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雷] 情书 用咨商心理学的观点看人物情感

楼主: METELgd (my day starts)   2016-10-08 23:36:21
前言:
二十年后重返大萤幕的电影,当晚参加的场次可说是有吃又有抓,
不仅有映后座谈,还有情书一本可拿(主办单位的赠品,似乎是钢笔用
纸质便笺一类的东西)
Anyway,觉得这部片,真的拍得很好,刻画得很细腻;以学习心理咨商
者的观点观之,当中角色情感的掌握,以及角色间的关系线是如何被牵
在一起的,都颇有其说故事的功力。
隔日立马振笔键盘打了一篇落落长的心得,
(哇!一打就将近要6000字啦!写论文要是有这么厉害就好!)
想想,写在部落格至今都要过一个月也没几人看过,实在太可惜了。
但就跟刘昂星给自己的鲶鱼面十分,我认为自己这篇真的写得很好阿,
丝丝入扣,应该要大胆地端出来给大家品味一下,不要在那边假装谦
虚了![咬牙]
OK,前言很长,应该刚好可以盖过会被雷到的部分了。
好读版请点入此。http://masterwugue.pixnet.net/blog/post/218447461
(我想,你会需要好读版的)
以下为本文:
观影日:2016.9.10 (六)
二十年前六、七年级生的经典回忆,二十年后,再次上映在大萤幕上。
二十年前,没看过这部片,只知其名不见其本片。也许,是我内心小小的未
竟事宜呼唤,促使我在中秋补行上班日的这晚去看了这部片,加有映后座谈。
一、未完的哀悼
影片的开始就是一片大雪。不知为何,大雪带给人一种美感。在布满大雪
的山色中,白色的树、白色的屋顶,衬著身穿黑色大衣的女主角渡边博子,
带来一种独往的干净与宁静。
才这一幕,我便已经开始想:的确,哀悼是一个很私人、很需要空间的过程。
就像女主角一开场,独自一人躺在雪地上,吸吐了几大口气。
故事从一个纪念死亡的仪式启动。
面对儿子藤井树的死亡,爸爸似乎选择以饮酒作乐来面对,而看不惯爸爸这番作风
的妈妈,顺着上了准媳妇的车。一路上,两人的互动,看起来并不生疏,却又循着
一个深根不见的礼字在其中。
这部片里,每个人的情感似乎都是,不该说压抑吧,而是,相当抑制的。
发乎于情,止乎于礼。每个人仿佛都在用一种五月天的“不打扰,是我的温柔”的
方式,默默消化、处理自己的生死别离的哀伤。
即便宝宝心里有话,但宝宝不愿在白天的墓前诉说,要等到夜深人静时,再独自来
到坟墓前独白。
或者,看似已习于日常生活的妈妈,也会突然放声大哭。
或者,是女主角猛然抄下地址,想要寄一封思念给不存在的人,却不愿意被婆婆发现。
因为哀伤得太过含蓄,以至于在两年后的此刻,片中一些角色的情绪,都还无法彻底地
被走完。即使一个人死去已经两年久矣,每个与他有关系的个体,其内心似乎都有与
死者未竟的事宜。
未竟事宜,英文是"unfinished business",此概念来自心理咨商学派中的“完形学派”。未竟事宜
简单说是,一个事件所引发的情绪,在当下并没有完完全全地被处理干净、没有被梳理
;随着事件结束便以为没事了,没有了,而事实上,这个情绪会开始不断地出现,回荡
,以各种可能的形式,影响着个体的生活。
最痴情的莫过于女主角。两年了,但她写信的动作与她坚持寄到天国的信,数度让我
觉得她极度不愿回到现实,状况有些严重。
我好奇,这两年来,她都做了些什么?她还在想些什么?
我认为,两年是段不短的日子。
心理学者提出关于死亡哀悼的几个阶段,不同理论有不同分类,但大概不出四至五
个阶段。所以,两年了,渡边博子,你还在哪个阶段呢?看来你还是不愿意放藤井树
从自己的心中走过?
