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好雷]《情书》皑皑白雪中的守望者

楼主: smalldanny (守护雨季这样)   2016-09-14 12:18:40
图文版发表于 http://www.viewmovie.tw/columns/762
最后一幕终止,工作人员字幕缓缓浮现时,我按照惯例,转头搜寻身旁那双溼润发亮的眼
睛,准备说出满溢的情绪。但邻座是空的。这维持了十年的习惯,还没有改过来。现实总
是会寻这样的缝隙窜进来,提醒著那人不在的事实。
2016年,确认缺席大概只要一通即时讯息,但二十一世纪以前的不在,则需要许多封往复
书简,才能加以证明。在《利玛窦的记忆宫殿》里面,史景骞提到一件悲伤的史实:在利
玛窦去世前五年,他好不容易得知,十几年断绝音讯的双亲仍然健在。于是他写就一封热
情的家书,说著自己在中国传教的成就,在信的结尾写道:“我不知道这封信就竟会是在
地球找到你们,还是在天堂。但无论如何,我都要写这封信给你们”。
但这封热情洋溢的信抵达利玛窦的故乡马切拉塔时,父亲已经去世了。通知父亲死讯的信
在返抵利玛窦所在的中国时,利玛窦本人也已经去世。寄件人与收件人早已去世,唯有
心意还在迢迢旅途之中,等候着送抵与退回的戳记。
一场宁静的洪水
《情书》中,渡边博子(中山美穗 饰)寄给过世的昔日未婚夫藤井树(柏原崇 饰,为了区
别以下简称阿树)时,大概也是这样的心情吧。博子说:“就是因为收不到才寄的,因为
我是寄到天国去的。”那一封只写着:“你好吗?我很好。”的书信,大概是博子对于往
日的一种告别与求救。阿树在一场山难中失去了性命,纵使过了三年,博子也有了新的对
象,但她总难以忘怀去世的阿树。所以将阿树昔日的住处地址私密地写在手腕处,寄了一
封不期盼回音的信。
但这一封不抱期待的信,却收到了意外的回音。阿树国中同班时,另一个同名同姓的藤井
树(中山美穗 饰,为了区别以下简称小树)收到了这一封信。小树好奇地回了这一封其实
并不是写着她名字的信,由此开始展开了整部故事。
就算是以现在的眼光,也很难把目光从画面中移开。二十世纪末的技术手法,在二十年后
还是深深烙印在观众们的心中。只要一闭眼,仿佛就能见到那皑皑的白雪无言地洒落下来
,连接着神户与小樽。远方云气缭绕的雪中山岳,回荡著幽微的恋歌,面容相似的双生花
博子与小树,正在写着寄送给另一个自己的信。而在信件交织的空中阁楼内,青春回忆如
同光斑一般,洒落在教室的走廊,宛如一场宁静的洪水。
清缓而深沈的伏流
这二十年来,电影研究者、影评人、观众抽丝剥茧,结合访谈与电影,已经深入剖析了许
多。大家普遍认同《情书》是岩井俊二的代表作,在摄影上,以逆光、侧光营造朦胧的氛
围,让剧中画面烟霞满片,充满了诗的韵律;在情境氛围上,独特的浅淡和缓的氛围,召
唤了青春的清甜苦涩记忆;以结构主题来说,《情书》的结构乍看是并未经过设计的纯爱
故事,实际却隐藏着岩井俊二独特的巧思。要解释这点,必须从《情书》的灵感来源说起
《情书》的灵感来源,除了1959年铃木清顺的同名短片《Love Letter》之外,据网络上
岩井俊二的访谈,很有可能来自村上春树《挪威的森林》访谈提及《情书》人物与《挪威
的森林》角色的对应:
“男藤井树就是Suzuki;博子就是直子和渡边彻的混合体(甚至博子的全名都叫“渡边博
子”);秋叶就是Midori(岩井还笑称:不过不是“刚刚迎著春光蹦跳到世界上来的一头
