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肃与装模作样、轻盈与轻浮之间有着皮层上的毫厘之差与骨子里的天悬地隔。海边的
曼彻斯特之所以好看,或许关键正在于表演者与创作者将自己藏起来的本事;这种面对
人生至哀的极度谦卑成了推动电影的力量,让美国今年Nate Parker的国家的诞生,以及
这几年事业鸿图大展的Alejandro G. Iñárritu的几部作品,甚至是李安的比利林恩,
相较之下都成了糟糕的反面教材。
而这种谦卑是呈现在电影的哪里呢?导演Kenneth Lonergan给的答案是两个字:常识。这
里的常识并不是来自观众已经习惯了的叙事策略,而是发源于生活最本来的模样,从台词
、剪辑到整个故事都是如此。如果前提只是要写悼文,要为Lee Chandler的这般惨痛遭遇
为文的困难并不是出在选择太少,反倒是因为选项太多,而不得不回应一个问题:为什么
当你有万千种让人心神绞痛的作法,偏生要选这种;但海边的曼彻斯特似乎从根本上就对
书写悼文没有多大的兴趣。Lonergan本身的剧场工作者背景在这里无疑用了最好玩的方式
来帮助他;换作是别人(如同样熟捻剧场的山姆曼德斯),恐怕巴不得仗着自己的经验为矛
来寻找最好的戏剧效果,但Lonergan要面对的问题,却是如何在一切观众预期会有戏剧效
果的地方避开它们。当你理解到这点,你也会发觉为何台湾的字幕翻译差点毁了那场
Lee Chandler和前妻不期而遇的戏;将"there's nothing there"这么简单的话弄成“我
的心已经死了”的翻法,根本就和电影想要追求的轻盈感不一致。在一篇访谈中,提问者
对Lonergan说他看完电影后的第一个想法是"Closure is bullshit.";Lonergan大表认同
,可见一斑。
海边的曼彻斯特追求的轻盈感和尊重"常识"而非戏剧性(dramatic)的逻辑当然不是
希望以嘻闹来戳禁忌的痛脚(即使你没办法否认这部电影在许多地方真的出乎意料的好
笑)。像是,Lonergan虽然很照规矩地让Patrick Chandler在女友家上床一事试了三次才
成功(一个剧作家们总是特别喜爱的数字),但你并不会觉得Patrick不爱他过世的父亲,
亦不会感到电影对死亡一事特别轻浮;有人说这剧本只是极为琐碎无章法的日常流水
帐,但Lonergan的许多安排其实都极有法度,只是因为用了最轻巧不介入的姿态来收
拾人物言行种下的因所造成的果,相较之下需要多用点心神来察觉罢了;Patrick最后用
木棍轻戳坟地泥土的那个画面,对照他之前始终对老爷子尸骨未寒一事放不下,就是一个
例子;Patrick抱怨Lee只想赶快把他给"转手",Lee稍后却在没告知Patrick的情况下开
始在小镇寻找工作,亦是一个例子。
在不使用主观镜头的前提下还原人物的主观经验,这除了要求创作者与表演者对虚构人事
物的同理心,也要求极度的自我克制;或许,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Lonergan和摄影师
Jody Lee Lipes即使面对一个理当肃穆的故事,但电影却绝少(或者根本没有?)有面部特
写来让演员凸显哀戚;空镜头(Scenery shot)被密集使用外,中景(medium shot)拍摄对
话的现象亦很频繁,让以景喻情和自然主义式人物互动的效力发挥到最大的用意自是再明
显不过。Lee Chandler大多数时间就是被扔在一个天寒地冻的世界中,而他虽然能跟这个
世界有所互动,却无法决定世界改变的方向。Lonergan让Lee的过去皆以无法控制的闪回
(flashback)形式出现,而不是刻意打乱故事的时序来表现之,也加深了这种印象。
Lee的哀伤回忆总是来得毫无预兆,观众或许刚开始会感到怪异,但问题是,回忆的降临
真有预兆可言的吗?当然没有。就如同你虽然能解释为什么Lee老想以拳脚发泄郁闷,
或者Patrick看到冷冻鸡肉会恐慌,但却无能阻止类似的事情再度发生一样。
海边的曼彻斯特最后尚能带给我们宽慰的一点地方是,Lonergan至少没有忘记呈现人尚有
尝试的能力;即使快乐不包括在天地万物的设计中,人基于一种十分本能的需要,还是
会继续尝试从家庭、工作、子女,以及从未来的希望中寻找它。快散场前的那场饭桌
戏,Lee老实地承认"I can't beat it",却又在片尾尚有余力与Patrick再度出海钓鱼,
也算贯彻了其既非哀歌,亦非颂赞的本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