也许,越是关系深刻的人,越走得突然,越是不容易放手让对方走过。
毕竟,有太多还没有说的话,还没有机会去理解的对方,都随着肉体的毁灭而没
有办法进一步去认识与实现。也许正因为如此,渡边博子不停地从写信的过程中,
想要得知关于未婚夫更多的故事,得知那些她还来不及认识的藤井树。
二、奇情,牵起了关系,只是方式奇特了
(凡真实世界中出现机率低的,电影都帮你圆梦!)
映后座谈中,与谈人说,这部片的导演岩井俊二以“纯爱与奇情”为其显著的风格。
“奇情”二字,真的是说得相当精准,既精妙又精准。
Yeah,这个故事就是奇情。
谁会这么刚好,竟然有一个同名同姓,还是自己未婚夫同班同学的关系人存在?
更更刚好的是,未婚夫当年心仪的,就是这位和自己同名同姓的女孩子,
而这名女子,竟然又和自己长得几乎一模一样。
当博子发现了自己的面貌竟和女藤井树如此相像时,她说,如果这真是未婚夫藤
井树爱上自己的理由,那她绝不原谅他。
没错,我想在亲密关系里,几乎所有人都很难接受,对方爱的原型是别人,而自己
仿佛只是原型的影子。因此,这又成了她的未竟事宜之一;她必须得到这个答案。
这个答案必须向谁求?
如果未婚夫未亡,那一定是向未婚夫藤井树求。然而现在藤井树已逝世,还能向谁求?
巧合的是,仍是藤井树。只不过,不是女主角所渴求的藤井树本人,而是那名和藤井
树共享回忆的同名同姓女子。
两个藤井树,一个生,一个死,在信件开始往返的此刻,都成了渡边博子生命中
的重要他人。带着对藤井树的浓烈思念与情感,女主角不必面对空椅,假装对亡夫说话
,也毋需倚赖观落阴或乩童传话。很幸运地,她可以向真实的藤井树说话,并得到真实
的回应。这是他们的关系,他们的,奇情。
如果能理解得到藤井树的回应,对博子而言是这么地重要,那也就不难理解,当秋叶
先生告诉博子信件往返已经结束时,那当下,博子是多么地失落与惆怅。那仿佛就是
一记棒打般的宣告,藤井树与自己的关系已经真真切切地结束,句点。
人,最害怕的,莫过连结的那条线断了。
(就像,我们会告诉家长,不要每每发脾气便对孩子说出“你再不乖、你再哭我就不理你了、把你丢掉”一
类的话,那是真的会伤害到孩子内心的。不是危言耸听。)
三、秋叶 (由,深情又有成熟男人魅力的,丰川悦司饰演) 的内心历程
一心想斩断博子不切实际的痴等的秋叶先生,同样惦著藤井树。
他在乎他的朋友。
之于藤井树,他怀着自责的情绪。
面对登山伙伴的意外,在场者却无能为力阻止或解救,同样是一个很深的未竟事宜。
而他同时也爱着朋友的未婚妻渡边博子。藤井树好似成了秋叶的情敌,这个情敌即便
没了肉身,却也难以被击败。
秋叶有他的痛苦,他说出来了,他希望获得博子对彼此关系的确认。
他内心有强烈的爱意,像手中在烧的玻璃,那样高温热烈,却也必须克制着。也就唯一
的那一幕,他让情感放纵,深情激吻。(这幕我爱。深情激吻既具魅力又有吸引力,
不管吸引人的是丰川悦司,还是幻想自己心中的钢铁男子。)
只是,秋叶的情感,同样无法获得回应。
他努力想带着博子走出一厢情愿等待天国回音的自我世界,想带她回到现实。对应了
他的行为,他积极带着博子来到小樽,找出写信的另一个阿树。他也带着博子回到事
发的山头。就他的积极作为观之,面对自己的感情,他不愿再等待;可是,面对博子
,他愿意等待,等待他心爱的女人,可以放下过往的情。
请让我再唱一次:不打扰,是我的温柔。
四、死人、鬼、活人的未竟事宜
看到这里,不得不明白,原来,死亡,并不等于关系的结束。
未婚夫藤井树一直活在每个人的心中,仍搅拌、拉扯著每个人的心。
他成了一个,挥之未去的鬼魂。
(也许,鬼,就是这样来的?鬼的原型,就是人们的未竟事宜?)
