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欧、美、日拍电影时,会不会强调要拍出本土的什么文化?
印度就算模仿好莱坞,也很自然而然地拍出他们的特色文化。
越要强调的表示越空虚,空虚的原因很多,因为曾被压抑、曾被漠视、曾被否定,
本质未尝被发掘时,就已经被冠上成见,永不见天日。
台湾盲从国际形式数十年,终于理解到越在地、越国际,
然而忽然要拿自己的什么东西出来时,也说不出个所以然。
或许有部分得怪过去的大中国历史教育,
它影响了几代人,习惯国家必须有悠久与光荣历史的价值观,
突然摘掉了竟然有点空虚,得靠些自吹自擂找些自信。
再者,战后台湾社会成长过程很苦,除了吃苦、赚钱以外,什么都没有价值,
否定一切,只肯定与赚钱有关、与进入大企业有关的一切。
同时又因为知道自己这样庸俗,所以只认同那些被高高供在神坛、看不懂的文化,
看得懂的近庙欺神,都是不登大雅之堂的嬉耍玩意儿。
鲁冰花电影里描述的那种盲从死读,扼杀天才的教育现象,现在有比较好吗?
过了数十年,我们的社会已经能认同与赚钱没有直接关联的事物了吗?
有!
但必须经过国际认证肯定,或者赚到很大笔的钱,然后会称之为“台湾之光”,
为台湾这艘迷航小船,提供远处灯塔微光、给予希望。
灯塔不能在船上,船上再亮也没有灯塔的效果,
所以纵然像魏德圣一样,即使拍出反应真实生活的成功商业电影,也照被酸个彻底。
整个台湾就像个青少年,热力四射很有自信,但其实内心空虚,
喜欢偷偷看星座、血型、心理测验来了解自己,但是自己看还不够说服力,
需要找金发碧眼老外拍影片,说说台湾到底有什么优点、缺点。
空虚来自外表叛逆,骨子乖顺,想做自己,却又不敢不听爸妈的话,
永远不敢认同那些不在主流内的事,除非有人靠它赚了大钱,
所以当本土化题材赚了钱,那些听爸妈话的乖宝宝,自然在父母的同意下,
展开形式化的仿效,大大消费“本土文化”题材,直到烂为止。
但什么是“本土文化?”
台湾人自己不知道,就算知道也因为自卑不愿意承认,
还是问金发碧眼白皮肤的老外好了。