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雷] 一窥日本和尚的生活《我是和尚》

楼主: KevinMoleaf (陆坡)   2016-11-17 23:41:44
图文版本请于连结:http://kevinmoleaf.weebly.com/text/7619531
佛与日常,一窥日式和尚的生活起居
宗教影响了人类几千年,除了影响人类的生活与价值观,对于艺术和建筑等等的贡献也是
无与伦比。而过去的宗教经典,有些可能以不合乎现代生活,例如圣经的奴隶制度在今以
不太适用。而在至今社会普遍以科学依据,达到自由民主的时代,那么在现代,宗教信仰
究竟还能具备什么样的功用?《我是和尚》是一部描述原是平凡上班族的主角,因祖父去
世,辞去工作回到家里的寺庙当和尚,一边寻找究竟和尚这个职业在日本社会上,还有何
必要性?有趣又温馨的小电影。
佛教在台湾算是大宗人士的宗教信仰,不过在台湾佛教跟道教两者常混合一体,拜完马祖
往往还有佛祖,也算是台湾区域宗教多元的一种状况。而在日本同样也是对于宗教信仰呈
现多元性,社会普遍以神道教和佛教两者为主。而有趣的是日本也和台湾一样,多数日本
人同时崇奉神道,但也同时拥有佛教为信仰,这些已经融入日本人的生活中。而随着时代
,许多日本人并未有必定归属的宗教信仰,反而无神论者随着年代与时代的进步,人数即
增。
日本佛教,原为汉传佛教的一支。在飞鸟时代传入日本,于奈良、平安时代开始发展出自
己的佛教系统。有趣的是至今许多在中国已经消失的佛教宗派,像是真言宗、三论宗等,
在日本传承反而没有断代。而且更吊诡的是在中国因朝代而变迁,许多经文烧毁,无法留
下,但却在日本的寺庙找到过去经典的踪迹与操写版本,故,日本佛教虽然和尚可以结婚
能喝酒,且与神道教常搅和不清,但对于汉传佛教的经典的保存,可说是相当关键与完善
的一环。
《我是和尚》剧情描述一位过去曾在和尚专门学校上过课名叫白方的平凡上班族,原以为
对于佛寺或诵经以离自己很遥远,但祖父突然去世,让他返家,因为祖父决定要当上寺庙
的住持。在荣福寺当一位称职的和尚,但虽然在学校学过经文讲道,也能背诵许多佛经,
实际起来要经营庙宇,对于初心者白方,根本是完全陌生的领域,寺庙的生活作息,整座
寺庙的营运大任,还有委员会的监视,与家人和居民的的不看重,和尚白方到底可否撑起
祖父的庙寺呢?
电影《我是和尚》改编自白川密成的同名作品,算是一本作者白川密成的自传性小说,在
书中讲述他从一般民众到当上寺庙住持这一段的心路历程。而也因为纪念日本佛教圣地高
野山开创一千两百年,才决定以“荣福寺”为背景改编成电影,电影也实际在该寺取景。
跟以往描述高僧、伟人的历史题材迥异,本篇以接近当代年轻人的心情转折为主。例如在
与自己亲密的人离去后,你该以什么样心情为该位亲人咏唱经文,而在日常有得做些什么
来维持寺庙与地方人民的羁绊。
而在故事中,我们可以随着主角继承寺庙后与在他周遭发生的人事物,来看见她态度的转
变。对于把和尚当成一个继承职业与营运事业的现代日本,到底在日本的和尚应该回馈给
社会什么?又该如何定位自己。面对诸多生死离别和挑战,难道真的能抛弃七情六欲,达
到五蕴皆空的境界。还是和尚毕竟是人,人难免动情,或是现代社会中,宗教的神职人员
的定位,应该跳脱过去的框架,而前进到更符合现代人生活的世代中,去重申这个职业的
意义。
当一位现代的神职人员容易吗?也许我们都看在社会新闻上看到和尚拥豪宅,尼姑开跑车
等等的新闻。我们对于这类型的神职人员感到不解,但同时也看出现代社会对于神职人员
的转变。而毕竟是和尚,毕竟是位宗教信仰人与神佛的媒介传道,说穿道义经典,也是佛
教于各世代的哲学思维。如何因应一个科技时代的佛教哲学思想,可能是和尚与时代接轨
最重要的课题。不管是色即是空;无法放手之事,当成为一位和尚,也就扛起了信徒与佛
缘之间的责任。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