故事,还是一件很迷人的事情。如果有空的话可
以看看这部影片。透过观看这里面John Wayne的神色,我觉得接收到的东西,似乎还比《
Trumbo》里的他多哩。
作者: batista99 (KerKerMaaaaaaaaaaaaaaa)   2017-02-10 08:46:00
推一下
作者: AStigma (为谁无尽写江天)   2017-02-10 16:25:00
推 有同感
作者: nadekowang (库特わふ)   2017-02-10 19:22:00
这纪录片给我们的感想就是 现今中国对政治议题审查下被抵制而屈服的影业从业人员 都是没风骨的(by某p网友
作者: jffry6663 (jffry6663)   2017-02-11 00:53:00
da~bo~you~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