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雷] 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23 场戏 recap

楼主: mysmalllamb (小羊)   2016-11-17 01:59:19
原著书名与原文片名都叫作 Billy Lynn's Long Halftime Walk,直译应该是“比利林恩漫长的中场走位”或“中场之行”,不过李安硬是要以中文片名称它“中场战事”,这就值得我们中文观众以“战事”来解读本片了:这趟返乡政治秀,也许正是上半场伊拉克战事与下半场伊拉克战事间的“中场战事”?也许 B班还开开心心地当作轻松休息,但班长与比利可是严阵以待!
《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很跳跃又很写实,正如我们每个心情总是七上八下瞬息万变的人,这个故事发生在短短的一场球赛几小时之间,让比利在短时间内遇到这么多人事、勾起这么多回忆,全片虽然几条时间线是跳跃的,但以比利的意识来说是线性的,在感恩节这天从起床到最后上车,一路到底。
为什么要 recap
这片从头到尾几个小时不停轰炸下来,出现好多人、好多议题,同一件人事倏地冒出头来又潜下去,随即下一件人事又迅雷不及掩耳袭来,等比利慢慢吸收消化之后,又各自重新冒出。这样写实的故事线相当复杂混乱,未必真能简单明了地疏理出来。因此,我还是想一步步照顺序跟着(我们尚能捕捉的)比利的意识,让自己投入下去欣赏。
接下来文长,照顺序回顾本片 23 场戏,就当是对本片的 recap,每场戏也都以我个人的解读回顾。要回顾这么多,其实只是因为我看这片的心得和绝大多数影评与版上心得都不同,尤其是对比利“自以为”心有灵犀的啦啦队员 Faison ,我看这对两小无猜的交心相当感动,结果一看影评与心得文赫然发现大家都觉得 Faison “肤浅又虚荣”、“不在意比利本人”而只“看见他的英雄形象”,是让比利黯然决定回到战场的“最后一根稻草”。
我看完电影后,认真地觉得并不是这样,但“是不是”的基础在哪里呢?恐怕只能从比利与 Faison 短暂交手三回合的具体内容来推敲了,因此才兴起 recap的念头。这一 recap 就 recap 了整片,格外有趣的除了 Faison 之外还有制片 Albert 与公关 Josh 、还有 Dime 班长、甚至还有神祕的失聪少校 Mac。这种紧贴比利内心的意识流电影(还用了“未来3D”就是要我们全身投入下去,可惜我没看 XD ),就是值得先放下一切标准与教条、放下对一切人事的刻板先见,一切从比利的角度来 recap,捕捉片段累积印象来建立心得。
切入点:贞定
当然,跟着比利看这片,是不需要先抱持切入点的,而可以在看完之后,再根据这段历程回味出一个切入点。这片很抢眼的是中场球赛中的德州民众与政商,人人都不了解比利与 B班、人人抢著投射刻板印象在他们身上、甚至还冷血消费他们赚取利益... 但看完后,我觉得这些都不重要,真正令比利念兹在兹而影响他内心的都不是这些小人小事、过眼云烟,而是他在乎的人:蘑菇、Dime、B班、姐姐、啦啦队员。
先简单说结论:
* 比利虽细腻却不是脆弱男孩,相反地是最强壮冷静能“定心”的男孩,是军人之才。
* 本片“战事”有二线,其一是辅佐 Dime 班长镇住 B班军心的“Dime与比利战事”。
* 第二条是主线的“比利战事”,是比利自己的内心挣扎:要留下还是要回去?
* 其实战果早已注定(子弹早已击发)、比利人格早已奠定,只是等待摸索确认而已。
* 战场就是这“中场”大秀,花花世界丝竹乱耳充满挑衅诱惑,考验比利的“贞定”。
* 贞定的路上,战友是班长,但班长外表硬汉内心也有脆弱,等待贞定比利守他信心。
* 贞定的路上,大敌是姐姐,但确认战果后最重要的事,就是与大敌互相理解并和解。
* 贞定的路上,二敌是啦啦队员,但战到最后发现她不是敌人、而是友军,令人欣慰。
* 贞定的路上,看似草木皆兵,但未必大家都是敌人,其实许多人都与自己站在一起。
* 贞定的崩溃,就是两场与拆台 crew 的打架,军民都陷入疯狂,等贞定之神拉一把。
* 贞定之神,也许就是沉默的少校?贞定的警钟,也许就是少校的鸣天一枪?
以下开始 recap:
0. 序幕:集合上车
现实,新闻画面、比利起床、芒果 morning call 比利忙换装。第一个关键句从弟兄打屁当中由贱嘴 Crack丢出来:“让你感觉 connection ,是她们的工作”,而且还有位阶包含“女服务生、女演员、脱衣舞孃、妓女”,虽然没再多明说,但已直指接下来的最大挑战“啦啦队”。如果说这片也有个“美人关”或“红颜祸水”的千年老梗,那就在第一场戏直接破梗了;也许,我们可以退一步更开放地等待观察,到底美人会是什么?
油滑制片 Albert 其实很认真,一开始就对电话那头说了“他们不是菁英部队,只是一群互相扶持的孩子,你连编都编不出来的”,然后画下拍片大饼成为大托付;笨拙公关 Josh 其实也很诚恳,啥也不懂马上就冒犯了失聪少校 Mac,马上赔个不是就好了,然后接下“找到头痛药”的小托付。他们外表都很无知、看来有点令人瞧不起,但他们都真诚地与 B班站在一起,这脊骨一开始就点明了,等后来慢慢经历挑战更加确认而已。
上车前,公关 Josh 问大家是否到齐可以上车了?临上车前班长补充介绍了少校 Mac“上阵第一天就被砲火震聋了”。上车去球场前,一定要回顾少校,这是前后呼应,因为最后一场戏上车回伊拉克前,还是有少校。
(在此,少校的出现很灵异。同一个镜位的前一镜,近中远距都没有人;没隔几秒,同一个镜位的后一镜,少校就在近距离出现了... )
1. 回想两天前:蘑菇丧礼的遗绪
回想两天前蘑菇丧礼,Dime 致词 "Shroom always thinks of others",就此导入比利人格:一直念念不忘蘑菇风范的比利也是 always thinks of others,本片即将给我们看他一路为人。接下来回忆回家的戏份,耳边响起最亲的姐姐关心自己的劝退话语,也导入比利的“为己”心理如何萌生出来动摇自己。本片的“比利战事”主题在此破题:是“为人”而与兄弟一起回战场、还是“为己”而验退留下来?
