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雷] 《海边的曼彻斯特》-那些战胜不了的事

楼主: leila (Lizzy)   2017-01-20 22:16:28
◎《海边的曼彻斯特》(Manchester by the Sea) - 那些战胜不了的事
图文完整版: http://wildflower.pixnet.net/blog/post/31829611
《海边的曼彻斯特》主角有着难以面对的悲伤往事,不过,全片虽包括不少令人
心痛的段落,却也充满来自微小平凡处的幽默,平衡了全片调性。面对至亲的死
亡,其挫折与痛苦不一定是时间能治愈的,但即使无法恢复,也并非代表人生再
也不会有意义、未来毫无希望。
Lee(凯西艾佛列克)在波士顿担任住宅杂工,有天接到医院来电,告知其哥哥
Joe(凯尔钱德勒)送医急救中,待Lee赶到车程约一个半小时的曼彻斯特,Joe
已经去世。Joe留下十六岁的儿子Patrick(Lucas Hedges),Lee在忙着处理丧
事与照顾Patrick的过程中,回忆起与前妻(蜜雪儿威廉丝)组成的家庭发生的
黑暗往事。
《海边的曼彻斯特》使用现在与过去交互穿插剪接的方式,让观众慢慢理解Lee
如何成为现在的样子。在电影一开始,Lee与哥哥Joe及姪子Patrick乘船出游,
那是发生在过去的事,三人都很开心自在,Lee对姪子的关怀与喜爱显而易见,
但镜头采旁观角度,保持一段距离,仿佛不太真实,让快乐情绪感觉遥远。接着
对照现在的Lee,冷眼以对身边的人事物,毫无互动的能力,冷漠与麻木是他的
最佳状态,糟一点的话甚至会打人出气。他居住的地方,狭窄而简单,只有一个
小小窗户,将主角的自我孤立、放逐与囚禁,用场景表现出来。
这样的起头,马上挑起观众的兴趣──Lee到底发生什么事情,让他变成这样?
《海边的曼彻斯特》不急着告诉观众,而是透过精巧规划的剪接顺序,将过去事
件的呈现时机与资讯量,抓得恰到好处。此外,本片善于用气氛与情绪说故事,
例如电影前段在医院的一幕,Lee周围的人都有说不出的紧张情绪,如履薄冰,
比一般通知家属噩耗的情形更加不安与尴尬。
随着观众更了解Lee,类似的情境顿时产生不同的感受。第一次看到Lee在酒吧发
飙打人时,很难不这样想:“天啊,这人真混蛋”,但第二次再看到Lee乱发脾
气与人冲突时,虽知这行为很混蛋,但却很能同情、理解Lee的行为。
铺陈了这些细节,再接到近片尾的一段激动对话,让整部片成为独特、难忘、深
深打进人心的精彩佳作。对话的两个人,他俩的关系已经被某件悲剧完全定义,
难以面对彼此,几乎无法对话。一方想要打破这个僵局,却徒劳无功。整段对话
没有什么能让人引用的电影金句,只是两个普通人的正常、自然、甚至带着点重
复及语无伦次的交谈,却那么真实、痛楚。相信我,当你听到其中一人说著
"There's nothing there."时,你一定也会为他痛到快无法呼吸。
***以下有雷***
好莱坞有些电影,是亲友生前做了某种安排,让一开始很不情愿的主角,终于发
现好友或亲戚比他还要了解自己,替他做了丰富他一生的聪明安排,就此幸福快
乐,例如《命中注定多个你》。《海边的曼彻斯特》没有那种奇蹟式、不切实际
的做作安排──主角没能因为哥哥的安排,神奇地成为一个更好的人,而是努力
之后终于承认,“对不起,我战胜不了”。
前面提到近片尾的激动对话,两人讲话时的情绪波动,以及攻防转变,精彩到让
人目不转睛。这段对话若放在其他片,可能会变成主角获得最终救赎的关键温馨
谈话,但《海边的曼彻斯特》不想这样做,它宁可让一切尽可能接近真实,承认
Lee的可怕回忆是很难克服的,那样的悲剧何来救赎?
对话过程中,Lee筑起的情感高墙,有那么一刻裂了一块,让外人瞥见了那种痛
有多么深沉、无法复原。凯西艾佛列克的演技就是在这样细腻低调之处令人佩服
不已。目前他已拿下非常多的影评人奖,他饰演的Lee从当年拥有婚姻家庭时眼
神中总带着傻气的模样,在历经至痛后成为行尸走肉般的存在,眼神只剩虚无,
以及永远摆脱不掉的丧志。他活着的每天,仿佛都只是想代替其他太过善良、不
忍心责备他的人狠狠惩罚自己。这要到何年何月才会结束?不知道,决定权不在
他手上,就如同冰冻的曼彻斯特冬日土壤无法让逝者下葬,这不是人能决定的。
身为脆弱的、渺小的、无助的人,面对人生至痛,我们都只能尽力度过,一天一
点,踉跄中前行。或许有天,冰会融,过去的一切也能终于安息。
作者: earthrise (yes)   2017-01-20 23:37:00
好片好文 凯西这片表现足以名留青史 以后不演了也没差而这表演没有蜜雪儿是不会成全然立的 几乎完美的小品电影 很多细节都恰适其分全然成立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