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刚看完萨利机长
我觉得是近期最好看的电影之一!!推荐大家去看~
有个问题我一直想不清楚
意外的当下常令人手足无措(虽然幸好有专业冷静的机长副机长和机组员)
而事后诸葛要讲多少就有多少
飞安调查委员会的目的是要厘清事发原因、经过等等
很明显电影里那些委员都很想把结论导向萨利机长的判断错误
我想问这会不会跟保险理赔的比例有关系?
因为
天灾或不可抗力因素=>保险公司赔多
机长人为因素=>航空公司赔多
会有这样的关系吗?跟航空保险相关领域没什么研究....
真的有就黑了XD
作者:
conan543 (真相åªæœ‰ä¸€å€‹)
2016-09-12 00:40:00救命 我的家人同学 被曹操魏族混血变脸换人
作者:
yupoki (poki)
2016-09-12 00:42:00原po的问题也是我的问题~ 话说1F怎么了
作者:
mindy201 (人不负我‧我不负人)
2016-09-12 00:47:00没错,就是这样,忘了是杰西还是谁说的,如果证明机长判断正确,保险公司会不开心。也觉得这部是今年上半年最好看的片之一
坦白说 如果NTSB这样干 那他的公平性就....空难调查不应受这种外力因素影响才是不过说真的 空难事件发生不要急着说是谁谁谁的错当出华航那霸火烧机 乡民骂得要死 结果调查出来是波音的设计瑕疵 那谁来还华航公道呢?
其实你要是看过空中浩劫,NTSB的调查其实没有那么有戏剧性,也没有什么当场打脸的这种直播,模拟的结果本来就是50/50,电影应该是为了戏剧张力才做了这样的改编,还有楼上,那霸事故华航自己也有维修疏失喔,忘了装一个垫片才导致螺丝松脱刺穿油箱,波音的设计瑕疵是在没有防呆机制,忘了装一个东西就会使螺丝整个脱落,可是这还是建立在维修瑕疵的情形下才会发生
作者: Scinfaxi (Scinfaxi) 2016-09-12 01:43:00
这就是我对这部电影最严重的问题 就是不该把NTSB这样演
作者:
iambeson (好喝的红茶)
2016-09-12 01:51:00不这样子演就变纪录片了 电影总是需要反派
同意楼上的说法,但是其实NTSB做了很多专业的调查,包括是什么鸟类都还请史密森尼博物馆做DNA鉴定,电影有点把他们弱智化了,这应该就是纪录片跟电影的差别,电电影需要戏剧张力,而纪录片不用
如果只有华航有这问题才叫做维修疏失 事实上是全世界的737NG很多都有类似状况 甚至日本有交机不到半年的飞机 它的垫片也没了……
@weiti, 建议看一下NTSB的事故报告,成功率53%的那20次模拟,前提全都是鸟击后“立即”回航至于加上35秒反应时间的模拟,跟电影一样,只做了1次,结果也如电影演的失败坐收,跟53%相差何止千里...
作者: Akaria 2016-09-12 08:03:00
一半的机率赌的比降落在哈德逊河大,只要有闪失连地面死伤都很大,NTSB相信没白痴到这样但不这么安排我们直接看空中浩劫或纪录片就好
作者:
hoyunxian (WildDagger)
2016-09-12 08:38:00空中浩劫其实还是有说啦,不过一句话就带过去了毕竟这影片主角是萨利机长而不是NTSB所以后续的调查怎样跟萨利机长都没关系了要是再讲下去大概只会落得一个尾大不掉/焦点失衡的批评而且空中浩劫那集也说他们很困扰,因为得当个反派w就像是一个要从英雄举止中鸡蛋挑骨头的坏人一样
作者:
adie (adie)
2016-09-12 10:37:00请问一下加35秒是说鸟击后35秒才能开始反应吗?
作者: Akaria 2016-09-12 10:53:00
35s是撞到后通常会先评估多种方案择一后所需要的时间吧
作者:
WhaDa (WhaDa)
2016-09-12 10:58:00跟保险理赔没关系,跟剧情需要有关系,编剧出来的,懂?
35秒是鸟击之后确认受损状况、跟塔台联系、决定处置…
作者:
hoyunxian (WildDagger)
2016-09-12 11:46:0035秒是因为他们从反应、到确认受损以及知道哪里有跑道至少得花这么多时间,而当初模拟的时候就忘了考虑这点看来就是一撞就知道要返航还知道要去哪条跑道要知道当时可不是只有1549一台飞机在飞
责任归属和后续赔偿哪可能无关这架泡水机后来就是AIG赔的后来AIG把飞机卖给北卡的航空博物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