回到现实,在车上,制片 Albert 说“如果谈成片约,说不定每人 10 万元?”大家都乐了、都疯狂了,轻松开心有希望是好士气,但患得患失又是大风险。于是 Dime 班长马上导正话题“那大家准备怎么花这 10 万?”第一球就丢给比利回答,比利回答“也许替我姐姐支付医药费”,班长赞许“为了家人,酷唷”。这场戏让我们初次看见 Dime 与比利的默契:班长要镇军心,比利就是模范。
(全片最有魅力的两大帅哥镜头,就是左前方 Dime 大头呛声、右后方比利随时帮腔,对付石油大亨 Foster 与晋见球队老板 Noam 之前都是这个队形,超帅!)
2. 回想一年前,比利的初衷:为人之心
下车进入球场,一阵热闹,先回想在伊拉克市集巡逻,蘑菇说“这就是战地生活呀”,一堆班兵还真的与社会生活包括小贩与孩子们打成一片。但比利很冷静,一直保持机警,别人看见的是有人卖食物卖光盘好热闹,他看见的是有人从衣服里拿出打火机、有小孩从屋顶送出飞鸽,草木皆兵,没东西逃得过他法眼。比利,是一群班兵中出类拔萃的人才,接下来很多场戏都能看见比利如何罩住大家。
再回想姐姐,互亏“转大人了吗”之余引入“科学怪人小姐”事故,姐姐歉疚比利解嘲;再回想一年前:那比利一开始怎么从军加入战场的?回想初到伊拉克闯祸被罚,伏地挺身做不完单杠拉不完,因为关于“为何参军”比利一直在避重就轻唱高调:“为了当英雄争取荣耀、为了捉拿恐怖分子、为了带给伊拉克民主、为了保护美国”... 都是屁话;终于讲真话“为了我姐姐”,两位上士终于停罚,认真倾听,这才是他们能倚靠的同袍,才是可战之兵。
3. 球场边:Dime 的中场战事,定军心
回到现实:被莫名奇妙地带到球场,乖乖听话就好像棋子一样供老百姓使唤,这绝不是军人应有的身段,何况在这感恩节美式足球大秀的花花世界,一群天兵来走这一遭能保得强壮意志回到战场吗?
Dime 班长再次出招了,吆喝比利一搭一唱来传球,大家穿着军礼服马上万球齐发翻滚拥抱玩开来。身为班长在人家地盘带头这样搞,实在太脱轨没点军纪,但 Dime 才不在乎那满足外界眼光的虚假“军纪”,他这场中场战事要努力守住的是 B班天兵们的军心,而他可靠的左右手就是比利。
因此不只传球要找比利带头,排座位时也坚持要比利坐外侧“转移火力”迎战致意民众。之后的戏份我们才会知道比利是“战场上最处变不惊”的战阵人才,他面对一切最能定心。连他面对一连串民众致意都快受不了了,我们能想像其他班兵面对这一切 big talks能定心吗?也许会醺然、也许会沮丧、也许会心有二志、也许会一言不合呛起来。看看语不惊人死不休的 Crack甚至呛人超狠的 Dime 班长自己... 不堪设想,这阵仗还是交给比利吧。
球场边还有小细节。制片 Albert 电话言语中还在争对的事:“你要拍枪战爆破、却不要抽烟与脏话?”还有失聪而常常神隐的 Mac少校,尽管大家好担心他没跟上队伍,但他很神奇地一直都在那儿,都保持稍息姿势冷静默然平视一切,我都怀疑少校其实像老虎 Richard Parker 一样是比利或 B班自己创造的心底之神了 XD 接下来少校都没戏,但片尾大高潮可是他制霸全场呢!
4. 姐姐短信:比利的中场战事,为己或为人?
