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啊,每个角色刚出来,87%都是很经典的英雄成长路径。
刚开始英雄有个缺点,受到挫折然后成长,最后打败敌人。
这个敌人,又往往是“分身型”的敌人,也可以说是对照或者境象。
钢铁人不说啦,雷神啊,蚁人啊,博士啊也是,美队和浩克的调性比较不同,但是架构也
差不多,然后啊,续集都会是“来自过去”的敌人,像是鞭狂是东尼老爸的梁子,雷神是
奥丁的梁子。有点变化的是,过去的烂摊子,像是美队2的九头蛇,钢铁3的满大人,复仇
者联盟是东尼和班纳自己搞的烂摊子,稍有不同但也有87%相似。
比较有突破的是美队三,讨论的是队内的冲突(英雄自主的问题,这个大家都讨论烂了)
还有比较少人谈的如何处理仇恨进行转型正义(巴奇和东尼/齐默和黑豹)但这也是续集
的续集了,不是本篇重点。
拉回来,我想讨论的是为什么漫威个人电影的首集都是这种模式啊?
因为这种做法最保守,不会出错吗?还是英雄电影就是这样比较适合?
那有没有其他反例,或是有人开始觉得这种模式缺乏新意?
不知道大家是怎么想的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