男藤井树,既活在渡边博子的心中,活在女藤井树的心中,活在秋叶的心中,
也活在每个剧中人物的心中。
鬼,同样以一种"奇情"的方式,牵引起在世者与过世者的关系了。
观落阴,看似不“科学”,不过,感谢我的咨商启蒙老师曾告诉我们:
心理师其实就是"无我",成功,也不必在我;
如果,当事人去烧一支香,他就获得了内心的平复,何必要逼他坐在咨商室跟你谈十次?
心理师要做的,是帮当事人找出最能帮助他的资源,你可以是其中一个资源,却无须是
唯一的一个。如果思念一只鬼,写信给鬼,可以帮助当事人走出死亡分离的哀伤,
使情绪完形,那么,就让渡边博子去做吧。何以不能。
五、未明说的,女藤井树对男藤井树的爱慕
相较渡边博子爱得深念得深,导演似乎没有直言女藤井树对男藤井树的感情。
甚至,表面上,藤井树的信里诉说的是,她与藤井树的回忆都不甚开心。
这男孩,害得她国中生涯惨绿。
可是,从她诉说的画面场景中,其实一再发现,女阿树也同样喜欢著男阿树。
或许一开始是同名同姓、应被凑成对,送作堆,但久了,这样的一个连结,反
而把两个不愿像同班同学那样幼稚的人,给牵线在一起了。
表面上是冤家斗嘴、没好气地互动,而实际上,两人早就已经和对方密不可分。
只是,不够成熟,也未能处理这样的喜爱。又是,宝宝心里喜欢,但宝宝表面上
故作不在意。
如果不是因为想要和对方有所连结,不会等待一个人到月亮升空,只是为了换
回一张考卷,并且像个傻子一样依著对方的意思辛苦手动踏板打着光。
如果不是因为喜欢上对方,不会问他:所以你是有喜欢的人囉?而当对方斩钉
截铁说了句“没有!”时,就一股气地拉扯著别的女生就要对方“收下”。
如果不是因为想要确认自己在对方心中是否占有一个位子,不会因为对方一句
“节哀顺变”的关心,就开心地笑出声来。
如果不是因为十分在意、在乎与对方的关系,就不会在对方不告而别时,气愤地
摔碎了桌上的花瓶。那幕我哭了。如同前面说过的,线断掉的时候,真的是会
带给人伤害的。尤其是,不事先告知,不给人机会准备,就硬扯断的线;被划到
,是会流血的。
未竟事宜的其中一个经典样态,就是没有机会好好地说再见。电影少年Pi里也说
了这样的心情。未婚夫藤井树死于意外,渡边博子同样没有机会好好地道别。这
样的情绪,是吞在胸中、心中。没有办法把话说完,永远就都要吞著。那是非常
辛苦的。
六、未过关的情绪,仍旧会不断重复,直到类似的事件再度发生时,还得面对
对女阿树来说,另一个未竟事宜,是父亲病逝于肺炎。
一个国中生,面对父亲死亡,片中似乎却不见描绘一丝这名孩子伤心或难过的感受。
回忆只是淡淡地诉说:母亲病倒了,她也忙着处理家务,晚了一周回到学校。但成
年后的阿树,表现出的外显行为是极其排斥医院,即便感冒严重咳嗽不止,却一点儿
也不愿意去看病。而终于被骗进了医院后,父亲被推出病房的记忆,马上便随着一场
梦境,带到了自己眼前。
某日,女阿树发现,原来,记忆中那个心仪男孩,早已死亡了。
未过关的面对死亡的情绪,又被勾起。或许是这个消息,让女阿树的病情恶化了。当
女阿树高烧病倒在家中时,也再度唤回爷爷与母亲的记忆。同样是一个天候不佳的夜
晚,病危的儿子/丈夫,如今时空变换却还是躲不掉,变成了孙女/女儿。他们又必须
面临同样的生死抉择:究竟要等待救护车?还是亲自送医?而当母亲紧紧抱住阿树,
深怕爷爷强行把她背走时,我明白,没有人经得起重蹈覆辙、再失去一名家人的错误。
然而母亲与爷爷,在当下却表现出令我惊讶的沉着与坚定。(是因为这是电影吗?)