在班长托付下,本片像是“Dime与比利的中场战事”坚守班兵军心;但本片当然还有“比利林恩”自己的“中场战事”,第一个大敌是最爱自己的姐姐!本来不管面对什么比利就算会傻眼、会生气,也从来不会变心,真正开始勾引比利心有二志的还是姐姐。球场边,姐姐短信开始轰炸,一封比一封激动强势,比利看了好不想回,面上露出心理一点点七上八下,只匆匆敷衍 "Talk later OK?" 我们之前已知道,本片面对姐姐攻势的比利战争,就是“为人回战场”vs“为己留下来”。没有对错,就看比利的心朝向哪一边。
5. 记者会、啦啦队:比利第二战
听记者们不痛不痒问一堆生死等级的沈重问题, Dime 班长要带着大家压抑激动的内心、行礼如仪说漂亮答案。真心话都不能说,不能说休息打手枪、不能说我们只在增加仇恨制造恐怖分子,超超超闷,顶多有天不怕地不怕的 Crack 敢说“我喜欢杀人、听妇孺哀号... 哎呀这是电影台词,开玩笑啦”让他们放松地会心一笑、又马上严肃收敛。
倒还是比利有点出神地说了点大家不爱听的真话:“得到 (given)这个磨练的机会?并没有人想要这机会吧?”面对这场合他还真出神。回想开场介绍时,球队老板 Noam 舌灿莲花说屁话,当大家立正站好直视前方媒体行礼如仪时,只有比利一人目光飘出去了,还颇有蘑菇教诲的保持“抽离”。
谁知,抽离的比利眼光飘出去,从右到左再从左到右,却定在另一个抽离之人身上。一排啦啦队员个个是典型德州大美女,每个人在记者会上都入神地摆出招牌啦啦队笑容,只有一个人没笑、而且眼神不知在何方,像比利一样。这位 Faison 注意到了比利的注视,看对了眼,挤眉弄眼给个啦啦队笑容。
这笑容很招牌,但它是虚假吗?我倒不认为。比利与 Faison 在两排满足社会期待的制服行伍中,都是会在这虚假无聊场合中抽离出来的人,这一对眼是有其连结的,未必只是“看正妹”与“看英雄”而已。
无论如何,这片不是 Faison 主动找上“英雄比利”,而是比利主动看上这位出神女孩,两人看对眼后 Faison 前来回应罢了。把这段细节顺序厘清楚后,我们也许可以重新看看 Faison 这个人,未必要以“虚荣啦啦队员”、“只看见英雄形象”、“不关心比利本人”的刻板印象来凝视她。
6. 回想树下:蘑菇的“抽离”,something bigger than yourself
轮到比利回答问题了,关于他救蘑菇的“英雄之举”,但对他来说就是想也不想就去了,是平日训练的反射动作,没什么英雄也没什么好赞颂。倒是回想蘑菇教诲了:有些事自有因果与宿命,并不是事事都有个那么直接的原因,看开点、生死有命的子弹已射出,在战场上但保持“抽离”;未必要信国家或神,人人都能找个 "something bigger than yourself" 。这段回忆此时在脑中浮现,就将成为待会儿谈心时的真心。
乍与同样“抽离”的 Faison 四目交投,害羞的比利不知所措,不敢上前说话却想偷瞧瞧她,这一偷瞧又被发现了,反正 Faison 在那“一个英雄配两个啦啦队”跟人言不及义的社交场合中,也是唯一出神地游目四顾的人,这才注意到比利眼光,大胆走来,也许期待与同样抽离的比利对话才有点意思吧?
谈话的开始,当然是俗套的闲聊攀关系,聊聊我家和你们 Stoval 的渊源,“我奶奶差点当选美皇后,但是... 选美产业嘛,you know”。而让 "you know" 这种客套话不再客套的破冰,就从比利不寻常的回答 “Yes I know... eh... no actually I don't" 放下自我大方承认开始。
7. 与 Faison 连结:something bigger than myself
养尊处优的 Faison 当然不可能懂比利的血泪经历,但她不怕羞地单刀直入,不是说些“你好英勇”、“以你为荣”、“感谢你保卫美国”之类的场面话,而是直指“你在两边(伊拉克与这里)都很难受吧”;“和一屋子陌生人谈这个,肯定不容易”;“很难过你朋友死去,我们难以想像”。愿意直视比利最在意的事,这话显然打动了他,才讲出不敢对别人讲的“感觉真奇怪,有人表扬你这辈子最惨的一天”。
尽管还是怯生生地觉得讲这心底深处很难懂难聊,但总是感到与这 Faison 交心一点点了,那换个话题“谈谈妳吧,啦啦队如何?”“你真想知道?”“真想。”能倾听对方就是难得,说不定 Faison 也是一阵惊讶?
“啦啦队不全像外界看见的跳舞与欢乐,我更享受的是社会服务,鼓舞老人与贫苦儿童”。这可以是装高尚,也可能是真心话,毕竟在记者会这种场合她有点心不在焉,说不定她念兹在兹眼睛一亮的真是社区服务?若是真心话,那么一种坚守岗位服务他人的贞定,和好好当兵照顾弟兄的比利隐然相通呀!尽管两人背后付出的成本与承受的风险毫不成比例。
接下来,谈起“我在意精神层面,你是基督徒?上教堂吗?”这也可能是装高尚、也可能是真心话,毕竟德州小镇模范美国女孩,成长过程是很有可能紧贴宗教的,就算宗教再虚无缥渺,信仰之心总是真诚。比利显然认为是真心话,“我没怎么上教堂”,但想起了蘑菇教诲与蘑菇殒落那一瞬,谈到很玄也讲不清楚的内心:“当我冲出去时,仿佛第一次看见了 something... bigger than myself”。
好深入!这决非一般萍水相逢的社交言语,眉头微皱的 Faison 听得也错愕了,但随即更像是感动,用她有限的知识与相较比利极有限的生命经验,不怕羞地丢出天真励志话语“黑暗尽头有曙光”云云,想必都是教会教她的。这张未识人间疾苦的脸、这种打高空的言语,拿来回应比利的深处自剖,很肤浅又看来很蠢,但不真诚吗?有真诚了、比利心领了,看来肤不肤浅愚不愚蠢这种自我 (self) 问题,重要吗?
接下来看似更蠢, Faison 惊喜于这“连结”就一把抱着比利拥吻去了。大多影评认为她只爱个英雄形象,不过看此前的比利与 Faison 一整段对话,真的只是虚荣而已吗?不可能是惊喜地交心吗?茫茫人海中偶然遇见一个愿意倾听我也愿意向我倾诉的人,不值得把握机会吻下去吗?而且 Faison 把“你注意到吗?我们总是四目交投”视为“也许上帝就是要我们相遇”,对以宗教教育成长并认识世界的人来说,这是认真更是神圣。
然而,“比利的中场战事”第二个大敌,恐怕就是 Faison ,越是可能让贞定比利心志动摇的,越是大敌。因此比利带着一脸“刚刚打完炮”的表情回到座位时, Dime 班长初次紧张了,他会失去最冷静的左右手比利吗?
