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苦海无涯,多喝两杯──摆渡人

楼主: EricCat (橘猫)   2016-12-27 09:17:28
苦海无涯,多喝两杯──摆渡人
  看完《摆渡人》之后,我很喜欢,但打开手机之后,我异常焦虑。
  一进入网络世界,就是铺天盖地的负评,加上脸书好友圈的一致挞伐,让我有种“难
道我品味真的这么差?”的感叹。我喜欢《摆渡人》,还是挺喜欢的那种喜欢,说实话是
,很难找到理由反驳其他恶评:毕竟大家打算进场看部王家卫,没想到看一看发现是场乱
七八糟的大杂烩闹剧,会生气也很正常。
  但是,我特别喜欢这场闹剧,因为这是一场认真的闹剧。认真的闹剧,有种不合时宜
的美感,就像是你拱著朋友喝醉出糗,没想到闹著闹着他就哭了,没有人料想到,当情绪
出现的时候,你还真忘了上一秒发生了什么事。
  《摆渡人》是一杯特别廉价的酒精,没有微醺,只有烂醉之后的俗气笑闹。但回头想
想,大家喝酒的原因好像也差不多,平常故作正经,但真正喝了酒,哪里还去顾形象?
  ※※
  喝酒有什么原因?女酒保何木子给了主角陈末两个理由:要不失恋,要不失业。陈末
听完,顾左右而言他的闲扯,却在对话里头交代了自己的第三个理由:孤单。“孤单”这
个想法前后呼应,剧中每一个需要摆渡的可怜人,都缺个伴。冷女等暖男、胖女找鲜肉,
还有个蓬头垢面的乐团主唱,没了女友,才发现自己早就忘了怎么用音乐跟世界对话。
  从这个角度看,《摆渡人》的故事其实特别简单。所谓摆渡人,就是把可怜的失意人
,从一个人的苦海,渡到有个伴的彼岸,人一个一个地送上岸,而那些还留在海上摆渡过
客的,大多是真正的伤心人。金牌摆渡人陈末,收了女孩小玉当学徒,从她身上看到自己
的影子,后才发觉,最需要摆渡的,恐怕是摆渡人自己。
  这个故事好好讲,没准《摆渡人》也会成为一部挺正经的电影。但是,它却选了一条
莫名奇妙的歪路去走,各式各样的尴尬笑点和金曲串烧,让电影像是一场派对,而不太像
是一个伤心人的故事。故事有优劣,但派对只有气氛,这个晚上好不好玩,一百个人有一
百个答案。
  ※※
  居然是派对,就不讲开头结尾、不讲成长转变,只讲喜怒哀乐、讲一个让人印象深刻
的瞬间。电影里让我印象特别深刻的瞬间有二:其一,是失去记忆的毛毛因为一台游戏机
,重新找回跟管春相处的心动瞬间;其二,是何木子有杯特调,“明天见”,陈末每次喝
完就醉,何木子有次看着睡倒在吧台上的陈末,忍不住用手指轻触他的额头。
  或多年不见、或初次相遇,毛毛和管春、何木子和陈末,或热血、或孤冷,他们都有
种同类人的互相吸引。相知相惜,或许是一段关系最美的型态。电影《师父》里,师娘有
句对白:“这辈子嫁过了,多谢你。”两人平时对话,可以省字交谈,遇到关键事,又能
体谅对方,那是天涯沦落人的互相理解。
  如果抛开金句、笑点、主题曲,一部电影大概也就是在等一两个这种瞬间。
  ※※
  当然,电影里还是有一些我也无法接受的片段。小玉在酒吧高尔夫里面拼酒,百来杯
烈酒,完全无法想像是一个可以靠讲两句“谁要跟她拼酒量,我是跟她拼命”这种漂亮话
就达成的创举;又或者熊黛林旁边那位“坏男友”,对白之无聊、角色之平面,简直令人
发指。这些缺点,都是就算放在闹剧里也应该挑掉的毛病,
  回过头看,不管《摆渡人》的粗糙恶趣味是有心还是无意,都成功借了力,让王家卫
的金句对白走下神坛,在最廉价的俗世酒精中尽情挥发殆尽。
  那些伤心的情绪从电影中宣泄,还保有纯度,但搭配上荒唐笑点,就是高级不起来。
我觉得这样非常好,姑且放下那些惆怅和深意,接受这些可爱的角色,就用俗滥的方法享
受在烂泥巴打滚的幼稚与傻气,也是一种可能性。
  千夜惆怅,不如烂俗一晚;苦海无涯,干脆多喝两杯。
作者: neomozism (好风入室)   2016-12-27 09:27:00
我觉得编剧一开始就是希望笑中带泪,问题是里面的笑话实在不怎么好笑,搞笑能力不足,导致笑中带泪不算成功让观众落泪的部分其实不错,搞笑却变成扣分而非加分其次最大的缺点是很多情节和台词都不合理,为了剧情硬来,多少会让人瞬间出戏
作者: zzauber (zauber)   2016-12-27 13:14:00
看电影的自身感受很主观,有人共鸣很开心,多人共鸣更欢喜,少人或没人共鸣也勿心伤!因为你花费时间看的作品,忠于自己的感受,共鸣少或无,也是体验人生某种滋味啊!推这心得文,赞!令人有所感!
作者: dic (弦月)   2016-12-27 17:21:00
很喜欢这部电影,觉得好看
作者: chelsea1035 (晨萱)   2016-12-27 23:53:00
除了部分台词略显刻意文青,不然非常好看~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