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时候的天空蓝多了.蓝的让人老念著那大海就在不远处;那时候的泪水清新如花露,
人们比较愿意随它要落就落”──朱天心《古都》
灯光收敛,银幕四张,开始是阳光满溢,满目藤叶连绵,头发花白的陶晓清,多年来
民歌演唱会的主持人伸手从绿叶中摘下一条茄子,检视后说声:这些都老了。那瞬间,我
的胸膛无声捶了一击。
我想起十年一度的演唱会,民歌三十时病痛缠身的李泰祥坐在台下,对着台上高歌的
爱徒仍然眼神闪动,马兆骏还能在台上高唱耳熟能详的木棉道,转眼便隔天涯,相约缺席
在民歌四十的演唱会中。而梁弘志、赖西安则在更早前已届退幕,再也无缘与观众再会。
所以这部纪录片中,看到已届花甲之年的众位歌手登场、开口,模样或白发苍苍、或
童山濯濯,这人是皱纹爬上了脸颊,那人是脂肪堆累成腹部,都不啻是一段珍贵的纪录,
人生还能有几个十年,能清醒著把那些来不及说完的话说一说呢?
坦白说,我不是浸淫过民歌时代的孩子,我唯一会怀念的童年乐团是小虎队,除此之
外我对偶像的记忆乏善可陈,以致我看到女学生成群结队在书店购买偶像护贝卡时都觉得
矫情。
但我母亲是。她有把躺在角落生尘的吉他,以及早已泛黄破碎的民谣乐谱,日常的嘴
角总噙著零散的乐句,叮叮咚咚得很好听。她在大学时代意气风发,穿高跟鞋打垒球、健
行溪阿纵走、学吉他、唱那时还很新潮的卡拉OK,但岁月走过,唯一还和她的青春年代血
肉相连的也只剩这几首歌,拆碎不成片段,却曾是七宝楼台般的炫目。
所以我抽到双人份的“四十年”的民歌纪录片电影票时,我第一个想到的便是母亲。
然而对她而言这部电影会是“回忆”,对我来说却是“现在”,我想厘清为何从未在那个
年代生长过的我,除了母亲偶尔的哼唱给予的印象以外,会这么着迷于民歌。
于是母亲欣喜辨识电影银幕的诸位歌手之际,我急欲辨识电影所有的隐喻、暗示,主
角们说话的神情、语气,若不是这样便无法捕捉到那个时代的吉光片羽,便看不清楚它们
从何来,又往何处去。我在汪洋洪肆的语言影像洪水中,奋力上溯寻觅源头。
而幸运的是,导演毫不避讳政治考量,毫不掩饰各位民歌手的认同困惑和真实性情。
于是我们看到戒严时代叛逃大陆的侯德健,朗朗而谈他游离于大陆和台湾的漂流心情、李
建复淡淡地表明对中国的乡愁不过是种情感,不该受政治沾染。胡德夫慷慨陈词他如何因
海山煤矿事变,毅然放弃歌唱事业投身于原住民运动的转变。同时电影在记录这些珍贵言
行之际,亦颇具用心的找寻当时的新闻影像纪录,适当的穿插在众人的旁白中,将观众带
回那个风起云涌的年代。中美断交引起全国人物的同仇敌慨,高举蒋经国的画像守护中华
民国;西方民谣音乐的传入激起年轻台湾学子的文化焦虑,纷纷投身音乐创作。英年早逝
的李双泽无话可讲,但导演仍尽心收集他的画作、发表于报纸的社论、报导他意外溺毙的
新闻,甚至是各位民歌手对他的回忆文章,刻画他的面貌血肉。
而一条日光大道展开,迷雾渐见明晰。我跟随影片脚步,复诵着他们的青春、爱情、
求全之毁、傲气不驯、或者只是想逃避现实的挫折,铭刻于内心-这一切都与现在的我们
多么相似。开心的时候起舞、疼痛之时刻落泪,然而那时候又是多么单纯透明,微风白云
轻吹便是深刻回忆,一见钟情便生永志不渝,电影散场衍生浓厚愁绪。
想起朱天心的《古都》的开头,彼时的天特别蓝,眼泪特别纯净,那时候的人们非常
单纯天真,不分党派的往往为了单一的信念或爱人,肯于舍身或赴死。而电影散场,那样
的年代与人生已不可再骤得。
所以让我再好好花一个半小时的时间,好好地跟这部电影再走一次,所有人的爱恨离
合,成坏住空,努力地看最后一眼,因为一眼之后,就要老去。时光是残酷者,将过去都
淘洗殆尽,不容我们一丝想念的悲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