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评] 《分裂》 一个恶魔的诞生

楼主: grafishbanet (鬼废墟贝内特)   2017-02-07 13:35:48
网页版文章:
幕迷影评:http://www.movier.tw/post.php?SID=124159
痞客邦:http://grafishbanet.pixnet.net/blog/post/398540065
《分裂》(Split)
一个恶魔的诞生
By XXY
由奈沙马兰所执导的电影《分裂》,以一位患有人格分裂的凯文为中心发展,透过该角色
绑架三位女性的案件,以及一名心理医生探询凯文心理状态等旁故事元素,创作出的惊悚
故事。电影整体而言,保持了奈沙马兰一贯的悬疑风格,以及他过去擅长恐怖气氛营造的
水准。他以人格分裂病患结合多重人格共用一副身躯,并可改变个性、体质甚至性别、年
龄等特性,巧妙结合了带有神祕色彩的奇幻元素。在《分裂》的剧本撰写上,奈沙马兰将
绝大部分的焦点集中于探讨内心黑暗面的叙事手法十分有趣,在各桥段的串联以及内容深
度的琢磨上,也都有不错且非常细腻的表现。
就个人而言,欣赏《分裂》的重点有三:一为奈沙马兰在悬疑电影的制作上,有着独具一
格的特殊风格;二为詹姆斯麦艾维在人格分裂角色上的诠释,有非常精采且卓越的表现;
三则是在结局颇具巧思的安排,足以看出奈沙马兰想要创作系列电影(或是所谓“奈沙马
兰共同宇宙”)的企图心。对喜爱奈沙马兰作品风格的影迷们而言,无疑是令人惊喜的亮
点。
在《分裂》的故事呈现上,整部电影弥漫着阴沉又让人喘不过气的低气压。除了詹姆斯麦
艾维在诠释人格分裂成23种人格的主角上,有十足惊人的表现。透过不同镜位拍摄的角度
、善用狭小空间以及流畅的运镜技巧,在画面的呈现上成功营造出令人无法喘息的压迫感
。这对一个自称是希区考克大粉丝的奈沙马兰而言,在影像上的琢磨确实下了不少工夫。
另外,故事当中不断穿插女主角被叔叔性侵的回忆片段,配合故事最终透露的囚禁地点,
暗示著凯文以及女主角两人在这起绑票案中不断探索内心的本能兽性,前者以感性面回归
原始本能,后者则以理性面成长成为成熟的个体。正如同奈沙马兰2000年所执导的《惊心
动魄》,描述一位被神秘人物激发成为英雄的大卫,在一连串的内心探索过程之中,逐渐
正面自我特质。而不论在探索的过程,人趋向是好还是坏,《分裂》与《惊心动魄》两部
作品似乎正是正反两面互相呼应的作品,同样探讨探索自我心灵的教材,也是奈沙马兰在
描绘心理恐惧、悬疑惊悚以及神祕超自然力量等元素上独特的地方。
就故事而言,电影中的詹姆斯麦艾维虽然只演出5种凯文的显性人格,并在同一时空中看
见其流畅又自然的人格转换。我们也可以观察到,各种不同人格对于争夺“光”—即主导
权的过程十分有趣。在不少心理学的临床报告指出,部分的人格分裂案例因各人格占有身
体主导权的时间不一,可能将某些特定人格的“时间”发生断层。而当中设定为“海维”
的9岁小男孩人格,提到有任意抢占“光”的能力,但主宰整体的时间却非常少,令他只
停留在9岁的时空当中。这似乎也暗示著凯文不想长大的心理状态,是破碎、是可以随时
显露、随时消失,显示著凯文最脆弱也最任性的一面。另外,主导绑票案过程的“丹尼斯
”人格,对细节的要求以及极为洁癖的个性,似乎也暗示著凯文追求完美的一面。而不论
何种人格的特质,23种人格“邪军”的共识,便是追求第24种人格“野兽”的到来,即为
最终个体成熟维完人的境界,似乎也暗示着我们人类在成长的过程中,从孩童到成人不也
是经过一连串浑沌的探索,不断尝试着受伤、重新坚强并再度承受挫折,并改变自我的历
程吗?
