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版请见 https://www.viewmovie.tw/columns/1097
看完了《分裂》,有一个念头在脑袋里面刮著搔著,却一直没有办法捕捉到。这部电影除
了精准的叙事与恰到好处的悬疑惊悚恐怖外,一直有一点额外的什么留了下来。
过了一天,点开播放清单,草东没有派对的【大风吹】传来,才依稀触到那个心中一直悬
念的是什么。草东这么说:
大风吹着谁 谁就倒楣
每个人都想当鬼
都一样的下贱
让人恐惧的邻人们
在那个有着24张椅子的房间内,只有一盏聚光灯。能够从椅子起身,站在聚光灯下的人,
才拥有身体领域的支配权。这是《分裂》里面对于多重人格的比喻。以这样的设定出发,
导演奈沙马兰构筑了一个非常特别的反派角色凯文。说是一个,其实是24个,这是一部让
男主角詹姆斯麦艾维证明自己就是一个不疯魔不成活的电影。光是眼眉嘴角的流动、讲话
的腔调,身体姿势重心的不同。就算不用透过服装,我们也能清晰辨认那些在电影中出现
的主要角色:
身强力壮的强迫症洁癖眼镜西装男丹尼斯;
亲切贤淑但会突然暴怒的优雅女派翠西亚;
潮流时尚乐天的型男贝瑞;
好奇童真惯于服从的九岁小男孩海维;
唠叨喜欢用历史作为譬喻的学者欧威尔;
服膺特殊信念,认为自己早已是非人卓越存在的野兽;
以及从2014年9月18号,就进入深深沉睡中的凯文。
这些相异的人格,彼此互相竞争、合作、牵绊,无休无止地在同一具躯体中争斗著。《分
裂》干净的剧情结构,让每一个情节桥段,都不过度,可以说这是一部相当平衡的电影:
恐惧惊悚元素点到为止,不会让人觉得过度浮滥;人物设计其实也都不是免洗角色,连注
定是牺牲者的两个女配角也都有各自的性格(擅长鼓舞人的与勇于行动的)。画面与音乐,
也相当节制,并不试图加料添油,渲染情绪。
只是在看完《分裂》之后,除了惊悚不安的撩拨之外,另外又有种深深的悲哀感。凯文这
样一个反派,实在是太难以用过往的惊悚反派角色逻辑来加以归类的。大凡惊悚恐怖片中
的反派,会跟常人有非常大的距离,借此营造一种安心的恐怖感。拿《十三号星期五》中
的杰森来说好了。他的栖息地在水晶湖,总是带着曲棍球面具,手持开山刀,怪力,不死
之身。就现实生活来说,很可能并不存在。我们知道那是恐怖的源头,但是界线也同样清
晰。不可能踰越。杀人魔只会出现在虚构的作品里面,杀人魔给我们恐惧感,但那注定是
假的,不存在现实生活中的。
可是凯文不是。除了野兽之外,每一个凯文具有的人格,实际上都是在现实生活中可能出
现的邻人。唯一的差距就是,这些邻人共用同一个身体。我们看到海维的天真,看到丹尼
斯的洁癖,目睹派翠西亚的优雅。就算是大人童语或是男身女相,但在看到这些角色一一
站在聚光灯,现身在女主角凯西(安雅泰勒乔伊 饰演)面前,也仍然并没有违和感,更多
的是某一种物伤其类的感慨。
如果把每一个角色分离出来,也不过就是许多个拥有怪癖或疾病的人罢了。有些有糖尿病
,有些会突然暴怒,的确也有些是罪犯。可是这些人格的出现,都有一个共同的目的:他
们都是凯文的保护者。除了女主角被绑架的过程,以及女主角幼时的创伤回忆外,导演刻
意加了心理医师的这一条剧情线平行发展,不但平衡了惊悚的情绪,同时也是以一种不带
批判的眼光,让我们再度审视多人一身的凯文。
一样的罪,一样下贱
这样的凯文是邪恶的吗?如果我们试着检视被称为“邪军”的丹尼斯与派翠西亚,会发现
,其实就连这两个人格扭曲的价值观背后,也仍然有着某一种共同的愿望。那个愿望就是
要在阳光下被看见。因为世人都不承认我们,他们说,所以必须要召唤野兽,让他们能够
知道,我们其实比他们还优秀。
这样的思维,大概贯串了这几年来,所有的特殊人种的内心郁结。不论天赋异禀,或是后
天突变,每一个异种人首先是个人,而后才会分离出那些“超越平常”的特异部份。能够
像蜘蛛一样吐丝的;会心灵感应的,我们都能轻易的注视他们那非凡的异常部份。
可是凯文呢?他最特异非常的地方,其实源自于他渴望平常的愿望。如果能像是一个正常
的人,走在阳光下,被他人认同,那该有多好。可是他不行,正是因为他的渴望平凡,造
就了他的不凡。让那些渴望被看见的痛苦,终于演化分裂出那一个体毛旺盛,强力无情,
服膺信念的野兽。
他是距离常人越来越远了。而坐在椅子上的其他角色,却一点办法也没有。现在是野兽当
鬼的时间。而无从选择坐在椅子上的其他人格,也就分享著一样的罪,一样的下贱。
吊诡的是,超越人类的野兽,其实也是综合了多种动物的特征行为属性,而拼贴而成的奇
美拉式存在。野兽不是人,也不是兽。他难以被归类,注定就是要孤独一人。他撕咬吞噬
著没有经历过痛苦的少女的肚腹(可能暗喻子宫),让她们成为神圣的食物,是为了让野兽
再一次出生,而这次的出生,是自己成就自己,让他成为这世界的主人。
他是因为自己的信念实现了自己超越凡人的愿望。但是这样的愿望,却不是带来希望,而
是迈向毁灭的过程。为了证明自己发展出来的野兽,最后也只是证明了他真的无法成为正
常人,没办法接受也没办法被这世界接受的苦痛。
所以我似乎能够理解有些观众在看完电影之后,沈重、压抑,却又没有办法轻忽的缘由。
导演在《分裂》这一部片里面,设计的许多桥段,都一再强调著,怀抱希望是没有用的。
除非经过痛苦,经过撕裂,人才有可能性重生。像是心理医师怀抱着希望想要治愈凯文,
最后仍然被凯文用拥抱的方式勒死;像是一同被绑架的少女,鼓舞著对方,试图想要找出
逃脱的方法,但是再怎么费尽全力,也被开膛咬腹,惨死房间。女主角凯西的挣扎也是同
样。她的狩猎技巧与冷静思考,在异常的存在一点用也没有。最后不是因为她的射击能力
,不是因为她拥有临危不乱的心智,也不在试图笼络孩童海维的机智。
纯粹只是因为她也被狠狠伤害过。
塞满钥匙的无光房间
所以在片末,警方搜索时,画面带到的那一间间房间,不是让人觉得恐惧,而是让人觉得
悲伤。在这一部片中,没有人真正得到了什么。少女们或死或拥有了分裂的可能性;多重
人格体的邪军,也并不是被世人认识的卓越存在呀。
在那一个房间内,塞满了许许多多似乎可能抵达任何地方的钥匙,但实际上,每个人都被
困在自己的牢笼内,就像动物园的多头野兽。拥有了钥匙,掌握了每一种不同的属性人格
,但仍旧没有出路,没有光亮,没有救赎。
希望化为绝望的瞬间,就让他一级一级往下,走进没有光的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