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pilikang.pixnet.net/blog/post/43306222
这部电影卫福部看了应该很开心,把女生设定成生子是件有年龄上限与意识危机的急迫,
加上行之有年高龄产妇的洗脑催眠,并非投入婚嫁体系就较差或较保险,也非不婚不生较
好或较自私,但是谁规定了女人的天命圣职还代代相传?婚姻系统与生养后代岂是女子唯
一的出路?别无选择怎会称得上祝福?
不过如果做为一个反省的教材,倒是发挥了它的功能
男生到七八十岁还能生,女生有几个过了四十还能生的?除非是大明星吧?
内政部不晓得会不会鼓励员工和民众去看这部片?对他们催生政策更有利。有趣的是,
片中的男主角没有生殖功能的话,似乎就丧失了谈爱的权利。因为不能传宗接代,所
以连走入婚姻都没资格,也别谈组家庭。这么限制性的信念,最后虽以皆大欢喜收场
,还是令人遗憾。仿佛生不出来、不能生、不想生,是罪大恶极,谈爱也是最自私的
,于是乎美其名怕对方受伤(我看是怕自已受伤吧)就甘脆不要投入好了。再看看婚嫁
神话下的女生,不得不冻卵以备不时之需,妳如果连这科技也不成功,外面的小生就
会帮妳的先生生子,这不是危言耸听吗?是要宛如傻大姊般感谢小三这么辛苦,承受
生子的过程和完成公婆的期待呢?还是愤世嫉俗的怪男人都一样?
我觉得比较可怕的是连女生也自已甘愿被这枷锁套上,因为没有别条路!因为别无选
择!是嘛?真的是如此吗?那意识流般的精子与卵子拟人化,不晓得为何要把男主角
的精子化为女性,女主角的卵子化为男生,中间有颗十年的卵子(吴念真化身智慧的
象征,在内在世界与外在皆然)说爱情是种症状,那隐约“生男”才是好的,没有被
反转,还理所当然套进这思路中。
问题不在于世俗怎么想?
也不在于路有几条
不婚不生或
同居不婚
或未婚生子
或顶客族
也不在于他人的看法
也不在于其它的路成功的机率多小
满足别人的期望
是男男女女都必需回过头来省思的问题
长辈或社会或家族或对方怎么想,那是他们的事
我们“怎么想他们怎么想”就变成是我们的事
这边涉入了自已的价值观
但选择将力量交出、臣服他人的看法,这也没有好与坏的判别,只是“我们接受了他人
的信念体系”如此而已,看到这点,才是自由的。
今天,你我可以心甘情愿走入婚嫁神话,走进去没有比较差,不进去也未必就比较好,
可是有一个很重要的核心是诚实的面对自已,这真的是自已想要的吗?还是不想要,而
认为不得迫于传统,被逼得接受。否则你就大方的接受,也不要故意离经叛道,就承认
你很想进入这嫁娶体系,那也无妨,未来会不会后悔,再说吧!事实上,没有任何人可
以逼迫我们,有时只是不好意思说,只好说是长辈在催,心里跟本乐意的很,那也好,
只要是自已真心想要的,并没有说要对抗传统比较酷或是故意单身一辈子比较清高。
然而,有没有说不的机会?有没有别条路的可能?如果不愿意,那社会上施给男生的压
力大概是就算四十岁以上、再婚、携子,是大老板、大企业家,也没人说话。再晚婚都
会被视为黄金单身汉。反之女生则不是,从来没有人会认为五六十岁还有希望之类,再
怎样拉警报设的上限,最多也到四十就是极限。更别提政府部门大力“好心提醒”(善
良的悲观者)高龄产妇是多需令人担忧的危机,宛如女子晚生不生就是对这世界最不幸的
诅咒。
这部电影对冷冻食材的二次翻转,第一次是打破他人对传统冷冻食材不好吃、不新鲜的
观感,可是那是妈妈晚归不的不的退让与“爱的保存”;第二次反转是吃过外面的食物,
长大了,才发觉其实冰起来的那些食物,也还好,尽管是妈妈的爱。
纵然这部以型男主厨点出男人也可以下厨房,不是只有女人。却仍难免将女生传统定位
胶着于“以食物带来爱、以食材展现对子女的守侯”的既有印象。有听过不会煮的妈妈
吗?除非是职业妇女,三餐外食,都买便当给小孩子吃吧!这样好吗?这样有什么不好
?或者重点是,你觉得如何,你怎看待这件事,你的信念是什么比较重要吧?