而故事中,奈沙马兰也利用了人格分裂所造成的生理变化,做出了超乎现实的设定。并将
最终呈现的“野兽”形象,宛如魔鬼般的诞生,跳脱至神祕学甚至是奇幻的境界。当然,
《分裂》始终仍是奈沙马兰笔下的一个电影作品,透过解离性人格疾患当中的特殊案例,
衍生组合成一部精采的惊悚故事。电影故事走向在最后阶段偏离现实,最终以超现实的方
式解释一切,或许推翻了前半部辛苦建立起的悬疑气氛,使得如此的剧情转折让人傻眼。
但电影终究是一种艺术型态的创作,正如同我们不会将本片当作是心理医学的真实案例研
究,因此就个人而言,《分裂》的故事设定纵使偏离现实,但始终是一部不错且具有创意
的尝试。
较令个人感到可惜的是,奈沙马兰在对白的设计上仍无法跳脱冗长且缺乏核心价值的混乱
局面。电影的节奏十分紧凑,对白的内容讯息量庞大,让人无法喘息。在尚有足够的消化
时间之下,随即又被紧接而来的大量对白硬塞入脑门。当电影散场后的我,回想起电影剧
情片段,虽仍然可回忆起恐怖又令人印象深刻的惊悚桥段画面,但要我举出几句经典对白
,恐怕也只有最后出现的光头布说了那句玻璃先生而已。
整体而言,综观奈沙马兰近年来仿佛失魂的导演作品,《分裂》似乎让奈沙马兰找回当年
熟悉处理惊悚题材电影的导戏手感。而最终电影巧妙连结《惊心动魄》的设计,似乎也预
告了他在日后创作永续发展的野心。《分裂》在气氛的营造上,以及故事的细腻度上,我
们可以看见其用心。《分裂》算是成功打开了接下来一系列故事的起点作品,也让我们期
待在未来看到詹姆斯麦艾维所饰演的恶魔反派,以及布鲁斯威利所饰演的卢克凯吉(误)
英雄人物,一同在同一个影像空间中上演对手戏。同时也期待在新一代的电影技术下,能
够看见奈沙马兰在未来设计更多具有创意的悬疑场景。
【视觉动物的电影观点】个人评分:
故事剧情:
透过多重人格的生理以及心理特性,结合犯罪、惊悚、恐怖、甚至是奇幻等超现实元素于
一身。低气压的气氛让人喘不过气,在呈现惊悚故事的过程中颇具巧思与创意。
(7.0 / 10)
影像美学:
利用多变化的镜位与运镜,诸如非水平的画面呈现不安气氛、低视角的上仰取景将主角的
视觉份量看起来更加压迫、大特写的脸部取景使紧张气氛更加强烈。在影像上,奈沙马兰
可说是十分用心。
(8.0 / 10)
电影配乐:
曾以《潮浪王子》入围奥斯卡最佳配乐的配乐家—詹姆斯纽顿霍华,在本片中操刀配乐。
当中利用多种管乐器制造诡异的音效,低沉的弦乐制造出悬疑又神秘的气氛,仿佛他在《
独家腥闻》中制造的紧张感,令本片加分不少。
(7.5 / 10)
视觉特效:
在片尾呈现“野兽”诞生的视觉效果,确实让人感到惊艳。而他在追击女主角的过程中,
在独特的摄影设计之下,确实制造出成功的压迫感。
(7.0 / 10)
观众取向:(不计分)
喜爱奈沙马兰的观众、喜爱詹姆斯麦艾维的观众、喜爱恐怖惊悚题材的观众
个人总评:7.4 / 10
电影预告片: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84TouqfIsiI
文章内容使用图片及影像,为电影发行商版权所有,非商业用途
内容版权所有,转载前请先告知作者
【视觉动物的电影观点】 FB粉丝页
https://www.facebook.com/animalofvision/
作者: REGINAWANG (缱绻)   2017-02-07 23:17:00
第24野兽是其他23人格期待毫无弱点无敌不死的完美人格
作者: laechan (挥泪斩马云)   2017-02-08 00:35:00
不是所有人格都期待的,至少邪军这一群是期待的
作者: kun1012109   2017-02-08 17:40:00
并不是全部的人格都希望“野兽”出现或主导凯文 里面也提到过丹尼斯 派翠西亚还有海维原本是被其他人格排挤的 还叫他们邪军 因为他们三人想实现野兽的愿景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