8. 与球员对话:什么是“连结”
“连结”(connection)这字在本片一再出现,第一次出现是片头大家谈舞女妓女时,多愁善感的 Sykes 幻想“我和她有 connection”,等比利遇到 Faison 后就真实上演了这怦然心动的 connection ;接下来会后签名,这场被运动员攀谈的戏也在谈 connection 。
这些运动员不痛不痒地抓着比利谈一堆杀人武器,谈到人体杀伤甚至恐怖的血雾都轻浮地像在看电影,谈到“杀人的感觉”时比利终于浅浅发作了,这发作内容很呛却也是真诚:杀死敌人就是 "really connect" ,你们冲撞敌队球员不也是 "really connect"?
9. 回想伊拉克搜查:与敌人连结
午餐时间,餐前又听 Noam 站在大巨蛋模型前发表感恩节屁话,嘴馋的眼光只飘向 buffet ,有鱼有肉还有墙上牛头,回想到了伊拉克那次搜查民宅。相继搜出手枪、前上校证件、侯赛因语录 (?),两边鸡同鸭讲缺乏信任剑拔弩张,很容易就激动冲突擦枪快走火,如果每搜一间房子都能搞成这样一定很快就会出事的... 此时,伸出手来喝令暴走班兵 "Easy!"的人,就是比利。
这段回想除了让我们再次知道比利很可靠能镇住大家,也让比利回想一下 connection 是什么?同样是拥枪的人,敌人国土上的前上校和德州故乡一起在柜台前点饮料的观众大叔,谁和自己更有 connection ?这次搜索的民宅,两个男人都被带走,卧榻上右边是上校妈妈、左边应是上校妻子抱着三个小女儿,而和比例眼神交会体验 connection 的,是唯一的小儿子。
比利会为了被抛弃的姐姐出头,小男孩有天一定也会为了被带走的爸爸出头。心有灵犀。
10. 午餐餐桌,回想两天前家里餐桌:军民的鸿沟
两天前的家庭午餐,比利也许只想回家与家人共享小小时光,但与自己最亲的姐姐却不满这现状,处处酸言酸语发表反战之声,恐怕因为姐姐读了大学受到批判知识的“污染”吧?但对从坏小子直接变成军人的比利来说 "We are soldiers, how do we know?" 无论如何这顿午餐很不愉快,把家里爱国与反战的火药库都打开了,还在这个“大规模毁灭武器”神话慢慢破灭、反战声浪渐渐大声的 2004 年底,愤懑说不出的妈妈拍个桌子像开枪一样。
那今天与 B班一起的 buffet 午餐呢?士兵身体在这压抑著,唯一的出口只有狂吃,毕竟这天实在没啥好谈的。唯一能令比利听了温暖微笑的话题,只有同袍 Lodis“我无聊时幻想个小孩来玩,让我静心;我在军中搞通讯,以后出去也许可以当个 IT guy ”这类天真小梦想。这一天大家压抑演出实在受够了,连要安定军心的 Dime 班长都浮躁起来,因此“友善的石油大叔”带着有限了解前来攀谈,却被狠狠给一顿派头吃。
不管石油大叔 Foster 是善人还是奸商, Dime 都知道自己没挺住,失控了,不过镇定军心的左右手比利,还能带着微笑超然地亏:“是呀班长,说不定你就是个混蛋”。还好有比利,欣慰的班长嘉许 "Good man Billy. Stay sharp!" 不过比利真的能 stay sharp ?接下来才要开始一路失守。
11. 饭后休息,军民的梦想:为己之心
比利第一次与好友 Mango分享“我遇上了个女孩,we connect!” Mango 的反应“比利呀比利”不是警告他别晕船、却是笑他把妹把得太谦虚连电话都忘了留。话题很快转到 Mango的酒保朋友 Hector 身上。此前军民的距离很遥远,但透过 Hector 的梦想,其实军民命运又如此相似。
去“户外”哈烟,居然来到全新的“室内”小剧场?原来是德州蚊子馆,家具都已到位居然还有一堵墙没盖,还可以看未完工的工地风景(也来台北忠孝光复拍一部吧)。一个二流球队的大巨蛋,也没啥好比赛居然富人还要为了那虚荣洒大钱留位置,贫富差距真是太大。
当兵的,哪个是有钱人家子弟?大家都是为了那点虽不多但至少有保障的小利,为家里糊口饭吃而已呀。看到 Hector 不知天高地厚想从军以养妻小,过来人比利与 Mango惊得下巴都要掉下来了,但又怎能嘲笑?只能以苦笑鼓励、轻松分享点经验,毕竟 "What else is there?"
是呀,当兵的人也不过就是图个一人一家的小梦想,比利的“为己”之心在此油然而生。随后回场上,看国旗听国歌,观众看明星、B 班行军礼、比利潸然泪下,旁人看了也许觉得“哇,好一个可歌可泣的爱国英雄”,却不知他流泪只是为了自己流:我也好想留在德州、打造一个温暖的家、和交心的啦啦队正妹共结连理尽情欢爱。
12. 回想两天前,与姐姐喝啤酒谈心:争论
承继著刚萌芽的“为己”念头,回想姊弟谈心。两个最亲的姊弟一起喝啤酒,心其实没交在一起,甚至正在上演“比利战争”的理念拉锯。比利谈的,都是蘑菇,感叹同架飞机上“我的蘑菇冷冰冰躺在后面,有人却开香槟庆祝发战争财”;不过姐姐才没在听,敷衍一句 "Are you OK" 后马上打断话题:“回来吧,我做过研究,可以找心理医生验退你”。
这片,许多观众可能以“反战”的观点关注比利的安危与幸福,而认为他希望留下来安居乐业,只是最后被正妹的虚荣泼了冷水,心灰意冷而决定重返战场。不过,在这场与姐姐喝啤酒的谈心戏中,都是姐姐在催促“留下来”,比利却一直说“不,我没事”、“我做过承诺”、“我必须回去”、“你知道我为什么得回去”、“我要回去,我一定要”。比利要回去战场的意志明明很坚定。
不过这一连串表述中,还是出现了意志动摇的一句“仿佛我有选择似地”"Like I have a choice",待会儿就准备让这句话惹怒班长了。回到现实,继开场前姐姐的短信轰炸后,现在精神医师也打来了,本来一心坚定要与兄弟回去的比利,拿起电话一直拒绝面对,但医师一直劝说,比利恐怕也渐渐动摇中;动摇之心萌生时,眼中越看越不舍的,却是正为了球赛价值吵得不可开交的 Mango & Foo。
开始犹移时,回忆再跳到半年前 (?)的班长企盼。已经渐渐熟稔军旅生活的比利,让 Dime 班长访谈辅导一下当兵感想,这里要让比利好好记起班长有多需要他:“这不是好地方,但你真是军人料,你处变不惊”,"maybe there's a reason you're here"。向来对伙伴蘑菇满口信仰与性灵嗤之以鼻的 Dime ,居然说出了这么像蘑菇的因果论。冥冥之中,也许比利就归属于此?
