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雷] 七月与安生:女性的自卑与超越

楼主: zamkao   2017-01-23 20:49:44
网志好读版:
http://blog.udn.com/linengreen/77332132
《七月与安生》并非一部爱情电影,更像一部追寻自我的日记。
我没有一艘
草扎的船
可以拐骗敌人
没有一艘
折枝的船
可以重返桃花源
刘欣蕙:〈愿望〉
§ 安生:自由不是绽放的烟花
七月与安生,两个女子,展示着人生的两种选择。
无论我们在什么时刻相遇,无论我们有多么天真的过去,成长总会一点一点的把我们的天
真,转化为生命的能量与能力。
在生涯咨询中,我们会用“能量”和“能力”两个角度来评估一个人的发展。
七月和安生的差异,第一个就是能力方面的差异。
七月的家庭健全,给她安稳发展自身能力的机会,当然这也包括天生的智力。七月考上县
城最好的学校,一路向上爬,在社会上找到一个自给自足的位置。读书的能力、工作的能
力、看社会的眼界,甚至包括男女交往等,都能靠着终身学习积累。
安生在电影中前半段呈现出旺盛的能量,她藐视所有的规则,对缺爱的她来说,依赖这些
规则无法弥补爱的缺失。挑战规则反倒能给她的感受带来刺激,这些刺激为她带来心理上
的快感,而这些快感能够让她缺爱的孤寂感,以及没有健全家庭、又缺乏社会竞争力的自
卑感得到补偿。
第二个差异在于两人的能量,或者说能量使用方式的差异。
能量如同手机电池,青春时期就像新电池,充饱以后可以用很长的时间,经常被我们疏忽
,导致电池耗尽。年轻的时候,能量可以迅速补充回来,熬夜读个两天书,睡一觉起来就
好了。但随着电池老化,每次耗尽电力都是对电池本身的损伤,并且充饱电的时间也会拉
长。
最重要地,有时在我们最需要能量的时候,却因为我们平时不注意充电,导致在关键时刻
死机。
譬如老板突然要跟你谈重要工作,但你电量却只剩不到10%,旁边没插座,身上又没充电
宝。
又如电影《单身啪啪啪》(How to Be Single)只想一夜情的酒吧老板,《阿飞正传》(
Alfie)中只想睡妹子,不想负责任的年轻司机。他们跟许多人暧昧,玩着你追我赶的游
戏。结果等到真爱出现,却没有足够的力气去抓住爱情,只能眼睁睁目送爱人离去。
最好的生涯发展状态是能量与能力双方的平衡,能量长保充裕状态,能力持续积极成长。
上述差异的平衡与失衡状态,完全体现出两人一生的命运。
当安生说:“我的命不好。”正如心理学家阿德勒说“不健康的自卑者”,他们将自己的
失败归咎于外在因素,卸载自身的压力,也失去通过自卑,弥补不足的成长契机。
我是该知足的
听风铃在簷下
敲碎自己
就是不忍敲碎一个顿悟的冥思
我是该知足的
持一碗茶
尝苦涩的爱
刘欣蕙:〈吾唯知足〉
§ 七月:强大是我有方向
能力不同,能力可以随着努力积累,并且能力可以转化为我们所需的东西。工作能力可以
拿来挣钱,语言能力可以用来扩大知识圈,鉴赏能力可以增进我们生活的情趣。
能力越高,能量转换的效率越好。
但对于能力积累不深的人,就必须依靠大量能量的消耗,去换取同样的成果。
年轻的安生,可以燃烧自己的青春,用生命的能量去换取她想要的自由。可是她的生命一
直是匮乏的,因为自信建立在能力之上,而非能量之上。
相反地,七月一直在积累自己的能力,尤其在和家明、安生的三角关系中,她很节制的使
用她的能量,所以她有底气,能在反目的时候一掌拍死闺蜜,在要获得自由的时候大胆跟
家明索取。
当七月重复安生的旅程,我们发现安生就是一个穷游的姑娘,靠着消耗自己的能量换取生
活所需。但七月却是带着她工作的存款,生活的见识,并且因为她读书好(理当语文能力
强),所以能够走到比安生更远的地方,远赴天涯海角。
七月与安生,她们的差异不只是家庭,不只是个性,而是她们不同的自由观。
安生的旅程是“逃离”,她用全部的能量在奔跑。
她必须逃离家明,毕竟面对七月,伤害闺蜜会有罪恶感,而面对七月,她无法拿出足够的
勇气与之竞争,在她面前,自己是那么的微不足道。
七月的旅程有“目标”,她有能力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寻找。就像她生命的多数时刻,即
使是伪装,她也极力的去争取自己想要的东西。
我想起电影《偷心》(Closer)中的拉理,即使知道安娜外遇,仍然坚持抓住感情,他就
像七月,即使知道伴侣的心不在身边,也要坚持自己对关系的控制权。这是能力的展现,
无论是安娜,或者安娜的情人丹,他们都没有足够的能力决定自己的生活,所以他们不自
由,只能受拉理摆布。