小鹿”罢了);女藤井树就是玲子……性别的调换、人物关系的重组,再加上博子和女藤
井树类似基耶斯洛夫斯基《两生花》(台译:《双面薇若妮卡》)的设定,使得一般的观众
很难一下子发现二者的关联。”(注)
暂且不论角色的对应,但是在《挪威的森林》故事中,“爱”与“死”这两个主题彼此纠
缠牵引,这样的主题也同样能够在《情书》中发现:《情书》故事始于阿树的三周年忌日
而小树的父亲因为肺炎去世,死亡阴影也缠绕困扰著小树。死亡在这一部纯爱电影中频
繁示现,甚至与纯爱紧密连结。在博子与秋叶造访梶熊的山中小屋,缅怀着昔日的恋情时
;在小樽,则是小树因为高烧倒下,爷爷与母亲在争论著如何拯救小树。爱与死的错落交
织,让这部片子虽然表面一贯清缓浅淡,实则却有深沈的伏流埋藏其中。
寂寞的恋人们
这样的伏流在片中时刻现形,导致爱的主题,也带着复杂的层次。几乎在《情书》中的每
个角色,都爱着某个人:秋叶店里的店员恋慕著秋叶;秋叶爱着博子;博子爱着阿树;阿
树爱着小树;邮差也恋慕著小树。这些人的恋爱,都是单向的,不一定能够取得回音。但
是这些一往情深的爱恋,却像是引人迷途的迷宫,如果不努力挣扎,就找不到出口的机会
这些寂寞的恋人,温柔地体贴被爱的人,却时刻迷惘著。阿树的三年忌,身为好友的秋叶
并没有去参加仪式。他选择了在夜晚去探视阿树。回来后,秋叶对博子说:
“我去扫墓时,拜托藤井了。希望他能够让我跟妳结婚。”秋叶说:“我也顺口说他已经
自由了,妳也可以自由了。”
深陷于追逐去世男友身影的博子,陷在爱的沼泽中。在这场一方已经故去的三方关系中,
谁都无法逃脱。博子不行,秋叶也不行。于是在面对那个永远处在回忆中的竞争对象,秋
叶说出了,就让彼此自由吧,这样子的恳求。
但在博子心中,阿树的身影再怎么样也难以挥别。甚至连博子也不知道,到底还能把阿树
放在心中多久。于是她寄出了那一封信,就著昔日的不存在的地址,所寄出的信件。一方
面是告别的尝试,一方面也是求救。心中的恋人再怎么样努力,也是无法接触了,那么不
如诉诸行动,好告诉自己,他是永远与自己相处在两个不同的世界了。
迷离恍惚的相遇
博子料想不到的是,这一封信居然等到了回应。博子内心又充满了爱人的可能,因为信中
提及那一位藤井树感冒,于是博子寄了感冒药过去,想将过往的关怀重叠到那一位未知的
藤井树上。另一方面,而秋叶则是焦躁地想要证实那一位藤井树的真身。借由逼问著证据
,证明了藤井树其实是同姓同名的同班同学小树。在这场揭露真相的戏码,秋叶的挫折与
博子的动摇让人动容。秋叶偷偷瞒着博子寄信,收到了小树寄来的身份证明后,秋叶鼓吹
博子一起走访小樽,探明对方的真伪。博子拿出了小树要求终止联络的回函,悲伤地回答
“不过这是最后一次了,都已经结束了。我努力相信是真的,相信那些信会是他寄过来的
。但是现在都已经结束了。”
秋叶痛苦地说:“本来就不该寄这些信的。藤井已经不在了,他更不可能会寄信给妳。我
很难过,博子。妳总是坐在那边的位子,我们三个第一次见面时,妳也坐在那边的位子。
那时她就想约你和他一起出去。那时以前,他从未对女生这么主动。果然我应该先采取行
动才对。要是我有这么做的话,现在怎么可能会这个样子?”
爱欲与不可得在两人的关系中迷途。终于引发了小樽的旅行。实际上小樽的那一次旅行中
,小树与博子并没有见到面。岩井俊二用一种迷离而恍惚的方式制造了两个人的相遇。小
树骑着脚踏车穿越博子身边。博子讶异的开口问道:
“藤井小姐?”