13. “我不想失去她”:动摇
回到现实,与比利已成为好搭档的 Dime 班长透过望远镜看他的正妹。与正妹萍水相逢玩一玩,有益身心健康,班长当然鼓励;不过当比利认真起来 "I don't want to lose her" 时,班长前所未见地对比利爆气了!比利是要镇住军心的左右手,现在连比利都要失守,当然声色俱厉把比利狠狠打醒。余怒未平,班长跟 Albert 换了位子坐。
但是制片 Albert 有不同想法,“一切当然关于女人”,以他的电影语言来说就是“谁都希望看见男孩与女孩携手奔向夕阳”,毕竟“袍泽之情虽然重要”,但个人爱情一样重要呀。从头到尾,油嘴滑舌制片 Albert 都是很关心 B班的,当然也关心比利的感情生活。在此 Albert 再度表述 "Fuck them",那些大片商都不重要,你们才是重要,我们一定要把电影拍对。
为人与为己有这么对立吗?兄弟重要心灵伴侣就不重要吗?回到军旅与 "I don't want to lose her" 不能两全吗?比利心好乱,动摇之下终于回了姐姐短信“医生联络我了,我在考虑”。终于松动了比利一点点,姐姐一定心下一喜。
14. 中场走位:稳定军心,是比利的自然
终于到了现实高潮的球赛中场表演、搭配回忆高潮的 10/23战斗日,在比利经过一阵动摇之后,应该算是让他做个小结面对自己直觉的时候:想这么多“为己 vs 为人”、“留下 vs 回去”的辩论,真的战阵到来我会怎么做呢?那就在中场表演验证看看吧。
回忆的标竿当然是蘑菇,蘑菇带队上场当然先稳定军心,“这是他们的家园、我们要敬畏”,然后就是毫不怕羞的 "I love you; I love you; I love you... " 只有跟他刚好个性相对的 Dime 班长硬是不吃这套而 "Yeh, yeh" 打哈哈过去:“别说了,去解决他们,让小学以我们为名。”
(本片的 Dime 班长也是有重大变化的,可以对照片尾 Dime 在加长悍马礼车上终于说出 "I love you too")
那现在面临不知所措的中场表演呢?挑战当前比利想也不想,就是坚定的 "Follow my lead";Sykes被烟火吓得惊慌,由比利喊话“专心看 Beyonce”;无彩排的后台走位指示人人都慌了,在舞监大姊面前呈现一群小鸡簇拥母鸡的队形,比利就是 B班的母鸡妈妈呀!这个镜头中甚至班长都在侧、比利才是居中!
(看 B班八人一排的队形,就舞台画面来说是中间高两边矮,但由于走位到后台时是要分左右两线、一线四人前进的,因此比利与班长必须分两边、一人罩一线,还真的 Sykes出问题就被比利罩住了。刚刚好班长和比利是 B班最高,不过就算比利不是最高,相信班长还是会安排他与自己走不同线、两人各自罩一线。)
此前 nosweating 大文中推文有争论的“比利一个人走出去是不是脱搞演出”,我仔细看一遍确定是,因为舞监大姊的指令是“到了定位贴纸就停下来不动到底”,也许经历了一阵烟火与干冰轰炸终于顺利带大家走到定位点后,高压的比利终于松了口气、就此出神了吧?很自然就多走下台阶几步,仿佛母鸡妈妈要走到小鸡前面一排张开翅膀保护似地。(因此还挡到舞群,被骂一句“滚开”刚刚好)
15. 回忆那一天,混乱战阵:贞定的崩溃
回忆 10/23那一天,随着蘑菇 "It's going down. I'm going down",仿佛宿命一般就此倒下,战阵响起枪声炮声命令声喊叫声,一阵混乱人心失守只剩“让平日训练引领你”的反射动作;比利的反射动作不只战技,还有深植他心底的“为人”情怀,右侧对面的敌军被火箭筒解决后,想也不想当然扑出去救。一阵乱战靠着心理“抽离”让身体取得上风,直到手刃敌人终于解除“抽离”回过神来,看着敌人的会心眼神,终于意识到一种 connection ,却是心慌。
现实的比利,从回忆中回过神来,中场表演早已结束,回忆中的混乱战阵、与现实中花花中场的世俗轰炸,终于让他身心俱疲快倒下,回头脆弱地求援“班长,我受不了了”。然后马上有新事件真正击溃比利与 B班心防,乱成一团。
这个新事件,是本片如少校一般神祕的象征。民间最勇悍的舞台 crew 、与最勇悍的军人,军民彻底失去理智打成一团。这个血性粗勇的“军民混战”在本片有两次(且先不算那场没打起来的呛声),都发生在剧情小结的关键点。第一次,就是比利的贞定濒临崩溃之时。那谁来拉比利与 B班一把呢?
