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版请于连结:http://kevinmoleaf.weebly.com/text/6080417
缅甸心,泰国情,台湾梦
离乡背井的哀愁无人知,虽为同乡人但人各有志。这是东南亚穷困中低阶层的写照,不仅
如此在亚洲社会也是如此,对遥远大城总带来憧憬,每个人都想往上爬,但真正爬出头的
又有几人,多少人怀抱着未实现的梦想逝去?《再见瓦城》是缅甸华裔导演赵德胤首部商
业长篇电影,除了保持一贯的电影叙事手法外,这次也以赵德胤导演一贯的“异邦人”故
事为基底,描述两位缅甸偷渡泰国打工的男女,彼此产生情感却对自己的未来有着不同憧
憬。
出国打工,在台湾一直都许多年轻人的首选之一。不过有许多人以打工渡假等让自己开开
眼界这个目的而远赴他乡工作。但世界有更多是被迫离开自己的故乡,为了家计与生活,
不得不选择于大城镇工作。也就是我们一般所说的外籍劳工。虽然在华人媒体提起外籍劳
工,通常泛指东南亚地区跨国工作者。但广义来说,外籍劳工的定义应为,劳工移动到另
一个国家去寻求更好的工作机会。实际上并无贬抑,但因劳工常做该国无人肯做的工作,
所以才让人有低一等的错觉。
此外非法偷渡劳工的问题也相当严重,如透过访谈研究成册的《人口贩子的告白》一书中
,就以意大利为例,说明日见严重的人口贩卖与非法移工偷渡问题。其中连价目表和手法
在书中都清晰可见。补足一些观于《再见瓦城》电影中,偷渡客跟人口运输者的关系。为
了追求更好的生活,偷渡劳工往往是将一生赌在他乡上,即便意外发生,也无人知晓。以
命换取对未来的憧憬,没有比这在更差的,故远渡他乡,是许多贫穷人向上攀爬的手段,
这点即便于中国内地也是如此。
电影《再见瓦城》以瓦城为名,主因是缅甸的瓦城,是许多外地打工者回乡时,必经之地
,会在瓦城 买些乡下没有的手办礼品,表示自己衣锦还乡,带给家乡亲友们希望。故瓦
城此地就成缅甸移工们返乡的必要之地。故事以缅甸偷渡于泰国的劳工莲青,与同样要到
泰国打工的阿国,两人搭上同班车的际遇起了开端。同为异乡人的莲青与阿国俩人日久生
情,但也同时发现对方与自己在情感与未来的价值观的不同,一步步走上无法交集的分岔
路。
《再见瓦城》女主角莲青,是许多时下移工女性的写造,但同时又有着华人传统价值观下
的女性,例如因为生为大姊挺而走险当非法劳工,一肩扛起家里的家计,供于家用。而其
女性形象来自于赵德胤导演的大姐,当年导演的大姊对于台湾拥抱着一个“台湾梦”。这
也是当年东南亚的华人自小到大对台湾的憧憬,如同美国梦一般。而泰国只是个台湾中继
站,每个人都想到当时经济起飞的台湾,找到属于自己的舞台。
不同于力争向上的莲青,男友阿国则是非常传统华裔男性,从电影中提到衣锦环乡与结婚
,甚至追求连青的方式都可以看出,关于阿国传统华裔男性价值。连无法表达感情和发泄
情欲的方面,也隐含关于东方男性文化下那压抑的一面。而其中《再见瓦城》这次在后半
段用了一段意象的表达手法,虽不知导演为何采用这样子的手法表达莲青的遭遇,但在写
实的电影情节,抽离平常赵德胤导演的叙事风格,不免让观众当下有些错愕与突兀。
《再见瓦城》虽然是导演第一部商业长篇作品,但风格与过去独立作品《冰毒》、《穷人
。榴莲。麻药。偷渡客》等类似,都是以离乡的外籍劳工的生活,男女之间的压抑的互动
情感为主。故事虽是一贯的风格,但在后段突如其来的转折,感觉有别于以往导演的风格
,让人不知所措,但移工对于生活的未知与惆怅,演员在电影中表现非常到位,可让人反
思的不只是缅甸的偷渡移工,也可反观台湾对于外籍劳工的差别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