小树转过身来,凝视著身后。两人乍看之下彼此视线交错,但很快的,本来空无一人的街
道就充斥着汹涌的人群。两人被人群的大雨冲散,于是彼此回过身来,在不相遇的情况下
,彼此透过信件相知了。
从这里开始,电影的重心转移了。乍看之下,是小树打开尘封的回忆,告诉博子一则又一
则阿树以前的往事。但是实际上,却展现了小树与阿树两人在学生时期的青涩纯真的互动
。小树在那一道与博子的回眸后,取得了整篇作品的叙事核心。可以说之前的剧情,有相
当部份是铺垫了之后阿树与小树之间纠葛的情愫。
汇集群体意念的守望者
事实上,在岩井俊二的设计中,小树是一个汇集群体意念的重要人物。在戴锦华的《电影
理论与批评》,使用了拉康的镜像理论作为说明,展现主角与欲望投射之间的关系。不过
,比起镜子,小树更像是一个与故事主题及重要人物互相联动呼应的守望者。名字与名字
的形式相同,是阿树与小树彼此之间的特有连结;选择了同样的演员一人分饰二角,也展
现了岩井俊二想要营造博子与小树二重身的企图。而两大主题,爱与死亡,也缠绕着小树
自身。除了纯爱的爱与被爱之外,父亲的死亡与之后小树罹患肺炎濒临的死亡,在小树的
身上发作。如果要说在重要的角色群中,哪一位与《情书》故事的核心,主题、剧情线与
人物关系都脉脉相关,那就是小树了。
名字的相似,让阿树与小树在记忆中的互动彼此连结。有影评提及,这也许是一种自恋的
表征。不过不论是哪一位藤井树,对于另一位藤井树,都没有强烈的自我投射。他们毕竟
只是因为名字相同的因缘,而被牵扯进入的两个人。彼此幼嫩而生涩的互动,以及缘悭一
面,是阿树与小树之间恋爱的基调。
不过对于博子而言,“藤井树”这三个重要的姓名,却成为日后索骥与指引的线索。起先
是因为名字的相似而错认了小树为阿树。但在日后,博子将那些承载着阿树与小树的回忆
返还,提示了小树一句:
“也许在那些借书卡上面,写的不是他的名字,而是妳的名字。”
因此,在展开“藤井树游戏”的高中女孩,兴奋地捧著《追忆似水年华》的借书卡前来时
,那一封事隔多年的情书,才终于确认了收件人的名字的确是小树。这是借由名字相同所
引发的机关,终于在片尾时启动,营造了高潮。
二重身的显影对应
名字的相似也许不能强烈地连结对应,顶多是一个小型的情感机关。但以一人分饰两角的
二重身效应,却明确地在剧情的后半段时刻展现。很有趣的是,剧情前半段,博子误会小
树为阿树时,将阿树的形象叠合在未知小树的名字上面。但在知晓小树的面貌之后,博子
才发现,自己与小树,才是素未谋面的二重身显影。
随着回忆的揭露,博子读出自己很有可能是小树的替身。阿树宣称对小树一见钟情,但也
许一见钟情的情人在远方,自己只是另一个初恋情人的影子。博子担忧地告知博子的母亲
这件消息。博子说:
“如果像的话,我就不能原谅。如果这是他选择我的原因该怎么办?”博子说:“我一直
在被欺骗。”
母亲并没有正面回应,只是喟叹著,那孩子多幸运,博子居然在那孩子死后,还能引发嫉
妒的情绪呀。两人对视著哭泣,一同想到了已经不在的阿树。虽然博子没有得到答案,但
是甫开场在葬礼中装病的阿树母亲,已经证明了自己的演技。她没有正面说明,也就表达
了一则对博子的既遗憾又温柔的说明了。
在山中大雪的木屋里,博子知道了秋叶与梶熊唱的那首“我的爱已随那南风而去”,沉吟
了半晌,说起了求婚的往事。在前野山的菊花合,阿树拿着戒指盒,就这样站了两小时,
但一句话都开不了口。最后还是博子先跟阿树求婚的。听到这样的告白,秋叶与梶熊只这
样说:“阿树在女孩子的面前就是不干脆。”
但是,博子接下来的话感觉带着费解的玄机。博子平静地说:
“但是这些全都是好的回忆,他给了我很多美好的回忆。”
“但是我却又想要什么,总是在他的死后还探求很多关于他的事情。”
“我是个自私的女孩。”
这里的弦外之音很清楚,博子知道,这样子一直追寻阿树昔日回忆的行动,得要告终了。
因为在这里,博子才连结种种的记忆,知道了实际阿树真的没有爱过博子呀。博子始终是
小树的二重身。具有同样的脸庞,也与小树一样,在面对阿树时,有着幽微的自私(博子
执著追求不属于自己的阿树的回忆;而小树则赌气地把阿树交到别人手上),但毕竟,阿
树爱的仍然不是博子。不但在临去前,诉说著自己的爱在远方,而在临将求婚前,久久久
久的犹豫,也说明著阿树内心的犹豫徬徨。毕竟想要求婚的对象并不是博子,而是有着同
样面容的小树。
生与死笼罩,爱与被爱间周旋
于是在第二天凌晨,博子奔跑着掉了黑色外套,仿佛脱掉了为未婚夫守寡的象征。她奔跑
著,面对着晨曦的积雪山脉喊著最初的,也是最后的道别:
“你好吗?”