16. 军民冲突,再遇 Faison:贞定的救星
最勇悍的 crew 碰上最勇悍的士兵,最容易擦枪走火。明明肇因是误会一场,连安全人员也过来不分青红皂白就批军人们,大家各自怒气冲冲。这时,谁能批评啦啦队员们肤浅虚荣呢?啦啦队就是鼓舞士气抚慰人心的事业,称职的啦啦队员当然要在一群莽汉打个头破血流时勇敢接手,化解戾气转为平静。啦啦队,神圣得很,是比利与 B班第一次贞定大崩溃的救星!
更棒的是,与 Faison 一别忘了要电话的比利,终于能与佳人再多聊聊。这一回在光天化日,啦啦队与军人两两挽手前行,两人重遇交谈没那么深,更像是曾交心的旧友重逢(夹带点“你穿什么都很帅”的轻松调情)。 Faison 说“你们这样牺牲,我们都不知自己是否值得,令我回视自己觉得好渺小”。这种话要说负面,可以说成是虚荣地攀附英雄;但要说正面,则是谦虚自省,很高兴能认识比利这样的朋友,扩大我视野、开启我心灵。我们交朋友,不也是珍惜这点吗?交个启迪自己的益友,算是虚荣吗?
Faison 主动提出 "Let's stay in touch" 留下电话,因为 "Frankly, I don't want to lose you"。这句比利之前在班长面前一提出就被狠狠打枪的“不想失去她”句型再次出现,但“不失去”的品质是什么?一定要是两人交往共组家庭而害比利分心的亲密关系吗?不能是 Dime 班长也建议的“留下她 email以后网交就好”吗?也许比利该面对现实:虽然亲过抱过,但比利与 Faison 两人才认识半场球赛时分,顶多就是萍水相逢的知己而已;话说回来,知己又有什么不好了?
17. 锁喉冲突,非比利不行
一场混乱冲突,被 Faison 带队救出,比利适才几乎崩溃的心快速恢复了,重新面对此前挣扎于留下与回去之间的“比利战争”。接起短信,姐姐要在最后一刻前来拉他回头,如战士般超有决心,心情放松了点的比利幽默佩服“哈哈我该带妳回去对付圣战士”;尽管心里松动,愿意考虑姐姐的建议了,但 "It's hard to leave the guys",显然比利的心还是挂著兄弟们,不会变的。
开始正面考虑留下来的比利,如果真的离开兄弟了会怎么样呢?接下来马上就是一场惊悚戏让我们瞧瞧。口无遮拦行为也最冲动的 Crack,被前排的自大年轻人侮辱了心有不甘,事实上整个 B班包括比利与 Mango都义愤填膺不吐不快,就让 Crack使出锁喉功给点教训。(此前在搜索伊拉克上校家的回忆戏中,是最多愁善感的 Sykes使出锁喉功)
比利在这场冲突中面面俱到地精准:他自己也很不爽,但他要负责冷静操盘;他知道要给点教训以平息班兵众怒,以重拾尊严与士气,但他也知道不能玩大,需要准时插手。因此,一开始比利阻止了想插手的前排民众“别担心,只是开玩笑”;Crack 在享受教训时,比利则在对前后左右阻挡关注眼光,同时眼神快速来回掌握状况;到玩笑快开大时,比利准时出手把 Crack强势拉回,发泄了自己与班兵的怒气,但保持事情在控制中。看看 Crack驰骋血性后气喘吁吁地惊骇“我做了什么”,这场小冲突再次证明:B 班没有比利真的不行呀!
冲突结束, Dime 班长回来,比利大事化小报告战况,班长应该也知道一定有事,但也信任比利能罩住而不用多管。只是信任比利的班长,只要听到比利流露贰心如 "What if we had a choice?" 就是马上发飙。每次提出犹疑都被班长厉声堵口的比利,心理的疑惑仍然无解,如果这时有蘑菇在多好呀?一定可以微言大义替他找到出路。
18. 与 Noam 谈判:贞定的确认
还好,班长生气没生太久,马上接到电话兴冲冲带比利去谈片约。与本片大反派 Noam 的议价戏,算是本片对消费军人的美国政商与爱国主义最强烈的控诉。不过我并不在意这位如过眼云烟的大魔王有多坏,而更关心这场戏的另一面:与大魔王过招的 Dime 与比利,得到了什么成长?
Dime 在这里又是强壮,又是脆弱。强壮的,是他身为班长为了班兵权益,能以一个不知政商权谋的年轻小伙子之姿单挑大亨 Noam ;脆弱的,是他这个单挑毕竟没有出路,他对电影工业与政商国家都不懂,面对大亨祭出一堆大帽子就语塞了,什么也谈不出来,只能恨恨道“觉得我们没有被珍惜”而义愤填膺。
而比利,尽管对政商权谋的知识恐怕和 Dime 差不了多少,但他的优势还是那单纯的贞定,对就是对、错就是错、一目了然,绝不会看见各种自己不懂的花言巧语就矮了一截。当 Noam 自承“我们永远不了解士兵们,尊敬你们伟大的牺牲”时,比利诚心感谢;但当 Noam 丢出伟大的爱国帽子如“最自由的国家,相伴以重大责任”与“你们的故事已不是你们的,而是美国的”,比利一眼看穿毫无犹豫:“我们的故事不是伟大概念,而是每日人生”。
比利这小子,承平时期一直犹疑“留下或回去”;但战阵一来,不管是伊拉克战场、中场表演走位、还是与大亨过招,就是毫不犹豫站出来保护大家,而且不论战技言语还是应变能力都在“抽离”之下如有神助,往往回神过来后才发现自己竟干了这么大胆的事。
什么电影约都没谈成,但比利终于确认了自己的人格,也确认了身遭其他配角的人格。在洗手间里,制片 Albert 诚恳地谈“比利,咱们一定把片子做对。我要努力找人脉钱脉不惜去中国,但重大决定还要靠你做”;而小公关 Josh 也在此终于交货“比利,你的头痛药”,小小一件事,答应你的就会做到。这些花花世界的人们,就算永远不了解我们士兵,这诚意能不珍惜吗?