未曾发现
你的背上,偷偷长了翅膀
刘欣蕙:〈今晚,我放你走〉
§ 家明:文胸的隐喻
电影中以文胸来譬喻真正的自由与虚假的自由,真正的强者与虚假的强者。
毋宁说,自由是种能力,或者说是一种能力的展现。“选择”是自由的必要特征,甚至反
过来说,自由就是“做选择”的能力。
真正自由的人无比强大,强大到足以掌握自己的人生,敢于为自己做选择。
起初,七月与安生求生的能力尚未成熟,这时能量的强弱会显现出一种虚假的强大。当安
生说“自由就是不穿文胸”,当她用打破规范展现自由意志,用偷东西满足需要,仿佛她
比七月自由,也比七月更强。
七月的“不自由”对安生来说是另一种强大,家庭有组织,有规范,但也有温暖。文胸框
架了乳房,但也妆点了乳房。就像安生她四海为家,她没有足够的能力给乳房找个栖身之
所。某个角度来说,爱情就是一件七月与安生在争取的文胸。
安生口中的自由,是她对爱情的向往,与懦弱的表现。她说不想穿,是为了气她不负责任
的母亲。后来她还是穿了,但和气她的母亲一样,都是为了别人。为别人而穿(为家明)
,或为别人而脱(摇滚乐手、摄影师……男人们),文胸对安生是自卑的产物。
七月穿文胸,那是母亲为了她,是爱女儿的表现,那包覆著乳房的是母爱。爱情理,她有
足够的能力去安放她的乳房,她可以不穿文胸,但她不想,并且她还有选择文胸的自由,
像是家明喜欢的款式。
文胸对七月来说,是人生众多选择的其中一种。
整部电影中,女人之间的战争与和平是主轴,男人只是背景。但这个背景是必要的,家明
几次做了选择,但他的选择总是晚了身边的女人一步,他终究只是一件文胸,有存在的必
要,但当女人把它穿在身上,又变得可有可无。
七月与安生都离开了家明,正如女人离开男人,她们依旧生存;正如不穿文胸,乳房依旧
美丽。
一只蚊子,轻轻降落
以牠的触角
服贴于
我的心
吸吮吧
鲜血艳红
那痒,那肿,那痛
毒得多么美丽
刘欣蕙:〈爱情〉
§ 结语:男人要流泪,女人要独立
天生没有四肢的日本励志作家乙武洋匡,年初传出劈腿多女的丑闻。她的妻子在媒体面前
对丈夫毫无指责,且表示早就知情。她隐忍丈夫和其他女子发生关系多年,全因为照顾先
生的生活实在太累,两人之间早无爱情,仅存亲情与责任。
《七月与安生》要打破的,就是这种传统的女性角色,“依附”、“被动”和“温顺”。
当七月对家明下通牒:“给你一个月时间,回来娶我。”
家明回来了,七月哭了。
七月的眼泪,在我看来不是为家明而流。那眼泪是奥运场上夺牌的泪,是为自己流下的泪
,“在与安生的竞争中,长期艰苦奋斗有了代价,我赢了!”。
也是在完成了这个指标性意义后,七月彻底让家明离开她,命令他逃婚。
从此七月实现她人生真正的向往,探索世界。她不需要男人,不像安生从青春期开始,永
远身边一定要有个男人,她的漂泊貌似自由,但不过是从一个男人身边过渡到另一个男人
,她骨子里传统、守旧,无法像七月那般自己一个人走。
在华人心理咨询界,无论男女咨询师,经常鼓励男性表达内心情感。我曾见一位颇为知名
的女咨询师四处鼓吹:“让男人表达内心的脆弱”、“男人也有权力哭泣”的口号。但对
于家中男女定位,仍是男人要买房、男人要做家中经济支柱那一套。
国外心理咨询师谈男性接纳内心的脆弱,好比著名的布芮尼‧布朗(Brene Brown),人
家是站在两性平权的角度谈。她身处的文化,让希拉蕊可以是妻子,更可以是总统候选人
,曾经为一国之君的丈夫甘愿站在她身后辅选。
女人不独立,男人难流泪。男人在外头厮杀,累个半死,回家一来没力气吐口水,二来伴
侣可能就是主要负担的来源,三来家庭内外氛围要求男人硬起来(丈人、丈母娘虎视眈眈
),请问他要如何在家流泪?
家明不是坏人,他是整部片最容易理解的人,他的观念是社会主流那一套,所以他用存款
、房子和婚姻向七月求婚。如果同样的条件面对安生,安生肯定答应。但七月不会答应,
七月要的自由,家明明白不了,也给不了。
安生为七月写下小说,有人说这是她给七月的救赎。实则七月根本不需要这份救赎,她活
出了真正的自由,最后还留下孩子给安生抚养。
安生一辈子都得面对闺蜜和情人的阴影,她的影子被七月牢牢踩住,永远无法解脱。
网志好读版:
http://blog.udn.com/linengreen/77332132
作者: iamx ( )   2017-01-25 15:33:00
文胸?这是哪国话?
作者: Anail (南雅)   2017-01-26 00:55:00
早期一点的中文书多少会有这种称呼 在这里就别分了吧重点在于这是一篇用心的影评就好啦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