母亲面对一名长辈,还是自己的公公,勇敢说出了自己的害怕与坚持。而爷爷,竟也
没有陷入被指责的情绪漩涡,以抗拒、否认、回避或攻击的方式回应,他冷静地说出
自己当初及此刻为何这么做的理由。最后,他告诉母亲,她是你的孩子,你作选择吧。
如果这不是empower,赋能,什么才是empower?表达充分意见,但把决定权,还给
当事人,丝毫不控制。
平时看似有点失智、反应慢半拍的爷爷,那一刻其实竟是最冷静睿智、最有肩膀的
男子,以70多岁的高龄,一路背着孙女冲往医院。我想起老师告诉我们的一句话:
我们作咨商师,都太害怕破坏和当事人的关系了;其实,真正的关系,是没有办法被
破坏的。是的,如果是一段真正经得起考验的关系,在关系里面,我们是可以说出心
里话的,如同阿树母亲,可以对着自己的公公,说出她的真心话,说出,她认为当年
是公公鲁莽的决定造成了阿树父亲,也就是自己丈夫的死亡。那份责与怨,对阿树母
亲来说,何尝不是积压在心里多年的未竟事宜。
而事实是,当我们不愿讲出心里的批评时,我们仍在批评。我们无时会碎念,并且用
生活中的事件,例如搬家,去应证我们既定的观点:爷爷就是个冥顽不灵的老顽固。
可是,当我们终于鼓起勇气说出了真心话,我们竟然得到了一个过去从未知的回应,
一个真相。
而真相是,爷爷一直都很清楚知道自己可以花多久时间从家中走到医院。他并不是依
冲动行事,那都是他理智判断的结果。
七、我又想到了,当事人中心学派
一场危机,我看到了这个家庭的勇敢、他们面对危机的冷静客观,以及他们的真诚
与爱,去说出,在当年那场死亡中,没有被说出的话。在这一对媳妇与公公的关系
之中。而当这个家庭的真实情绪终于开始流动了,很神奇的,成员之中,也有人的
想法或立场就开始改变了。阿树的母亲决定不搬家了。让爷爷,留在这个,他喜爱
的园地。情感的真实流动,就有催化改变的效果。我想,这就是当事人中心学派所
说的,真诚一致。
然而,要走到这一步,光是我自己,从进入咨商所开始磨练,磨练至今,虽有所心
得收获,但丝毫不敢自称集大成。要走到大成这一步,十足不容易。又想到老师说
的,她不开当事人中心学派的课了,因为太难,过去的教学经验,已令她有些挫折。
也许是,当事人中心,根本无法被教学,无法只是用"理智"去学,而是需要通过很
多情绪的自我探索、剖析,才能走到这一步。或许,只能留待在实务经验中,透过
接受督导,或透过运用自身所学之咨商知识,逐步化解自身情绪,将之"酝酿"出来吧。
八、走完最后的一段哀悼历程:女主角的insight(洞察),放情绪从心中走过
影片铺陈到此,已经不难明白,在山中的大喊,之所以成为不朽的一幕,绝不只是因
为女主角放声大叫而已。在所有角色都陆续清理了过往的未竟事宜,就剩下女主角,
最最放不下的女主角,要怎么来面对这座藤井树罹难的山岳。女主角仍有却步。
那日,她告诉秋叶,她仍没有办法去面对未婚夫死亡的山。然而一场山中的饭局,
却仿佛触动了她心中的机关。在两位友人对藤井树的描述中,似乎她明白了,藤井树
其实已经带给她许多美好的回忆。她述说了未婚夫藤井树求婚的情景。
我相信这场描述别具意义。我听到她在表达的是:作为另一半的她,不得不怀疑,
到底对方是不是真心全意地爱自己,因为即便到了戒指都握在手中的这刻,藤井树
仍不开口向自己求婚。她没有感到自己被真切确认地爱着。这或许可以说明,为何
当女阿树出现时,她也把这个回忆中的国中女孩当成了情敌了。因为深爱的那方不
愿给出积极主动的回应,所以他们的心中都抹不去那名情敌,哪怕那名情敌是一个死
人,或是仅活在记忆中的女孩。秋叶与博子,其实受着同样的苦。
然而,秋叶轻描淡写的一句话:“面对女孩子,他就是那样的人”,意外地帮助了博
子来到不同的心理位置。也许就是这句话,秋叶在影片中不只说过一次的这句话,终
于让博子相信,连求婚都那样地不敢肯定的藤井树,并非不爱自己,而真的是出于他
的不善表达;那和他国中的样子一模一样,没变过。
“是我还想要更多,是我太自私了。阿树其实已经带给我许多美好的回忆。”
这就是女主角的insight。说洞察也好,顿悟也罢。这一幕对我而言,是非常动容的。
我看到一名当事人在一串对话中,重新看待了自己和情人的关系,并且终于肯定了这一段
爱。博子的述说疗愈了自己。那是每个个体都有的,自行疗愈的能力。
(当他们靠自己仍过不去时,心理咨商才有派上用场的必要)
当可以全心拥抱并相信一段关系是真的,不是假的,那么,我们就不再害怕这段关系
会失去而必须紧抓着它不放。过了一夜,女主角在日出晨光中,终于把自己带到了这一
刻,没有迟疑、不再抗拒、毫无保留地给出自己,放声地去大喊:“你好吗?我很好!”