希望落空的班兵们,都能体谅比利捍卫大家的承担,有没有片约有没有钱,都是小事,我们拥有彼此最重要。本来一直头角峥嵘闷闷不乐的 B班,在此球赛结束快要回去之时,终于海阔天空做自己,那些乱耳丝竹都如过眼云烟,打打闹闹还把 Josh 当一家人开玩笑“跟我们回去伊拉克”。
这场与 Noam 的谈判戏很重要,义愤填膺的 Dime 看开了、充满期待又害怕失望的班兵也看开了,能定下大家军心的,终究是比利!受到比利影响而改变最大的应该是一起谈判的 Dime 班长,不过在此尚未拍他的改变,而留到片末最后半分钟。
19. 道别 Faison :连结的确认
毫无疑问,比利本来就一定会选择与兄弟站在一起,只是一次次让外界挑战帮他确认己心罢了。如果还有一丝丝犹疑,那可能还是交心的佳人 Faison。Faison 这个“比利战争”的头号大敌,一定还要认真画下句点才能解。
我并不同意这场戏是“比利很想留下来双宿双飞”结果“赫然发现 Faison 只是崇拜英雄形象”而黯然决定离去,因为比利本来就是要离去的,和弟兄一起回伊拉克“这颗子弹早已击出”,是比利一直坚定不移、只需一步步自我确认的人格脊骨。
Faison 来,拥抱吻别,"Why are you leaving"? "Duty First." 表面上是如电影般荡气回肠,实质是彼此互相确认:Faison 知道这个比利如她此前认识的比利一样,仍是那个坚守岗位服务他人的比利。下一句 "I need you. I like every minute I can get with you",这乍听之下很像想要留下比利,但对同样坚守岗位服务他人的 Faison 来说,那就是“能和你度过这短短一天几十分钟,每分钟我都珍惜”,是要放手道别的。
比利可能会错了点意,苦笑道 "Wow, I was just about to run away with you",仿佛在说“对不起,可惜我不能跟你走”,但他小看了 Faison。Faison 微微错愕,但语气平和坚定:“跟我走?不,你是受勋英雄,要回去的”。“受勋英雄”本是虚名,但对比利来说就是上次救蘑菇、就是未来救一整班天兵,对 Faison 来说更是她第一次认识比利时听比利谈得深入而共鸣的“握著蘑菇的手,我感到 something bigger than myself”。
坚守岗位的比利、与坚守岗位的 Faison,两人彼此告别、确认对方贞定的人格,才是这段交心的完美结局,即使分离两地也“没有失去”彼此,反而真正拥有彼此。比利听到 Faison 单纯坚定的“你要回去”,那个表情也许大多观众解读为“黯然失望,其实妳不爱我”,我却认为那是“惭愧”,惭愧自己把 Faison 看小了,惭愧自己把两人这段珍贵的交心看小了。
如果要放大看,也许也要惭愧的是:曾经头角峥嵘的自己与 B班,把这些看似无知愚蠢的美国民众看小了。每个人都永远无法了解这些战阵军人,但每个人在美国都可以努力地坚守岗位贡献点力量、更可以诚心与军人站在一起,就算只是有限眼界渺小力量,也值得尊敬。制片 Albert 如是、公关 Josh 如是、酒保 Hector 如是、啦啦队员 Faison 亦如是。(当然,还是有很多自大傲慢的人,这点还是要分清楚)
Faison 与比利告别,延续了这段交心,离去的背影没有回头,但本来垂在身旁的右手有在身前举起来一下,不知道是举起来干嘛的,毕竟这个镜头没拍正面,她是不是举手拭泪呢?那就留给我们观众自己想像了。无论如何, Faison 留下了对比利的祝福 "I'll pray for you",这句话比利的大姐也说过。就算再不了解比利,基督教信仰浓厚而会为比利祷告的人,会“不在意比利本人、只在意英雄形象”吗?
20. 打架,醒悟:比利战争的句点
愈发坚定的比利,到与 Faison 道别后,这一整场中场战事算是告一段落,确认了己心,毫无疑问是要跟着弟兄们回去的。不过这里还安排了一场象征性的比利战争之句点,还让一个象征性的角色当头棒喝打醒大家。
整场中场战事花花世界丝竹乱耳的象征总结,就在那群 crew 堵到 B班好好打第二架,这里用了全片最快速混乱的剪接,过去现在新愁旧爱如胶卷般飞过,混乱到极致大家都杀红了眼、连安全人员都手软掉枪时,手枪让一支坚定的军靴踩住了,是那位如老虎 Richard Parker 一般象征 B班心底之神的失聪少校 Mac,鸣空一枪,狠狠打醒比利也打醒 B班。
这位总是站在背景静静看着一切的少校、这位不管有没有跟丢都还是会莫名其妙出现的少校,就像比利那舍己为人的人格脊骨,即使花花世界走一遭有迷失有犹疑,它都稳稳地深植心底,从来不变。
子弹早已射出,比利看似有选择其实并没有选择,因为他怎么样都会做出同样的选择,与弟兄一起;回忆跳到那一天蘑菇死去时, Dime 班长奔来痛哭,摸著比利的头“比利,我知道是你,我一直知道”。
21. 告别姐姐:比利战果的告白
这片的女主角毕竟还是姐姐,不是佳人 Faison。Faison 只是一开始比利以为会诱惑自己留下的敌军,后来才发现是鼓励自己贯彻信念的友军。战果揭晓,最后要回头呈报抚慰、要达致理解与和解的,还是姐姐。
"I'm going back. I might die a virgin" 是自我解嘲的玩笑话,认真的则是承继蘑菇教诲的 "I'm not a hero. I'm a soldier. Not right or wrong, it just is." 这是比利照顾他人的人格脊骨,曾经这样顾过姐姐、今天也会这样顾著弟兄们,那才是姐姐你敬爱的比利呀,"I just want you to be proud of me" ,姐姐就算不舍也终于释然理解:"I am proud of you"。
这片是比利的内心战争,那些德州的民众政商、什么球队老板石油大亨贱嘴观众后台 crew ,对比利确认内心坚守人格的这场旅程来说,都只是不痛不痒的过眼云烟,也就是这场“战事”中的杂鱼;这场战事唯一的理念敌人是能拉住自己的佳人与姐姐,结果发现佳人其实是鼓励自己的友军、姊姊也能在理念上耐心点通化敌为友,这是本片的圆满,更是比利的圆满,可以心无罣碍回头上车了。
谁说,看这片一定会心情沈重地出场呢?根本是圆满大结局呀!
