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安再次展现他诠释文本的能力。剧本对于原著的还原度很高,但并非没有调整,如果
如实依照原著的酸度来拍,可能会失于偏激和冷血;反而是把原著的大酸改成温和的中酸
,再揉合袍泽情感、亲情,综合起来的复杂与矛盾才更深刻。原著很棒,走的是浮光掠影
的路子,而电影把主角的意识流动(球赛─战场)表现得非常好,3D技术在这部分的助益
非常大。关于这样一个在片头就明确丢出主要事件的故事,剧情推衍的幅度偏小,必须进
行难度很高的非线性叙事,也比较挑战观众;而我最惊艳安用叙事的“空间性”取代时间
性,力道绵长地讲完它,并且余韵深远。P.S. 一如多数由小说改编的电影,没有读过原
著无妨,只是Ben Fountain的《半场无战事》实在是蛮值得一读的,诚挚推荐。
2.安再次证明他“大胆选角,小心调教”的本事。Joe Alwyn as Billy Lynn比预期中
演得更棒,有影评预测Joe很有机会入围BAFTA新人,这话没在开玩笑。看完本片,我明白
了安起用新人的理由:这个角色需要纯真,被砲火震撼过的纯真、被世故磨蚀了的纯真、
初次恋爱的纯真……,这一切的经历组构为Billy这个人物,并且经由这样一场球赛长度
的自我辩证后,他找到自己应该前去的方向,而这也是另一种纯真。
3.自从Kristen Stewart的演技开始洗白之后,一直都没有看过她的作品,根据安的说
法,选Kristen as Kathryn(Billy之姐)的原因是“我觉得她人看起好像很愤怒,跟角
色蛮像的。”她确实演得不错(尤其是最后一场与弟诀别的戏),只是有点受限于角色和
戏份,整体算是恰如其分吧;至于Vin Diesel、Chris Tucker、Steve Martin,他们的戏
份都不多,却有别于以往而给人一种“好好演戏”的感觉,光是这一点就很足够了。除了
Joe之外,我最喜欢Garrett Hedlund as Dime(班长)的演出,他呈现的形象、性格还有
嘴砲功力,跟原著里的形象简直一模一样,太厉害了。顺带一提,这算是李淳历年来戏分
最多的角色……吧?(虽然还是很少)
4.我完全理解安那么执著于运用3D拍大量文戏的企图。本片的3D的设计大多建立在溶镜
以及景深上,整体呈现出的层次感非常棒,尤其是前述意识流动的部分,完美地和3D溶镜
配合了,确实感受到不同于2D文戏的情感质地。如果你认为3D电影非得要一直射出东西才
有拍成3D的必要的话(谢天谢地本片没有),我竭诚建议去看看这部,安会说服你的。
5.上个月在NYFF首映后,我读到部分外媒嘲讽本片是为了降低成本才不找真的Beyoncé
出演。当然,成本控制我想这是实话(另有一说是档期不合?);但另一方面,如果真的
找Destiny's Child,观众应该会看到分心吧,“哇天命真女合体耶”,那干嘛不去看他
们真的在Super Bowl上真的合体的表演影片就好(翻白眼)。而且就算真的找来,呃,三
人的样子也不复当年了吧XD。
6.最后,我在IMDb上给了8分。我也不赞同所谓“踩到美国痛处才招致外媒差评”的说
法,不过说真的,看完了我只想给外媒掌嘴。这绝对是今年最精采的电影之一,准备省吃
俭用冲4K3D120fps二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