“我很好。”
话语中再也没有一开始的求救意念,借由这样的呼喊,乍看是问候,实则是道别。泪流满
面的博子终于放了自己自由,也让在山岳中沉睡的阿树,自由了。
与此同时,在重病之中的小树,也在梦呓中喃喃念着相同的语句:
“你好吗?”
“我很好。”
在那一刻,小树汇集了《情书》中的群体意念,她被生与死笼罩,在爱与被爱间周旋。一
方面,形貌与博子相同的小树,与博子遥相呼应,彼此和鸣;另一方面,名为藤井树的小
树,以同名的形式,代替阿树对博子回应一个遥远的道别。小树是一个皑皑白雪中的守望
者。在她的守望下,那些该有的恋情回到了归处,死亡的危机之后,是新绿的生机。
皑皑白雪中的守望者
冬季过去,雪融冰消。康复的小树在春暖的日子里,终于接到了那封在借书卡后面的情书
。在泪水中,她大概想起了许许多多的事情吧。她记起,在知道家中丧事的时候,阿树认
真而别扭说出悼念词的神情;她记起,曾经她摇着脚踏车灯,照亮了阿树的脸庞;她也记
起了,在许多年前。阿树带着忧郁,微微蹙眉,在窗边翻阅著《追忆似水年华》。夏季的
南风扬起,吹动雪白的纱帘,阿树的身影淹没在烟尘与光的洪流之中,短暂的消失了身影
。那是梦一般的景色,烙印在心中的景色,终于被拍抚掉灰尘,重新再拾起。
虽然同名的少年已经在同样雪白的山岳中,失去了身影。但是,并不是死去就等于一个人
的消殒。只要还有人在心中,珍藏着,记忆著。那么,心中的那人,就不会被时光夺走,
不会被人群的大雨夺走,不会被他自己给夺走。那人会永远地,在心中珍贵的角落,散发
著安静而闪耀的光芒。就算转头过去,面对的是空荡。心中某个温暖的地方,仍然不会因
为皑皑白雪而结冻,仍然能够保持着最初的热量。
作者: puppetired (128√e980) 看板:
我一直觉得柏原崇演得极好~
作者: dragunov (职业摔车手)   2016-09-14 12:44:00
お元気ですか
作者: msmonky (加油)   2016-09-14 12:46:00
好好看
作者: rubeinlove (れな)   2016-09-14 12:46:00
很美的电影
作者: puppetired (128√e980) 看板:
二十年后再依旧唯美。看
作者: a874622 (流浪者)   2016-09-14 12:54:00
日本纯爱电影极品
作者: david850730 (YoungBlood)   2016-09-14 13:36:00
作者: jpopgirl (落下 一吻 叹息)   2016-09-14 13:44:00
作者: bluemei (我是白目国中生)   2016-09-14 14:04:00
10周年时买了DVD 这次应该会出BD又要买了XDDDDDD
作者: puppetired (128√e980) 看板:
上次没买到~我这次也要来买~~
作者: bilibala09   2016-09-14 14:30:00
作者: thouloveme (赫赫)   2016-09-14 14:30:00
先买原声带 昨天上市了
作者: rinsoukan (你说说看)   2016-09-14 16:59:00
这部电影真的气氛营造得很唯美 经典
作者: donkilling (å’šå’š)   2016-09-14 17:29:00
台湾拍不出“尸速列车”,但可以拍“情书”啊(?)
作者: sunnyyoung (搔你痒)   2016-09-14 18:02:00
连情书这种剧本都写不出来了,更不用谈拍了
作者: aromagreen (green)   2016-09-14 18:24:00
我觉得情书的细致感情很难拍...比尸速难
作者: thouloveme (赫赫)   2016-09-14 18:32:00
要找文学作家要剧本
作者: kimi0318 (uuu)   2016-09-14 19:57:00
喜欢你写的内容!
作者: bibliophile (蓝点乳牛)   2016-09-14 20:01:00
原来10年前有出过DVD哦,真可惜没买到
作者: hahamula (お元気ですか)   2016-09-14 20:02:00
中山美穗我老婆
作者: davidkid (today is another day)   2016-09-14 23:49:00
作者: investment (不够诚实)   2016-09-15 00:12:00
情书已经二十年了,台湾还是看不到这么细腻的作家啊我甚至觉得二十年后台湾也还是没人才能超越情书
作者: qwe753951 (滑倒)   2016-09-15 00:16:00
好片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