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中肯了!
膝关节
知道大家会讨论,因为《尸速列车》这么卖座,那么台湾电影该何去何从?
这种万年老梗问题总是会被检讨,然后可能开好几场研讨会,都还堆叠不出所以然的答案
最后可能得到的答案就是:从教育开始。
如果真要从教育开始,那首先要从电影编剧开始看待。韩国人家有专门大学科系看待编剧
,我们呢?很抱歉,只有学分制。更别说对岸拥有悠久电影历史的北京电影学院。人家分
系分科的细项够多,没从教育开始看,很多基础都是半路出家,靠天分靠机缘。当环境差
的时候,天分跟机缘就像是签乐透。
再回到首段,《尸速列车》这么卖座,那么台湾电影该何去何从?答案是,根本不用谈何
去何从,只期望未来50年能稍微追上50%就已经很偷笑了。换句话说,应该是永远追不到
,那就不要以“我好想赢韩国”这种的幻想来鼓舞自己。
台湾影坛要论作者论的艺术风格,可能几人有此能耐,这些殿堂大师属于电影市场的菁英
艺术,与通俗商业类型有所差异。如同你在美国也不会有人要认为把吉姆贾木许的电影用
3000家通路上映一样的道理。
虽然在电影圈资历不算深,但看到的问题绝对不少。要谈论国片何去何从这个议题真的很
大,而且只要每次有人拍出一部大卖作品,媒体或是民众就开始思考:“有没有所谓的成
功SOP?”
人们都渴望从中寻得天机,间接复制其商业模式到自己经营/从事的企业。比如说,《我
的少女时代》教我的青春怀旧财、《楼下的房客》凿开类型后的大挑战,如何突破人生之
类的。不光是投资方渴望能够复制成功,媒体到整个社会都太习惯以“功利主义”思考,
不只财经杂志,畅谈成功的标题美学皆席卷著整个社会。
整个台湾社会异常“渴望财富”,不管是复制电影类型,或是传媒点击率。却忽略了电影
本质的“独特性”。只想赚钱,把获利目标定得很明确,算过了哪些会赚钱或是有机会赚
钱,再从中兜剧本找演员找导演。虽然要靠电影赚钱不是恶事,笔者却看过更多投资方有
著洋洋洒洒的行销企划案,或是“你不要告诉我故事,只要告诉我能不能赚钱”,难怪魏
德圣导演也曾经好奇地问过:“难道你不想知道故事是什么吗?”
今天可不是拍了一部活尸电影,你今天也把资金追上、技术追上,就能生出跟韩国一样高
度的作品。你我都知道,这是不可能的。电影的成功需要天时地利人和,三种条件缺一不
可,这也是为何电影之所独特的原因,而且市场不可预测性高,投资风险比海还深。
如果大家把《海角七号》当成一个国片反攻时间点,再过两年就满十年了,2008年到现在
,我们的电影市场到底养出什么观众?造就了什么样的电影?请大家仔细想想,这十年来
真正可以端出来的类型电影,到底有谁?
《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我的少女时代》、《KANO》、《赛德克巴莱》、《红
衣小女孩》、《甜蜜杀机》。还有哪部片是真正值得讨论一下的类型片呢?
回到前面讨论到的台湾环境过于功利,只考虑“钱”。
长期以来都只在乎钱,以业务挂帅领军的态度,数十年下来,有多少投资大佬或是政府绩
效眼里只有钱,缺乏了更重要的,并导致我们落后韩国几百个车身,完全看不到对方车位
灯的关键:“美感”
台湾最根本的核心在于“美感”,没错,就是美感,这门过去五十年从来没人好好教的东
西。
美感就是一种长年积累的品味体验,美感绝对不是一瞬间就能养成。仔细看看过去多少电
影缺乏的,已经不是美感品味,而是基本美学水准都达不到,你要人家进戏院支持国片?