22. 回到悍马车:向贞定之神报告战果
女主角是姐姐,男主角当然就是整个 B班。承继著姐姐的“我爱你”,回头听见蘑菇言犹在耳的“我爱你”,现在轮到比利带着 B班一起互道“我爱你、我爱你、我爱你... ”以前独独不吃这套的 Dime 班长、这位外表最硬汉内心也有脆弱的班长、这位曾视异性人性水火不容而紧张气愤的班长,经过和比利一起的这场战争他外表也软化了、内里却更坚强有信心了,终于松口“你是要我说什么?我也爱你。”
片头上车,开启战事,记得带着少校走;
片中走动,忘了少校,随时记得找回来,发现他一直都在;
片尾上车,战事结束,班长向少校敬礼,完成交接,转身带班兵离去。
这位“来到战阵第一天就震聋”的少校,怎么看都像是“贞定之神”,正如比利与 B班一进入纷乱战事与花花中场就开始动摇、失了贞定;但其实这贞定一直都在那儿,从来不变,随时提醒自己找回他、慢慢确认己心所向,自能毫无罣碍走下去。
李安电影之精采,未必在于任何主题清楚呈现而掷地有声,也说不定刚好相反,好在主题开放、议题多样、人物立体、细节丰富、因此解读空间宽广?看这片,可以当反战电影、可以当黑暗政商现形记、可以批判美国精神的虚伪面... 而对我来说,也可以抛下这一切外人,专心看比利的贞定身影。
当然啦,许多人看这片批判美国,我看这片欣赏贞定,那都只是观众自己的一家之见,电影能在不同人心里引发不同灵感,就是丰富。不过最终要套句 Dime 班长的话“你挖你的石油很好,但请别牵拖我们”,若对我说起来就像是“你谈你的贞定很好,但请别牵拖比利与李安”。
作者: s876612s (小进)   2016-11-17 03:36:00
让我对故事的有更深层次的理解 希望我有一天也能看电影看到这种程度 不过真的好看!谢谢你花那么多时间写这个
作者: ben840619 (小小书僮 可笑可笑)   2016-11-17 04:32:00
我比较好奇你这篇写多久
作者: bsjimmy (BScorpion(蝎~))   2016-11-17 04:47:00
推分享
作者: badofn (大鲨鱼)   2016-11-17 05:13:00
专业推~
作者: Touber (谢谢你9527~~)   2016-11-17 07:06:00
推小羊大!这篇解析也太强,有种豁然开朗的领悟。
作者: nagisaK (na)   2016-11-17 08:31:00
BvS脑补魔人BvS脑补神人互干recap文怎么自删了
作者: nosweating (不流汗)   2016-11-17 08:40:00
小羊recap文必推!!!
作者: ffaarr (远)   2016-11-17 08:56:00
推好文。
作者: nagisaK (na)   2016-11-17 09:04:00
脑补文还自删
作者: Touber (谢谢你9527~~)   2016-11-17 10:33:00
补推抵废嘘
作者: sleepyrat (sleepyrat)   2016-11-17 11:29:00
那段中场走位对B班来说,跟战事没两样了,最后还被打跑
作者: joeunice (Joeunice)   2016-11-17 11:31:00
专业推,可惜强国剪掉太多片段,期待DVD
作者: t13thbc (the 13th black cat)   2016-11-17 11:32:00
其实我也不懂 为什么你要删掉之前的文
作者: tenniset (tenniset)   2016-11-17 12:50:00
电影还没看先推.
作者: LeeBing (LeeBing)   2016-11-17 13:42:00
认真给推!!
作者: ma19987 (小九)   2016-11-17 15:44:00
你是看几刷阿 还是有带笔记本去抄
作者: SKnight (全ては时の中に…)   2016-11-17 17:42:00
推认真整理
作者: zzauber (zauber)   2016-11-17 20:28:00
推!好电影及用心精辟心得文!赞!
作者: joey0602 (joey)   2016-11-17 20:45:00
一楼你们Bvs的恩怨不要带到别部吧
作者: nosweating (不流汗)   2016-11-17 21:11:00
看完了 大推啊!!! 小羊把我老是说不完整都感受都说出来了!!!! 呜呜希望也有小羊这样的文采!!!
作者: clarence7831 (享受寂寞)   2016-11-17 21:25:00
推用心。太厉害了
作者: yzkeroro (小製)(′˙ω˙‵)   2016-11-17 22:09:00
好强...
作者: DolphinAnkle (灰塵)   2016-11-17 22:26:00
大推!
作者: andreas022 (-Ryu-)   2016-11-18 13:09:00
作者: twcomy   2016-11-18 17:03:00
大推,写的超详细!
作者: benoire (爱米喵)   2016-11-19 03:33:00
大推等待摸索确认!
作者: hotmilk1228 (!!!)   2016-11-19 03:49:00
作者: mogli   2016-11-19 08:06:00
推 丝丝入扣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