声嘶力竭地喊,情绪与言语合一,掺著泪水,一致地喊。渡边博子完成了她的未竟事宜。
在呼喊中,她疗愈了自己。
九、尾声
影片最后,场景来到女藤井树的家。当她看着那张多年前的书卡,翻到背后……
哎呀,我猜错了!我一直以为,书卡后面写着的会是“莎哟娜拉”。因为在回忆里,
男藤井树的确欠她一声道别。不过,其实,说穿了,我们真的想要的,也不是
那句“莎哟娜拉”。我们想要的一直都是:原来你的心里一直有我。Yes,真正的关
系,是没有办法被截断的;即便死亡或分手,原来你的心里都一直有我。那也就够了。
其实,我们都有能力疗愈自己的未竟事宜。
(哇!你真的读完了?请受我一拜.....)
作者: iamdorothy (DOROTHY)   2016-10-08 23:48:00
写的好棒!!
作者: ardice (ardice)   2016-10-09 00:09:00
秋叶是丰川悦司演的…=_=
作者: yalamina (落叶随风)   2016-10-09 00:40:00
读完了,未竟事宜写得很好
作者: JoeyChen (I am Joey)   2016-10-09 00:54:00
开头雪地里的是博子还是女藤井树啊 我后来觉得是女藤井树 有人知道吗 没注意到一开始那位的发型啊 瞬间知道自己搞错了 应该是博子没错
作者: hahamula (お元気ですか)   2016-10-09 01:09:00
未看先推w丰川悦司 丰川悦司 丰川悦司 请他的脸认三次wwwhttps://www.youtube.com/watch?v=ADF8IMVF37I和 竹野内丰 差很多啊w
作者: Aotearoa (长白云之乡)   2016-10-09 01:23:00
都有丰啦XDDDDDDD
作者: error123 (error)   2016-10-09 01:37:00
竹野内丰粉会来嘘你喔,脸差这么多
作者: ji3345 (will)   2016-10-09 01:43:00
竹野内丰???
作者: turnsongyy (施搭搭)   2016-10-09 01:46:00
你想错了 我不需要好读版 PTT字比较大 也没很多图
作者: dracula0317 (有信来了喔)   2016-10-09 03:29:00
读完 很有趣 刚看完
作者: pziix (Puiiy)   2016-10-09 09:18:00
不喜欢丰川悦司的长相
作者: hide19   2016-10-09 12:31:00
推!原来你心里有我那句好棒
作者: apple71 (IrEne)   2016-10-09 15:59:00
解析的很好,逼出眼泪了!QQ
楼主: METELgd (my day starts)   2016-10-09 17:33:00
谢谢版友指正,我记错名字了"丰川悦司" sorry 改过来
作者: pureskygreen (nonofyourbusiness)   2016-10-09 22:46:00
推好文~
作者: Anth   2016-10-10 00:49:00
觉得你写得很好!
作者: bbonjour (bonjour)   2016-10-10 00:52:00
今天刚到诚品看完,当下虽觉深刻但余韵仍多,直到读到你的文章才真正被触动,非常谢谢你写这篇文章:)
作者: hahahac8c8c8 (卷儿)   2016-10-10 01:59:00
写得真的太好了
作者: tifcyc8068 (tifcyc)   2016-10-10 13:51:00
推推 感谢您的好文~~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