无疑缘木求鱼。想讨论美感这件事情,可以参考华华咖啡厅之前的文章,〈你的性感杀不
死人〉。
国内多少影人羡慕韩国有映演银幕保护条款与保护映演天数,以及透过电影票课税进而给
予4-5000万美金(近年数字可能更高),这笔钱可运用到电影推广等教育技术补助,外加
文化产业振兴基金引导投资商业大片。前者课税可作为艺术小众经典电影的金鸡母,后者
则是靠文化产业振兴基金要做超大饼,目前据悉筹资要拼超过15兆韩元。
但,台湾有没有条件做这个呢?有没有可能从电影票再额外课一笔税?答案是很困难。因
为就现阶段拆帐策略来看,除非涨票价,否则片商与戏院都很难在现阶段的成本中再添一
笔税务
至于银幕映演比例与天数问题,其实台湾有映演补助条例:
在同一直辖市、县(市)之首轮商业映演,其映演期间不得中断,且全国首轮商业映演场
次合计应达二十场以上。且规定申请行销补助之国片,全国票房应达新台币六十万元以上
换句话说,如果卖座低于六十万,那你连申请都没资格。至于映演国片,电影院线可得到
国家补助,但一天其实也才几万元,如果遇到同档有其他大卖的商业电影,戏院宁可不要
补助,也会考虑换能赚钱的影片。
因为没有法源强制性,不像韩国有需要按银幕数量比例上映至少145-148天的国产电影。
其实当年好莱坞压迫韩国开放,但韩国电影人上街抗议,最后取得胜利,保护了这道电影
文化财。但当时台湾则是受制美方压力,全线开放。让台湾人本来遇上了港片开放期,就
发现港片好好看,再遇上好莱坞大举入侵,才发现原来我们过去看了这么多烂片。
二十多年前的政治时空背景,铸成台湾观众从此“回不去”的果,市场没人想看国片,创
作者没有片厂资源,加上院线从此被好莱坞牵制。也就是天时地利人和三个条件全一次消
失,创作者失去练功的舞台,电影产业连等待成熟的机会等也等不到。因为需要的条件早
已不存在。
韩国花了几个十年在修炼创作者、求学者、制片方、技术端、观众之间的三角平衡,这都
不是一个简单口号或是把钱丢下去就没事的。过往跟政府学者开会讨论这些事情,最后都
以沈重的结论结尾。至于我们有没有可能把好莱坞等外片的电影票价额外课一笔税作为国
片发展文化基金?这事情吵很久,最后倒霉的可能还是观众。脑筋清楚的读者就会知道我
在说什么。
更感伤的是,假设我们真的拿了三亿跟同等技术团队来做《尸》这种类型电影,我们有本
事拍得出来吗?
跟大家说,台湾还有一票假道学俱乐部道德审查成员,光是拍片期间的丧尸就足以让小孩“
被害怕”“被吓坏”,然后一堆家长团体抗议,光是处理公关议题就忙死摄影制作团队,像
这类的压力,也许还只是冰山一角,例如又像一旦碰触到如真人真事的题材,又不免被贴上
“消费他人”的标签,并用此标签粉碎摄制团队对议题长期投入与关注的热情。
所以,韩国拍得这么好,能给我们什么启示吗?没有,只是加深我们对于现阶段电影工业
的感叹,台湾要有创作人才,也得有够成熟的技术团队,否则很多技术都牵制在他人。
再者,缺乏够有品味的投资方,更有可能左右了一部片的成败。更可怕的是,很多国片低
估了观众理解能力,造成交出一部又一部的廉价劣作,还沾沾自喜。
或是曲高和寡地认为自己是一部作者风格电影,结果只是无病呻吟。多少人又碍于同业情
谊,不忍苛责。造成另一种变相恶性循环,只有少数掷地有声的犀利评论能出声,缺乏真
心就片论片的剖析,也算是台湾目前电影生态另一大绊脚石。
《尸速列车》不一定能成为韩国影史中的经典,但光是把节奏叙事抓得如此精准,就非常
值得参考。台湾电影真要进步,那得先从整体美学品味与素养着手;以及,不要怕拍煽情
,就怕你拍成矫情。
http://opinion.udn.com/opinion/story/6087/1945295
韩国有映演银幕保护条款与保护映演天数,以及透过电影票课税进而给予4-5000万美金(
近年数字可能更高)
韩国有需要按银幕数量比例上映至少145-148天的国产电影。其实当年好莱坞压迫韩国开
放,但韩国电影人上街抗议,最后取得胜利,保护了这道电影文化财。但当时台湾则是受
制美方压力,全线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