剥夺了一个女生的厨艺、生养功能,那还剩什么能夸嘴的?可是又是谁规定女人就是要
相夫教子、传宗接代、手艺精纯,出门要带得出去,在家又要怎样诸如此类的。否则年
华老去,孤单一人,好像很可悲,那些没结婚的女子,都跑去那了?
因为我们一直在歌功颂德于从父、从夫、从子的妇女形象
女生的卵子有新鲜期限
家庭幸福的美丽神话
所有的电影与戏剧,妈妈若不是女强人,就一定是在厨房忙进忙出,很会煮菜
怎没有人谈谈不婚不育的女子的下半生?还是我们期许了必会孤苦无依,就算有活得很
精采的也视而不见,有也是少数,就算不少也不想去学、去走这条路。
因为感觉好像很怪、很可怕
还是找个蛋男情人好了
君不见还以替小孩能见到外面的世界,感受真实的风的流动,握另一个人的手的美好,
大加赞赏?是不是显得“没有这么做”的人的自私呢?
我们究竟是不是自由的?
究竟有没有其他选择?
在美好的“生命产出”、“生养体系-传承神话”、“婚嫁系统”脉络中,那未发声的
、没有话语权的(你就没有结婚跟人家谈什么?你又没小孩还说什么? 有本事自已生养
再来分享经验呀!很会讲,怎办不到?骗谁?)那批人,从未被浮上台面。
宛如死去般消声,就算有略为提及,也不如“台上主流”的引人注目。
这不是两极对抗,也非寻求第三种极端的中庸,是在这出入之间,相信怎么选都是对的
,怎么做都不会失败。就算失败也是种成功,这失败的经验才是灵魂的宝、内在小孩的
渴望,不是渴望失败讨厌成功,是这“经验”,这价值完成,对内我才是最重要的事。
婚也好,未婚也罢,正在离婚也行,再婚也ok,真诚面对自已,坦然接受自已,才是
最神圣的承诺,这才是最伟大的爱的宣言。
你永远不会搞砸任何事情,因为仅仅只是你的存在本身,就是有价值的。妳不必非嫁人
不可才能活得精采,妳也不必故意逃避而独身,只要认清做什么选择都是自由的,怎么
选,不重要,选择什么也不重要。因为落入那个思想体系的背后是在担心,会选错,会
走错,那还是陷入一个是非好坏的判断。重点是享受那过程,活在当下,充分体验,
人生满缘则来
缘满则去
那不是斤斤计较是非对错、优胜劣败、利益衡量的拉扯战,我愿这世界带来更多的多元
性包容。当然,目前现阶段,包容什么非主流之类就暗示“他是不被接受的”,如果已
接纳了,又何需宽容?强调容纳,不就反应跟本还视为异类、非我族类、次流吗?
那也没关系,总会有一天,连包容也不必说出口,就已经在里面了,甚至包容了“不包
容”,包容绝对比“不包容”更大更宽。至小无内、至大无外。
这个蛋,末生已生
这个情,未了已了,过去式与现在式、未来式,三位一体,同时进行
这个男或女,未见已见,还没相遇就已分手,还没遇见其实早就在一起了
这个人,是妳/你自已的镜射,上一代与下一代的雷同,此刻自已与上一刻自已的截然不
同,母与子的基因相同,可能自已与官方版本自已的同中求异。
十年磨一剑,一秒就是一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